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00年虚拟水流动情况及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2000年虚拟水流动情况及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12.172000~2003年我国区域间粮食流通及虚拟水通量北方地区由于粮食调出量的不断增大,所带来的虚拟水的输出量也不断扩大。

2000年虚拟水流动情况及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12.6.1.1 2000 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 消费及进出口贸易

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粮食产量连续4年下滑。2003 年,粮食产量仅为4.31 亿t,达到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最低点。2003 后,在国家粮食宏观经济政策的干预下,粮食产量逐渐回升。2005 年达到4.84亿t,为1998 年以来的第三高产年。从区域格局看,北方粮食产量在全国所占比重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如表12.15 数据显示,这一比重已由2000 年的51.4%上升至2005 年的56%,北方地区在国家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得到强化(见表12.15、图12.2)。

表12.15 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及其区域格局变化情况

图12.2 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变化

与此同时,我国粮食进出口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00 年以前我国粮食进口的大宗品种为小麦,出口的大宗品种为玉米和稻谷。2000 年以后,随着国内玉米消费量和小麦产量的提高,谷物的进口量基本稳定在1000 万t左右,尽管出口量随着粮食产量有所波动,但谷物进出口量基本持平。而随着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逐年扩大,大豆和植物油的进口量大幅度上升,2005 年达到2659 万t,超过我国大豆年产量,我国从大豆的净出口国成为大豆的净进口国(表12.16,图12.3)。

12.6.1.2 2000 年我国以粮食为载体的虚拟水流动情况

应用本章12.1 提出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STAT数据库提供的各国各类农产品贸易2000~2003 年的四年系列资料对我国以粮食为载体的国际、国内的虚拟水贸易量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由于我国大豆进口量猛增,我国因粮食国际贸易而产生的虚拟水的净进口量持续增长,由2000 年的361 亿m3增加至644 亿m3,这期间由于大豆进口量年际间有所波动,虚拟水净进口量因而随之有所变化。从平均值看,在虚拟水进口量中,大豆的净进口量占到全部虚拟水净进口量的95%以上,而谷物、薯类和其他豆类的虚拟水净进口量不到总量的5%。

(www.xing528.com)

图12.3 1999~2005 年我国大豆及谷物进口量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在我国大豆进口猛增的同时,植物油的进口增长势头也很强劲,由2000 年的290 万t增加至2003 年的650 万t。以大豆出油率15%进行推算,2003 年折合进口大豆约4300 万t。若计入植物油进出口所产生的虚拟水贸易量,则2003 年我国虚拟水的净进口量高达1948 亿m3,较2000 年增长1 倍多(见表12.16、图12.4)。这也与2003 年我国旱情严重,农产品大幅度减产有直接关系。

表12.16 2000~2003年我国粮食净进口与虚拟水净进口量

图12.4 2000~2003 年我国粮食贸易虚拟水净进口量变化情况

在扣除粮食进出口量对我国国内粮食流通产生的影响,同时遵循我国库存粮食全部来自于北方地区这一基本假定后,就可进行我国国内虚拟水贸易量的计算,计算结果见表12.17。由计算结果看,我国“北粮南运”的格局近几年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北方粮食向南方调出量逐年增长,由1999 年的1710 万t增加至3940 万t。自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4年出现下滑,由于1997~1999 年连续取得丰收,我国粮食库存一度达到3 亿t,因此从2000年起尽管我国粮食产量逐年下降,但由于库存量大,起到“存丰补欠”的调节作用。

表12.17 2000~2003年我国区域间粮食流通及虚拟水通量

北方地区由于粮食调出量的不断增大,所带来的虚拟水的输出量也不断扩大。由1999 年的176 亿m3增加至2003 年的433 亿m3,其中2000~2003 年年均调出量为385 亿m3(见图1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