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评价指标在评价年的实际值,有统计资料的应该根据统计资料获取,没有统计资料的,应该根据普查或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后得出。普查应该在搬迁前的社会经济调查和验收时进行,抽样调查根据评价的需要进行。实际值的计算以组或者户为最小计算单元,以到户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单元可以是组、村、乡、县、省、全项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析。
(1)人均纯收入(元)。根据到户的人均纯收入调查值,按照家庭人口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到村民小组的人均纯收入;再按照组的人口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人均纯收入。
(2)非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根据到户的非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调查值,按照家庭总收入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到村民小组的非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再按照组的总收入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非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
(3)食品消费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根据到户的食品消费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调查值,按照家庭年总消费支出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到村民小组的食品消费支出比重;再按照组的总支出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食品消费支出比重。
(4)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台)。作为反映家庭财产变化的代表性指标,根据到组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的调查值,再按照组的户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
(5)人均耕(园)地占有量(hm2)。根据到户的人均耕(园)地占有量调查值,按照家庭人口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到村民小组的人均标准耕(园)地占有量;再按照组的人口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人均标准耕(园)地占有量。
(6)人均粮食生产量(kg)。根据到户的人均粮食生产量调查值,按照家庭人口粮食生产量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到村民小组的人均粮食生产量;再按照组的粮食生产量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人均粮食生产量。
(7)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就业比例(%)。到组的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就业比例调查值,按照到组的农村劳动力人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就业比例。
(8)人均住房面积(m2)。根据到户的人均住房面积调查值,按照家庭人口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到村民小组的人均住房面积;再按照组的人口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人均住房面积。
(9)钢筋砖木(钢混、砖混、砖木)结构住房比例(%)。根据组的钢筋砖木(钢混、砖混、砖木)结构住房比例的调查值,按照组的住房面积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钢筋砖木(钢混、砖混、砖木)结构住房比例的实际值。
(10)农村安全卫生用水户比例(%)。根据到组的农村安全卫生用水户比例调查值,按照组的户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农村安全卫生用水户比例。(www.xing528.com)
(11)农村用电户比例(%)。根据到组的农村用电户比例调查值,按照组的户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农村用电户比例。
(12)距公路距离(km)。根据调查组居民点距公路距离的调查值,按照组的户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居民点距公路距离。
(13)生均教室面积(m2)。根据普查或抽样调查所得到的各学校生均教室面积,按照各学校的学生人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分析单元的生均教室面积。
(14)距乡镇医院距离(km)。根据调查组居民点距最近的乡镇医院距离的调查值,按照组的户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居民点距最近的乡镇医院距离。该指标尚应结合定性分析作出判断。
(15)安装电话户比例(%)。根据到组的安装电话户比例调查值,按照组的户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安装电话户比例。
(16)距集市距离(km)。根据调查组居民点距最近的集市的距离调查值,按照组的户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居民点距最近集市的距离。
(17)社会交往。根据到户的与亲友交往次数问卷调查值,按照家庭人口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到村民小组的与亲友交往次数;再按照组的总户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与亲友交往次数的实际值。
(18)贫困户比例(%)。根据组的贫困户比例的调查值,按照组的总户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贫困户比例的实际值。
(19)劳动力技能培训。根据到村民小组每年劳动力技能培训人次;按照组的总劳力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劳动力技能培训人次。
(20)7岁至15岁儿童入学率(%)。根据到组的7岁至15岁儿童入学率调查值,按照家庭劳力进行加权平均,按照组的7岁至15岁儿童总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分析单元的7岁至15岁儿童入学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