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发布与落实实施,我国将迎来新一轮“婴儿潮”,加之城镇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定位,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育的发展结构、速度、规模与质量。[3]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起始阶段,必然受到最早最广泛的影响,必将面临资源需求增加及普惠资源扩大的双重压力。由于“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有研究表明,2022年我国将迎来“全面二孩”入园的最高峰。[4]为了满足适龄儿童教育需求,促进“全面二孩”政策顺利落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强调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意见》分别从科学规划布局和调整办园结构两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科学规划是引领学前教育发展最为关键的管理手段。只有规划好,管理好,才能建设好,发展好。在科学规划布局方面,《意见》要求:“各地要充分考虑人口变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应对学前教育需求高峰方案。以县为单位制定幼儿园布局规划,切实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列入本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招拍挂建设项目成本,选定具体位置,明确服务范围,确定建设规模,确保优先建设。公办园资源不足的城镇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每个乡镇原则上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园,大村独立建园或设分园,小村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可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鲁政办字〔2018〕71号)指出:“结合本地实际,统筹考虑城镇化进程、人口变化趋势等因素,以县(市、区)为单位做好2018—2020年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吸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入城乡规划委员会,将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居住区规划,确定每所幼儿园的具体位置、四至范围、建设规模和完成时限。”[5]在国家人口战略决策的引导下,各级政府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人口变化趋势,科学预测未来人口规模、幼儿入园需求和规模,科学布局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在调整办园结构方面,《意见》要求,各地要把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作为重点任务,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坚决扭转高收费民办园占比偏高的局面。大力发展公办园,充分发挥公办园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规范营利性民办园发展,满足家长不同选择性需求。引导各级政府将幼儿园建设纳入政府民生工程,科学规划办园布局,积极探索和动态调整办园结构,在发展公办园的同时,大力扶持各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积极培育社会力量合力发展学前教育,努力增加幼儿园学位供给总量。(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