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雷格瑞事件:人类学中的经典案例

雷格瑞事件:人类学中的经典案例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雷格瑞事件是人类学中的经典案例。村议会根据本村的制度,对擅离职守的雷格瑞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剥夺了他的房产,没收了他的财产,并开除了他的村民资格。但巴厘岛人根据自己独特的意义构想和知识体系解释雷格瑞的行为,恪守自己的规则处理这一事件。以上草莓部落的故事和雷格瑞事件可以用于说明近代人类学和现代人类学的区别,即它们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而雷格瑞事件的发生表明了“普遍性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冲突。

雷格瑞事件:人类学中的经典案例

在这里,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现代人类学家是如何用“他者”的目光去看待非西方文化的。雷格瑞事件是人类学中的经典案例。这个事件是这样发生的:

雷格瑞是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村民。有一天,他的妻子突然出走了,失踪了。他很着急,于是就向村议会提出申请,要求村议会派人一起去把他的妻子找回来。但村议会的人认为这件事情对他们村子而言并不重要,所以一直置之不理。雷格瑞实在是气愤啊!他只好自己去找妻子。可是,村里有一项轮值制度,每个人一年当中都有一天是要值班的。正好这一天轮到雷格瑞值班,雷格瑞哪里还管这些,只顾自己去找妻子。雷格瑞没找到妻子,回来后就受到了村议会的惩罚。村议会根据本村的制度,对擅离职守的雷格瑞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剥夺了他的房产,没收了他的财产,并开除了他的村民资格。雷格瑞因此而深受打击,得了精神病,没人理睬,成了流浪汉

故事的基本情节就是这样的。现在我们需要对这一事件进行评论。究竟是要谴责村议会的这种行为,还是雷格瑞理应受到这种处罚?

一般人应该很同情雷格瑞的遭遇。人们一定会认为村议会缺乏人道主义精神,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一般人的这种眼光应该算是“他者”的目光还是“本己”的目光?在雷格瑞事件中,“他者”是谁?

其实,“他者”不是雷格瑞,而是村议会制度所代表的那个巴厘岛村的文化。这个文化在人类学中被称为“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这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提出的一个概念,也是他在一本名为《地方性知识》的书中所体现的一种观念。

克利福德·格尔茨认为,巴厘岛之外的外部世界所运作的那一套知识体系与巴厘岛的文化是格格不入的。他通过这个事件来说明,虽然根据外部的法律,雷格瑞的村民资格应当受到保护,“即使一定要惩罚他的话,也必须改变方式”。但巴厘岛人根据自己独特的意义构想和知识体系解释雷格瑞的行为,恪守自己的规则处理这一事件。这种解释和处理并没有受到外部知识体系的影响:根据村中规则,雷格瑞拒绝自己对村公务的责任,理应剥夺其在巴厘岛的“村民”权利。

以上草莓部落的故事和雷格瑞事件可以用于说明近代人类学和现代人类学的区别,即它们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近代人类学的特点是什么呢?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观察其他文化的时候采取“本己”的目光。现代人类学的特点是什么呢?与近代人类学相反,它在观察其他文化时,采取的是“他者”的目光。

按照人类学的观点,“本己”的目光又叫客位的目光,而“他者”的目光又叫主位的目光。人类学家在研究不同民族和他们的文化的时候,十分强调主位和客位的观察方法的区分。在人类学的方法中,主位的观点指的是被研究者(也就是局内人)对自身文化的看法,而客位的观点则是指这个文化的局外人的解释。(www.xing528.com)

除“本己”和“他者”的区别之外,近代人类学和现代人类学之间的区别还在于前者持有文化中心和文化等级主义的观点,而后者则坚持文化的互为主体性和文化相对主义

典型的文化中心主义的例子很多,如中国古代的民族观。那时有“非我族类”的大民族主义观念,对其他少数民族持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偏见,认为少数民族和汉族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用长城把少数民族排斥在外,在观念上也把少数民族作为另类来看待。那时是没有中华民族这个观念的。这是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心主义。

19世纪的时候,欧洲的探险家、商人、海盗等看见非洲黑人不穿衣服,就认为他们文化低下,还处在“野蛮状态”,认为自己是先进的,非洲黑人的文化是落后的,认为欧洲是世界文化的中心。近代人类学就是在这种客位的目光下发展起来的。那时,西方人类学家常常把英国德国和法国的穷苦农民和欧洲以外的其他民族同等看待,把他们的文化看成是低级、落后的文化,认为他们的文化是原始的,那里的人民是未开化的。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当时的人类学家也认为这些落后民族经过慢慢进化,也是可以不断进步的,可以从低级发展到高级。

现代人类学与近代人类学相反,它坚持文化的互为主体性。什么是文化的互为主体性?英文里叫“cultural inter-subjective”。它和“他者”的目光有一致的地方,有密切的联系。意思就是用“推人及己”对人的素质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解。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草莓部落的故事说明什么?在我们认为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些地方,那里的人认为并不需要,甚至认为现代化实际上是在危害他们的文化。大家学过历史,知道北美的印第安人都有过这样的遭遇,白人通过战争和强迫同化的方式消灭了印第安文化。而雷格瑞事件的发生表明了“普遍性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冲突。格尔茨认为,知识的性质是地方性、多元的,因为人们生活所凭借的符号系统是特定、地方化、特殊性的,借助这些符号系统的作用,意义结构才得以形成、沟通、设定、共享、修正和再生。这个系统的作用是甄别日常行为的意义和类别,地方性知识力图维持这些特定的意义系统,并根据它去组织行动。在这里,事件本身传达的意义是独特的,无法运用外部的一般性规则进行“客观”反映,在外部的知识体系中理解和解释这些事件是困难的,甚至往往出现错误。正确的认识途径只能是运用巴厘岛人自己的知识系统去理解他们的事件。

过去这方面的教训很多。有这么一个例子,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乡有一个少数民族叫“纳西族”,那里盛行一种“阿注婚”,其实并不是什么婚姻。他们的小社会中没有父亲和丈夫。在那里,男女之间可以自由地同居,当然我们这个社会绝对不能这样。和我们相反,他们认为独占是不可接受的,是一个十分怪异的想法,是要受谴责的。

综上所述,近代人类学与现代人类学的区别就是其观察其他文化时,采取的是“本己”的目光还是“他者”的目光,是采用文化等级主义还是文化的互为主体性,是采用文化中心主义还是采用文化相对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