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早期的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工作中,对钻孔的灌前冲洗极为重视。认为它是影响灌浆效果和质量的重要工序,一般都要求必须把裂缝内的岩粉、碎屑、泥砂等松软充填物冲出孔外,以便用坚硬的水泥结石去代替。在青铜峡坝基由砂、页岩互层和沿断层岩溶发育极其严重的灰岩中,充填有大量的泥砂和断层泥,为将其全部冲出,曾花费沉重代价。采用的是当时认为是最有效的冲洗办法——风水联合冲洗。有许多孔,仅在一个5m长的灌浆段上就需冲洗十多小时,最长达1个月以上,最终也未能使返出水完全变清。在乌江渡坝的岩溶地基灌浆中,最初也打算采用风水联合法冲洗,试图把溶洞里的充填物全部冲出。后来通过试验,每孔段平均达114h,仍不能将返出水变清。不得已,改为用高压灌浆去强固松软物,结果取得了成功。从此以后,对类似情况的灌浆,就不再要求作彻底冲洗了,而都用高压灌浆解决问题。
后来从外国资料中得知,南斯拉夫在岩溶地基上建坝,都不作这种彻底冲洗。他们认为,作为防渗帷幕,溶洞中充填的粘土不必冲出,因为粘土本身并不透水。在他们用的灌浆材料中,大多都掺有粘土,有的多达70%以上。其他各国,也未见有如此高的冲洗要求。
随着灌浆实践的增多,逐渐认识到,既然有许多大溶洞、大通道的堵漏可以用充填土砂和砾料去解决,为什么还非要把原有的此种物质冲出呢?所以现在都降低了冲洗要求。除了个别情况特别需要提高基岩强度而作的固结灌浆以外,一般都不再作彻底冲洗。(www.xing528.com)
按现在的理解,要求作灌前冲洗的目的,是要将钻孔内的及糊在岩缝口处的岩粉碎屑及泥砂等冲出孔外,以便于浆液进入。
钻孔冲洗,一般要分作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在钻孔结束以后,放大水量(回转钻钻孔)或风量(回转冲击钻孔)将孔内所有的残渣冲洗出来,以不多于20cm厚为止。第二步再作针对岩缝的冲洗。当然,这两步冲洗有时不能截然分开,互有兼顾作用。下面谈的冲洗方法仅指第二步冲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