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学思想根基:晚清大师刘古愚与民国众多优秀分子的培养

关学思想根基:晚清大师刘古愚与民国众多优秀分子的培养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关学余脉的刘古愚是晚清的大师级人物,一生践行和传播关学思想,培养出于右任、吴宓、张季鸾等民国众多优秀分子。并且,刘古愚并不守旧自己的学问,主张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问,印证了“经世致用”、“笃行践履”的思想宗旨。国外的留学经历,使张季鸾养成了一个超越年龄的思想境界。[8]在暴力革命甚嚣尘上、民主思想成为风潮的留洋舆论界,张季鸾能够独善其身,自有一套主张和想法,可谓独具风格,卓尔不群。

关学思想根基:晚清大师刘古愚与民国众多优秀分子的培养

关学是宋明理学的一个分支,发源于陕西境内,主要代表人物是宋代的张载。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学说,特别强调“学必为圣”、“经世致用”、“笃行践履”、“躬行礼教”等,反对空知不行,学而不用。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那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具有包括宇宙、吞吐八荒的浩然大气,经世致用的实际精神,振衰起颓的文化责任,乐观清正的社会理想,冯友兰先生认为其概况了哲学家的最高境界。

以后接受张横渠影响者像刘古愚、于右任、张季鸾,“都有一个特点:对人生社会持进取态度,处板荡之世则谈兵论剑,由改良而趋于革命”[6]。作为关学余脉的刘古愚是晚清的大师级人物,一生践行和传播关学思想,培养出于右任、吴宓、张季鸾等民国众多优秀分子。刘古愚始终坚持高度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积极参与社会的变革实践,在维新变法中有“南康北刘”之说。并且,刘古愚并不守旧自己的学问,主张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问,印证了“经世致用”、“笃行践履”的思想宗旨。

在陕西学习期间,张季鸾虽身材不高,形容消瘦,但刻苦好学,思维敏捷,聪敏过人,成绩优异,颇受时人赏识。在“烟霞草堂”求学时,他师从关学大师刘古愚,获得真传,打下比较扎实的古文和史地基础,奠定了坚实的国学修养和浓厚的儒学情结,养成了纯粹的传统士大夫精神。这种精神一直贯穿于张季鸾的一生,是受到国内各党派尊敬的少数人物之一。(www.xing528.com)

日本留学期间,张季鸾与许多留学生不同,而是好学深思,对日本的历史、政治、思想、文化,尤其是明治维新以后的变化,以及社会思潮、风俗人情,都作了决非浮泛的调查和研究。这与同盟会上层人物宋教仁等的求学态度截然不同,也与一味照搬国外政治制度的留洋学生迥异。国外的留学经历,使张季鸾养成了一个超越年龄的思想境界。

年轻时的张季鸾也曾思想激进,交友圈内亦多为同盟会成员,且不乏重要人物。但张季鸾已经决心要走“新闻救国”、“言论报国”的道路。他又一直主张新闻工作者要超然于党派之外,才能保持客观公正。他虽然同情、倾向甚至参加革命,但“并未参加革命团体,也不是职业革命家,这就是他与其他报人最显著的区别”[7]。张季鸾始终没有加入同盟会,以后也从未参加任何党派。[8]在暴力革命甚嚣尘上、民主思想成为风潮的留洋舆论界,张季鸾能够独善其身,自有一套主张和想法,可谓独具风格,卓尔不群。从参加《民立报》起,他确立了“忠——忠于主张、勇——勇于发表”为立身立言之本[9]。这与他在陕西的求学经历分不开,与关学大师的谆谆教诲分不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