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下水资源量30.73亿m3,其中,平原区26.63亿m3,山丘区4.10亿m3,地下水资源量加地表水资源量与水资源总量间的重复计算量28.59亿m3。
3.3.2.1 银川平原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银川平原地下水在径流过程中,一部分以潜水蒸发和人工开采的形式排泄,一部分则以侧向径流形式流向排水沟和黄河。银川平原地下水补给源主要有降水入渗补给、农灌入渗补给、渠系渗漏补给、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和洪水散失补给五个方面。
(1)降水入渗补给量 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取决于大气降水量、降水形式以及包气带岩性和地下水位埋深等。银川平原降水量较小,且多集中在7~9月,这期间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包气带岩性为贺兰山洪积倾斜平原和周边台地最粗,冲湖积平原最细,地下水埋深由周边山区向黄河变浅。包气带岩性粗大、地下水位埋藏浅的地方有利于降水渗入,但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上部岩性颗粒虽然粗大,可水位埋深大于60 m,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很小。
(2)农灌入渗补给量 农灌入渗补给量是指灌溉水进入农田后,经包气带渗漏补给地下水的水量。银川平原是宁夏重要的农业基地,随着农田开发,灌溉水量日益增加。由于农田类型不同,灌溉定额也不同,而且在不同地区,同一类型农田的灌溉定额也有一定差别。因此,将平原农田类型分为水田、水旱轮作地、旱作水浇地和林果四种来计算农灌入渗补给量。由于在农田灌溉水量中,有一部分是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的,因此在进行地下水补给量计算时应把这部分水剔除掉。
(3)渠系渗漏补给量 银川平原灌渠密集,地表土层厚度较薄,且渠道一般切入具有一定渗透性的地层,使渠水与地下水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据调查,银川平原渠水位均高于地下水位,因此渠系渗漏对银川平原地下水有一定的补给,且渠系渗漏补给量受到渠道长度、渠道行水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支斗渠的渗漏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本次研究仅考虑干渠的渗漏补给,银川平原共有干渠10条,分别为东干渠、汉渠、秦渠、马莲渠、西干渠、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泰民渠和大清渠,各渠在区内的长度采用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详查报告中的数据,各渠系单位时间、单位长度的渗漏量根据前人资料确定。据调查,区内干渠为季节性引黄灌渠,每年的4月上旬至9月下旬进行夏、秋灌,10月20号至11月20号进行冬灌。在对银川平原十大干渠渠道长度、行水时间进行统计的基础上,根据各渠道单位时间、单位长度渠系渗漏量的研究成果,计算银川平原的渠系渗漏量。
(4)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量 银川平原东、西、南三面均为山区或丘陵台地,地下水自四周流向平原区。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主要分布在西部边界中、北段,裂隙发育,降水量大,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侧向补给量大;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分布较广,包括东、南、西南段边界,富水性好,对地下水补给有一定影响。
(5)洪水散失补给量 银川平原四周多为山区或丘陵台地,分水岭以内降雨形成的洪水只有少部分流入黄河和沟渠,大部分在山前散失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洪水散失补给量取决于山区洪水的大小和补给区岩性颗粒的大小、地形坡度等。西部贺兰山中北段山高谷深,降雨量大,山前洪积扇包气带岩性多为卵石、砾石、砂砾石及砂土,洪水易于渗漏补给地下水,其他地区地形平缓,降水量小,补给区包气带岩性较细,洪水散失补给相对较小。根据银川平原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在对各地貌单元形成山洪的面积进行统计的基础上计算山前洪水散失补给总量。表3.3-1为银川平原地下水水均衡计算成果表。(www.xing528.com)
表3.3-1 银川平原地下水水均衡计算成果
银川平原地下水总补给量为23.758亿m3/a,其中超过50%的补给水来自于渠系水的渗漏补给,农灌入渗补给量占到21.425%,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量占到10.042%,降雨入渗补给量占到6.659%,仅有不足2%的补给水(0.381亿m3/a)来自洪水散失补给。均衡期内银川平原地下水的总排泄量为23.949亿m3/a,大部分地下水通过潜水蒸发和排水沟进行排泄,其排泄量占到地下水总排泄量的70%以上,人工开采量占25.062%,地下水向黄河排泄仅占地下水总排泄量的4.154%。地下水在均衡期内的均衡差为Q补-Q排=-0.191亿m3/a,相对均衡差为-0.804%。因为银川平原地下水在均衡期内的补给小于它的排泄,由此可知银川平原地下水在均衡期内处于负均衡状态,说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均衡有影响。
3.3.2.2 卫宁平原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均衡期内研究区的潜水补给总量为4.069 5亿m3/a,其中36.36%的补给水来自于渠系渗漏入渗补给,农灌入渗补给量占到35.08%,侧向径流补给量占到19.63%,降水入渗补给量占到8.93%。均衡期内研究区的潜水的排泄总量为3.9309亿m3/a,大部分地下水通过潜水蒸发、人工开采和排水沟进行排泄,其中,潜水蒸发排泄量占到28.06%,人工开采潜水量占22.14%,排水沟排泄量占到了潜水总排泄量的32.63%,地下水侧向排泄占到潜水排泄总量的17.16%。均衡期内潜水的均衡差为Q补-Q排=0.1386亿m3/a,相对均衡差为3.41%,基本处于均衡状态。表3.3-2为卫宁平原地下水水均衡计算成果表。
表3.3-2 卫宁平原地下水水均衡计算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