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斯坦福大学的Vallone等研究者发表题为The Hostile Media Phenomenon:Biased Perception and Perceptions of Media Bias in Coverage of the Beirut Massacre的文章,首次提出受众对媒介偏见的评价是一种“敌意” 的媒介现象,这种敌意现象表现在:受众认为媒介报道站在与自己相反的立场上,对自己的立场是有“敌意”的。作为媒介偏见的分支,受众产生的敌意媒体现象是受众对新闻媒介偏见的一种评价,与媒介偏见当中的其他客观呈现不同,受众的媒介偏见是一种基于感知(perception)的主观呈现。
Vallone等采用实验法,对斯坦福大学的144名学生播放了1982年贝鲁特大屠杀的新闻报道(其中包括亲以色列派68人、亲阿拉伯派27人、中立派49人)。在观看报道后,研究者请受试者就以色列与黎巴嫩谁该对大屠杀负责以及节目责任编辑的态度等问题进行评价。实验发现,亲以色列派和亲阿拉伯派的受试者对新闻内容的看法截然不同,亲以色列派认为新闻内容暗示以色列为施暴者,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为受害者,而亲阿拉伯派的受试者认为新闻报道暗示了巴勒斯坦一方为施暴者,以色列为受害者。两派均认为该新闻报道的立场偏向对方,与自己一方的立场不一致,且两派都认为中立派的观众看完新闻报道会转变其立场,转而支持对方。Vallone等研究者将这一现象称为“敌意媒体”现象。(www.xing528.com)
自该文章发表后的三十年间,敌意媒体效果在诸多领域和议题中都得到了证实。在不同的研究中,研究者均采用具有争议性的议题,并在分析后得出结论:无论新闻报道是否客观,对议题高度卷入的受众会认为媒介报道的内容不客观,认为媒介的报道立场与自己的立场相反。同时,这些具有不同立场的人认为,媒介的报道对中立立场的人具有重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不同的研究文章中,研究者用敌意媒体效果(hostile media effect)、敌意媒体感知(hostile media perception)、媒介偏见感知(perception of media bias)作为研究概念,分析受众媒介认知和媒介偏见。虽然以上概念的使用不同,但都具有一个共性,即敌意媒体效果是一种受众的主观感知。这种敌意媒体效果虽然被称为“效果”,但是这种效果不是由媒介内容直接引起,而是基于受众的主观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