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电工程移民生活水平评估

水电工程移民生活水平评估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各评价指标权重值及基准年评分值,加权计算,计算出基准年移民生活水平综合评分值。4 评价指标体系4.1 指标体系的组成4.1.1 水库移民生活水平由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分为总体、分类、单项三类指标。

水电工程移民生活水平评估

(征求意见稿)

1 总则

1.0.1 为规范水库移民工作,根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与移民安置条例》中关于“移民安置与库区建设、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经济发展相结合,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水利水电工程水库移民规划、实施、验收、后期扶持和后评价阶段农村移民生活水平评价工作。

1.0.3 本标准应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符合国情,内容全面,便于操作,与时俱进。

1.0.4 水库移民生活水平的评价,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本术语

2.1 一般术语

2.1.1 水库移民

因为调蓄江河径流,筑坝建库征用土地而引起的非自愿移民。

2.1.2 权重

评价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程度。水库移民生活水平评价的关键参数之一。

2.1.3 标准值

水库移民生活水平评价单项指标的标准数值。

2.1.4 实际值

评价对象某评价单项指标在某年的实际数值。

2.2 指标体系术语

2.2.1 人均纯收入(元)

移民家庭或者由一定范围的移民群体平均每人拥有的纯收入。正向指标。

2.2.2 非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是指移民家庭或者一定范围内移民群体平均非农业收入占居民平均总收入比重。正向指标。

2.2.3 恩格尔系数(%)

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在总的支出中所占比例。逆向指标。

2.2.4 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台)

反映家庭财产变化的代表性指标。正向指标。

2.2.5 人均标准耕(园)地占有量(hm2)

一定范围的移民群体平均每人拥有的耕(园)地面积。正向指标。

2.2.6 人均粮食生产量(kg)

一定范围的移民人均的粮食产量。正向指标。

2.2.7 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就业比例(%)

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其中劳动力是指年龄在18岁至60岁之间,具有劳动能力的正常人。正向指标。

2.2.8 人均住房面积(m2)

一定范围的农村移民平均每人拥有的住房面积。正向指标。

2.2.9 钢筋砖木(钢混、砖混、砖木)结构住房比例(%)钢筋砖木(钢混、砖混、砖木)结构住房的面积在住房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正向指标。

2.2.10 农村安全卫生用水户比例(%)

一定范围内农村移民安全卫生用水户占农村移民总户数比例。正向指标。

2.2.11 农村用电户比例(%)

农村移民用电户占农村移民总户数比例。正向指标。

2.2.12 居民点距公路距离(km)

农村移民居住点距离最近公路的距离。逆向指标。

2.2.13 生均教室面积(m2)

农村移民所在地区的在校学生人均所占教室面积。正向指标。

2.2.14 居民点距乡镇医院距离(km)

农村居民点距最近乡镇医院的距离。逆向指标。

2.2.15 安装电话户比例(%)

安装电话的农村移民户数占农村移民总户数比例。正向指标。

2.2.16 距离集市距离(km)

农村移民居住点距离最近集市的距离。逆向指标。

2.2.17 社会交往

每年与亲友及社区外居民交往的状况。正向指标。

2.2.18 贫困户比例(%)

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移民户数占总移民户数的比例。逆向指标。

2.2.19 劳动力技能培训

移民劳动力一年内接受技能培训的人次。正向指标。

2.2.20 7岁至15岁儿童入学率(%)

7岁至15岁学龄儿童入学的比率。正向指标。

3 主要任务与工作内容

3.0.1 水库移民生活水平评价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客观判断、度量农村移民在安置前后不同年份的生活水平指标变化情况,判断移民生活水平恢复与提高的程度,为新建水库移民规划、安置和后期扶持等各阶段移民生活水平评价提供统一的标准,为国家、地方政府、项目法人、移民实施管理机构提供评价依据。

3.0.2 水库移民生活水平评价应包括以下工作内容和步骤。

(1)收集移民搬迁前、后不同年份的生活水平基础资料和数据。

(2)确定水库移民生活水平评价的标准值。

(3)确定水库移民生活水平评价的实际值。

(4)评价移民基准年的生活水平。根据基准年各评价指标实际值,查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值,确定各指标评分值。根据各评价指标权重值及基准年评分值,加权计算,计算出基准年移民生活水平综合评分值。

(5)评价移民搬迁后比较年的生活水平。根据比较年各评价指标实际值,查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值,确定比较年各指标评分值。根据各评价指标权重值及比较年评分值,加权计算,计算出比较年移民生活水平综合评分值。

(6)评价水库移民在比较年与基准年的生活水平情况,做出结论。

3.0.3 水库移民生活水平评价需要的基本资料具体内容见附录A。

3.0.4 用频率法确定标准值的示例见附录B。

4 评价指标体系

4.1 指标体系的组成

4.1.1 水库移民生活水平由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分为总体、分类、单项三类指标。

4.1.2 生活水平是一个多因素多准则的复杂系统,各个因素反映生活水平的角度不同,对生活水平的重要性与影响程度不同。

4.1.3 水库移民生活水平由收入分配、消费、生产条件与水平、生活环境、居住条件、社会环境、人口素质七个分类指标和20个单项指标组成,见表1。

表1 农村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2 指标的计算

4.2.1 人均纯收入

人均纯收入=家庭总纯收入/家庭人口 或者

人均纯收入=移民群体总纯收入/移民群体人口

4.2.2 非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

非农业占总收入比重(%)=非农业收入/总收入×100% 或者

非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人均非农业收入/人均总收入×100%

4.2.3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支出/居民总支出×100%

4.2.4 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台)

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台)=移民彩色电视机拥有总量/移民户数 或者

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台)=移民彩色电视机拥有总量/移民总人数/移民平均家庭规模

4.2.5 人均标准耕(园)地占有量(hm2)

人均标准耕(园)地占有量(hm2)=耕(园)地总面积/移民总人口

4.2.6 人均粮食生产量(kg)

人均粮食生产量(kg)=粮食总产量/移民总人口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就业比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人数/农村劳动力总人数×100%

4.2.7 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就业比例(%)

4.2.8 人均住房面积(m2)

人均住房面积(m2)=家庭住房总面积/家庭人口 或者

人均住房面积(m2)=农村住房总面积/农村移民总人数

4.2.9 钢筋砖木(钢混、砖混、砖木)结构住房比例(%)

4.2.10 农村安全卫生用水户比例(%)

农村安全卫生用水户比例(%)=农村安全卫生用水户数/农村移民总户数×100%

4.2.11 农村用电户比例(%)

农村用电户比例(%)=农村移民用电户数/农村移民总户数×100%

4.2.12 距公路距离(km)4.2.13 生均教室面积(m2)

农村移民居住点距离最近的公路的距离(km)。

生均教室面积(m2)=学校教室总面积/在校学生总数

4.2.14 距乡镇医院距离(km)

居民点距最近的乡镇医院距离(km)。

4.2.15 安装电话户比例(%)

安装电话户比例(%)=安装电话的农村移民户数/农村移民总户数×100%

4.2.16 距集市距离(km)

是指农村移民居住点距离最近的集市的距离(km)。

4.2.17 社会交往

每年与亲友和社区外居民交往的状况。

4.2.18 贫困户比例(%)

贫困户比例(%)=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移民户数/移民总户数×100%

4.2.19 劳动力技能培训(www.xing528.com)

单位劳动力参加每年参加技能培训人次。

4.2.20 7岁至15岁儿童入学率(%)

7岁至15岁儿童入学率(%)=7岁至15岁儿童在校人数/7岁至15岁儿童总人数×100%≈当地小学、初中在校人数/学龄儿童总人数×100%

5 评价指标权重

5.0.1 水库移民生活水平评价的各个指标并非同等重要,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值。

5.0.2 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值采用表2、表3所列数值。

表2 水库移民生活水平评价分项指标权重值

表3 水库移民生活水平评价单项指标权重值

6 标准值的确定

6.1 一般规定

6.1.1 一般情况下,标准值的计算单元为县。特殊需要时,标准值的计算单元可以是村、乡、市或者省。

6.1.2 标准值的选择,有统计数据的指标必须依据统计资料,没有统计资料的指标应依据普查或抽样调查的实际值。

6.1.3 人均纯收入指标的标准值随时间变化,应按照物价指数的变化进行修正。

6.2 标准值的确定

6.2.1 为了确定生产生活水平的评分标准,将各项指标对应于各地区的最高、平均、最低水平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较好与较差水平,分为五个等级,各等级水平用分数表示,见表4。

表4 评价指标的等级划分

6.2.2 标准值可以采用频率曲线来确定。频率曲线上不同频率的对应值,即为标准值,对于正向指标,其频率值越大,标准值对应的分值越小;对于逆向指标,其频率值越大,标准值对应的分值越大,见表5。

表5 频率值与评分值对应表

7 实际值的确定

7.1 一般规定

7.1.1 各评价指标在评价年的实际值,有统计资料的应该根据统计资料获取,没有统计资料的,应该根据普查或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后得出。

7.1.2 普查应该在搬迁前的社会经济调查和验收时进行,抽样调查根据评价的需要进行。

7.1.3 实际值的计算以组或者户为最小计算单元,以到户的调查资料为基础。

7.1.4 分析单元可以是组、村、乡、县、省、全库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析。

7.2 实际值的确定

7.2.1 人均纯收入(元)

根据到户的人均纯收入调查值,按照家庭人口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到村民小组的人均纯收入;再按照组的人口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人均纯收入。

7.2.2 非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

根据到户的非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调查值,按照家庭总收入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到村民小组的非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再按照组的总收入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非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

7.2.3 食品消费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

根据到户的食品消费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调查值,按照家庭年总消费支出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到村民小组的食品消费支出比重;再按照组的总支出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食品消费支出比重。

7.2.4 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台)

作为反映家庭财产变化的代表性指标,根据到组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的调查值,再按照组的户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

7.2.5 人均标准耕(园)地占有量(hm2)

根据到户的人均标准耕(园)地占有量调查值,按照家庭人口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到村民小组的人均标准耕(园)地占有量;再按照组的人口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人均标准耕(园)地占有量。

7.2.6 人均粮食生产量(kg)

根据到户的人均粮食生产量调查值,按照家庭人口粮食生产量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到村民小组的人均粮食生产量;再按照组的粮食生产量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人均粮食生产量。

7.2.7 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就业比例(%)

根据到组的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就业比例调查值,按照到组的农村劳动力人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就业比例。

7.2.8 人均住房面积(m2)根据到户的人均住房面积调查值,按照家庭人口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到村民小组的人均住房面积;再按照组的人口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人均住房面积。

7.2.9 钢筋砖木(钢混、砖混、砖木)结构住房比例(%)

根据组的钢筋砖木(钢混、砖混、砖木)结构住房比例的调查值,按照组的住房面积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钢筋砖木(钢混、砖混、砖木)结构住房比例的实际值。

7.2.10 农村安全卫生用水户比例(%)

根据到组的农村安全卫生用水户比例调查值,按照组的户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农村安全卫生用水户比例。

7.2.11 农村用电户比例(%)

根据到组的农村用电户比例调查值,按照组的户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农村用电户比例。

7.2.12 距公路距离(km)

根据调查组居民点距公路距离的调查值,按照组的户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居民点距公路距离。

7.2.13 生均教室面积(m2)根据普查或抽样调查所得到的各学校生均教室面积,按照各学校的学生人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分析单元的生均教室面积。

7.2.14 距乡镇医院距离(km)

根据调查组居民点距最近的乡镇医院距离的调查值,按照组的户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居民点距最近的乡镇医院距离。

7.2.15 安装电话户比例(%)

根据到组的居民安装电话户比例调查值,按照组的户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安装电话户比例。

7.2.16 距集市距离(km)

根据调查组居民点距最近集市的距离调查值,按照组的户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居民点距最近集市的距离。

7.2.17 社会交往

根据到户的与亲友交往次数问卷调查值,按照家庭人口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到村民小组的与亲友交往次数;再按照组的总户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与亲友交往次数的实际值。

7.2.18 贫困户比例(%)

根据组的贫困户比例的调查值,按照组的总户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贫困户比例的实际值。

7.2.19 劳动力技能培训

根据到村民小组每年劳动力技能培训人次;按照组的总劳力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劳动力技能培训人次。

7.2.20 7岁至15岁儿童入学率(%)

根据到组的7岁至15岁儿童入学率调查值,按照家庭劳力进行加权平均,按照组的7岁至15岁儿童总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7岁至15岁儿童入学率。

8 综合评价

8.0.1 水库移民生活水平评价采用综合评判法。

8.0.2 各分类指标的权重值采用表2规定的数值。各个单项指标的权重值采用表3规定的数值。

8.0.3 将不同规划水平年各最低层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值对比,定出对应评分标准。从子项开始依次以其权重乘以相应的评分值,再累加后得所属分项评分。依次类推,直至得出不同水平年的水库移民生活水平综合评分值。

8.0.4 水库移民生活水平衡量标准适用于移民户、移民村、地方政府、移民行业主管部门、中央政府有关部门、项目法人、移民安置规划审查单位、规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监测评估单位等水库移民活动的各类主要利益群体对水库移民生活水平的评价。

8.0.5 分析比较的单元可以是移民户、村民小组、村、乡(镇)、县(区)、市、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库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8.0.6 分析水库移民生活水平,最小计算单元应为移民户,当村民小组或者行政村全部居民搬迁时,应该以村民小组或者行政村为计算单元。

8.0.7 水库移民生活水平综合评价,应该以水库淹没地区为基础,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组、村、乡、县、省、全库区依次进行计算,考虑移民人口的权重和各个计算单元的具体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8.0.8 当进行整体比较时,对比地区的计算单元应以县为主要计算单元,必要时,也可以以市、省为计算单元。

8.0.9 当进行以村为单元的比较时,对比地区的计算单元应以安置村为主要计算单元,必要时,也可以以乡为计算单元。

8.0.10 水库移民安置必须进行搬迁前后生活水平自身纵向比较。对所有移民,必须进行搬迁前一年、验收之年、后期扶持结束之年移民生活水平的相互比较。根据评价需要,可以进行水库移民调查基准年、搬迁年、搬迁后某年与上述三个年份的移民生活水平的比较。

8.0.11 根据评价需要,可以进行水库移民调查基准年、搬迁前一年、搬迁年、搬迁后某年、验收之年、后期扶持结束之年移民生活水平与水库淹没区所在地区(县或者其他单元)生活水平的比较。

8.0.12 根据评价需要,可以进行水库移民调查基准年、搬迁前一年、搬迁年、搬迁后某年、验收之年、后期扶持结束之年移民与移民安置地所在县非移民生活水平的比较。

附录A:评价基础数据采集

为了能够适时、客观、准确地评价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状况,就必须掌握详实、可靠、系统的评价基础数据。为此,移民行业管理部门不仅对评价基础数据的获取要全国统一调查内容、范围、调查表设计,而且应该统一数据统计的标准和核算标准,并建立相应的数据统计管理系统。

1.数据采集管理

要保证评价基础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一致性和系统性,就必须建立上下统一的数据采集管理体制。各县级以上水库移民管理部门应设专人对本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专门管理。数据调查前应对参与调查的所有成员进行培训,明确调查任务、统一调查口径、统一每一指标的含义和时间要求。行业管理部门组织专家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质量评估。

2.数据采集制度

数据采集制度包括三部分:农村移民生产生活情况普查制度、农村移民生产生活情况抽样调查制度、农村移民户生产生活情况典型跟踪调查制度。

2.1 农村移民生产生活情况普查制度

为全面了解和评价一座水库的移民生产生活水平,须采取全面调查的方法采集数据。调查范围为水库移民安置范围内的所有村。一般进行两次,第一次在实物指标调查时进

行,第二次在水库移民竣工验收后2~3年内进行一次。具体调查内容和指标见表1农村移民户生产生活情况调查表、表2移民村基本情况调查表。

2.2 农村移民生产生活抽样调查制度

为了特定的目的,如检查移民安置效果或检查普查数据的真实性等,可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采集数据。根据调查目的选取抽样调查范围和抽样方法。具体调查内容和指标同表1农村移民户生产生活情况调查表、表2移民村基本情况调查表。

2.3 农村移民户生产生活情况典型跟踪调查制度

为了适时评价移民生产生活情况或为了评估普查或抽查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采取对移民户进行典型跟踪调查的方法来获取数据。本调查采取典型户记台账的方法进行,即对选定的典型户进行培训,让移民户按月将家庭社会经济情况逐项记录下来,定期收集计算分析。跟踪户的比例根据水库移民安置的方式进行确定,同一安置方式选定的比例在5%左右典型户的选择应根据搬迁前收入水平,在高、中、低三个层次中分别抽取。跟踪户调查内容和指标见表3典型户台账。

3.数据分析报告

为了保证数据真实、可靠,能够满足评价的需求,必须编制数据采集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组织单位、调查范围、调查方法、数据采集过程、数据可靠性、完整性、一致性的验证方法和结果、数据采集存在的问题。

附录B:用频率法确定标准值的示例

1.确定频率曲线

将各乡镇变量(最底层的某指标)χ由大到小排列,排列中的序号不仅表示排列大小的次序,而且也表示变量自大到小(大于或等于某变量)的累积次数。例如,已知某县n个乡某年份人均纯收入,将这n个人均纯收入按大小顺序排列,则第一个(最大的)表示“大于或等于”该人均纯收入的县只有一个,第二大的表示“大于或等于”该人均纯收入的组只有两个,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个(最小的),则表示“大于或等于”该人均纯收入的组有n个。将这些“大于或等于”的个数分别除以总个数,所得的百分数便是“大于或等于”该人均纯收入所对应的频率。最后以人均纯收入为纵坐标,以频率为横坐标,可得出频率曲线。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某库区周围n个组某评价年的定量指标值填入第(1)栏。

第二步:将第(1)栏的定量指标按照大小递减次序重新排列,填入第(3)栏,第(2)栏为序号m,自上而下为1,2,…,n。

第三步:按频率公式P=m/(n+1),分别计算第(3)栏中各个定量指标值对应的频率值,填入第(4)栏。见表1。

第四步:以第(3)栏的定量指标值为纵坐标,第(4)栏的P为横坐标,可得出一条光滑曲线,即为频率曲线。

第五步:不同等级的频率对应于的定量指标值即为评分标准值。

表1 某评价年某定量指标频率计算表

2.确定标准值

标准值可以采用频率曲线来确定。频率曲线上不同频率的对应值,即为标准值,对于正向指标,其频率值越大,标准值对应的分值越小;对于逆向指标,其频率值越大,标准值对应的分值越大,见表2。

表2 频率值与评分值对应表

如按照人均收入频率曲线计算得到的频率为50%时,对应的人均收入标准值为2000元,即对应的分值是50分;频率为90%时,对应的人均收入标准值为1000元,则对应的分值为10分;频率为10%时,对应的人均收入标准值为3000元,则对应的分值为90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