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晚清国人通过报刊塑造改造国运,展现中国特征

晚清国人通过报刊塑造改造国运,展现中国特征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晚清国人的办报活动虽然仅有40年左右的历史,但充分展示了早期报人通过对报刊的塑造和改造、以期改变国运的艰苦努力。从中可以看出,晚清报人对报刊政治化的改造,让报刊具有了中国特征。[1]白瑞华:《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第61页。[31]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553页。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178—181页。

晚清国人通过报刊塑造改造国运,展现中国特征

美国社会学家罗兹曼曾说过,“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66]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地域大国,其现代化过程则显得尤为复杂。作为知识分子,“在被压迫民族中通常是政治上最敏感、最早觉醒起来的部分。”[67]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在一百多年的历史里,志士仁人前赴后继,终于完全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自主。晚清国人的办报活动虽然仅有40年左右的历史,但充分展示了早期报人通过对报刊的塑造和改造、以期改变国运的艰苦努力。

通过对晚清报人对报刊媒体政治化改造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晚清报人对报刊媒体的基本动机,并从中领略晚清报人对国家和国民的一片情深。晚清报人通过报刊媒介,积极介入政治活动,开启了民智,形成了舆论,建立了具有现代社会性质的公共舆论场域,将国家命运与国民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从中可以看出,晚清报人对报刊政治化的改造,让报刊具有了中国特征。

【注释】

[1]白瑞华:《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第61页。

[2][新加坡]卓南生:《中国近代报刊史:1815—187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3]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65页。

[4]王韬:《论日报渐行于中土》,《弢园文录外编》(卷七),光绪九年(1883年)铅印本。

[5]王韬:《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页。

[6]郑观应:《日报上》,《增订盛世危言新编》(卷五·开源一),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成都刻本。

[7]陈炽:《报馆》,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0页。

[8]郑观应:《日报上》,《增订盛世危言新编》(卷五·开源一),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成都刻本。

[9]王韬著:《弢园老民自传》,孙邦华编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7页。

[10]郑观应:《日报上》,《增订盛世危言新编》(卷五·开源一),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成都刻本。

[11]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61页。

[12]张灏:《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8页。

[13]李礼:《近代报人社会形象与地位的重塑——以近代报刊史料的发掘为据》,《中国出版》2005年第1期,第66页。

[14]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2—103页。

[15]谭嗣同:《壮飞楼治事篇第四·通情》,张勇、蔡乐苏主编:《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晚清至民国卷》(上、下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8页。

[16]丁日昌:《奏陈自强之道》,张勇、蔡乐苏主编:《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晚清至民国卷》(上、下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17]李提摩太(1845—1919),原名Timothy Richard,是英国传教士,1870年2月被英国浸礼会派到中国传教,与张之洞李鸿章、曾国荃等清朝上层官员来往紧密,曾任天津《时报》临时主笔,上海同文书会(广学会)督办,出版过《万国公报》,著有《在华四十五年》、《新政策》等书。李提靡太同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等来往也比较紧密,梁启超曾做过他的中文秘书,对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较大。参见李提靡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

[18]李提靡太:《新政策》,《万国公报》(第87册),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19]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卷七),清铅印本。

[20]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1页。

[21]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3页。

[22]张之洞:《劝学篇》(卷下外篇),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江书院刻本。

[23]孙家鼐:《改上海〈时务报〉为官报折》,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6页。

[24]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1页。

[25]陈澹然:《权制》(卷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徐崇立刻本。

[26]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1815—2005)》,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0页。

[27]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67页。

[28]冯自由:《革命逸史》(上),新星出版社,2009年,第352页。

[29]杨毓麟:《论本报所处之地位并祝其前途》,严昌洪、何广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杨毓麟 陈天华 邹容 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21页。

[30]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152页。

[31]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553页。

[32]同上书,第551—552页。

[33]戈公振先生在《中国报学史》中举知名报纸150家,其中北京50家、天津3家、汉口6家、武昌2家、南昌8家、安庆3家、南京1家、扬州2家、常州2家、无锡2家、苏州1家、南通1家、上海15家、杭州2家、绍兴1家、福州11家、汕头1家、广州13家、奉天1家、吉林2家、济南3家、烟台1家、太原1家、开封3家、长沙3家、常德1家、成都4家、香港2家、槟榔屿1家、雪梨1家、菲列滨2家、磐谷1家。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178—181页。(www.xing528.com)

[34]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178页。

[35]林语堂著:《中国新闻舆论史》,王海、何洪亮主译,王海、刘家林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7页。

[36]但瑞华:《“政论时代”的传媒与晚清社会思潮》,《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4期,第118页。

[37]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68页。

[38]同上书,第225页。

[39]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557页。

[40]同上书,第558页。

[41]据方汉奇先生考证,广州黄花岗起义72烈士中,有7名报刊人士,他们分别是:福州《建言日报》主笔林觉民、东京《民报》经理林文、新加坡《中兴日报》工作人员罗仲霍、新加坡《星洲晨报》工作人员周华和劳培、新加坡《星洲晨报》印刷工人李文楷。详见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542页。

[42]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1815—2005)》,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4页。

[4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47页。

[44]引自《政治官报章程》,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49页。

[45]引自《〈内阁官报〉条例》,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51页。

[46]引自《〈北洋官报〉章程》,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55—56页。

[47]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47页。

[48]引自《〈北洋官报〉章程》,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55页。

[49]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45页。

[50]程丽红:《意识形态的征战:清末官方政治传播之困》,《现代传播》2015年第10期,第34页。

[51]苏全有:《清末官报缘何落败于民报》,《晋阳学刊》2012年第2期,第140—141页。

[52]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63页。

[53]雷晓艳:《清末“新政”与新式官报》,《编辑之友》2013年第4期,第111页。

[54]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63页。

[55]郭传芹:《论清末督抚与近代官报创设——以直隶总督袁世凯为主要分析对象》,《中州学刊》2012年第2期,第152页。

[56]武志勇:《中国传统官报的发行管理与发行状况》,《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第155页。

[57]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63页。

[58][美]白瑞华著:《中国近代报刊史》(The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1800—1912),苏世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第61页。

[59]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71页。

[60]赵建国:《从“边缘”走向“中心”:早期报人社会地位的演变》,《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第114页。

[6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八》,中华书局,1989年,第1页。

[6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2年,第495页。

[6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第178页。

[64]王润泽:《中国新闻价值理念的历史特质(二)——中国近代报业的功能习得与选择》,《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9期,第71页。

[65]崔波:《清末民初媒介空间演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89—190页。

[66][美]吉尔伯特·罗兹曼著:《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页。

[67]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1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