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需要的性质
需要是指有机体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某种事物或事态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有机体为了更好地维持自己的存在,必须占有许多物质的或者精神的东西,以获得内部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平衡。正如荀子所说:“人生而有欲,欲则不得,则不能无求。”一旦出现了某种不平衡状态并在头脑中得到反映,个体就产生了相应的需要。于是,能够满足这种需要的东西,就成了个体努力寻求的东西,而需要也就成了个体行为的基本动力。可以说,人的各种活动行为,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越是强烈、迫切的需要,其推动力也就越大。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它常以意向、愿望、动机、抱负、兴趣、信念、价值观等形式表现出来。个体在某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还会出现新的欠缺,产生新的需要。
个体的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因而其需要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系统。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来对人的需要进行分类。这样,需要可以划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内部需要和外部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乃至高级的需要和低级的需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二) 大学生的需要结构
黄希庭等(1994年)用自编的需要调查表调查了708名大学生,获得有效问卷529份。该调查表列举了18种具体的需要并对各种需要进行了界定,要求被试者按照自己的情况对18种需要根据重要性排序,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需要结构的一般模式由强至弱的层次依次为:发展需要 (包括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发展体力的需要)、尊重需要(包括成就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权力的需要)、贡献需要 (包括助人的需要、建树的需要、奉献的需要)、交往需要(包括友情的需要、求援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安全需要(包括秩序的需要、躲避伤害的需要、躲避羞辱的需要)、生理需要 (包括维持生存的需要、物质享受的需要、性的需要)。在18种具体的需要中,强度最大的前四位需要 (主导需要)依次是求知的需要、友情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建树的需要。强度最小的后四位需要(非主导需要)依次是性的需要、归属的需要、躲避伤害的需要、权力的需要。(www.xing528.com)
刘承伟等(1997年)对247名大学生的需要结构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需要强度从强到弱依次为专业学习、外语和微机等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文体活动、社会交往、爱情、社会工作、勤工助学、打工或从事经营性活动。
李锐(1999年)用黄希庭等编制的上述需要调查表,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师专634名大学生18种需要结构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强度最大的主导需要为求知的需要、友情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建树的需要,强度最弱的非主导需要为性的需要、物质享受的需要、权力的需要、躲避伤害和躲避羞辱的需要。从需要的六大维度看,由强至弱依次为发展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贡献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生理的需要。从性别差异上看,男生在性的需要、权力的需要、发展体力的需要、建树的需要上,强度相对强于女生,而女生在躲避伤害的需要、躲避羞辱的需要、求美的需要的强度上,较男生稍强。从民族差异上看,汉族学生在自尊自立的需要上稍强于少数民族学生,彝族与壮族学生只表现在奉献的需要上稍有不同。
孙宝志等(孙宝志、韩民堂,1986年;孙宝志、景汇泉,2001年)对大学生的需要结构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调查研究。他们认为大学生的需要基本上可分为三类:成才需要,包括专业学习、追求真理、荣誉与自尊、道德修养等;成长需要,包括充裕物质、艺术欣赏与娱乐、爱情、锻炼身体和友谊等;服从需要,包括遵守纪律、劳动与卫生、师生感情。该需要结构被称为大学生需要的TGO 理论。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代大学生的需要层次随年代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荣誉与自尊的需要从1981年的第五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一位;对友谊的需要从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对充裕物质的需要从第九位上升到第五位;对爱情的需要从第十位上升到第七位;对专业学习的需要从第一位降至第四位;对师生感情的需要从第八位降至第十位;对艺术欣赏和娱乐的需要从第七位降至第九位;对锻炼身体的需要从第三位降至第六位。但是,大学生的需要层次仍然表现出相当的稳定性。相对稳定的是:对道德修养的需要始终位于需要层次的前列,对追求真理的需要相对恒定在需要层次的中间位次,对劳动与卫生、遵守纪律和其他的需要始终位于需要的最后位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