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启动“双一流”新一轮建设以来,各地各高校全面积极务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呈现出良好态势,为加快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但调研中也发现,在起步阶段,还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深、思路不清、机制不明、措施不强等情况,个别高校在建设方向、建设重点等一些关键问题上还把握不准,亟待加强引导和指导。[5]为此,2018年8月8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教研〔2018〕5号)(本章简称《指导意见》),对当前高校落实“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提出具体指导,进一步明确建设高校的责任主体、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地位,引导高校深化认识,转变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确保实现建设方案的目标任务。[6]
《指导意见》指出,加快“双一流”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原则,即坚持特色一流、坚持内涵发展、坚持改革驱动、坚持高校主体。特别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导意见》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构建课程、科研、实践、资助等一体化育人体系,坚持突出特色优势,突出质量水平,突出价值导向,突出服务效能等,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贯通人才培养全体系。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深化和扩大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7]
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能力,优化学科布局,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突出一流科研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支撑作用,大力推进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交流,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探索一流大学建设之路。[8](www.xing528.com)
当然,“双一流”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双一流”建设需要积极构建协同推进机制和合力支持建设格局。一是加强横向协同,以高校为主体,聚合地方、部门、行业、产业、社会各主体力量,加强高校间合作,形成建设合力;二是加强纵向协同,进一步落实高校建设主体责任和办学自主权,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加强内部统筹,解决建设难点和堵点问题;三是发挥主管部门的引导、指导和督导作用,加强机制协同,推进完善部内协同、部际协调以及部省共建机制,加强对建设过程的指导和督导。[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