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淤积水体
水土流失是指由水或风所引起的土地表面物质的移动。指在降雨、径流作用下水土剥离、迁移的自然现象,泥沙流经沟谷、河道,所含的化学物质必然进入各种水体,从而对水资源形成污染。水土流失发生范围大,对水资源的污染是一种非点源污染,有的学者称为水土流失型非点源污染。水土流失发生后,大部分被侵蚀掉的土壤在到达河流或其他水体以前沉积下来,但仍有一部分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淤积,重量较轻的颗粒悬浮在水中,增加水的浑浊度。黄河由于黄土高原强烈的水土流失,大量泥沙进入,平均含沙量高达37.60kg/m3,造成水质污染,使水质下降,清淤困难,成本增高,开发利用难度加大。
2.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通常是指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的水体,以及某些滞河流水体的氮、磷和碳等营养元素的富集,导致某些特征性藻类、绿藻等的异常增殖,使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度降低,水生生物随之大批死亡,水味变的腥臭难闻。
水体富营养化是困扰发达国家的水污染问题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现实环境问题。水体富营养化不仅使水体丧失应有的功能,而且使水生生态环境向着不利于人类的方向演变,最终势必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工矿业排放的废水和城镇居民的生活污水,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近年的研究已经证明,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质的排放,亦是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经把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作为水质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
研究表明,对于湖泊、水库等封闭性水域,当水体内无机态总氮含量大于0.2mg/L,磷酸态磷的浓度达到0.015mg/L时,就有可能引起藻华现象的发生。从土壤学的观点来看,0.2mg/L的氮素和0.015mg/L的磷素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它却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www.xing528.com)
3.污染饮用水源
农田中施用的化肥、农药及人畜粪便等,其中的有机物、无机养分及其他污染物经淋溶作用进入地下水体或经地表径流进入饮用水源区,可造成饮用水源的污染,影响人体健康。据报道,饮用水中的亚硝酸盐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亚硝基化合物具有明显的致癌、致突变、致畸的性质,尤其在缺乏维生素C之类的水域。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现象十分严重,富营养化原因制剂时作用更明显。
4.造成地下水污
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原因比较复杂,但调查表明,农业生产活动是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与生活污水及农业生产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是由于降雨径流携带的可溶性污染物下渗造成的。来自肥料和农药的氮、磷、钾及其化合物以及各种重金属元素,由于溶解度较低,活动性差,因此在土壤和非饱和带中逐渐积累,成为地下水的潜在威胁,而土壤中大量氮的淋失和下渗,使地下水中硝态氮含量严重超标。此外,灌区农药的大量使用也使其随水迁移到地下水的危险增大。关于1992年太湖地区38%水井硝态氮浓度超标的报道,农业非点源污染应该是主要原因。
非点源的危害日趋严重,造成的环境污染与城市的发展越来越不协调,开展非点源污染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