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酶学角度探究消落带藻华形成机制-嘉陵江重庆段研究进展

基于酶学角度探究消落带藻华形成机制-嘉陵江重庆段研究进展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嘉陵江朝天门段频繁爆发春季藻华,对主城区的饮用水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由于朝天门水位为160.2 m,因此在前期蓄水中嘉陵江较少受到大坝回水的影响。龙天渝等针对水文特征的变化,研究了水动力条件对嘉陵江重庆主城段藻类生长繁殖和富营养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嘉陵江重庆主城段水体流速约为0.04 m/s,即水体为类湖泊型或过渡性时,藻华最易爆发[74]。

基于酶学角度探究消落带藻华形成机制-嘉陵江重庆段研究进展

近年来,嘉陵江朝天门段频繁爆发春季藻华,对主城区的饮用水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在此之前,库区135 m、165 m蓄水已引起大宁河、香溪河等下游次级河流水位的上升,流速变缓,进一步导致藻类种群变化及藻密度大幅增长[63-68]。由于朝天门水位为160.2 m,因此在前期蓄水中嘉陵江较少受到大坝回水的影响。

2004年8月~2005年8月,本团队对嘉陵江朝天门段浮游藻类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无论在藻种类或藻密度方面,硅藻均占较大优势,其次为绿藻和蓝藻,其他藻种较少;研究表明,嘉陵江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和数量一般受到水温、泥沙含量和水体流速等因素的影响[69]

2005年2月—2006年7月,杨帆等对嘉陵江出口段藻类进行了计数与鉴定[70]。研究发现浮游藻类优势种群从大到小依次为硅藻、绿藻和蓝藻,其所占比例分别为49.5%、29.0%和11.2%;硅藻是优势藻种,而其中大部分为小环藻,主要有扭曲小环藻(Cyclotella.comta)、具星小环藻(Cyclotella.stelligera)、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meneghiniana),其中梅尼小环藻藻密度相对较高。

2006年11月—2007年9月,邓洪平等[71]研究了嘉陵江下游的小三峡硅藻群落结构情况及相应水质状况,按枯水期(2006.11—2007.3)、平水期(2007.4—2007.6)、丰水期(2007.7—2007.9)来划分,分别对不同时期的多个采样点进行了采样,并研究了硅藻的种类、藻密度大小、多样性情况等;研究表明,该水体中共有硅藻78种(含变种和变型),分别隶属2纲、10科、20属;硅藻细胞密度为0.53×104~3.58×104个/L,总平均1.55×104个/L。(www.xing528.com)

在2008至2009连续两年间,三峡大坝开始175 m试验性蓄水,虽最终未达到175 m蓄水水位,但仍然引起了嘉陵江出口段水位的上升。郭蔚华等[72]研究表明,随着三峡库区不同阶段蓄水水位的不同,嘉陵江水体会相应形成河流型、过渡性和类湖泊型水体。其中后两者由于污染物的滞留时间变长,形成了富营养化敏感水体,容易诱发藻华。同时不同水体的水利条件也会对水体中藻的种类及藻密度产生显著的影响。

2010年,三峡大坝首次成功进行175 m蓄水,作为库区内的重要次级河流之一,嘉陵江出口段至北碚区境内均处于回水区范围,水文特征、水环境容量及纳污特性等均有较大改变,藻的种群构成及藻密度也相应产生变化[73]。龙天渝等针对水文特征的变化,研究了水动力条件对嘉陵江重庆主城段藻类生长繁殖和富营养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嘉陵江重庆主城段水体流速约为0.04 m/s,即水体为类湖泊型或过渡性时,藻华最易爆发[74]

2011至2012年间,针对三峡大坝175 m蓄水后库区的水环境演变现象,张勇[75]对嘉陵江重庆段7个断面的营养盐指标进行了为期2年的连续监测,对营养盐的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水体中藻类的生长情况,发现水体中的总氮与总磷水平在部分季节均远高于富营养化的阈值,然而并未发生藻华;而在某些季节,营养盐水平低于富营养化阈值,却屡屡出现藻华现象。这表明水体中的营养盐水平与藻类的生长在一年中并非始终正相关,藻华的爆发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人工调节三峡水库水文、营养盐等特征而出现季节性变化的背景下,其具体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