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受到污染后,应根据污染状况、范围、性质和使用要求,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治理措施。
1.建立卫生防护带
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可设立卫生防护带,在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污水灌溉、严禁使用化肥、农药,严禁采用渗坑、渗井向地下排污。在准保护区内科学控制污水灌溉用水定额、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建筑物施工必须做环境影响评价,不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一律不得动工建设。严禁通过渗坑、渗井向地下排污,清除无用、损坏的或者不合理的开采井,防止地下污水管道出现的渗漏现象。
地下水受到污染后,应根据污染的状况、范围、性质和使用要求,选用合适的治理措施,如采用人工补给的方式,稀释和净化受污染的地下水,采用防渗墙或者防渗帷幕进行拦截,防止污染的进一步扩散。
2.加强管理,科学利用污水灌溉
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灌溉,会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地下水,因此,应加强污水灌溉管理,制定污水灌溉政策、制度、对灌溉方式、灌溉水价及不同农作物的适应指标进行研究,科学合理指导污水灌溉,减缓对地下水的污染。
3.利用人工地表水回灌
地下水水源地采取人工回灌和拦蓄等工程措施,可增加地下水储量,改善被污染的地下水水质。根据区域环境水文条件、覆盖层厚度岩性和实验结果及长期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符合地面水Ⅲ类标准的水适用于各种形式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回灌水质,Ⅳ类水适用于一定的回灌方式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回灌水源。严禁污水回灌,同时也不允许回灌水污染地下水和引起地下水区域性恶化现象发生。(www.xing528.com)
4.防止污染扩散
在已经查明污染源和污染物分布范围的前提下,对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合水源地所处的位置,制定地下水源地的污染防治措施,在水源保护区内及附近发现污染,应立即查明污染源,及时采取措施,用抽水井和注水井相结合的办法改变地下水位形态,防止继续污染及限制污染带扩散。当污染一时难以清除时,应采用构筑暗坝的方法将污染源或者含水层污染带封闭起来,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
对已经污染的地下水,在采用上述方法仍无效的情况下,可采取人工地表水回灌或加大抽水量,增加地下水的循环速度,进而消除污染。若污染难以治理,可将水源地迁至污染源上游或地下水补给地段。
5.合理调整工业布局
根据含水层系统结构和含水层的特点,禁止在地下水容易被污染而又难以净化的区域内设立污染较重的工矿企业,已经设立的要关、停、并、转、迁。新项目必须严格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论证。
6.营造水源涵养防护林
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也是控制污染、改善地下水水质的重要对策与措施。规划应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城市、农村尽可能地扩大林地、绿地面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