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田间缓冲带在水资源保护中的实践

农田间缓冲带在水资源保护中的实践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田间缓冲带可以有效地截流来自农田地表的以及地下径流中的固体颗粒物。树种的选择应以本地植物为主,通过测定降雨期间缓冲带前后径流中的污染物质浓度,计算出污染物质去除效率,选取种植植物种类、混种方式,以达到对污染物质最佳的截流和吸收。为了达到防治非点源污染的更好效果,一般在河湖沿岸采用多层次的缓冲林带,并与缓冲草地带进行合理配置,这样才能有效地削减非点源物质的污染。

农田间缓冲带在水资源保护中的实践

农田间缓冲带可以有效地截流来自农田地表的以及地下径流中的固体颗粒物。可以鼓励农户在农田和水体之间种植人工栽培或天然植被,主要用以减缓漫地水流并能从径流水中去除部分的泥沙、营养盐分和农药,具有缓冲污染物、安定河岸等多项功能,能有效解决坡地农业所产生的面源污染。

美国艾奥瓦州的实验表明,缓冲植被带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河湖、溪流和沟塘等污染物质进入水体的关键地带设置缓冲植被带,可以起到4种效应:

(1)保护土地,减缓地表径流对土壤表面的冲蚀,防止水土流失,拦截水中的部分泥沙、悬移质等,减少水体污染。

(2)减缓地表径流,降低入河洪峰流量,截流地表径流中的泥沙颗粒、氮、磷等营养物质,有效减少氮、磷的流失,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

(3)对地下径流起到过滤作用,特别是农田和水体之间的植被环中带,有效地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www.xing528.com)

(4)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促进生物的多样性,使农产品多样化,扩大野生生物的栖息地,达到景观美化的效果,改变了单一的农田或河道等农业景观。

缓冲林带对非点源污染的调控能力较强,国外研究发现:坡面森林可使固体污染物减少60%以上,林地的营养元素损失减少30%~50%。林带的宽度和树种是控制非点源污染的两个重要因素,应用中需根据区域地形确定农田与林带的最佳宽度比例,这样既能少占耕地,又能净化水质、保护生态环境。树种的选择应以本地植物为主,通过测定降雨期间缓冲带前后径流中的污染物质浓度,计算出污染物质去除效率,选取种植植物种类、混种方式,以达到对污染物质最佳的截流和吸收。

缓冲草地带(buffer grassstrips)在缓冲耕地利用中,比缓冲林带更具有优势,可避免因“荫蔽”而造成的作物减产,也可避免缓冲林带树木与作物争肥。国外对缓冲草带的截污效果做过大量的研究:在与没有布设缓冲草地带的坡耕地相比,减少52%的径流和53%的土壤流失,在休耕条件下,减少了22%的径流和57%的土壤流失;在坡度为12°的坡耕地上,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缓冲耕地相比,它减少了38%的氮和48%的磷的流失,与免耕相结合的缓冲草地带减少了47%的氮和63%的磷的流失。缓冲草地带的宽度也是影响截流能力的主要因素,其宽度在75~100cm之间比较合适。

为了达到防治非点源污染的更好效果,一般在河湖沿岸采用多层次的缓冲林带,并与缓冲草地带进行合理配置,这样才能有效地削减非点源物质的污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