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资源基础理论研究
水利科技要紧紧围绕水利的重大问题开展科技攻关,解决水利现代化进程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在水利科技优先发展领域中加强科技创新。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实与21 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之间的尖锐矛盾,迫切呼唤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一套完整的水资源管理理论。要重视水资源演变规律的动态研究。由于社会用水量急剧增长,产业格局发展的巨大变化,我国地表水资源的产汇流规律与地下水的补给及排泄规律以及水循环特征都发生巨大的变化。要研究在自然力与人类活动交互作用下,水的循环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要重视水的资源特性及环境特性的双重特性相结合问题,坚持水量与水质的统一,探讨其理论基础和定量分析方法。要重视水资源利用的有效性问题,建立水资源开发的科学评估体系。要特别重视西部大开发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科技支撑。实现水资源的管理与配置的现代化,必须建立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这种系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运用各种高新科技手段,对流域或地区的水资源的水量与水质等大量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及管理。以现代水资源管理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为依托对流域或地区的水资源进行实时、优化配置和调度。以远程控制及自动化技术为依托对流域或地区的工程设施进行控制操作。
2.重大水利工程科技创新
在21 世纪前叶,水利工程建设将遇到更为复杂、更为艰巨的重大课题,包括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工程、经济、环境等极为困难的问题,也包括枢纽工程建设中,在高寒地区建高坝,岩土高边坡稳定,强震区工程防护,大跨度地下洞室群等方面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在加强前期工作提高勘察设计现代化水平方面,在病险水库的病害机理诊断及除险加固技术方面,都有大量的科技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一批新型结构将在大坝及输水建筑物设计中采用。在工程计算分析方法方面,将更重视仿真全过程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水利工程建设迫切需要开发研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防水、密封、抗冲磨、抗气蚀、防酸雨、耐老化等新型防护材料。在施工技术方面,在借鉴国外大型施工机械技术基础上,将进一步国产化。
3.防洪减灾科技创新
防洪减灾科技方面,要在流域生态系统重建的总体框架下研究整治河山、防洪建设方略。结合我国国情,综合工程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理论,对自然、社会、经济诸因素全面考虑,开展现代防洪减灾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综合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引进洪水风险分析理论,开展流域防洪规划理论的研究。要重视洪水成因及预报方法的研究,探索洪水成因及演变规律。建立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防洪信息指挥系统,开发不同尺度洪水预报模型。要加快引进开发高新技术,提高水灾监测、预报、评估及防洪工程安全监测水平。在减灾技术开发方面,要加强泥石流防治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崩岸防治技术的开发,堤防加固及抢险技术的开发及推广。(www.xing528.com)
4.节水技术创新
在节水灌溉科技方面,配合大中型灌区以节水灌溉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从宏观角度,将重视灌溉系统的水资源的运移、转化与消耗规律的研究,开展区域水平衡与农田水分转化机理研究,其目标是科学地制订灌区改造规划,确定各地区的实际节水潜力,为我国21 世纪上半叶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要强调灌溉技术与农业技术相结合,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民增收服务,形成良性运行机制。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在精细农业的框架下,研究高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及水与土、肥的关联技术。在半干旱地区,集雨技术的提高,非充分灌溉机理研究和技术开发,劣质水利用等都是一些重要课题,通过综合措施提高农田水分生产效率。采用高新技术,建立大型灌区的实时监控系统,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要重视节水灌溉设备的技术升级问题,积极促进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上规模、上档次,实现产业化。
5.水环境保护技术创新
在水环境保护技术方面,逐步在大江大河上建立水环境实时监控系统,实现水环境管理的自动化。开展水污染分析及对策研究,开展不同类型水域的水体纳污能力的研究,以确定其水环境容量。积极改善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与提高农田抵御涝渍盐碱灾害的能力。在河湖整治技术方面,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深入研究河道泥沙与区域环境演变的基础理论,研究河湖关系的演变规律。在深入研究泥沙运动基本规律理论及河床演变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各种类型河道整治工程的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在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建设技术方面,要开展不同类型地区的水土保护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生态脆弱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综合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