(一)民族分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湖南省的“西北门户”,是湖南省唯一列入西部大开发的地区,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对象的地区。全州总面积15 486平方千米。1957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辖吉首、古丈、泸溪、凤凰、花垣、保靖、永顺、龙山、桑植、大庸10县。1982年和1985年,吉首、大庸先后改县为市;1988年,大庸市和桑植县划归大庸市(地级市,即今张家界市)。现今湘西自治州管辖区域为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永顺、龙山7县和吉首1市,州府设在吉首市。其位于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武陵山脉自西向东蜿蜒境内,系云贵高原东缘武陵山脉东北部,西骑云贵高原,北邻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脉为屏。东部、东北部与湖南省怀化市、张家界市交界,西南与贵州省铜仁地区接壤,西部与重庆市秀山县、酉阳县毗连,西北部与湖北省恩施州相邻,乃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地,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素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目前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回族、瑶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湘西拥有人口264.58万人,其中土家族108万人,苗族86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7.21%。湘西境内的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居多,有一小部分是瑶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湘西苗族先民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开创了历史,形成了古朴的风习,还创造了具有浓厚地域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像神话传说、诗歌、音乐、舞蹈、建筑、绣织、蜡染、银饰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别具一格。它们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反映了苗族的民族特质和风貌,记录了湘西苗民的朴实生活。
舞动的打鼓者
(二)人文环境
自古以来,湘西民风淳朴、山水奇异。境内自然景观美妙绝伦,人文景观独树一帜。这里林木葱蔚,峡谷高深,洞穴成群,溪河纵横,既有中国落差最大的流纱瀑布,又有技艺精湛、独具匠心的老司城祖师殿;既有盘瓠文化的发祥地,又有布满山坡的吊脚楼,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造就了这块桃源胜境。湘西的美在于山,巍巍武陵是湘西的脊梁,耸入云霄的八面山呈现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风光”;莽莽榛榛的高望界,古木参天,遮空蔽日。湘西的美在于水,静谧的沱江,缓缓流淌,安然美好;秀丽的母亲河酉水是湘西亘古不息的血脉;而澄清浩渺的栖凤湖,则是湘西光彩夺目的一颗明珠。湘西的美在于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名山胜水赋予了湘西人独特的神韵。
静谧的凤凰沱江
苗族的发源地吕洞山
气势磅礴的王村瀑布
巧夺天工、悬立峡谷之中的天问台
中国落差最大的流纱瀑布
在原始时代,人类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很难对支配和影响自己日常生活的各种外界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很难将自己同周围的自然界分开,而常常把自己与自然现象和外部力量视为一体。一方面,当看到某些自然现象和外部力量时,往往误认为自己也能唤起和创造出这些现象和力量;另一方面,又常把仅为人所有的能力赋予自然界和外部物体,把自身的生命力也加到它们身上。这就形成了最原始的“万物有灵”观念。
苗族巫师作法
湘西苗族祭祀所用的傩面具
(摄于湘西州博物馆)
湘西苗族同其他民族一样,其先民在漫长的原始时代,产生了自己最原始的宗教观念。其中,“万物有灵”的观念,成为湘西苗族原始宗教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根源。从天上的日、月、星辰、雷电,地上的树木、花草、虎、蛇、犬、牛,到水中的鱼、虾、蟹等,在湘西苗族先民头脑中,往往都被人格化了。根据湘西苗族先民的观念,这些自然现象和外界物体,同人一样能说会道,有喜、怒、哀、乐,并有善、恶之分。这种“万物有灵”的观念,在湘西苗族的古歌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湘西苗族的图腾标志
活在湘西苗族心目中的“蝴蝶”神话
苗族古歌
(摄于湘西州博物馆)
湘西苗家人很讲礼仪,有着健康古朴的风习,比如晚辈看见长辈要起身笑脸相迎,尊称男性长辈为“阿打”,女性长辈为“阿达”。平辈见面点头打招呼,男性称“阿郎”,女性称“阿娜”。同时,苗家热情好客,来客人了,以最好的酒菜相待,边敬酒边唱祝酒歌,碗盘摆满桌,肉不能切得过细,用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来表示自己的大方和对客人的深情厚谊。
在溪边嬉戏的苗族“阿达”“阿娜”
热情的苗族人民
湘西苗族人民心灵手巧,平时穿的衣服大都用自家种的棉花,然后自己加工纺织成布料,再缝制裁剪成衣,只有衣服上的绣花和一些装饰品才会去集市上买回。
纺线
打草鞋
不同地区的苗族,服饰各不相同,但也有相同之处。苗族男子大都上身穿对襟衣,套上小马掛,下身裤子配宽腰带,脚上绑绑腿,头缠格子的或者黑色的丝帕。苗族女性服饰则制作精美,前袖口、裤腿边滚花边,头帕、围裙、鞋子十分讲究。
女子上衣
(摄于湘西州博物馆)
女子头帕、项圈
(摄于湘西州博物馆)
女子百褶裙(www.xing528.com)
(摄于湘西州博物馆)
苗族补花云肩(清代)
(摄于湘西州博物馆)
苗族补花云肩(清代)
(摄于湘西州博物馆)
成年女子服装
(摄于湘西州博物馆)
成年男子服装
(摄于湘西州博物馆)
此外,再加之各种头饰、披肩、银项圈、银手镯、银脚链、耳环等银饰的衬托,五光十色、绚丽夺目。由于湘西苗族处于大杂居的情况分布比较广泛,各地苗族的男女服饰不管是款式、颜色、图案,都存在或多或少、或显或隐的差异。
银饰在苗族人民心中,不仅是家庭富庶的标志,也象征吉祥如意。湘西苗族对银饰情有独钟,他们在节日盛装中耳吊银环,发髻上插遍银饰,颈部项圈重达几斤,胸部还有挂链,手指戴上七八枚银戒指,成为节日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湘西苗族银饰以凤凰山江、腊尔山、花垣雅酉最具特色。
银夹、银扁髻、银手镯
(摄于湘西州博物馆)
银项圈、头饰
(摄于湘西州博物馆)
银项圈、头饰
(摄于湘西州博物馆)
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孕育着特有的湘西文化。从自然地理上来讲,湘西地区处于武陵山区,位于湖南西北部,分别与湖北、重庆、贵州接界,其特有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生产方式是湘西文化产生的土壤。其次,多元文化的并存,在湘西地区生活着土家族、苗族、白族、汉族等诸多民族,文化的分类也十分繁杂。故而,独特的民风习俗、神奇的自然风光以及湘西特殊的经历和地域环境,给这块土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但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有一个奇特的“珍宝”,这就是湘西人民最喜爱的民间艺术——湘西苗族鼓舞。
2017年吉首鼓文化节
(三)地域文化
湘西苗族的民间信仰与太昊部落东夷文化、九黎三苗部落联盟巫术文化、荆楚巫教文化等一脉相承。我们追踪湘西文化与历史的源头,发现最早是由古时正史的“传”“志”两概念,即“武陵蛮传”与“黔中郡(后改武陵郡)志”演绎而来。其中表达了两层意思:一层是特指其地域文化;另一层是指对于历史有直接意义的民族历史。故而,大家在研究湘西地区及其民族政治关系时,以“武陵蛮”而称之。后来虽有多种别的称呼,但大都在“武陵蛮”概念内。在历代史撰中,湘西皆在蛮夷传中占据重要地位,历朝征蛮,此地皆首当其冲。在历代蛮夷传中,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在征服与反征服中表现得最具特点。从汉代算起到清朝乾嘉年间的1800年的时间内,湘西至少爆发过150余次反抗斗争,平均每十年就要爆发一次。也就是说,每代武陵蛮都有可能起来对封建统治阶级做一次反抗。每一次反抗斗争不是被镇压就是被利用。他们一直扮演着被征服、必须被征服的角色,一直处于失败地位,但他们却永远不甘于被征服的命运。此地从未出现过类似边疆各大民族如藏族、蒙古族、满族等那种强大联合,就算声势最大的东汉单相程起义与乾嘉苗民起义,也没有形成高度统一的联合政权。但越是弱小,越看似散漫,在漫长的历史生存斗争中越经得起折腾。这是武陵蛮在封建时代表现出的鲜明的特征。在这样鲜明的历史特征之中,表现出来的是武陵人被征服的命运。
苗疆边墙如今依然屹立在群山之间,当年的刀光剑影、腥风血雨已成为历史。苗疆边墙已成为一处旅游胜景,成了极具开发价值的宝贵遗产。苗疆边墙,是个实实在在的历史文化实体遗存,它展示了明清时期朝代的特征,涵容了明清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现象,构架了明清时期治国方略的精神实质,是研究明清两代对边远少数民族征服统治鲜活的历史史料。
在湘西,过去人们的文化活动都是以祭祀乐舞为主,这也是湘西民俗文化的重要特征。从文化人类学视野来考察,湘西土著居民的祭祖、祭神活动已普遍存在,有些代表民俗的文化活动随着社会的演进大都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今,湘西文化作为人类文明文化存在,有其特别的价值。从历史渊源来看,湘西文化同巫脱离不了关系,也经受着“巫文化”的影响。湘西境内文化源广流长,泸溪有10万年前旧石器遗址,龙山、泸溪等地有新石器出土,证明远在10多万年以前,在湘西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境内的古代文化艺术,特别是青铜文化在夏商周时期已有很大发展。随着社会的推进,湘西同时又受到荆楚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影响,文化遗韵,依稀可寻。由后汉王逸《楚辞章句》中所述沅湘之间的“歌乐鼓舞”,以及后晋刘昫《旧唐书·刘禹锡传》中所记“武陵溪洞夷歌”可见一斑。早期歌谣如苗族的迁徙歌,土家族梯玛神歌、摆手歌,以及古代神话传说、土家族毛古斯舞等,原始古风,世代流传。到了元、明时期,土司制度的推行,在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不断传播与影响下,傩舞傩戏也在湘西民间流传。宋朱熹《楚辞集注》中称:“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 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旧唐书·刘禹锡传》载:“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此为打鼓与舞蹈集于一身、自击自舞的艺术形式,又称“苗族鼓舞”。此外,苗族先民还特别崇拜自然,一直到近代,从苗族的生活中还能清楚地看到种种自然崇拜的习俗。《永绥厅志》记载的苗区“三十六堂神,七十二堂鬼”,其中有“龙公龙母”“龙子龙孙”“白鹤仙子”“阿濮守代”(日神)、“阿娘守那”(月神)等,这些名目众多的神和鬼,实际就是从“万物有灵”观念和原始的自然中诞生的。
湘西苗族对龙特别崇敬,认为龙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能给人带来好运和安康。湘西苗族每年定期举行“接龙”的祭祀活动,一直延续至今。祭祀时诵“龙经”,唱龙歌,跳接龙舞,身着盛装的接龙队伍从河边或井边将龙接回来后,象征性地将龙安置在房屋中堂的“龙室”内。湘西的吉首、泸溪、古丈等地的苗族,有“跳香”的习俗,这是一种祭祀“五谷神”的活动。每到秋后的农历十月,当地苗族就举行“跳香”,祭祀“五谷神”。祭祀时,要跳“跳香舞”,用蒸酒、豆腐等供奉,以酬谢“五谷神”,给人们带来一年的好收成。这些祭祀和崇拜的行为,都带有原始的“自然崇拜”的遗风。在远古时代,人们相信自身同某种动物和植物之间保持着一种特殊关系,甚至认为自己的氏族部落起源于某种动物和植物,因而把它视为氏族部落的象征和神物加以崇拜。这也是发源于“万物有灵”观念的一种原始宗教信仰。
湘西苗族进行的“接龙”祭祀活动
(摄于湘西州博物馆)
湘西文化是湘西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反映着民族心理、民族信念、价值观念等精神产品和智力成果的总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特征。湘西文化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独特方式,构成了一些鲜明的文化形态,在这些文化形态的背后,又体现出湘西土著居民的生存智慧,以及生活在湘西地区的各族人民文化交融的层层关系,也使湘西文化成为一种多民族文化共生的文化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湘西文化与诸多文化遗产一样,具有丰富的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05年,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湘西自治州就有六项被列入,其中包括“土家族打溜子”“土家族摆手舞”“湘西苗族鼓舞”“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摆手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打溜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