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实践,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经验,即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对每条小流域进行规划设计、审查、施工、检查、验收。一条小流域的治理一般要5年时间,逐年成批地开展治理,就形成了对整个江河水土流失的治理。一条大流域可以划分为成百上千,仍至上万条小流域实施治理。因此小流域治理也就成为治理大江大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建设的根本措施。
流域综合治理的基本内容:
(1)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综合调查。包括:地形、降雨、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土地、水资源、生物资源、光热等自然资源;人口、劳力、土地利用、农村各业生产、粮食与经济收入、燃料等社会经济情况;各类水土流失形式的分布、数量、程度、危害、原因等水土流失情况的调查;已有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数量、质量、效益,以及水土保持的经验、教训等水土保持现状。(www.xing528.com)
(2)制订规划。在大流域规划、县级水土保持规划和当地的土地利用和农业发展规划等基础上,制定小流域规划。主要内容为制定土地利用调整规划和综合治理措施规划。根据流域内各类土地的适宜性和发展生产的需要,确定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一是根据当地人口和社会经济情况,先确定所需要的基本农田的数量;二是确定经济作物的数量;三是依据立地条件确定乔木林数量;四是灌林和草地数量。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在不同利用的土地上分别配置相应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在宜农的坡耕地上配置梯田与保土耕作措施;在宜林宜牧的陡坡耕地和荒地上配置造林种草和封育措施;根据需要与梯田相结合,在坡面配置集雨节水灌溉和坡面水系工程等小型蓄排工程;在沟道配置各项治沟措施。所有规划措施都落实到地块,并依据劳动力和投资情况确定实施进度安排。根据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对较复杂的工程进行单项设计,一般工程则进行典型设计。
(3)依靠群众组织实施。水土流失的治理主要靠广大农民群众来实施,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工程则以组建专业队的形式实施,大型工程则采用招投标的形式实施。施工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坡耕地治理、荒地治理、沟壑治理、小型蓄排引水工程、风沙治理和崩岗治理等各项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都要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施工要求。实施的顺序为先上游、后下游,先坡面、后沟道,先小型、后大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