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坚持职业化导向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坚持职业化导向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职业化导向,首先要依据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开展培养。贯彻落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是国家对合格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是推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基本准则,也是培养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政策依据。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资格认证可由教育部主管部门统一领导、统筹规划,负责政策制定、宏观指导和检查监督。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坚持职业化导向

职业化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导向。没有职业化培养作保障,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难以可持续发展

1.依据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开展职业能力培养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力量,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坚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职业化导向,首先要依据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开展培养。

(1)依据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开展职业能力培养

依据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开展职业能力培养,不仅能增强高校辅导员的自我角色认同,自觉将高校辅导员职业当作一生的事业来追求,而且能改变外界对高校辅导员的错误认知,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教育部43号令明确规定,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2]。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要依据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来进行,使其既能有效组织各种教育力量、教育资源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又能具体实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还能正确指导大学生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校园文化建设;既能扮演好“学问之师”的角色,还能担负起“品行之师”的职责,引导大学生在“为学”的同时更好地“为人”“为事”;既能与大学生倾心相交,共同分享成功与喜悦,又能与大学生并肩作战,共同面对困难与挫折。

(2)依据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定位开展职业能力培养

依据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定位开展职业能力培养,能针对性地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根据教育部规定,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定位是: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重点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既要协调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又要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要依据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定位,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日常事务管理能力和服务育人能力,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层骨干作用;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协调能力,使其能全面协调与其他教育主体的关系;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组织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

(3)依据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开展职业能力培养

依据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开展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明晰培养内容,克服主观随意性。依据教育部43号令,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3]。依据工作职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能力。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是高校辅导员众多工作职责中的“主业”。这也决定了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能力是高校辅导员的核心能力。培养内容应以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能力为核心,将高校辅导员培养成能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和择业交友等问题的专业人才;第二,事务管理能力。日常事务管理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之一。高校辅导员只有做好了这项基础工作,大学生才会愿意接受、乐于接受其教育引导和发展指导。这就决定了事务管理能力是高校辅导员的基础能力。培养内容应以事务管理能力为基础,将高校辅导员培养成能有效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学生军训贫困生资助、评奖评优、宿舍文化建设、违法违纪行为处理、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及管理和服务等活动的专业人才;第三,发展指导能力。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这就决定了发展指导能力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能力。培养内容应以发展指导能力为重点,将高校辅导员培养成能做好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指导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2.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准入制度

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准入制度,能将业务能力强的高校辅导员选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从源头上保证高校辅导员的质量。(www.xing528.com)

(1)贯彻落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是国家对合格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是推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基本准则,也是培养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政策依据。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角色定位模糊、工作职责不明、工作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均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不清晰有关[4]。2014年3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系统构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体系。当前,要把贯彻落实《标准》作为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和举措: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将《标准》作为本地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依据,完善规章制度、建立保障体系,健全体制机制;各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标准》的具体措施,调整培养方案、工作职能、考核考评指标等;各级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要围绕标准建立健全课程体系,编写高质量的培训教材,规范培训内容;高校辅导员要深刻领会《标准》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全面落实各项要求,把《标准》作为提升职业能力的行为准则[5]。

(2)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资格认证制度

建立职业能力资格认证制度,不仅有助于将职业能力过硬的优秀人才选入辅导员队伍,也有助于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社会认可度。早在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中就已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辅导员持证上岗制度”[6]。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资格认证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资格认证制度将逐步完善。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资格认证制度可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明确认证主体。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资格认证可由教育部主管部门统一领导、统筹规划,负责政策制定、宏观指导和检查监督。行业协会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第三方认证的做法[7],可由全国高校辅导员协会牵头执行,具体负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资格认证工作。第二,分类建立认证制度。根据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具体构成,可分类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资格认证制度,明确不同类别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要求、职业能力资格认证标准和等级。第三,划分资格认证等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将高校辅导员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等三个职业等级。对接《标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资格认证等级也可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第四,组织资格考试。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资格考试可由全国高校辅导员协会牵头,具体负责组织工作。考试内容应包括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考试方式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考查应聘者是否具备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面试主要考查应聘者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资格认证制度尚处于初探阶段,从“无证从业”到“持证上岗”有一个过渡期,对今后有志加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人要严格执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资格认证制度,对在岗的“无证人员”要给他们一个时间上的缓冲期,规定在多长时间内取得职业能力资格证书,超过规定时间没有取得职业能力资格证书的将不能继续从事相关工作。

3.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规划

职业能力规划有助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辅导员专业化成长不仅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问题,亦是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问题[8]。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规划包括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

(1)高校应加强对辅导员职业能力规划的指导

高校应着眼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辅导员职业能力规划的宏观指导。第一,宣传引导。高校要大力宣传学校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和人才培养计划,引导辅导员从宏观角度认识自身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将自我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相整合,制订既能促进学校整体发展,又能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职业能力目标。第二,分类指导。处于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高校辅导员,他们的职业能力发展目标是不同的,高校给予他们的职业能力规划指导也不尽相同。对于初级辅导员,高校应指导他们制订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划。对于中级辅导员,高校应指导他们制订能提升职业能力水平、完善职业能力结构的规划。对于高级辅导员,高校应指导他们制订能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创造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划。第三,创造条件。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规划的实现需要一定条件。高校应在政策、资金、技术、时间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帮助辅导员实现职业能力规划。第四,与时俱进。高校要善于根据形势发展和环境变化,指导辅导员与时俱进地调整职业能力规划,循序渐进地实现职业能力目标。

(2)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开展职业能力规划

从根本上讲,职业化发展是高校辅导员内在发展需求的外显。高校辅导员作为自身职业能力规划的主体,需具备自觉意识,能根据自身职业能力现状和外部环境,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和个人发展需求,积极开展职业能力规划。第一,自我分析。自我分析是高校辅导员开展职业能力规划的前提和依据。高校辅导员要对自己的爱好特长、性格特征、专业背景、工作意愿、职业能力现状等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准确定位职业能力发展目标。第二,衡量匹配程度。高校辅导员要将自身职业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对比,衡量二者的匹配程度,了解自身职业能力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第三,了解职业环境。职业环境是职业活动的外部影响因素之一。高校辅导员只有明晰职业环境,才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能力规划。第四,系统规划。系统规划有利于增强实效性。高校辅导员要根据学校发展目标、自身职业能力现状及发展需求、职业环境等,明确职业能力发展目标、制订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及策略等。第五,践行职业能力目标。职业能力发展目标确定后,高校辅导员应努力通过实践将目标变为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