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一门比较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人类还处于幼年时期的时候,舞蹈活动就开始逐渐渗透到人类很多重大活动之中,其功能比较广泛,其中最重要的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舞以达欢
古代社会,尤其是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能力与生产能力还都极为低下,终日都是为了生存与延续生命忙碌。但是,人类毕竟属于灵长类动物,虽然在远古时期比较艰苦,但还是保持了乐观的心境。在艰苦劳动之余,在部落结盟联欢时,风调雨顺时,人们也都会暂时忘掉忧烦与痛苦,手舞足蹈,尽情欢乐,以达到舒缓疲惫身心、迎接未来的目的。而此时,舞蹈就是人们最佳的选择,先民们在艰苦的条件下总会寄情于舞,以舞传情,甚至还会通宵达旦,尽欢而散。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奴隶主们为了满足个人在精神层面的需求,就命令一部分奴隶从事跳舞唱歌,供其享乐,这个时期就出现了专职的乐舞奴隶。由此可见,这个时期的舞蹈除了自娱之外,还极大地增强了娱人的功能。
在封建社会,舞蹈大体上包括了民间舞蹈、宫廷舞蹈、宴饮乐舞等类型,在这些舞蹈中,都有许多以欢乐为主题的舞蹈,如《七盘舞》《霓裳羽衣舞》等。
2.祭祀与祈祷
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人们一时还没有办法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先民们便会以为冥冥之中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主宰着自然中的一切,于是就产生了万物有神的观念。所以,他们常常就会举行各种规模、各种形式的祭祀和祈祷仪式,祈求祖先、神灵和图腾物,给他们带来安宁与吉祥,帮助人们驱除灾难与不幸。
3.交流、联谊与择偶
在语言还不完善的时期,人类通常都要依靠手舞足蹈来弥补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不足;即便是在后来语言已经高度发展了之后,人类的激动情感在用抽象的语言难以完全表达的时候,也往往会出现手舞足蹈的现象。
另外,舞蹈在培养爱情、择偶方面也同样起到神奇的作用。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善舞者通常都是异性青年所追求的对象,其凭借自身优美的舞姿赢得意中人的青睐。
4.健身、习武、象功
舞蹈属于一种人体动作艺术,不但能够舒展筋骨,还可以宣泄情感,有健美躯体与愉悦身心的双重作用。
我国古代舞蹈的种类与风格比较多,其中一类叫做武舞,实际上是一种风格十分强健的舞蹈。这种舞蹈的主要功能包括:①锻炼身体、强健体魄;②“发扬蹈厉,以示其勇”;③歌颂统治者的文治武功。如周代的《大武》,其主题都是为了表现周武王伐纣的伟大业绩,宣扬周代开国的功绩。
关于“武”与“舞”之间的联系,不但在中国古代存在,即便在遥远的欧洲也同样存在着类似的说法,如欧洲有句谚语:“善舞者必善战。”由此可见,长期参加舞蹈活动而培养锻炼出来的良好体质,是能够成就很多事业的。
5.教育功能
在古代,舞蹈也曾经长时间被视作一种较好的教育手段,在原始社会时期,所谓“百兽率舞”,描绘的是先民在狩猎成功之后欢聚一起,围着篝火烤食猎物的情景,当时人们所跳的是模拟了各种野兽的舞蹈,表现的是捕获动物的情形。这种舞蹈表演给大家观看,既表现了捕猎丰收后的喜悦之情,还是给青年一代传授经验的教育过程。
到了周朝,舞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周公旦主持集中整理了前代遗留下来的各种乐舞,除了用于祭祀天地、歌颂祖先之外,还主要用来教育与宣传。在我国古代,宫廷的舞蹈主要可以分为文舞与武舞两种,文舞主要表现君王可以以德服天下,即“文以昭德”;而武舞则是用来表示王者武力极为强盛,即“武以象功”。不管是“昭德”还是“象功”,其主要都是要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舞蹈艺术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舞蹈与音乐、诗歌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古人把它们叫做“乐”。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思想文化走向大动荡、大发展,与此同时,学者们也开始对乐舞的功能甚至对其生存与前途展开了一场大辩论。其中,儒家和墨家对于乐舞的存在出现了分歧,儒家强调“乐教”,主张应该保留乐舞。但是,墨家则与之相反,认为乐舞会使统治者沉迷于享乐,会使人民生活更痛苦,所以主张“非乐”,取消乐舞。
(二)舞蹈在现代社会的功能(www.xing528.com)
舞蹈来源于社会生活,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舞蹈原来所具备的一些功能,有的依旧存在,而有的则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舞蹈还增添了很多新功能,现在我们就来论述现代社会条件下舞蹈的新功能。
1.自娱自乐,抒发情怀
舞蹈是一种生命形式的跃动,只要是有生命的地方,就会有生命形式在跃动,也就会有欢悦的舞蹈。[6]初生的婴儿呱呱落地,幼儿园的孩子喜欢歌舞,青少年爱用舞蹈表达火一样的青春;即便是人到中年,也会有很多人以舞蹈为乐事,以求得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平衡。由此可见,舞蹈会伴随人的一生,而人的一生也不会离开舞蹈。尤其是当人们处在欢乐的时刻,此时舞蹈就更是表达欢乐心情的直接手段。
用舞蹈表达内心的欢悦之情是人类共同的生理与心理现象,这种共同的人性,不受地域、民族、阶级、阶层的限制,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时至今日,舞蹈的娱乐功能,不仅没有发生改变,而且变得更加普遍,更加强烈:每逢节假日,在公园、湖边、广场等场所中,都可以看到不知疲倦的舞者,通宵达旦……
“舞以达欢”,是我们先人对舞蹈功能所作的一种最为精辟的概述。这充分说明自娱自乐、抒发情怀是舞蹈产生的重要动因之一。我们的祖先在用舞蹈去娱神、娱人之前,首先都是用舞蹈进行自娱的,用舞蹈去抒发自我的情绪与情感。最古老的舞蹈大多数都是用来自娱的,这是由于自娱意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
2.交流情感,增进友谊
舞蹈是一种极好的抒情形式。从舞蹈的本质来说,舞蹈实际上就是因表现和交流人类的情感的需要而被创造出来的。它属于一种依靠人体动作过程来传递人类情感的艺术。而舞蹈语言就具有极其强烈的传感作用,其不但优美,还因为舞蹈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非语言文字的动态性人体文化,它能够跨越语言文字的障碍,突破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界限,五洲共赏,成为全人类进行情感交流、增进友谊的重要手段。
舞蹈不但能够超越国家、种族、地域、语言、文字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以形象的人体语言沟通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情感,它还像一根神奇的魔杖,在世界各国青年男女择偶、培养爱情上产生神奇的力量。所以,很多地区与民族的青年,在择偶、培养爱情时往往要通过舞蹈进行。这与我们在前面谈到的少数民族择偶、恋爱是相同的。
3.增强体质,延长青春
以舞蹈来增强体质、强身健体,这种形式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随后的以各种兵器为舞具的舞蹈,除了练武提高战斗本领之外,从本质上来看,还是要增强体质的。
古代社会,舞与武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通之处。今天世界各地,以舞强身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展开,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中华大地上逐渐涌起了一股以舞健身的热潮:不管是在公园、广场,早晨或夜晚,不管是青年还是老人,都洋溢着满腔热情,兴致勃勃地投身于这场舞潮中。面对这一情景,谁能不为之感动,不会有所感悟:这不恰好就是人生命活力的最直接迸发吗?也使人们的生存本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现。
4.愉悦自身,陶冶情操
舞蹈作为艺术品种之一,能够供人们愉悦自身,从而起到陶冶人们情操的重要作用。[7]舞蹈本来就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姿态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其对形式美感的要求相对要高很多;反过来看,舞蹈也恰好是由于具有了比较高的形式美感,可以使人们在欣赏得到愉悦,才能够吸引众多的观众,从而获取自身独立存在的社会价值。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舞蹈在愉悦自身、陶冶情操等多个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5.了解社会,认识世界
人们在各自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文艺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很多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都反映出特定的生活,帮助广大观众来正确、形象地了解历史与现实,如舞剧《丝路花雨》,就凭借自身新颖的动态形象,帮助国人去了解盛唐时期的重大事件,如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盛况,欣赏到独具特色、奇魅艳丽的敦煌舞蹈艺术,甚至还有当时、当地的人情民风、独特景观。另外一部舞剧《文成公主》,则向人们讲述了汉藏人民之间交往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友谊,使人民了解在汉藏两个民族的团结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
6.宣传教化,团结鼓劲
在我国,不管是古代时期还是现代社会,都十分重视舞蹈的宣传教化作用。
在火红的革命战争年代,舞蹈不知为多少苦难的百姓带去了欢乐,吸引了不知多少热血青年投身到革命之中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群众创作演出了大量经典的舞蹈作品,它们歌唱祖国,赞美生活;为取得胜利而欢呼,替英雄们塑像,如舞剧《罗盛教》《蝶恋花》《青春祭》《红梅赞》等,舞蹈《再见吧,妈妈》《战马嘶鸣》《不朽的战士》等,都在为人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起到了教育与鼓舞的作用。有的舞剧尽管取材于历史、神话、民间传说等,如《小刀会》《半屏山》等,但是它们的思想内容也同样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