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至迟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国语·周语上》中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的警语,说明当时堤防已有一定的规模。春秋中期,这种堤防修筑已较为普遍,诸侯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甚至以水代兵。到战国时期,经过兼并战争,黄河下游只剩下魏、赵、齐、燕等国。“齐与赵魏以(黄)河为境,赵魏濒山,齐地卑下”,因此,汛期齐国往往首先受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齐国就在离河25里处修筑了一道堤防。齐国一侧有了河堤的保护以后,洪水的威胁便转移到了赵国和魏国。仿效齐国的做法,赵魏两国也在离河25里的地方筑堤,保护自己。这样,在黄河两岸,齐国与赵魏两国之间,就形成了距离为50里的两道彼此对应的堤防,这是黄河,乃至全国最早的一段系统的堤防。
秦朝统一六国以后,首次对黄河堤防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整治。秦始皇在刻石记颂统一的功德时,专门为此写下一笔:“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以后的朝代多数也都有修筑、加固黄河堤防的举措,而且,由于黄河数次决口、改道,两岸堤防也随之重修。目前尚存的黄河下游古堤有西汉左堤、西汉右堤、东汉左堤、东汉右堤、明清左堤(二段)和明清右堤等几段,现有的黄河大堤也是在历史遗留的老堤基础上逐步培修加高起来的。
长江中下游的堤防始于护城堤。据考证,现今湖北省黄陂县境内建于3500年前的盘龙城城址一面临盘龙湖,一面临河。当时修筑的城堤具有防水和防敌的双重作用。西汉时襄阳附近已出现堤防,东晋桓温开始创筑荆江堤防,以保护江陵城的安全。此后经过历代续建衔接,至北宋中期荆江北岸形成连贯的大堤,不过仍保留着被称作“九穴十三口”的分洪口门。到明朝嘉靖年间,这些分洪口门全部封闭,荆江北岸大堤完全连成一体。长江干流荆江至江苏段和支流汉、湘、赣等各江的堤防在元、明、清三个朝代普遍兴修,并形成系统。(www.xing528.com)
除黄河大堤和长江的荆江大堤之外,洪泽湖大堤也是具有千年以上历史的古堤。洪泽湖大堤的雏形是高家堰,相传是东汉末年由陈登组织修建的,以后逐渐增筑,经过几次大修而成为如今的洪泽湖大堤。
从春秋时期至20世纪上半叶,堤防一直是我国防御洪水的主要手段。经过十几个朝代、2000余年的建筑、加固和修复,到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共有江河堤防4万km2左右,其中65%集中在长江流域的湖区和圩区;其他比较重要的堤防分布在黄河下游、淮河下游、钱塘江和海岸(海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