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校报创新发展与校园文化宣传的特点和应用

高校校报创新发展与校园文化宣传的特点和应用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校报,新闻评论、专栏、专题和文艺副刊无疑是最能影响读者思想的校报元素。新闻评论、专栏经营、专题策划和文艺副刊是最能体现一张报纸特色的四个骨架和精髓,也是塑造和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依托。笔者认为,新闻评论具有五项作用,即引导作用、解读作用、表态作用、深化作用和协调作用。它包括解释政策法规、解读新闻事件、分析社会现象、解除思想疑虑。校报应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

高校校报创新发展与校园文化宣传的特点和应用

掌握了读者的需求,校报就要发挥自身的特点来满足读者的需求。作为校报,新闻评论、专栏、专题和文艺副刊无疑是最能影响读者思想的校报元素。新闻评论、专栏经营、专题策划和文艺副刊是最能体现一张报纸特色的四个骨架和精髓,也是塑造和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依托。

(一)新闻评论的作用和应用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政治旗帜和灵魂,是反映媒体编辑部的立场和主张,是反映和影响社会舆论,帮助受众开辟认识真理道路的有效载体,因此,充分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对于传播和谐校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新闻评论具有五项作用,即引导作用、解读作用、表态作用、深化作用和协调作用。

1.引导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和传播者是信息流通过程中的控制者和把关人,新闻评论是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信息进行控制、对舆论实施引导的有效手段。它包括引导社会舆论、引导实际工作、引导社会生活、引导受众思想。

2.解读作用

开放的社会环境,剧烈的社会变革,复杂的社会现实,给人们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和困惑,对此仅靠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挥新闻评论的解读作用,对新修改出台的政策法规、刚刚发生的重要的新闻事件、令人关注的社会现象、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等进行必要的解读或剖析,以帮助受众了解实质、探明原委、释疑解惑。它包括解释政策法规、解读新闻事件、分析社会现象、解除思想疑虑。

3.表态作用

作为一种直截了当的发言方式,新闻评论可以代表党和政府表明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立场和态度,可以代表媒介发表对典型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的看法和见解,也可以代表公众表达对某一事件或问题的意见和倾向,以这种方式形成某种舆论强势,使正确的东西得以弘扬,错误的东西得以遏制。它包括代表党和政府表态、代表媒介表态、代表公众表态。

4.深化作用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共有的两种最为重要的传播手段,在运用过程中,二者之间既可以是配合关系,也可以是融合关系。但无论配合还是融合,新闻评论都具有某种深化的作用。它包括由表及里、由实入虚、由点及面。

5.协调作用

新闻评论在反映、组织、引导舆论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调节舆论温度;在传播与反馈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地平衡社会心态;在配合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协调信息的内容和流向,避免不必要的偏差和误解。它包括调节舆论温度、平衡社会心态、避免传播误区。

(二)报纸专栏设置和应用

报纸栏目是一张报纸的支点,也是一个版面的亮点。面对读者需求的不断提高,面对校报报道深度化的趋势,打造精品栏目是校报发挥好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作用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栏目设置要做好三点:一是专栏设置要有主题思想;二是专栏经营手法要不断创新;三是专栏版面风格要与内容一致。

1.专栏设置要有主题思想

高校校报在栏目设置上常见的不当之处有:一是有些报纸不设栏目,二是有些报纸栏目泛滥,缺少名牌栏目。这势必影响每个版面乃至整个报纸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含量,造成版面感不强。各种稿件在版面中的地位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地位表达了不同的意义。而专栏在版面中占有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使得它能表达编辑在版面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专栏又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专栏是版面的眼睛,通过栏花、角花等美术形式吸引读者;专栏有导读作用,可以引导读者先看哪些,后看哪些;专栏有聚合作用,使一些零散的报道形成系列;专栏有深化主题作用,通过稿件内容、体裁和形式的重复,深化编辑思想。专栏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表明,开设专栏一定要体现报纸的主题思想,也就是说开设一个栏目就要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

2.专栏经营手法要不断创新

由于校报的报道内容和范围的局限,校报栏目成为报纸展示自身特色的重要窗口。栏目创新则是栏目是否能长时间获得读者认可的重要途径。在校报的栏目经营过程中,只有始终不断变换创新方式,不断寻求栏目新内容,不断增强校报报道的开放性,才能达到栏目创新的目的。

3.专栏版面风格与专栏内容一致

版面设计是报纸的第一美感所在,它从审美上体现了报纸的价值。图文并茂、清秀美观、轻重有别、整体感强是其最起码的要求。部分高校报在这方面缺陷明显,拥挤、凌乱、无轻重、无整体感、无图片甚至断版的现象时有发生。

编辑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版面设计的价值,在专栏策划时努力体现版面的主题思想。另外,还必须利用专栏版面的特有语言,即名称、体裁、版面形式等,形成独有的风格,以增强版面的视觉吸引力。特别是名称方面,名称是专栏的名字,是专栏主题思想的第一“解说人”。其外延应相对小些,范围窄些,这样读者看到名称就能大体知道这个专栏的主题思想。

(三)专题报道策划和应用

专题报道往往应用于重大事件的报道,可以说是一般新闻报道的深化。近年来,报纸专题报道越来越受到读者欢迎,专题策划也越来越受到编辑的重视。因此,探讨如何做好报纸专题策划,从而成功策划专题,对于扩大报纸的吸引力、增强报纸的影响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以新闻价值为核心寻找重要题材

选择什么样的题材作为策划的专题,是整个专题策划活动的基础,也是决定策划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题材没有找好,其他的一切工作都是无用功。那么,报纸专题策划应该怎样找题材,找什么样的题材呢?报纸专题策划的题材自然有报纸的特点,而不同报纸因为办报宗旨和读者群的不同,也会有自己的独特性。但是,所有报纸在专题选择方面也应该有它们的共性,有一个普遍的标准—题材的新闻价值。

校报应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校报本身的职责讲,就是引导、影响学校的舆论氛围、文化氛围。校报的读者群主要是在校大学生,题材必须贴近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实际。

在选择专题的时候要坚持这样几个基本要求:

(1)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寻找题材

一个阶段、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往往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领域的发展方向,对于该范围内的群众的切身利益往往有着重大的影响,为群众所关注。报纸专题要服务这个中心,既是报纸的宗旨决定的,也是吸引读者的需要。

高校的中心工作自然是教学工作。学校内政治环境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如何将学校一心谋发展的正气宣传出去,为学校教学工作“再加一把火”成为校报编辑要考虑的问题。

(2)以“三个贴近”标准寻找题材

报纸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一个专题要吸引群众的关注,要发挥社会作用,就必须来源于实际,与人们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密切相关,为广大群众所关注。只有这样的主题才能吸引群众,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此点与专栏的做法相近。(www.xing528.com)

(3)在热点、难点问题中寻找题材

所谓热点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关系到人们切身利益的关键性问题。这类问题的社会关注度非常高,是报纸策划要重点抓住的问题。所谓难点是指那些早已出现却迟迟得不到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如果报纸能提供解决的办法或思路,往往社会效果会非常好。学校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少,就业问题可以说既是热点也是难点,策划就业专题就费了校报编辑部不少心思。

(4)在普通人身上寻找题材

普通人虽然不如名人有社会效应和关注度,但他们是社会绝大多数人的代表。他们的处境、他们的观念、他们的要求往往代表着广大群众的普遍表达。从报纸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角度来讲,报纸应该反映他们的思想和生活,起到为社会大多数人的代言作用。同时这样的凡人也让普通读者感到亲切,他们的经历往往能对广大读者起到启示作用。

2.在新闻角度上选出新意

好的题材仅仅是做好专题策划的基础。要使专题策划取得成功,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收到策划的预期效果,抓好角度、写出新意是关键。

校园内可供策划的专题很多,凭借记者的新闻敏感就可以发现。然而,校园毕竟有它的局限性,它的局限性就在于不论教学、还是学生工作都很有计划性,常年从事校报报道,难免有重复之时。即使是有重大新闻价值的题材,以往已经报道过了,再想出新意也很难。要出新,就要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深入挖掘。那么怎么抓角度呢?笔者认为应该重点注意两个方面:

(1)善用多种思维方式

人们常常习惯于线性思维、单向思维、惯性思维,这样的思维方式当然不可缺少,也是新闻记者必备的思维方式,但只有这样的思维是远远不够的。要使我们的专题报道有新意,就必须善于寻找与众不同的视角。而这样的视角从哪里来?首先就需要我们摆脱线性思维、单向思维、惯性思维的思维定式,要有新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见常人所未见,言常人所未言。这其中主要的是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同一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发掘出不同的主题来,通常人们由于思维定式的束缚,只会选取人云亦云的视角,报道自然不能出新。而通过发散思维或逆向思维,就可以找到常人所不能发现的角度,报道不仅有新意,而且有深度。

(2)从最细微处入手

观察问题要站在一定的高度,要看到全局。这样看问题才有深度和广度,才可能出新,才能避免片面和肤浅。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个他人没有涉及过的小的角度,以小见大,不然同样会陷入人云亦云的状况,没有新意可言。

3.胸怀全局选择稿件

要做好专题报道,光有好的主题是不够的。只有围绕主题组织稿件,通过适当的稿件充分体现主题,才能确保专题报道的社会效果。这样的稿件编者、记者自然可以写,但是,许多专题光有记者的稿件显然是不够的。记者、编辑视野毕竟有限,而且不可能涉及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加上自己知识面和个人的思想深度、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对专题的表现不可避免地会有片面性和太多的主观性。所以,要做好专题策划,表现好所要报道的专题,策划者就要胸怀全局选择稿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方面是以记者团学生策划专题为主,另一方面主要在自由来稿中寻找灵感,挖掘作者。

(1)以记者团学生策划专题为主

校报记者团是编辑部经过多年培养形成的比较出色的学生记者队伍。选择以他们为主要的专题稿源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校报专题策划往往要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或当前重点工作,目的性比较强,学生记者与编辑们联系紧密,往往能得知报纸的最新动向和报道重点,因此策划专题的方向性比较明确;二是校报一般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读者,专题策划贴近大学生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本身就是在校大学生的学生记者更能准确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会以学生的思维去教育学生,没有老师那种说教感;三是学生记者长期服务于校报,本身具备比较过硬的文字能力,又了解报纸文风,稿件质量能得到保证。

(2)在自由来稿中寻找灵感,挖掘作者

平时校报编辑部会收到大量的通讯员或者读者投来的稿件。虽然这些稿件的质量参差不齐,但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编辑不仅可以从中发现启示我们进行专题策划的线索和素材,可能有的就是你正在策划的专题所需要的稿件,或者是你正打算策划的下一个专题需要或有用的稿件。有时,你在苦思冥想想策划某个专题,可是总是理不清头绪,或者不知道该专题有没有价值,能不能找到好的稿件,那么这篇来稿便是让你豁然开朗的一线阳光或者让你欣喜若狂的一滴甘露。

4.用设计突显主题

好的稿件是必须要经过精心设计的。所谓设计,就是指怎么用稿,哪些内容或哪个方面应该重点予以突出,在版面上怎么体现。只有精心设计,用好稿件,才会使主题得到更好的表现,专题策划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超出预期。如果说专题题材的选择是前提,报道角度的选择是关键,稿件的组织是重点,那么设计就是最后一道把关的工序了。前面的工作做得再好,版面的设计却平平淡淡,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甚至以失败收场,前功尽弃。在设计的时候笔者认为至少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要多角度考量,对专题分析要全面深入。这是从内容上说的。在专题策划之初,组稿之前,策划者对专题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了,对该如何表现主题,组织什么稿件来表现都有考虑。但是,那时候毕竟还没有看到成型的稿件,考虑不可能深入和缜密。现在稿件来了,和自己的期望值有没有差距?或者是超过预期?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结合主题,根据稿件表现主题的情况和稿件自身的质量,予以使用。

二是利用版面服务主题。稿件使用的思想最后落实到报纸上就是版面的安排了。采用什么版面才能更好地保证专题策划的效果呢?那就是要服从主题需要,根据稿件内容编排。

5.在不断积累中创新策划

一次专题策划的结果可能非常成功,甚至超乎预想;也可能基本成功,但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也可能基本失败,但也有令人欣慰的地方;可能彻底失败,一塌糊涂:不管怎样的情况,任何一次专题策划,都为以后的策划活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因此,都有总结的必要。在对上一次的专题策划进行认真总结的过程中,才会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有真正地了解和深刻地认识,为以后的策划积累宝贵的经验。只有明确了以前成功之所在及其原因,才会在成功的基础上求创新,把下一次的策划做得更成功。同样,如果认清了以前失败之所在及其原因,才能做到避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在失败的地方求改进,使下一次策划取得圆满成功。如果不注意去总结,不重视认真的反思,那么,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以后的工作都没有任何意义,偶然的成功不能促成今后必然的成功,一次失败后,今后遇到相同的情况依然会失败。当然,在总结的过程中不仅要总结成功的地方,更要总结不成功的原因,并有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时就可以作为参考。

在策划越来越为报纸所重视的今天,认真思考报纸专题策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于做好报纸策划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高校校报而言,结合学校工作特点,深入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实际,多开展专题策划,做好专题报道,必将使报纸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师生。

(四)副刊的组织和应用

校报副刊是高校校报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各类高校的校报,不管其何种开本、出版周期如何,都有以文艺作品为主的副刊,并以此构成副刊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校报的副刊是高校校报的固定内容,往往刊登广大师生的文艺稿件。文学可以说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宣泄各种情绪的重要方式。青年大学生多怀有美好的理想,在生活中又会遇到很多困惑,所以,他们常常喜欢用笔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通过文艺副刊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是校报育人的重要途径。同时,文艺副刊也是校报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如何利用文艺副刊达到育人,并传播校园文化的目的。主要需把握好三点:

1.组稿要有主题意识

校报要传播和谐校园文化,要想学生表达学校的声音,文艺副刊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副刊的组稿也要带有一定的主题思想。所谓主题思想,就是校报编辑将来稿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致或相近的稿件安排在一起刊发,而且,每逢节日会推出文艺专版。例如在每年的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儿童节等节日期间,校报会在文艺版推出相关的专版,集中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这样组稿的优势有两点:一是专版形成惯例后,文化的传播冲击力更强,文化的传播效果更好;二是通过集中主题思想的组稿,在校园内舆论的引导作用、文化的熏陶作用更强。但这种组稿并非削足适履式的组稿,也非每一期校报的文艺版都是如此,而是根据稿件质量、报纸出版期间的校园文化环境、作者的创作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

2.排版要有园林意识

校报作为党报,为了突出庄重、严肃的风格,在版式设计上有比较大的局限性。而文艺版风格则相对自由。编排起来可以发挥的空间比较大。河北科技大学校报多年来在文艺版的版面设计上始终循着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感觉—因势利导、错落有致,强调文章布局与文章风格一致或相近,文章标题的字体也与文章内容一致或相近,版面的阴影、框、线的使用都因文章内容或风格的不同而变化。正是这些变化促成了因势利导、错落有致的版面设计风格,也为校报增加了几分文化品位,进而使校园文化增加了几分韵味。

3.培养作者要有理想意识

现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比较明显地表现就是校报收到的不少稿件都是学生对社会、学校、同学及周边关系的抱怨、困惑,似乎自己是最无辜的可怜虫。这些稿件如果直接刊发,无疑会将只代表一部分人的想法扩大化,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但不刊发这些稿件,一是不符合“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二是如果学生长期在校报看不到自己的稿件,或者看到,已面目全非,就会对校报失去信任,校报的育人作用也就无从谈起了。那么,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比较理想的做法就是改造这些稿件。改稿不能编辑直接改,而是与作者联系,以老师的阅历帮助他们答疑解惑,以情感的力量呵护他们的心灵。引导他们多关注社会、学校、周围光明的一面,告诉他们一个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解答他们心中的困惑和郁闷。通过这种交流,他们的稿件不再那么“灰暗”了,思考多了,理想多了,责任感多了,这样既保证了稿件质量,又达到了育人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