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历史是从人类的出现开始的。人类起源于何时?怎样从动物演化而来?要弄清这些问题,先要了解地球历史各个阶段的分期。
(一)地质年代和生物的演化
根据目前掌握的科学资料,地壳的形成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地史学家根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地壳的运动,将地球的历史分为五个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太古代(距今46亿年)。这个阶段出现了极低等的生物,主要是菌藻类。
图2-1 藻类生物
图2-2 海洋藻类生物
第二阶段是元古代(距今24亿年到5.7亿年)。到元古代的晚期,原始的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多细胞的动物也开始产生了。
图2-3 原始的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多细胞生物
a.僧帽水母 b.黑伞水母 c.海蜇 d.长管水母 e.简蝗 f.羽螅 g.喇叭水母 h.石珊瑚 i.海葵 j.角海葵 k.海鳃 l.柳珊瑚
第三阶段是古生代(距今5.7亿年至2.5亿年)。这个阶段又可分为六个纪,即寒武纪,它是三叶虫繁盛的时代;奥陶纪,笔石(一种腔肠动物)在这时占重要的地位;志留纪,鱼类开始出现;泥盆纪,鱼类进入了全盛时代,而三叶虫到这时渐趋灭亡;石炭纪和二叠纪,这时除许多动物之外,植物的生长也很茂盛,许多地方都布满了浓密的森林。
图2-4 笔石动物
第四阶段是中生代(距今2.5亿年至6500万年)。这个阶段分为白垩纪和侏罗纪。这个时期的白垩纪是恐龙的世界,但到了中生代的末期,恐龙就逐渐衰亡了;出现了最古老的鸟类——始祖鸟,并且出现了最早的哺乳动物。
(www.xing528.com)
图2-5 始祖鸟
第五阶段是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这是个高等动物的时代,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纪。第三纪是哺乳动物的世界,这时出现了许多兽类。在第三纪的始新世之初,开始出现灵长类。到了渐新世,从灵长类中发展出最早的猿类。进入中新世,有多种古猿生息,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的土地上,其中最主要的有原上猿、埃及猿、森林古猿、南方古猿等。到第三纪和第四纪之交,终于产生了人类。
(二)人类如何从猿猴演变为人
图2-6 从猿到人的进化图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是猿猴演变而来的。由于从猿到人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我们无法获得从猿猴到人的现实演变实验,只能依据考古,根据生物学上的某些知识来推论。我们无法获得从猿猴到人的所有古代遗留资料,只能有间断性、残缺不全的考古发现,还要借助人类的其他知识甚至是假设来推论。如果所利用的知识本身就是不确定、不全面的,那么也就无法保证所得出的结论是正确、完整的。这是达尔文当初研究生物进化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也是当今生物学家、人类学家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推论从猿猴演变到人的过程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大自然的本质规律中找出这种演变的必然根据。在第五阶段的新生代的第三纪的始新世之初,开始出现灵长类。到了渐新世,从灵长类中发展出最早的猿类。
在这里,我们在推论从猿猴变人的过程之前,应该先推论猿猴这种动物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设想,在地球的始新世纪,地球上已生长出了许多果树。果子熟了,掉在了地上。某些动物吃过后,便喜欢上了这种食物。当然,果子比花草叶子好吃多了。它们抬头望着树上的果子,垂涎欲滴,见有些果子离地面很近,便将上半身搭在树干上,伸着脖子,张嘴去咬那些果子。它们本来像猪狗等动物靠嘴来找吃的东西,可是嘴碰到果子,果子就晃开了。它们就本能地伸出一只前爪想办法不让果子动。啊,果子真好吃啊,它们便决定以果子为食物了。为了吃到果子,它们必须搭着树干,将身子立起来,将前肢伸出去,用爪子钩住果子。就这样,慢慢地,它们的后肢变得粗壮了,也长了,腰部也有力了,前肢也变长了,爪子也大了,爪趾也长了,灵活了,逐渐地能够爬到树上去了,并上下左右地移动着。逐渐地,它们的前肢变得更长了,爪趾也变得更长了,几乎有了“手”的样子,能够将果子摘下来吃了。这时候,原来向前凸起的嘴也变短了,脖子长了一些,变得灵活了。长时期灵敏的活动和果子的营养,使他们的大脑也有了发展,眼睛也变得明亮了。就这样,它们努力地征服果树,一直到能够非常灵活地在树上爬来爬去,可以完全以果子为生。而它们的身体结构也不同于猪狗那类不会爬树的动物,而是变成了猴子那样的动物——猿猴。
根据考古所获得的化石资料,在众多猿猴中有几群生活在树上的“攀树的猿群”。人类学者认为它们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这些“攀树的猿群”即原上猿、埃及猿和森林古猿。原上猿是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古猿。它的化石是1911年在埃及法雍发现的,其生存年代为距今3500万年至3000万年。埃及猿是1966—1967年在埃及法雍发现的另一种古猿化石,生存年代约为距今2800万年。森林古猿的化石最早是1856年在法国圣戈当的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同一地层的动植物遗存说明这种古猿生长在树木茂盛的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中,以吃树叶和果实为生,因此命名为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的化石分布于欧、亚、非三大洲,其生存年代为距今2300万年至1000万年。
动物学家认为,猴类动物一定是在亚热带地区演化成的。在亚热带,四季常春,森林茂密,有许多种的果树,一年基本上都有果子可吃;即使有青黄不接的时候,时间也短,有许多其他植物可以吃,是猴类演化的最好环境。果子营养丰富,爬树使它们很容易地摆脱老虎、狮子等食肉动物的捕杀。因此,猴子大量地繁衍着,数量剧增。为了争抢果树,猴子经常相互争斗,争斗很剧烈,即使不饿死,也会被打死。有些被赶出来的猴子只能到新的地方想办法生存。就这样,猴子、猿、猩猩等动物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从亚热带扩大到了温带。
随着猴子数量的增加,储藏的果子越来越不够吃,特别是在早春时候,几乎没有果子了。这就迫使它们开始寻找其他的食物,也就迈出了向人类进化的第一步。除了果子,还有什么可吃呢?有植物的块茎,、穗粒,后来,又有坚果类,还有小动物。逐渐地,果子不再是它们唯一的主食。它们也只在秋天果子成熟后,将果子摘下来储藏起来。因为不再只靠果子为生,所以活动范围更大了,可以离开森林了。在那个时候,它们已经可以双腿站立了,但还不会直立行走。为了寻找地面上的食物,它们必须靠长的前肢和灵活的爪子。这样,它们就只能靠后肢走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演化,后肢变得更长、更粗壮,身体外形已几乎成了人类的样子。它们不再是猿猴类,而是变成猿人了。这些猿人被称作“正在形成中的人”,其形成的时间距今700多万年。虽然对早期正在形成中的人还存在着许多争论,目前能够确认的最早的正在形成中的人是在非洲发现的南方古猿。
可见,生物是在为满足其生理需求而去适应环境的行动中演变发展的。人是动物为了生存而演变形成的最高级的生命形态。
因此,关于人类如何从猿猴演变为人,可以得出以下的论断:
(1)猿猴类动物生成于热带、亚热带树林里。而人类生成的地方应该在亚热带和温带。猿猴类动物是在某种喜欢吃果子的动物征服果树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远古时代,热带应该是果树最多的地方,最适合它们的演化。
(2)按照上述猿猴演变成人的迁徙过程,只有那些有亚热带、温带的陆地才具备生成人类的自然条件。凡是具备这样的条件的地区都有可能是人类的起源地。如果地球上只有一个这样的地区,那么人类的起源地就是同一个;如果地球上有不止一个这样的地区,那么人类的起源地就是多个。东亚、中亚、东欧、非洲都是既有热带也有亚热带、温带的陆地。因此,这些地区应该都是人类起源地。我们应该仔细地研究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和猴类、大猩猩等动物的活动区域,借助于考古和地球上的生物进化时间表,从而能确定人类的起源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