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立新闻与媒介偏见感知:局限与未来研究

中立新闻与媒介偏见感知:局限与未来研究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次研究中未使用的研究实验法等研究方法也是未来深入研究时可补充的重点方面。本研究所采用的是转基因这一课题,以此检测了不同立场的受众对于转基因议题产生的敌意媒体效果。因此,议题的拓展与交叉对比分析是未来研究的一种可能。本研究讨论了受众立场对专业媒体转基因议题报道的感知与评价。在未来研究中,可以多考虑受众的群体身份与信息来源之间的关系,将群体身份纳入未来研究的方向上。

中立新闻与媒介偏见感知:局限与未来研究

首先,对于本研究而言,在样本选择方面存在局限性。由于本文设计的议题是转基因,因此需要受众对科学新闻和科技议题具有一定的关注与解读的能力,因此选择了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敌意媒体效果的测量、受众意见表达的测量方面,未检测到人口学特征对敌意媒体效果的影响。虽然作为议题的受众,以议题和事件的立场与卷入精细划分的受众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与前提,但也对研究所采用的样本具有一定局限性。

其次,在此次调查分析中,研究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在敌意媒体效果的研究中,对敌意媒体效果的感知一般以实验法问卷法两种方法为主。由于考虑到研究的可行性,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后一种。作为实验法,能够通过更直接的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实验材料的刺激,获得更精确的研究数据。在此次研究中未使用的研究实验法等研究方法也是未来深入研究时可补充的重点方面。

总体而言,在未来研究方面,本课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增加研究议题的多样化与对比。本研究所采用的是转基因这一课题,以此检测了不同立场的受众对于转基因议题产生的敌意媒体效果。而在未来,研究可以拓展到不同的研究议题中。这种议题的拓展,不仅仅是为了简单地重复检测敌意媒体效果是否存在,而是为了交叉和对比,在同一组人群当中,对媒介偏见的评价是因议题产生还是因本身所具有的个人认知结构等因素产生。因此,议题的拓展与交叉对比分析是未来研究的一种可能。

注重对“相对敌意媒体效果”的检测。本研究所采用的阅读材料是结构性中立的阅读材料,既分析与评价新闻材料的转基因报道也结合受众对以往转基因报道的认知,但总体上是以受众对客观新闻的评价为主。在未来研究中,本研究将拓展到受众对本身具有结构性偏见的内容认知和评价方面,研究分析受众对于具有倾向性的内容是否仍会出现敌意媒体效果,分析受众对于具有倾向性的内容是否会出现“相对的敌意媒体效果”。

增强人口学因素的影响讨论。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更多地讨论性别、收入、教育等人口学因素对于敌意媒体效果的影响。在此次研究中,因为经费和可行性问题而只考虑涉及了高校在校生,但是对于敌意媒体效果而言,议题受众在议题认知和媒介认知之外的教育、收入和社会背景等造成了受众对议题和媒介的不同认知,因此对于拓展不同的人群,了解人群背后的心理特征和他们所具有的特点是否会造成敌意媒体效果出现将是本研究未来的方向 之一。

纳入群体身份的分析。本研究讨论了受众立场对专业媒体转基因议题报道的感知与评价。而在议题立场之外,缺乏对受众身份因素的讨论,缺乏对群体内部信息和群体外部信息评价与分析。在未来研究中,可以多考虑受众的群体身份与信息来源之间的关系,将群体身份纳入未来研究的方向上。

拓展改变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是受众研究采用较多的方法,在敌意媒体效果的研究当中,研究者对于控制实验条件下,选择不同的刺激材料进行分析的方法运用相对较多,在未来,本研究也可以利用诸如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采用不同的议题,深入了解个人对媒介偏见的评价与敌意媒体效果的感知。

讨论人际影响。本研究分析了受众个体对于敌意媒体效果的感知,但是作为社会性的个体,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否会导致敌意媒体效果出现未有分析,因此,对于个体之间的影响是否会造成敌意媒体效果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注释】

[1]詹姆斯·科伦.重新评估大众传播研究中的新修正主义.博伊德-巴雷特编.媒介研究的进路[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625。

[2]Tsfati Y. Hostile Media Perceptions, Presumed Media Influence, and Minority Alienation: The Case of Arabs in Israel[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7, 57(4): 632-651.

[3]Hwang H, Sun Y. Influence of Hostile Media Perception on 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Discursive Activities: An Examination of Mediating Role of Media Indignation[J]. Media Psychology, 2008, 11(1): 76-97.

[4]Arpan L M, Nabi R L. Exploring Anger in the Hostile Media Process: Effects on News Preferences and Source Evaluation[J].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011, 88(1): 5-22.

[5]周树华,闫岩. 敌意媒体理论:媒介偏见的主观感知研究[J].传播与社会学刊,2012,22:187-212。

[6]Tsfati Y, Cohen J.Democratic Consequences of Hostile Media Percep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2005 (4): 28-51.

[7]Rojas H. 2010. “Corrective” Actions in the Public Sphere: How Perceptions of Media and Media Effects Shape Online Behavio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22(3): 343-363.

[8]叶宁玉,王鑫.从若干公共事件剖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J]. 新闻记者,2012,01:46-51。(www.xing528.com)

[9]Schmitt K M. Why partisans see mass media as biased[J].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04, 31(6): 623-641.

[10]Ariyanto A, Hornsey M J, Gallois C. Group Allegiances and Perceptions of Media Bias[J].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2007, 10(2): 266-279.

[11]Reid S A. A Self-Categorization Explanation for the Hostile Media Effect[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2, 62(3): 381-399.

[12]Schmitt K M. Why partisans see mass media as biased[J].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04, 31(6): 623-641.

[13]Ariyanto A, Hornsey M J, Gallois C. Group Allegiances and Perceptions of Media Bias[J].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2007, 10(2): 266-279.

[14]Collins A M, Loftus E F. A Spreading Activation Theory of Semantic Processing[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75, 82(6): 407-428.

[15]Roskos-Ewoldsen D R, Klinger M R, Roskos-Ewoldsen B. Media Priming: A Meta-Analysis. Mass Media Effects Research: Advances Through Meta-Analysis[M].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7, 57.

[16]Perloff R M. Ego-Involvement and the Third Person Effect of Televised News Coverage[J].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89, 16(16): 236-262.

[17]Ariyanto A, Hornsey M J, Gallois C. Group Allegiances and Perceptions of Media Bias[J].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2007, 10(2): 266-279.

[18]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 何道宽译. 传播学概论第二版[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45。

[19]Bauer M W. Survey research and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handbook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M]. Routledge, 2008.

[20]范敬群,贾鹤鹏.极化与固化:转基因“科普”的困境分析与路劲选择.中国生物工程杂志[J]. 2015,35(6):124-130。

[21]Hobbs R, Frost R. Measuring the acquisition of media-literacy skills[J].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003, 38(3): 330-355.

[22]Mihailidis P. Beyond Cynicism: How Media Literacy Can Make Students More Engaged Citizens[D]. Dissertations & Theses-Gradworks, 2008.

[23]Vraga E K, Tully M, Akin H, et al. Modifying perceptions of hostility and credibility of news coverage of an environmental controversy through media literacy[J].Journalism, 2012, 13(7): 942-959.

[24]詹姆斯·波特著. 李德刚等译.媒介素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5]陈阳. “主动的受众”之再思考:美剧与当代中国青年的国族意识[J]. 国际新闻界,2015,6:6-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