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父母,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一定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同学们来自不同地域,生活习惯、脾气秉性、兴趣爱好等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大学生人际交往会有如下的表现。
(1)不敢交往。这类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自卑和孤独的心理,觉得害羞、紧张、焦虑、不安。自卑心理是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沮丧和悲观的消极情绪情感体验。这类大学生在人群中会显得羞怯、不自然,有强烈的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受这种心理影响的大学生,往往对自我认识不足,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对别人的评价很敏感,同时在交往中缺乏勇气、没有主见。孤独心理就是寡言少语,对人缺乏热情,人际交往被动。他们往往把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欲望隐藏起来,对别人怀有戒心。他们在心灵上会有孤寂的感觉,找不到或根本就不找人沟通。对于别人来说,常常感到这样的人难以接近,与之交往不是很累就是无效,于是便与之保持心理距离,久而久之,孤独者就愈加孤独,干脆就不敢与人交往了。
小贴士
战胜恐惧的八个策略
1.为什么感到害怕无关紧要
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感到恐惧,对你战胜恐惧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妨碍你在真正能够减轻恐惧方面做的努力。因此,不要再尝试去找恐惧的原因。
2.了解使你感到恐惧的事物
不确定性在恐惧的构成中占有很大比例,了解你所害怕的对象非常有利于最终消除那种恐惧。
3.训练
如果你害怕尝试某种事物或接触某个人,是因为它看起来很可怕或者有难度,那么你可以从小处入手并逐步推进,慢慢熟悉某种事物或某个人,然后再逐步去控制或接纳。
4.找到一个没有这种恐惧的人
如果你害怕某事物或某人,可以找一个不害怕的人进行交流。当你尝试战胜恐惧时有人陪伴,事情就会变得更容易。
5.谈论你感到恐惧的对象
将你的恐惧大声说出来会使它看起来不那么可怕。
6.与自己玩一个假想游戏
如果你害怕在众人面前讲话,可能是因为你认为人们会对你做出评价。你可以尝试把听众当作是木头人或者你平时最爱的某种小动物,想象着自己是在对着木头人或自己的宠物说话,这会让你减轻恐惧的感觉。
7.不要再关注大的方案(www.xing528.com)
只考虑每一个后续的步骤。如果你有恐高症,那么不要一开始就站在四十层高的楼台上,而是先考虑走上一楼的楼台。如果你有人际交往恐惧,那么不要一开始就希望成为一个受所有人欢迎的中心人物,而是先考虑从结交身边的朋友开始。
8.寻求帮助
恐惧不是一种简单的情感。如果你自己克服恐惧有困难,还可以找专业的人士寻求帮助。针对恐惧有很多治疗的手段,在受过训练且有经验的人士指导下进行治疗会有很好的效果。
(2)不愿交往。这类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猜忌和嫉妒的心理,缺乏自信、信任和宽容。猜忌心理就是由于主观推测而产生的对别人不信任的复杂情感体验,表现为与人打交道时斤斤计较,不顾别人利益,很少体贴别人。猜忌心重的人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甚至会无中生有、搬弄是非,其结果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当然人际关系中难免会有猜忌,但如果过度猜忌,对什么都怀疑,则容易产生隔阂、矛盾和冲突。嫉妒心理就是在与人交往时,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看到别人取得成绩或受人欢迎,不是为别人高兴,而是心生不快。看到别人受挫,会觉得莫名的开心。培根曾说:“嫉妒是人类最卑劣的品质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嫉妒之心其实人皆有之,只不过有轻重之分而已。这种心理不仅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也会让身边的人感到不痛快,不愿与之交往。
活动体验
信任之旅
活动目的:通过助人与受助的体验,增加对他人的信任与接纳。
大概时间:约60分钟。
活动准备:教师事先选择好盲行路线,最好道路是有阻碍的,如上楼、下坡、拐弯等,室内、室外相结合。为每个人准备蒙眼睛用的眼罩。
活动操作:团体成员两人一组,一位做盲人,一位做帮助盲人的人。“盲人”蒙上眼睛,原地转三圈,暂时失去方向感,然后在帮助人的搀扶下,沿着教师事先准备的路线,绕室内外练习。期间不能说话,帮助人只能靠手势、动作帮助“盲人”体验各种感觉。练习结束后两人坐下交流当盲人和帮助人的感觉,并在团体内交流。交流讨论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盲人”,你看不见是什么感觉,使你想起什么,你对你伙伴的帮助是否满意,为什么,你对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新发现;(2)作为助人者,你怎样理解你的伙伴,你是怎样想方设法帮助他的,这使你想起来什么。
(3)不善交往。这类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自负和逆反的心理,不注意把握沟通的方式,不懂得人际交往的原则,更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习惯。自负心理就是自高自大,争强好胜,处处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甚至贬低别人,嘲笑别人,瞧不起别人。自负的人往往极端自私自利或自以为是。如有些同学不管别人是否在休息或在学习,便旁若无人地在寝室里为所欲为。这种心理状态对于人际交往危害很大,这些人也很难与别人相处得好。逆反心理就是在交往中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如与别人“唱反调”“对着干”,你让我向东我偏向西,与其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和有个性。社会心理学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失常心理,它是用抗拒、反对集体或者别人对自己的要求或指令,逃避外界的压力,从而维护自己个人的面子。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
案例解析
好想做个受欢迎的人
小A,大二学生。由于近一个月来情绪低落,心里烦躁,又无人可以倾诉,特别害怕回到寝室,感到特别孤独,于是到心理健康中心来咨询。原来小A 在家里是独生女,生活中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点,希望别人都能围着自己转。当自己生病或心情不好时,希望每一位室友都能主动来关心和帮助自己。但心情好的时候,并不怎么爱搭理同学,甚至觉得有的同学是农村来的,没有见识,经常与室友发生冲突与矛盾。慢慢地,寝室另外三位同学对小A 态度十分冷淡,有几次在“卧谈会”时更是对小A 借题发挥冷嘲热讽,还有一次发生较激烈的对骂攻击。小A 在班上也没有谈得来的同学,也没有参加社团活动,每天的生活就是三点一线,教室、宿舍、食堂。小A 在咨询中哭着说:“我每天独来独往,周围的人和事仿佛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没人和我说真心话。其实看到周围的同学三五成群聊天,我好羡慕。班里组织什么活动的时候,我也很想参加,但是高中的时候就是学习,没什么特长,所以看到大家都多才多艺的,我什么也不会……”“看到同寝室的同学在假期或双休,有的参加朋友聚会,有的参加社团活动,其实也很想跟室友搞好关系,但是一说话,就容易让别人听着不舒服,甚至会吵起来,觉得好孤独,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被别人喜欢,好想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在这个案例中,小A 因是独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又被家人宠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待人处事的方式,加之性格比较内向,胆子也比较小,不愿主动跟同学交流,也比较封闭自己,不参加社团活动,在日常沟通中,也不能很好地设身处地地感受别人的感受,因此在与室友日积月累的交往互动中,滋生出一些矛盾,慢慢形成了较糟糕的人际关系。好在小A 本人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且有意愿改善这种现状,希望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小A 只要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并在日常交往中多练习、多反思,是可以重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大学时期正是学习良好人际交往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大学集体生活中,要本着平等、尊重、真诚、宽容、谦逊的原则,在积极开放的人际交往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和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