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强
龙亭风景区曾经是开封六朝皇宫所在之地,开封城的兴衰变迁与这里发生过的许多故事密切相关。这里是了解古都开封历史文化的窗口,素有“不到龙亭,不识开封”之说;这里也是一年一度的开封国际菊花花会的主会场。深厚的历史积淀、金碧辉煌的建筑群,使人们将龙亭视为“古都的象征”“开封的骄傲”。
龙亭景区自南向北由午门(景区南大门)、玉带桥、嵩呼、朝门、东西朝房、照壁、宋代蜡像馆、龙亭大殿、东西垂花门和东西跨院、北宋皇城拱宸门遗址、《五岳真形碑》方亭、北门等组成,另有植物造型园、盆景园、梅园、园林景观等。
龙亭公园的午朝门广场上矗立着一对高大的汉白玉华表。华表是一种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形式,属于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通常由汉白玉雕刻而成,底座通常为方形,顶部为圆形,以此呼应天圆地方。表身雕刻蟠龙,顶部蹲着神兽朝天犼。
龙亭景区的南大门,又称午门。坐北朝南,属单檐歇山式建筑。金瓦红墙,雕梁画栋,向我们展示了龙亭尊贵的历史文化地位。午门前矗立着一对石狮子,左边的雄狮,足踏彩球,口含元宝;右边的雌狮,爱抚着一只小狮子,姿态安详,头颅高昂,双目圆睁,却无凶恶之相,祥和安静却不失威武,让人油然生出与之亲近的愿望。开封城有句歇后语“午朝门前的石狮子——当干爹叫”,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相传这对石狮子是宋代遗物。开封城历史上屡遭水患兵祸,多数历史古迹深埋地下,所谓开封古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六座城。现存于开封的宋代文物凤毛麟角,开封人十分珍视这对石狮。每逢开封本地的小孩过生日,大人们就会带着贡品,领着孩子到午朝门前的石狮子前面祭拜,希望其能够护佑小孩子平安健康地成长。
穿过午门就进入龙亭景区了。龙亭公园占地面积1038亩,其中水域面积(包括杨、潘二湖)710亩。东边的是潘家湖,又称东湖;西边的是杨家湖,又称西湖。相传北宋时期爱国将领杨家将的府邸——天波杨府,就在现在杨家湖的附近。而戏说里陷害杨老令公致其惨死的奸臣潘仁美的府邸就在潘家湖附近,因此得名。说来也是奇怪,两湖相通相连,潘家湖水浑浊,杨家湖水清澈,开封早年流传这样一句话:“宁愿在杨家湖洗脸,绝不在潘家湖洗脚”,表明了老百姓对于忠臣烈士的敬仰爱戴以及对奸臣贼子的鄙夷痛恨。实际上是因为当时潘家湖这边生活的人比较多,加上有一些小作坊把污水排入湖中,所以导致湖水浑浊。当然,由于政府的治理和维护,现在的潘杨二湖都已经非常清澈,成了开封市民和八方游客喜欢的休闲之地。
龙亭景区的玉带桥,是由汉白玉和青石建造而成。桥长40米,宽18米,桥下有五个涵洞,把潘、杨两湖连成一体,湖水相通,可使游船穿行。站在桥上望向四周,清澈的湖水映衬着洁白的桥身,美不胜收。尤其是夏季,湖面荷花绽放,两岸杨柳依依,让人感觉无限沉醉,仿佛回到了传说中美好又惬意的宋朝汴京城。我们开封当地有一句话:“开封古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1981年开封市园林部门在潘家湖清理淤泥的时候,无意中揭开了“城摞城”的神秘面纱。工人们在这里挖出了很多古建筑用的砖石,引起了文物考古专家的重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掘勘探,考古学家们发掘出开封市地下叠埋有6座古城遗址,其中包括3座国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镇,这6座古城自下而上分别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大梁城、唐代的汴州城、五代及北宋时期的东京城、金朝的汴京城、明朝的开封城和清朝开封城。除了魏国的大梁城还未勘探出具体位置,其他5座城池全部大体处在同一区域。这些古城在被掩埋之后,人们就会在古城遗址上面重新修建一座古城,因此形成了“城摞城”的奇观。考古专家们推测,黄河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导致开封城被黄河水淹没,因此古城的掩埋和叠压,除了战乱的原因外,与黄河泛滥有很大的关系。
历史上曾经金碧辉煌的六朝皇宫已经埋在我们的脚下,但龙亭的故事还有很多。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将开封这块他认为的风水宝地赐给了他的第五个儿子周王朱橚作为封地,在此建了一座豪华宏伟的周王府,可惜在明朝末年黄河决口被洪水淹没。在周王府后筑有一土山,是当时积蓄煤炭以备事变需用的处所,称为“煤山”。周王府被淹没,煤山因为地势较高而留存下来。清顺治年间曾在此设立河南贡院,作为本省乡试的地点。康熙三十一年(1692),当地官员在贡院内煤山旧址上修建了一座万寿亭。遇皇帝生日,开封城的文武百官都来此遥拜朝贺。因此在康熙三十四年(1695)纂修的开封府志便将“煤山”改为“龙亭山”,而龙亭的大名大约也就是由此而起。雍正九年(1731)总督田文镜将河南贡院迁至开封城东北隅(今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内)。雍正十二年(1734)总督王世俊为了加倍献媚清朝皇帝,在贡院旧址兴建了一座万寿宫。宫前立牌楼一座,内建嵩呼坊,外砌石砧作为官员跪拜地点,每逢皇帝大寿,开封官员都要盛装来此跪拜,山呼万岁,祝愿皇帝万寿无疆。(www.xing528.com)
嵩呼坊造型精巧,装饰华丽,就是后人根据这段历史所建的。嵩呼一词的来源传说与汉武帝有关,据汉书记载,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登临中岳嵩山,走到半山腰突然听到山间连声高呼万岁,声音绵延不绝,问及前后随从,都说并未听到。刘彻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天神显灵庇佑他长生万岁,下山即写下了“嵩呼万岁”之字,自此高呼万岁成了人们参拜皇帝的重要礼节。
穿过嵩呼,就是清代“万寿宫”的正门——朝门了。透过朝门,一眼就能注意到前方高台之上金碧辉煌、雄伟大气的龙亭大殿。朝门,总共有三个门,据说在封建时代,中间的正门是专门供皇帝出入的,而两边的侧门是供文武大臣、皇亲国戚走的。朝门内两侧分别是北宋东京汴梁城沙盘和北宋皇宫沙盘,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北宋时期开封城的布局。
西侧东京城沙盘,这是一座由外城、里城,宫城三层相套的城市。北宋时期才有了咱们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城市——东京开封城。城,承民也,是筑起城垣防卫侵袭供人们聚集生活之地,《管子》说:“内为之城,外为之廓”;“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日中为市”。在宋代之前,城与市是分开的,即居住区和商业区是分开的。而到了宋代开封城,由于人口众多,商品经济发达,政府允许沿街开店,使得城与市融合起来,大大地方便了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也使开封城的经济贸易无限繁荣,成为了当时闻名世界的国际大都会。毫不夸张地说,咱们如果穿越回去北宋,大街上可以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丰富商品、看到各色人种在此交易生息。在今天的开封城还有不少犹太人的后裔,许多都是北宋时期被东京城的繁华吸引而留下的。
东侧是北宋皇宫的沙盘,感受一下北宋宫城的布局。北宋时期皇城即“大内”,又名“宫城”,原为唐代宣武军节度使署。皇宫城墙成正方形,以砖砌而成。皇城布局基本按照“前朝后寝”的形式,即前边是皇帝“办公区”,后边是皇帝和家属生活的区域。北宋皇宫标志性建筑是南面的宣德门,其遗址位于今开封市新街口。宣德门是北宋皇帝显示皇权和“与民同乐”举行社会活动的场所,现存于辽宁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北宋卤簿铜钟和宋徽宗所绘的《瑞鹤图》是非常难得的与宣德门有关的文物。卤簿铜钟铸有北宋皇宫标志性建筑宣德门的完整图案。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在不同的季节,北宋皇帝在宣德门开展受献、卤簿仪仗、观灯等多种活动以示与民同乐。时至今日,开封市清明节大巡游,也是在宣德门遗址之上——御街牌坊处,表演游艺活动,每年都吸引无数游客观赏。
在沙盘的北部,是一座高大的照壁。照壁东侧高大的两通石碑,是清代乾隆皇帝年间所立。东侧石碑上刻的是清高宗弘历赐给河南巡抚图尔雅的一首回任诗;西侧石碑上方刻御诗一首,下方为图尔雅所记,字小剥落,额上题写篆体的“天章宸翰”四字。乾隆十六年(1751),河南巡抚将对皇帝的朝贺改在巡抚衙署改建的行宫内举行,此地变成了道观,称为万寿观。台阶前这个长方形石块,称为“龙墩”,石头色黑而润,浮雕云龙,精致异常。上边有长方形槽,相传清代嘉庆年间所立五岳真形碑以此为碑座。清末龙亭一带为道观时,道士们利用此石墩,说是北宋皇帝御座,在石墩上供奉真武大帝铜像,吸引百姓。时至今日,还有许多当地人来到龙亭抚摸石墩,以求沾染龙气,求个吉利。又相传此石墩为北宋遗物,凡接到皇帝的诏书,即捧书其上宣读,因而有龙墩读诏之说。
穿过照壁,就是龙亭大殿前。这座大殿坐北朝南,建于72级台阶的高台之上,通高26.7米,殿前是青石雕刻的盘龙御道。游客可以拾阶而上,遥想一下当年宋太祖赵匡胤骑马登上北宋皇宫大庆殿时的意气风发。大殿内仍是金碧辉煌,只是略显空荡,中央展示的是一把龙椅,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这里曾经上演过一幕历史大戏——杯酒释兵权。五代时期,短短53年里,先后出了14位君王,而禁军将领在政权更迭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分得了巨大的好处。五代时期的皇帝多由军将拥立,已成惯例,赵匡胤登上帝位的过程也不例外。后周世宗死后,继位的周恭帝年仅7岁,主幼国疑,四周藩镇不安。赵匡胤顺势而动,取而代之建立北宋,时常感到不安,登基后不久就对禁军进行了大调整,石守信和高怀德成为了禁军侍卫司和殿前司的最高将领,这两位都是太祖的心腹,石守信是太祖的义社兄弟,高怀德是太祖的妹夫,其他禁军重要位置也都由太祖亲信担任,清一色赵匡胤的“嫡系部队”。太祖以为,由亲朋故友执掌禁军,将难以发生危及自己的政变。他对赵普说:“此皆心腹,定不负于朕。”开国宰相赵普却不以为然。赵普说:“我倒是不担心他们反叛,只恐他们不能驾驭部下,世宗何曾有负于陛下?”宋太祖沉默不语。一日早朝结束,太祖留石守信、王审琪等禁军高级将领宴饮,喝得差不多了,太祖屏退侍从,对一众将领哭诉:“做皇帝实在是太难了,还不如你们做节度使来得快活,长年累月不敢睡一个安稳觉!”众人即刻表忠心,太祖却说:“我知道你们没有异心,但你们手下众多,难免有人有不轨之心,一旦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你们说不干也不行啊!”众将领大惊,知道受到了猜忌,一不小心就有杀身之祸,急忙跪拜痛哭,次日纷纷上书称病,求解除兵权,安享富贵。
纵观有宋一朝,过于优秀、盛名在外的将领多难以善终,比如岳飞。也因为对武将的猜忌,使得宋朝采取了如重文轻武、强干弱枝的政策。这也成就了一个文人的美好时代,造就了当时有一百多万人的繁华国际大都会——东京开封。然而,也为后期的军事积弱、惨遭欺凌埋下了祸根。走出龙亭大殿,凭栏远眺,如今的开封市仍是生机勃勃,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景区里摩肩接踵的游客,大家都被这座城市的魅力吸引着,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开封城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