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献记载〔24〕,灌浆法的最早采用是在1802年。由法国的查理士·贝利尼(charles·Berlghy)所发明,最先用在对第厄普(Dieppe)冲刷闸的修理上。当初,他用的是一种木制冲击筒装置,用人工锤击方法向地层挤压浆液。最早是压入粘土浆液,后又在其它修理工程上压入具有一定硬结性能的火山灰和生石灰浆液。灌浆法的首次采用就获得了很大成功,使一些濒临报废的船坞工程重新恢复了青春。之后这项技术便被引进世界各国,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1826年,由英国的阿斯普丁发明制出了一种能在水中硬结的水硬性材料——硅酸盐水泥。大约在1856~1858年间,英国的W.R.基尼普尔(Kinippe)在作了一系列试验之后,第一次把这种水泥用于灌浆。1880~1905年,又相继研究制成了压缩空气灌浆机和类似目前采用的压力灌浆泵,用于灌浆施工。
化学灌浆是在1920年由德国的尤斯登(Joosen)首先使用水玻璃和氯化钙作为灌浆材料开始出现的。此后,一些国家广泛地开展研制工作,制出了粘度较低的铬木素类、丙烯酰胺类等浆液材料。到60年代中期,化灌材料已达30多种。
所有这些发明和创造,都为现代灌浆技术奠定了基础。
灌浆法在我国的大量采用,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多年来的试验研究和实际应用,在水泥、粘土等传统材料的灌浆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钻孔方法从原来只能采用手风钻、铁砂或钢粒、硬质合金钻进,已发展到可以大量采用人造金刚石钻进和深孔潜孔冲击钻钻进,施工效率大大加快。灌浆分段的阻塞方式现在有了更多的型式,自乌江渡坝开始,相继又在龙羊峡、东江、大化、于桥、托海、南谷洞等许多大坝帷幕灌浆中采用的孔口封闭器,既可实行重复灌浆,提高效果,又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灌浆设备的承压能力,已可达6~8MPa。在化灌材料方面改进了铬木素类、水尼—水玻璃类、丙烯酰胺类浆液的配方,另外还研制出了聚氨酯类、环氧树脂类、脲醛树脂类、甲基丙烯酸甲脂类等新的浆液材料,并且按照化灌的特殊需要,还研制了一些手摇泵、隔膜泵和其它型式的计量泵,可控硅调速齿轮泵,液压调速泵等化学灌浆机,以及一些特殊灌浆塞、混合器等,能适应各种条件下的灌浆。现在,我国已能进行各种类型的灌浆设计和施工,在许多方面已达世界先进水平。(www.xing528.com)
随着灌浆技术的提高,灌浆所能达到的效果比当初也大大提高了,应用的范围更加扩大了。过去在很深的地下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的特大涌水问题,现在利用灌浆法可以迎刃而解了;过去一些利用其它方法处理将会遇到无数困难和意外事故的疑难问题,现在利用灌浆法也可顺利地解决了。
可以预料,随着各项建设事业的更大发展,对灌浆法的需求将与日俱增,它所发挥的作用亦将愈来愈大。因此,继续发展灌浆技术,进一步扩展其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