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杀预防与干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杀预防与干预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专家指出,自杀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自杀预防与干预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即事先预防、自杀干预和事后干预。对自杀的误解1.自杀无法预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杀预防与干预

心理专家指出,自杀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自杀预防与干预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即事先预防、自杀干预和事后干预。而事先预防自杀是首要任务。为了每一个不应逝去的生命,学校应主动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工作体系,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和干预,并使之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自杀预防

自杀预防是一种事先预防,尽可能使当事人在遇到心理危机时能主动找到除自杀以外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会轻易地想到自杀这一极端方式。其主要有四种途径:完善心理咨询服务,开展生命教育和加强班级心理建设,对精神病人进行适当的治疗,控制环境

(1)完善心理咨询服务

在学校和社区建立并健全心理服务体系,提高全体公民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预防自杀的基础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各类人群,特别是大学生克服学习生活与成长过程中的困难,防止日常负性事件的破坏性累积作用,同时让其学会面对这些负性事件,掌握各种社会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情绪管理策略,发展壮大自我,为成功地处理危机情境、远离自杀准备良好的素质条件。

(2)开展生命教育和加强班级心理建设

开展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增加回避风险、应对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功利观、生死观价值观,向大学生提供预防自杀的基本知识,这是降低自杀率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使学生懂得:自杀会给朋友和家庭带来沉重的伤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经济负担,造成人才的损失。

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要加强班级心理建设,营造互助互爱的良好班级氛围,降低学生的孤独感,增强其归属感,为学生构建心理支持系统,使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班级中找到安全感,都愿意开放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心理危机学生,也才能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学生。要允许学生有失望的感觉,但不允许他将自杀作为解决其问题的一种方法,强调用自杀来解决问题是一种再也无法挽回的方法。

(3)治疗精神疾病

自杀者中患有各种心理障碍的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精神病人进行适当的治疗,向社会普通人群提供预防自杀的基本知识,就成为降低全社会自杀率的两项重要措施。特别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重性抑郁症患者并给予系统治疗。实际上,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对于抑郁症有着较好的疗效。但现实中,抑郁症患者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看过精神科医生,接受过抗抑郁治疗,更多的患者往往因为对抑郁症存在偏见和缺乏常识以及其他的担忧与顾虑,从而丧失了挽救生命的机会。

(4)推行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是指通过限制有自杀意图的人接触可以自杀的工具和环境,来制止自杀行为的发生,涉及枪支管理的立法和毒品管理等。如对酒精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安眠药、农用杀虫剂等的控制等,让有危机的人在危险期远离不利的环境,在特定时期创造特殊的环境来“隔离危机”。

2.自杀干预

是指对已经有自杀倾向风险的人群实施救助、监护和干预,阻止自杀现象的发生。这一工作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与非专业人员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1)早发现

早发现是有效干预自杀的关键。无论是辅导员还是在校大学生,都要学会对自杀线索和呼救信号的识别。

大部分有自杀企图的人,在试图自杀前都会显露出某种迹象。这是因为想自杀的人几乎总是心绪复杂、矛盾重重。有些人以一种直白的方式传达他们的意图,比如,“我想自杀”,或“我不知道我还能这样下去多久”。还有一些人则用话语暗示出自杀的念头,比如,“我有时候开车好像真的不在乎发生什么”,或“我已经准备好了药片,也许什么时候我就用上了”。我们偶尔有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所以,认真地去听并揣摩某人的想法是十分重要的。

最为重要的是,识别了这些自杀线索和呼救信号,助人者不要对求助者的呼救表示忽视、无兴趣、隔膜、冷漠、失望、回避、愤怒、拒绝和攻击,而应表示关注和同感的理解。忽略这些求助信号所造成的危害,不仅在于延误了救助时间,而且可能会让求助者感到自己没有价值。

小贴士

自杀危机的警告信号

1.传达出极度孤独、无助、无望的感觉;

2.突然间戏剧性的行为变化;

3.冲动的、易出事的、失控的行为;

4.大量服药或酗酒

5.显示出对死亡的高度关注,包括对在艺术诗歌或故事中对死亡描述的兴趣;

6.表现出对未来没有兴趣,回避对未来的现实打算,回避或者拒绝讨论生活的意义;

7.做出某些最后的行动,如赠送获奖物品、捐献身体器官、写遗嘱或自杀笔记等;

8.设计自杀计划,获取自杀手段,如获取武器或药物等;

9.突然产生某种难以解释的情绪变化,可能意味着此人已经感到了放松,知道问题不久即将结束;

10.深度抑郁的征兆,比如悲伤、无助、无望;身体上的反应,如过量饮食或吃得太少;睡觉方式和体能状况的变化;精力集中困难、记忆力减退和判断障碍;社交活动的变化,比如社交逃避或过频繁的社交;没有动力,冷漠;忽视个人仪表和卫生。

对自杀的误解

1.自杀无法预防。

2.谈论自杀的人不自杀。

3.自杀前没有任何自杀征兆。

4.有过一次自杀,以后肯定不会自杀。

5.大多数自杀者是文化程度低的穷人

6.与有抑郁情绪的人提及自杀会导致他产生自杀的想法。

7.如果一个人的抑郁情绪突然好转,他就没有自杀危险了。

8.多数自杀缘于一个突发的创伤事件。

9.非致命性的自杀行为只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

10.所有自杀者都有精神病。

(2)早评估

在发现学生的异常表现和行为后,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评估与干预,仍有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

心理测试:自杀风险评定量表

因此,当你怀疑同学、朋友有自杀倾向时,一定要询问有关自杀的问题。有必要说明的是,大量研究表明,不要害怕询问他们是否考虑自杀,这样并不会使他们自杀,反而会挽救他们的生命。如“你是否有过很痛苦的时候,以致令你有想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有时候一个人经历非常困难的事情时,他们会有结束生命的想法。你有那种感觉吗?”“从你的谈话中我有一种疑惑,不知道你是否有自杀的想法?”

通过询问,可以进行有效的自杀危险评估,可以判断当事人在一段特定时间内自杀的可能性,能够较为可靠地估计出当事人自杀的概率,从而为采取不同的个案管理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可以提供当事人危机的病因学信息,从而能够为采取临床干预策略指示方向。

小贴士

对有自杀企图的人可以询问什么

1.询问自杀想法的具体情况(越具体,越能清楚地知道风险的大小)

过去有无任何自杀想法?

诱发因素是什么?

是什么时候?

是什么代替了他的自杀想法?(www.xing528.com)

是否告诉了他人或寻求了他人的支持?

2.询问是否有自杀的计划(计划越周全,工具越易获,风险越高)

计划制订的进程如何?

有无计划自杀的时间?

有无计划自杀的地点?

有无计划自杀的方式?

有无计划自杀工具的可利用性?

3.询问既往自杀未遂史(有既往自杀史者风险高于无自杀史者)

以前是否有过自杀行为?

有多少次?

是什么时候?

诱发因素是什么?

结果如何?

是如何得救的?

从中学到了什么?

除了询问以外,还可以用简易评估量表进行评估,确认其自杀的危险性。

(3)早干预

对于自杀可能性相当高的当事人,助人者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当事的人安全,对随时可能发生或即将发生的自杀行为进行处理,阻止自杀行为的发生。对于企图自杀可能性相对较低的当事人,仍然不能放松警惕,需要对其进行咨询与治疗,从而控制其自杀行为,降低其自杀风险。

首先要进行环境控制,使其不能接触到任何武器、刀具、尖锐物品、有毒药品等。其次实行紧迫盯人的措施,使其亲友轮流值班,密切注视当事人的状态。对这些亲友要进行培训,让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责任和盯人的技巧。再次在需要住院治疗的大学生中,对于那些自杀动机十分强烈,同时患有某些精神病且体力并未衰退具有抗拒力量的,在用言语说服住院达不到目的时,需要强制送医院救治或转诊治疗。当然,在强制送往医院时一定要与其监护人取得联系,征得同意,签订书面同意书。如果家长或监护人不能及时赶来,可以电话告知家长并录音。如果学生和家长不愿意住院治疗或休学,则要求学生及家长签订承诺书。最后,当自杀行为正在实施时,助人者应以镇定、关切的态度同当事人沟通,尽力诱导其脱离危险地带。有时需要体力强壮的助人者协助工作。在对自杀行为进行干预和监控的过程中,保护当事人的亲友及其他身边人员的安全、保护自己的安全,也是助人者应该充分重视的。

保持冷静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当事人持有武器或者已经服用了药物,要立即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另外,一般不必急急忙忙,要倾听当事人的诉说,承认他的无助与无望感。要开诚布公地谈论自杀这一话题。大多数人面对死亡都是矛盾的和乐于接受帮助的,不妨问当事人打算怎么自杀。谈论这些有助于驱散自杀的神秘感,同时使自杀显得并不那么诱人。

鼓励解决问题和积极的选择。当一个人想要自杀时,他总是被眼前一时的危机所压制,并且无法清楚地思考。要说服当事人在危机中不要做出无法挽回的决定,同当事人一起谈论有助于他对未来燃起希望的、积极的选择。如当一学生因失恋的痛苦而想自杀时,可以与他进行失恋的利与弊的分析,让他选择一个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见表8-1)。

表8-1 失恋的利与弊分析

在危机解决之前,一定要守候在当事人身边,或者让其他的人和他待在一起。

让其独处会使他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无助、无望。

争取有效的帮助。不要独自承担如此严重的情况,要让当事人知道你是那么关心此事,以至于你愿意提供超过你的能力范围的帮助。自杀危机专家总结道:“自杀的危机是暂时的,难以忍受的苦痛是可以熬过去的,帮助是可以获得的,你并不孤单。”

小贴士

如果身边有人要自杀,你可以做什么

1.保持冷静。

2.争取有效的帮助。

3.开诚布公地谈论自杀这一话题。

4.守候在当事人身边,直到危机解除。

5.鼓励其解决问题,做出积极的选择。

微课: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

3.自杀后干预

自杀后的干预是指对幸存者的干预,主要是对与自杀者关系密切的有关人员(家属、朋友、同学、老师等)的干预,也包括对参与咨询与治疗的医护人员的干预。

当预防失败时要对自杀者周围活着的人们进行干预,是因为这些人一般比那些因其他原因失去亲人的人更少得到同情,却有着更多的社会隔离、负性反应。幸存者也常因忽略了自杀者的暗示未能成功地挽救他而感到深深的内疚。自杀后干预的目的:一是帮助幸存者悼念死者,表达哀伤情绪。二是让幸存者理解自杀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让活着的人知道,导致亲人自杀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觉得失望与绝望,而且还因他患有精神病,而这很可能蒙蔽自杀者的判断力或损害其正常思维。这样客观地理解自杀,可以防止幸存者过度地承担责任。三是舒缓因内疚、后悔而对死者产生的责任压力。四是评估幸存者潜在的自杀危险性,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自杀,同时也通过对自杀案例的分析为一般自杀预防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小贴士

为什么有人要自杀

想自杀的人在生活中处于一种觉得死亡比应对问题似乎更容易的状态。此时此刻,他们相信自杀是摆脱全面崩溃感的唯一解决途径。自杀的诱惑在于,那些难以忍受的感觉将随自杀而结束。而自杀的可悲之处在于,那种强烈的情绪上的痛苦使人看不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几乎总是存在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时而都会产生沮丧、孤独、无助、无望的体验,其中的一些原因包括:你所爱的一个人去世、一段关系的破裂、经济衰退、成绩下滑、健康问题、自尊心受到打击以及感到自己没有价值等,这些问题在我们生活中几乎都可能碰到。我们每个人对这些情况所做出的反应不尽相同,因为我们的情感构成各有各的特点。因此,需要从当事人的角度做出对自杀危机、危险的评价。一些对于你来说并不重要的情况,对于他人可能就是很重要的。如果某个人在情感上难以自拔,就可能存在诱导一个人自杀的危险。

活动体验

我的墓志铭

主题:墓志铭

目的:思考生命,认识生命的意义。

操作:

1.假设你得病即将去世了,现在要替自己写墓志铭,反映自己的一生。墓志铭将会刻在墓碑上,供人凭吊。

2.墓志铭除了生年、死年外,最低限度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一生的最大目标;

(2)在不同年纪时的成就;

(3)对社会、家庭或其他人的贡献;

(4)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