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珍爱生命、自我拯救与干预

珍爱生命、自我拯救与干预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下便是常见的有关自杀的错误认识。当他处于自杀危险的情境中时,对其行为及环境给予一定的限制是必需的。有的大学生是因为各种原因已经患有精神疾病,这种疾病本身就有自杀的危险性,此时对心理疾病进行专业的治疗便是自杀干预工作的首选。二是要高度关注自杀者自杀死亡后,周围学生群体的心理修复工作。

珍爱生命、自我拯救与干预

(一) 破除误解, 端正对自杀的科学认识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在亲身遇到周围发生的自杀事件之前,自杀都是一个遥远的陌生的话题。人们不明白不理解当事人为什么要自杀。对于自杀的话题,人们本能地逃避;如果无法逃避时,便自动地以自己朴素的有限的知识,对自杀者和自杀行为进行理解和解释。殊不知,人们很多的理解是错误的,正是因为大众缺乏对自杀的科学认识,才会一再错失对企图自杀者施以援手的机会。因此开展生命教育,普及自杀预防知识显得十分必要。

以下便是常见的有关自杀的错误认识。

(1)自杀事件一般没有先兆可寻,防不胜防。

(2)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使人去实施自杀。

(3)威胁别人说要自杀者不会自杀。

(4)当一个人常开玩笑说想要自杀时,他并不会真的自杀。

(5)自杀总是一种冲动行为。

(6)普通人永远不会有自杀的念头。

(7)青少年比成年人自杀率低。

(8)自杀的人很少有精神疾病,自杀预防与精神疾病无关。

(9)应避免向有心理危机的人提及“自杀”,以免激起当事人产生自杀念头。

(10)当好朋友流露出自杀的想法,并要求我们不对任何人说起时,作为朋友应该为他保守秘密。

(11)对于求死者,应该以合理的辩论和说理,使当事人明白并放弃自杀企图。

(12)当想自杀的人的情绪变得平静了,自杀的危险就降低了。

(13)当一个想要自杀的人突然变得慷慨,并和他人分享个人财产或贵重物品时,表明他已有好转的迹象。

(14)当一个人试图自杀而未成功,他便不会再有自杀的危险。

(15)虚构的自杀行为(如电影中的自杀)不会引起模仿行为。

(16)当事人的家人较多了解当事人的自杀意图。

(17)一个人反复想着要自杀,他是真的一心想死。

(18)自杀(想法、尝试,或已自杀完成)是他的权利,我们应该尊重他的选择。

(二) 提高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是自我拯救的必然选择

应当看到,多数大学生所经历的是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旅程,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人而异。进入大学后要独立生活,要独立面对更激烈的学习竞争,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遇到较为尖锐的矛盾时,有的同学往往会措手不及,方寸大乱。大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自控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注意自觉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自己的心理本质和行为习惯,弄清不良性格与不良习惯之间的关系。对不良行为习惯要进行自我调节,及时纠正。大学生还要正确对待各种压力,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加强心理健康训练。

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排解,例如,第一,发泄法。不要把痛苦、不开心长期积压在心里,可以采取既不危害他人,又不妨害社会正常活动的方式发泄出来。有的人遇到伤心事,可以放声痛哭、大声喊叫,可以奋笔疾书,可以疯狂购物,可以把纸撕得粉碎,还有的喜欢通过剧烈的体育运动来排解心中的苦闷。第二,诉说法。遇到不开心的事不要闷闷不乐,自己受苦。找自己的好朋友、老师诉说自己的痛苦,别人的安慰是愈合自己伤痛最好的药材。有的同学可能不想让身边的人知道自己的隐痛,还可以选择到网上聊天,让陌生的网上的朋友帮助自己摆脱困境。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到心理诊所请心理医生帮忙。第三,转移矛盾法。顾名思义就是把自己的视线和思想转到其他事情上,不再想让自己伤心的事情。如年轻的恩格斯在失恋后,他徒步旅行,用对大自然的感受取代失恋的痛苦。许多人在遇到挫折时都选择用工作、学习的乐趣抵消逆境的痛苦,不失为一个解决的办法。第四,升华法。就是化悲愤为力量。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谢林顿年轻时是个无所事事、不务正业的小混混。一天他向一个清洁工求婚,那个清洁工说:“即使世界上所有的男人都死光了,我们所有女人集体跳泰晤士河也不会嫁给你。”谢林顿深受打击,于是彻底觉悟,化悲愤为学习的动力,终于成为著名的生物化学家。

事实上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必要的时候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向他人寻求帮助,特别是向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求助,最终都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心理素质,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他人干预方法

对于出现自杀念头的学生,在充分了解其心理危机的情况后,一般可通过以下方式积极地进行心理干预:一是给当事人精神支持,使其有足够的资源、信心和力量,坚信自己有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赞同当事人的决定,做他的坚强后盾。二是给当事人提供宣泄的机会,有助于疏导那些可能会造成自我毁灭的负性情绪。三是帮助当事人建立希望,对前途建立信心。四是对当事人劝告、直接建议和限制。一般情况下应避免直接的建议、限制,深思熟虑、切合实际的建议才可能行之有效。当他处于自杀危险的情境中时,对其行为及环境给予一定的限制是必需的。五是帮助当事人积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有的大学生是因为各种原因已经患有精神疾病,这种疾病本身就有自杀的危险性,此时对心理疾病进行专业的治疗便是自杀干预工作的首选。

对于受到严重精神创伤、出现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到积极应对创伤的方式,鼓励心理危机者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恢复他们感觉安全、信任有自我价值、可自我控制的能力。

以上两种干预方法,具体可以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热线咨询求救电话等形式,为大学生及时提供多样化的求助选择,最大限度地达到防范效果。

做好自杀发生后学生的心理干预工作:

一是要重视对自杀未遂者个体的心理修复工作。许多自杀者被抢救脱险后,由于其心理的复杂性,使得他们对周围的情境以及人们的态度过分敏感,我们要对自杀者表现出镇静、关爱和非歧视性态度,不要在危机期对其自杀行为和价值观进行道德评判,以免引起他们心理的抗拒和敌对情绪。同时要启动社会、学校和家庭心理支持系统,通过亲属、朋友和师生的爱心帮助,使其产生对社会、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留恋,增强生存的信心。如果是由各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导致的自杀,还应帮助他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二是要高度关注自杀者自杀死亡后,周围学生群体的心理修复工作。心理学家施奈德曼提供了一种心理学解剖的后干预技术,即让死者周围的同学详细回顾自杀者的心理史,引导人们思考他为什么自杀,如何看待他的自杀。通过分析、回顾、告别仪式、放松技术等程序,帮助周围的同学正确认识自杀现象,达到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尽快从震撼、悲哀、内疚或忧郁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恢复正常学习和生活,并为以后的自杀预防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在真正面对大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时,应区别对待。适时地做好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干预,有助于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也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危机的困难程度已经超出干预者的能力时,要及时请求其他专业人员的帮助,以免错过干预的最佳时机。

阅读材料9-2

心理压力知多少

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按部就班的同时,也常常会发生一些或大或小的变动或变化。这些变化或喜,或忧,或悲,或愁,都会不同程度地在人们心中留下烙印,造成程度不同的心理压力。如果心理压力超过了一定数量,就需要引起注意,或需要进行合理、主动的自我调适了。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姆斯和瑞赫对人们生活事件的变动进行了定理研究,并编制了一个生活事件变动量表,列出了43种可能变动的生活事件及其相应的心理压力的分值。比如把配偶死亡定为100分,结婚定为50分等。据此,可以根据一年中生活事件变动的总和数量,来测定某个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程度。其中有些因素如取得显著成就、结婚等,本来是喜事,只要善于控制情绪,对身心还是有利的。下面就是生活事件变动表。

生活事件变动          分值

1.配偶死亡          100

2.离婚            73

3.夫妻分居         65

4.坐牢           63

5.家庭近亲死亡       63

6.个人受伤或患病      53

7.结婚           50

8.被解雇          47

9.夫妻重新和好(复婚)   45

10.退休           45(www.xing528.com)

11.家庭成员患病       44

12.怀孕           40

13.性功能或性心理障碍    39

14.家庭出现新成员      39

15.生意上遭受剧变      39

16.经济收入发生剧变     38

17.亲密朋友死亡       37

18.转换新工作        36

19.和配偶争吵        35

20.负债累累         31

21.贷款           30

22.工作任务剧增或剧减    29

23.儿女离家         29

24.姻亲纠纷         29

25.显著的个人成就     28

26.妻子开始或停止工作   26

27.入学或失学       26

28.居住环境剧变      25

29.个人习惯的改变     24

30.与上司发生纠纷     23

31.工作时间或条件变化   20

32.搬家          20

33.转学          20

34.文娱活动变化      19

35.宗教活动变化      19

36.社会活动变化      18

37.一般负债        17

38.睡眠习惯变化      16

39.家庭收入数目变化    15

40.饮食习惯变化      15

41.假期          13

42.过节          12

43.轻度违法        11

按以上要求,结合某个人一年内生活事件变动的情况,就可以算出其变动的总分值。

如果总分在150分以下的,表明其心理压力在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一般不会有显著问题。

如果总分为150~300分的,表明其心理压力较大,有致病的可能性,要有精神准备,及早防范。

总分超过300分的,则表明其心理压力很大,可能会出现较多的焦虑、心烦或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方面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很可能导致一些心身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甲亢以及一些神经症的出现。

所以如果某个人一年内的事件变动超过了300分,就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要注意调解自己的情绪,使精神不要处于紧张状态;另一方面要向亲朋好友谈及自己的感受,以求帮助。如果出现了明显的心理、躯体不适而且自己又难以调整,则应尽快向心理医生求助,以防不测。

生命线上的思考

生命线上的思考:每个人的一生,从生命的起点到生命的终点,都是一段独特的生命轨迹。你的生命轨迹是怎样的呢? 现在让我们来画一下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生命线”。

1.在纸上画一个坐标,横坐标代表你的年龄,纵坐标代表生活满意度。想一想,自己大概能活多少岁? 提出预测死亡年龄,在横坐标上标出预测死亡年龄,然后在横坐标上的相应位置标出现在所处的年龄(★代表现在的年龄;◆代表预测的死亡年龄)。

如果以0~100分的区间范围对生活满意度评分的话,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度是多少分? 在坐标区间内找到一个点,该点以现在的年龄为横坐标,以现在的生活满意度为纵坐标。用同样的方法标出代表你生命终点时生活满意度的点。

现在请回首自己的过去,在你的生命中曾经有过哪些重要的时间或者重要的转折点?在横轴上标出这些时间所在的大致年龄x;当时你对生活的满意度能平多少分? 在纵轴上找到你对于当时生活满意度的评分y。现在请你在坐标区间内找出坐标点 (x,y),并用线段将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

展望未来,在你以后的岁月中,可能存在哪些重要的事件或重要转折点? 用以上同样的方法标出这些时间的大致年龄x 和此时的生活满意度y,在坐标区间内标出点(x,y),并用虚线段将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

这样就得到了一条代表你的生命轨迹的 “生命线”,它的起点代表出生,而终点则代表了生命的终结。

2.现在请看着你的生命线好好想一想。有什么感受? 未来最想成就哪些目标? 小组成员讨论、分享。

注意事项:“生命线上的思考”在回忆以往经历的一些重要事件时,如昔日有比如丧亲、失恋等伤心事件,这是有可能触发当事人的悲痛等负面情绪,辅导者要注意对这些负面情绪进行及时和妥善的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