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子路》一章中,有这样的记述: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士”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群体,“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文人或掌握文化知识者的称谓”[1],宽泛一点,还可以“把通过非科举途径攫取功名并官职者包括进来”[2]。他们掌握文字,拥有知识文化,主要承袭儒家传统学说。士人有着特殊的自身品性和人格,“周旋于道与王之间”,表现为在政治上尊王,在学术上循道的特点。[3]在传统的意识领域里,“学而优则仕”是极为正统、合理的做法。一个人学了儒家文化思想,就要循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路径,达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实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伟大抱负。
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中国的士人便大体承袭了这一历史使命,作为“文化创造的担当者,知识传授者,道义维持者,他们传递文化火种,推动社会进步,主持社会正义”[4]。宋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以说,这是对士的精神和使命的最好概括。(www.xing528.com)
中国的士子是某个人群的特定称谓,位居“四民”之首,“士林”则是对这一类人范畴的简单描述。士子本身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社会阶层,而是一个时刻在流动和循环变化的特殊阶层。普通民众通过研读圣贤书籍,成为一方之士。士也会家道中衰,中途败落,沦为普通人。
在科举制度下,士子可以博取功名,成为国家社会的管理者,实现治国的政治目标。所以,读书人、国家管理者都可以自称为士人。常常,在日常生活中,“士”主要是作为道德主体而存在,既以传承道统的“帝王师”自居,自觉肩负释道、卫道、传道和修道的历史使命,又恪守“君臣父子”的人伦之道,有着强烈的依附性。[5]士的这种道德主体绵延两千多年而少有改变,直到清朝中期以前,依然能够维持社会的稳定并推动中国历史缓慢发展。
在晚清时期,国门大开,国外先进文化和思想大举入内,让传统的士人感到惊慌失措。但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努力地学习消化,积极寻找大国治下的各种弊病。在中国历史上,佛学的传入、外族的入侵、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带来的草原文化等,都经过士人的消化而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在清代晚期,学术思想界掀起的“中体西用”、“西学东渐”等学术思潮,亦在学习消化一种崭新的文化。同时,在国家治理层面开始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等,以图解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然而,在世界发生着剧烈变化的时代里,在清政府软弱无能的领导下,他们的努力实践实在是跟不上时代的变迁,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扭转颓败落后的局面,一波又一波的学术浪潮和思变活动,最终都没能挽救清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