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阳河发源于黑龙江省拜泉县新生乡新育村,自东向西横穿拜泉县境内流过依安县,然后漫散,并流入扎龙湿地。双阳河是补给扎龙湿地的重要水源。流经拜泉镇段是双阳河中游,河道平均比降0.1%,属季节性河流。该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西,地处松嫩平原的开阔地,小兴安岭余脉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位于北纬47°12'~47°43′,东经125°32'~126°00′之间,地势中间低,两边高,丘陵起伏,岗大坡陡,面蚀和沟蚀十分发育,形成沟壑纵横,多呈重度和极重度侵蚀状,最高海拔301.1m,最低207.1m,相对高差104m。属重度水土流失侵蚀区。地面坡度一般为4°~6°,丘陵起伏地占69.5%。
影响双阳河流域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土流失、旱灾、低温冷害和涝灾。除上述自然灾害外,还有由于耕地垦殖时间长,农业非点源污染造成的地力锐减、水环境恶化和水质严重污染等问题。
(1)导致双阳河流域产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自然因素是导致水土流失产生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人为因素起着显著的加速和促进作用。从自然因素看:①坡耕地面积大且坡长,坡长均在100m以上;②降雨集中,小区的降雨主要集中在主汛期的3个月内,约占年降雨量的80%以上,坡长加大了汇水面积,由于降雨集中易形成洪流,在坡面上携带大量泥沙下泄凸坡易形成深沟,而平缓段即堆成小型冲积扇;③半年的冻融作用也是流域内水土流失的一种独特形式。因为冻土的存在,就出现了季节性的融冻交替现象,使地面物质产生松冻崩解的形成地裂,凸面遇雨水冲刷而加深扩大为冲沟。人为因素的破坏又起到促进水土流失的作用,据调查:垦殖初期,这里是林草搭配合理的生态环境,由于人口的增加,种养失调,加上“以粮为纲”、“广种薄收”干扰,次生林基本被砍光,致使植被减少,加剧了水土流失。
(2)旱灾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报告资料看,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719m3,是全省人均水量2000m3的36%,属水资源贫乏地区,是节水型旱作农业区。从降雨资料看,年降雨量500mm。干燥度0.8~0.9,春旱频率40%,夏旱频率10%~20%,地下水埋深180m左右,开采比较困难。所以,解决农作物的旱灾,兴建节水型水利项目,搞旱作农业是发展生产的必由之路。(www.xing528.com)
(3)农民相对比较生活生产比较贫困,耕地垦殖率已达77.1%,由于生产条件落后,相对投入明显不足,耕作粗放,掠夺经营,使生态环境恶化。种植业单一,林、牧、副、渔业发展缓慢,生产效益不高不稳。
(4)据实际资料表明,拜泉4月、8月、依安4月的水质为Ⅳ级,依安8月的水质为Ⅴ级。可见,双阳河的水质较差,特别是丰水期,水土流失更为严重。另外,双阳河的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由此可知,双阳河的污染是由于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农田施肥和畜禽养殖引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