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的内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的内涵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我意识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原始阶段,开始于8个月左右,3岁左右基本形成。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后阶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部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包括对自己的感知、思考和体验、愿望和动机以及客观世界与自身利害关系的认识,主要表现在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它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活动系统,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巨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个体的行为风格和行为差异。自我意识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即个人对自己的存在、行为,以及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等。如对自己身高、体重的了解,和诸如“我漂亮”“我是男的”“我很强壮”等的认识,就属于这类意识。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原始阶段,开始于8个月左右,3岁左右基本形成。大约在1岁末的时候,牙牙学语的儿童开始用手指可以拿到纸、笔,拿到什么是什么,但他知道手指是自己的,这样就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这就是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之后儿童开始知道由于自己扔皮球,皮球就滚了,进一步把自己这个主体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

2岁左右的儿童,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这时儿童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代号,遇到叫周围同名的别的孩子时,他会感到困惑。儿童从知道自己的名字过渡到掌握代名词“我”“你”时,这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此时,儿童开始把自己当作一个与别人不同的人来认识。从此,儿童的独立性开始大大增长起来,会开始经常说“我自己来”“我要……”。随着儿童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他们逐步学会了自我评价,懂得了“乖”或“不乖”、“好”或“不好”的含义。3岁左右,儿童的生理自我基本成熟。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生理自我不满意,如嫌自己个子矮、身材差、肤色太黑等,就会讨厌自己,缺乏自信;反之,则有较高的自信度

2.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如“我是受人喜欢和尊重的”“我的人缘不好”“我的努力能为家人带来幸福”等。

社会自我形成于十三四岁,这个时期社会自我处于自我的中心,人们能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根据社会期待调整自己的行动。从3岁到青春期开始,个体通过幼儿园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增强了社会意识,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尽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标准。这个阶段称为社会我阶段。

小宁在家里由于是独生子女而处于“小皇帝”的地位。但是,在学校里由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而不偏爱任何人,小宁开始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不能再像在家里那样放肆了,要写作业、打扫卫生等。这样,由于在学校里的身份、地位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完全不同于在家里的情况,小宁开始表现出社会自我。

这个时期,如果一个人认为周围的人不喜欢自己,就会感到很孤独、寂寞;反之就会感到有较好的归属感

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的人格特点、人格倾向、心理状态、心理过程等方面的意识。如“我有广博的知识”“我性情温和”“我是个乐观的人”等。

这个阶段的发展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从十四五岁到成年。这个时期,我们的性意识觉醒,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大大提高。生理和心理上的急剧发展变化,促进了自我意识的成熟,开始进入心理自我的时期。发展到此阶段,我们开始在意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满足,开始对自己不满意,希望改变自己的外貌、性格等。个体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和状态,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心理自我使个人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并从成人的保护、管制下独立出来,表现出自我意识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强调自我的价值与理想。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后阶段。这时我们能够透过自我意识去认识外部世界,而且这样的自我意识过程将伴随我们的一生。

这个时期,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自我评价能力低,如嫌自己能力差、智商不高、自制力差等,就会否定自己;反之,就能做到很好地悦纳自己。

在现实中,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不是各自独立,而是互相联系的。它们构成了一个人对自己的独特看法和态度。

活动体验

20个我是谁?

活动目的:全面认识自我。(www.xing528.com)

活动程序:问自己“我是谁”,请将头脑中浮现出来的答案写下来(如我是某学校的学生、我是一个爱好足球的人、我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等)。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活动分享:

1.你能写出20条内容吗?

2.写完以上内容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结果分析:

1.答案的数量和质量。一共写出了几个答案,答案中哪些方面的内容较多。如果能写出9~10个答案,则大体上可以认为没有特别的障碍;如果只能写出7个或更少的答案,则可以认为是过分压抑自己。

2.回答内容的表现方式。有三种情况:符合客观情况的,如“我是大女儿”“我是小学生”等;主观解释的情况,如“我是老实人”“我胆小”等;中性的情况,即谁都不能做出判断的情况。如果主客观评价都有,就可以认为取得平衡了;如果倾向于主观或客观,则不能取得平衡。

3.回答的内容是否涉及自己的未来。哪怕只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如“我是未来的大学生”),也说明自己有理想和抱负,在现实生活中充满生机;如果没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则可能说明自己对未来考虑不多。

4.回答的内容中涉及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才智、情绪等)、社会关系状况的各有几项?

5.评估一下你对自己的陈述是积极肯定的,还是消极否定的。其中,表示积极和消极的句子各有几句。如果表示积极的句子多于表示消极的句子,说明你的自我接纳状况良好;相反,你的消极陈述的句子将近一半甚至超过一半,则显示你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自尊程度较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