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来咨询室咨询的同学们经常会困惑地问咨询师:“您觉得我这种状况严重吗?”“我会不会被别人当作精神病人?”“我觉得我糟透了,我肯定是要疯掉了。”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常见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有哪些特征。
1.“苦恼的人”
这一类人最显著的特征是内心痛苦,外在和谐。他们很少把矛头指向别人,往往攻击的是自己的内心。在外人看来,他们的自知力很完整,很想解决自己的问题,但他们内心往往充满了冲突、纠结。从专业的角度讲,最常见的是和焦虑、强迫、抑郁,以及躯体症状相关的障碍。
这些障碍症状表现复杂多样,有焦虑、恐怖、失眠、记忆减退等,有的类似某些躯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这些症状干扰人的正常生活,削弱人的适应能力,具有这些症状的人在人群中还是有不小的比例的。幸运的是,他们不会像精神病患者那样完全失去与外界现实的接触,他们对自己的病态仍然有充分的自知,并可主动寻求帮助。患者通常仍然维持某种水平的正常生活,但需要某种专门的帮助。这一组心理疾病在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常见的恐惧症有场所恐惧症和特定恐惧症,是一类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阻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物体、人或环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
(2)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以显著的负性情绪、紧张的躯体反应,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为特点的情绪状态。焦虑令人难受、痛苦,甚至疲劳不堪。但适度的焦虑对我们而言是有好处的。中等程度的焦虑甚至可以提高我们在智力和体力活动上的绩效。没有焦虑,我们也将丧失动力。但如果个体持续6个月以上体验到过度的紧张、害怕或担忧,甚至出现严重的回避行为,则可能是患上了某种焦虑障碍。多见于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焦虑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凡继发于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躯体疾病的焦虑应诊断为焦虑综合征。其他精神病理状态,如幻觉、妄想、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恐惧症等伴发的焦虑,不应诊断为焦虑症。
(3)抑郁症
抑郁症也称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它的核心症状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乐趣丧失,通常容易产生无用、无助、无望的感觉。焦虑与抑郁常常伴发,而且经常成为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主要的焦虑症状可以伴发一些躯体症状,如胸闷、心跳加快、尿频、出汗等,躯体症状可以掩盖主观感受到的焦虑体验而成为临床主诉。抑郁症伴发的认知症状主要是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下降。认知扭曲也是重要特征之一,如对各种事物均做出悲观的解释,将周围的一切都看成是灰色的。抑郁患者半数左右会出现自杀观念。轻者常常会想到与死亡有关的内容,或感到活着没意思、没劲;再严重的会感觉生不如死,希望毫无痛苦地死去,之后则会主动寻求自杀的方法,并反复寻求自杀。自杀是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大约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死于自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数据,世界范围内每年有1000 万~2000 万人有自杀的企图,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率为28.5%~63.5%,而有自杀行为者中,大约70%患有抑郁症。
(4)强迫症
这是一种以反复出现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为核心的一种心理障碍。患者主观上感到某种不可抗拒的、不能自行克制的观念、意向、情绪和行为的存在。病人虽然认识到这些观念、意向或行为是不恰当的或毫无意义的,或是同人格不相容的,但又难以将其排除。强迫症多发于青少年期或成年期,男性多于女性。由于一些人的性格中具有谨慎、犹豫不决、追求完美、与人交往严肃古板、缺乏灵活性等特点,就容易产生强迫症。一般在用脑过度、心情焦虑烦躁时症状加重,在心情舒畅、注意力集中、紧张的体力劳动时症状较轻。
(5)疑病症(躯体症状障碍)
这是一种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的神经症,病人因为这种症状反复就医,大部分病人是没有任何躯体症状的,各种医学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病人有时存在某种躯体症状,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病人的痛苦与优势观念,常伴有焦虑和抑郁,常常非常担心自身的躯体状况,并对自身的躯体症状进行灾难化的解释。这种障碍男女均有,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某些人受传统文化里类似“男儿有泪不轻弹”“打断牙齿和血吞”的文化影响,认为直接表达情绪上的痛苦是不大被接受的,甚至会受到更多的指责,于是他们将心里的痛苦以躯体疼痛的形式表达,症状反复无法医治。
案例解析
永远洗不干净的手
有一位大学男生,忐忑不安地在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网站的“心事板”上发送留言信息。“我很喜欢洗手,以前没觉得什么,就是觉得干净点吃东西卫生。但是入校以来,洗手的频率越来越高了。摸了门把手以后要洗手,在抽屉里找找东西也得洗,甚至不小心碰到阳台别人晾晒的衣服后都要洗手……不洗手就不敢吃东西,老觉得很脏、不卫生,吃了会得病什么的……洗手液用得特别快……同学们都说我有洁癖,可是我明明知道手已经洗得很干净了,还是克制不住地要反复洗。严重的时候,手都被洗得发白破皮了。……我在网上查了查资料,好像说这是一种强迫症,请问我真的得了强迫症吗?”(www.xing528.com)
2.“怪人”
这一类人的特点与“苦恼的人”比较正好相反,他们通常表现出来的是外在冲突、内在和谐。他们很少感觉到痛苦与苦恼,认为自己的行为方式是正常的,是外在环境或是他人不能理解他们。他们很难适应社会生活,在外人看来,他们很怪,无法理解。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为病态人格或异常人格,是指人格因为畸形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明显的、偏离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多数人认可的认知行为模式。人格特征的偏离使其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干扰了其社会和职业功能,导致此人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人格的异常妨碍了他们的情感和意志活动,破坏了其行为的目的性和统一性,给人以与众不同的特异感觉,并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部分人格障碍患者在成年后有所缓和。
人格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发生的素质因素之一。在临床上可见某种类型的人格障碍与某种精神疾病关系较为密切,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很多在病前就有分裂性人格的表现,偏执性人格容易发展成为偏执性精神障碍。人格障碍也可影响精神疾病对治疗的反应。
对于人格障碍,不同的诊断系统有不同的分类。比如: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等。
3.“病人”
这是最为严重的一类对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精神病。一般来说,仅仅依靠咨询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往往需要通过药物控制或住院治疗才有效。作为咨询师面对这样的咨询对象时,一定要谨慎,善于识别他们的问题是否在咨询的范围之内,如果超出,一定要及时转介到专业的精神科医院。
精神病是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和现实的严重心理障碍。据统计,我国现有精神病的发病率为11%,已成为常见病。精神病一般分为三类。
(1)双相障碍
这是一种躁狂发作与重抑郁症交替出现的精神障碍。双相障碍与抑郁症在很多方面有类似的症状。但是当躁狂发作时,病人的情绪变得易怒、自大,行为常常极其活跃,处于疯癫的状态。但它像坐过山车一样,情绪会从兴奋的顶峰跌落到绝望的谷底。双相障碍易于复发,不易康复。
(2)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病,其发病率在精神病中居首位。它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人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精神活动不协调。其表现主要是精神活动的“分裂”,表现为联想散乱、思维混乱、情感迷乱、行为错乱、出现幻视幻听等。早期表现为懒散、淡漠、自语、猜疑、孤僻、恐惧不安、莫名其妙的身体不舒服等。
(3)应激相关障碍
这是一种心因性精神障碍,是由急剧或持久的心理、社会因素直接作用所引发的。主要分为急性应激障碍、创作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
除此之外,常见的精神病还有偏执型精神病、分裂情感型精神病等。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心理咨询对此类问题更多的是做预防和心理疏导。心理障碍与疾病的诊断、治疗属于专业的医疗服务机构的医师的工作范畴。当然,如果你怀疑自己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可以先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再转介至专业的心理治疗机构,采用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综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最好。
学校心理咨询能帮助你解决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平衡情绪、提高你的认知水平,正确对待自己,提升自信,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交往,提高对现代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