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数据时代会计人才培养的改革趋势

大数据时代会计人才培养的改革趋势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院校理应立足于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力求能够培养出符合大数据时代要求的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知识领域应涵盖三部分:其一是拥有财务会计核心知识以及技能。

大数据时代会计人才培养的改革趋势

(一)人才类型向着大数据时代的应用复合型靠拢

大数据时代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背后不仅是信息技术革命,还与个人相关,改变着人们解读世界以及预测未来的方式。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出现,也是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的原动力。高等院校理应立足于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力求能够培养出符合大数据时代要求的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例如,2019年9月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针对会计学本科专业开设了“大数据+会计”特色方向班,持续打造南京理工大学“紫金会计”学科品牌。

1.需要明确大数据时代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定位

大数据的确能够创造价值,但这种价值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大数据将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组织的竞争和运营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必然需要传统财务部门的支持,为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借助洞察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对基于历史的、动态的数据进行聚合和分析,总结分析出更智能、实时和基于事实的决策。由此可见,社会组织中的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财务会计知识,同时掌握大数据的处理能力和技术。“大数据+会计”专业毕业生将不仅能够掌握在金融行业、跨国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理论、会计实务及科研方面与财务工作相关的专业技能,更能够基于突出的数据分析能力将战略、财务、业务、会计、商业分析有机整合,为组织提供决策支持。因此,大数据时代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应定位于“适应大数据时代需要,能够将财务会计、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能融会贯通应用于商业活动的复合型人才”。

2.构建大数据时代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知识领域

信息技术是会计人才的一项必备能力。国际会计教育准则委员会(IAESB)制定的11项专业胜任能力中就涵盖了2014年信息技术国际学院协会出具的国际会计认证标准。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需要能够进行数据的创建、共享、存储、分析、报告和挖掘等。现阶段对于高等院校会计专业而言,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用数字驱动决策将是社会组织进行有效管理的方式,未来的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数据思维方式。为了能够胜任大数据时代的专业化岗位,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需要全面掌握财务会计、数理统计统计分析软件应用、数据库和建模、数据可视化应用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知识领域应涵盖三部分:其一是拥有财务会计核心知识以及技能。学生应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财务和会计的理论和知识,可以正确解读产生财务会计信息的业务过程,掌握财务会计信息的编制原则、方法。其二是具备财务会计大数据分析能力。学生应掌握数据库管理、数据建模、数据分析工具和技能,如Python、R语言、SASS等具体的使用技能,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发现对企事业单位具有真正价值的数据集。其三是具备财务会计大数据应用能力。学生应掌握预测学、供应链和人力资源分析、商务分析、财务与风险分析、数据可视化等知识和技术,具备预测分析能力,从而通过对财务会计大数据的分析,洞悉企事业单位的供求趋势和业绩趋势,并通过实现“数据可视化”和控制表等方式与非财务信息相结合,为企事业单位的战略和决策提供依据。除此以外,高等院校还需根据本科、硕士、博士的不同培养阶段来设计人才培养知识和技能的进阶和递进。

(二)构建与行业紧密协作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对会计教育会产生颠覆性影响,需要高等院校不断向社会输送具备核心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的专业人才。高等院校应顺应时代要求和发展机遇,培养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在传统会计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型升级。构建依托行业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会计专业的重构和升级建设。目前,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本科阶段细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等;研究生阶段划分为会计学术硕士、审计学术硕士、会计专业硕士、审计专业硕士;博士阶段设有会计、审计专业,其中除了会计电算化方向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在高等院校各培养阶段课程结构中的比重都不高。进入大数据时代,并不意味着会计要让位于信息技术、统计学科,而是迫切需要高等院校将传统会计专业进行重构与升级,这不可避免地需要突破多重困境:与大数据时代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相比,传统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会计课程的比重较高;数据分析能力培养课程不足;现有实践教学环节偏重于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还需补充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环节;相关师资紧缺,且缺乏会计领域的大数据教学资源。高等院校对传统会计专业进行重构与升级,需要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树立清晰的专业发展目标,制订有序的专业建设规划,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多个领域展开全方位的提升,对于现阶段较为薄弱的应用能力培养课程、大数据财务会计分析能力加以优化建设。高等院校必须增强投入的广度和力度,尽快形成专业发展支撑。

(三)建立跨学科合作的人才培养体系(www.xing528.com)

培养下一代会计师,塑造未来的卓越会计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会计高等教育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段。高层次的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能够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复杂环境,因此,会计、信息技术、统计相关学科应深入合作,开展富有成效的教学和科研。由于会计、信息技术和统计学科之间存在差异,且大多数高等院校分属不同的院系,需要从学校层面建立跨学科协作平台,汇聚不同领域的教学教师,发挥各自的学科和专业专长,进行互补性教学和研究,实现N个1相加大于N的共赢效果。高等院校需要建立跨学科协作的长效机制,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进行创新。由于不同学科、院系的利益目标存在差异和冲突,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跨学科人才培养造成障碍,因此,为了突破学科界限和阻力,高等院校可以设立会计跨学科委员会,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发挥重要的桥梁搭建作用,将一个个专业和学科的孤岛连接成网络,推动各专业教师开展跨学科协作。长期而有效的跨学科人才培养,需要持续建立跨学科合作载体和工作机制,如开展跨学科系列讲座、跨学科研究项目共同体、多学科的选修课程等。项目负责制培养方式以研究和探索项目、实践项目等为载体,为不同学科的教学教师和学生设立短期和长期的合作项目,启发学生对项目的好奇心和兴趣,在学习中锻炼学生的沟通、合作与互信、纪律和操守,鼓励学生发挥探索精神,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新技能的理解和实际操作。项目制培养方式以实现一个目标、解决一个困难、突破一个难题为突破口,推动教学教师和学生跨学科合作,在专业应用领域推陈出新,逐步积累和凝练专业特色。此外,高等院校还可以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进行创新,如设立会计专业与信息技术专业、统计专业双学位,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四)与行业组织和实务界紧密合作

大数据时代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特征,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大数据的应用从实务界兴起,行业组织快速响应,高等院校接力发展。例如,麦肯锡咨询公司自2010年以来就在不断探索和引领大数据在健康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竞相在审计大数据、税收大数据等业务领域展开应用创新。高等教育院校需要立足于行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从人才培养的全局入手,集合会计教育、会计研究以及会计实践,拓展校企、校政合作的深度、广度,才能培养出适应当前需要的专业会计人才。高等院校要保持学科和专业的开放度和融合度,与行业组织、会计师事务所、政府等单位和部门紧密合作。成功的校企、校政合作,需要高等院校与合作单位共享知识和最优实务,其中包括共建科研机构、合作研究、共同开展技术咨询和攻关;联合开展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合作,如在高等院校成立企业学院;需要聘请实务界专家担任兼职导师;需要向合作单位开展员工培训;需要共同申请专利,共享知识产权。高等院校只有在多方面拓展与合作单位的合作空间,形成立体、稳固的校企合作网络,才能为大数据时代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五)加快大数据资源建设

大数据时代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核心价值是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数据思维相结合。然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应用能力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大数据资源相对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掣肘。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对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来说不可或缺。高等院校所使用的大数据,包括源自我国和其他国家政府的开放数据、知名企业的开放数据以及从数据公司购买的数据。根据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我国将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力度,建成国家统一的数据开放平台,从平台上可以获取政府向公众开放的有关经济建设、资源环境、教育科技、道路交通、社会发展、文化休闲、卫生健康、城市建设、信用服务等方面的大数据。随着平台的逐步完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将成为高等院校开展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数据来源。此外,高等院校还需要根据学科和专业特性,购买或获取反映特定企业、特定行业业务和交易特征的大数据,用于开展教学和科研,例如,应用大数据分析审计电子商务平台时,所运用的电子商务平台一个年度的交易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识别税务风险时,所使用的一个城市所有企业若干年度的税务大数据等。由于教学和科研的大数据需要采集或购置、整理、挖掘、分析、存储、更新、访问,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以建立大数据共享中心,配备信息技术设备、软件以及相应的技术人员,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以及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保障。同时,高等院校还需建立大数据管理制度,规范师生在使用大数据的过程中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六)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

决定高等院校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最核心要素是师资队伍。尽管大数据在我国的发展迅速,但是目前掌握大数据技术、有大数据应用经验的专业教学教师数量有限,师资队伍运用大数据的整体水平与专业建设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教学人才的短缺以及由此导致的学科、专业体系不健全,是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高等院校的管理机制创新不足、对教学教师的科学评价和激励不足,进一步加剧了现有师资队伍与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矛盾。

高等院校的办学层次和社会影响力,主要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对社会的贡献,高等院校应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卓越人才。在大数据背景之下,信息技术的更新加速影响深远,因而,只有拥有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高等院校,才能获得竞争优势。高等院校应在管理体制、机制上适应这种变化,推动教学教师积极融入变革的洪流,成为变革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为此,高等院校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教学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各高等院校纷纷加大了吸纳人才的广度和力度,如竞相聘任国家“千人计划”学者、两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等国家级高端师资,大量引进海外学者,短期内提升了高等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层次;但如果高等院校缺乏完善的、公平的教学教师发展生态环境,则可能面临“招进来,留不住”的局面,还可能挫伤校内教学教师的积极性。因此,高等院校要根据学校的战略规划,建立公平、合理的评聘机制,既要发挥高端人才的“领头羊”作用,又要广泛调动校内教学教师的积极性;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教师培训,推动教学教师参加行业组织、知名企业的培训,强化大数据在专业教学和科研活动中的应用;要全面提高教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要提高教学成效,加强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加大对大数据应用于教学和科研的支持力度,根据学科专业布局组建矩阵式、交叉融合的学术团体,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要激励教师将教学和科研瞄准国际、国内的学科前沿和实践发展潮流,紧扣时代脉搏;要积极参与国内、国外的教学和学术交流和合作,全面提高育人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