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洪水灾害损失评估及水利与国民经济发展研究成果

洪水灾害损失评估及水利与国民经济发展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成我国主要江河流域中下游河道洪水灾害损失的区域大致分布如下。据2003 年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损失统计,涝灾损失比例占到70%以上。表7.4长江流域中下游三峡建成前后期望损失估算单位:亿元长江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排涝标准不足3年一遇的耕地约有200万hm2,从近期发生的洪水看,涝灾损失已明显超过河道洪水损失,据《中国江河防洪丛书

洪水灾害损失评估及水利与国民经济发展研究成果

一般地说,应采用前述标准方法开展洪水损失评估,但由于基础资料的欠缺和工作量浩大,目前还难以在流域级别运用。为定量评价洪水风险,设计合理的防洪减灾对策,根据现已掌握的有关资料,综合运用流域多年平均成灾面积、江河洪水平均泛滥面积、灾情统计数据和单位面积综合损失值等参数对我国洪水灾害损失作如下宏观分析与估算。

7.4.5.1 近期水灾损失情况

1991~2003 年全国水灾损失如表7.1 所示。其中1991 年、1996 年、1998 年为大水年份。

表7.1 1991~2003年全国水灾损失统计 单位:亿元

1.山丘区洪水和平原区洪水

据1950~1990 年的41 年统计数据,平原区洪涝灾害造成的受灾面积和倒塌房屋约占全国总数的2/3 弱,山丘区占1/3 强。而死亡人数相反,平原区和山丘区分别占1/3 和2/3(表7.2)。

1950~2000 年,全国平均每年成灾面积523 万hm2(表7.3),以上述比例分配,平原区年均约340万hm2,山丘区为173 万hm2

表7.2 中国平原区、山丘区水灾灾情(1950~1990年)

表7.3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同年代洪涝灾害损失表 单位:万亩

2.河道洪水灾害和涝灾

(1)河道洪水灾害。河道洪水灾害指因河湖高水位或河湖洪水泛滥造成的灾害。经过50多年的防洪工程建设,各江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基本上已经可以抵御常遇洪水,有的河流,例如黄河、珠江流域的北江等,甚至可以防御稀遇洪水,河道洪水淹没面积大幅度减少。以长江为例,1954 年河道洪水淹没面积为167 万hm2,在现状防洪工程下,可将1954年河道洪水淹没面积减少为30 万~40 万hm2三峡水库发挥防洪作用后(2009 年),进一步减少为15 万~20 万hm2;而黄河流域下游,因以达到防御1000年一遇洪水的能力,几乎已消除了决口泛滥之虞。

构成我国主要江河流域中下游河道洪水灾害损失的区域大致分布如下。

1)长江流域:中下游滩区和部分一般圩垸,面积大约在2000~3000km2,大致是1998年溃口决堤洪水的淹没区,据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估计,在三峡建成前,年均耕地淹没面积30万~40万hm2,三峡建成后,减少为15 万~20万hm2

2)黄河流域:下游河道洪水威胁主要集中在滩区。

3)海河流域:中下游洪水主要淹没风险区为山前洪积、坡积平原地区和一些低标准蓄滞洪洼淀。

4)嫩江松花江流域:滩区、湿地和低标准农业区。

5)辽河流域:滩区、行洪区和低标准农田。

6)淮河流域:沿江行蓄洪区。

7)珠江流域:北江潖江天然滞洪区,西江肇庆以上各主要支流汇流地带。

对于山丘区河道洪水,即山洪,大量的水库工程也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其淹没面积,但由于人口增长和无序地侵占原来无人无资产的行洪河道,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水库的减灾效果,致使山洪灾害有增无减。

(2)涝灾。由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水灾统计资料看,涝灾在水灾损失中所占的比例呈增长趋势,这一特点在南方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和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涝灾态势日趋恶化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平原地区天然水面严重萎缩,原有水面被大量围垦,成为低洼易涝耕地。20世纪50年代长江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内湖天然水面面积约占圩垸面积的19%,目前已萎缩到5%左右,蓄涝能力减少75%,虽然修建了大量的排涝设施,仍不能抵消因蓄涝区减少所增加的涝水量,加之平原区积涝之时多处于河道水位较高的汛期,一方面自流排涝困难,甚至可能出现河道洪水倒灌的情况而被迫关闭排涝涵闸;另一方面为缓解河道防洪压力,有时会强制性地停用机排设施,形成“关门淹”的局势,这种情况在各流域普遍存在。其二,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向周边地区高速扩张,这些地区又往往是低洼地带,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导致地表积涝水量增多,加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涝水问题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排涝通道和滞蓄雨水设施不充分,而造成一旦发生较强的降雨出现严重内涝的情况。

1991 年江淮洪水、1996 年和1998年长江洪水、1999 年太湖洪水和2003 年淮河洪水明白无误地揭示了涝灾更甚于河道洪水灾害的新的水灾态势。

淮河流域和太湖流域是1991 年水灾损失的主体,约占当年全国水灾损失的70%,而涝灾损失又占水灾损失的70%以上。据2003 年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损失统计,涝灾损失比例占到70%以上。

1996 年长江洪水,水灾总面积7300 万亩,其中河道洪水淹没面积160 万亩,涝灾面积约7000万亩。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河道洪水淹没面积300 多万亩,涝水淹没面积约8600 万亩,河道洪水损失194亿元,涝灾损失1100亿元。

表7.3 中20世纪90年代成灾面积的异常增加,明显地反映了内涝态势恶化的现状。(www.xing528.com)

3.水灾的城乡分布

据全国防洪规划中的统计数据,我国城市水灾约占全国水灾总损失的16%。无疑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水灾所占的比例将逐步增加。

7.4.5.2 水灾损失评估

1.长江水灾损失

据《中国江河防洪丛书·长江卷》分析,长江流域中下游达到1980 年防洪标准后(现已达到),河道洪水年均淹没耕地4.1 万hm2,以1998 年实际洪水灾害损失统计的单位面积综合损失资料为依据,河道洪水灾害年均(期望)损失约为31亿元。

长江三峡水库将于2009 年建成发挥效益,据分析计算(《中国江河防洪丛书·长江卷》),届时,长江中下游多年平均淹没耕地约为1.4 万hm2(按城陵矶补偿计算)或1.8万hm2(按荆江补偿计算)。据一些文献分析,在近期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下(年均7%),洪水灾害损失的增长率约为3%,若以2010 年和2020 年作为预测水平年,设估计误差为±30%,三峡水库在荆江补偿或城陵矶补偿两种调度方式下,2010年和2020年的期望洪灾损失及其估计误差如表7.4 所示(作为比较,将现状损失的计算结果也列入表中)。

表7.4 长江流域中下游三峡建成前后期望损失估算 单位:亿元

长江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排涝标准不足3年一遇的耕地约有200万hm2,从近期发生的洪水看,涝灾损失已明显超过河道洪水损失,据《中国江河防洪丛书·长江卷》中估计,长江中下游年均涝灾面积约67万hm2(包括太湖流域),根据1988年洪水统计数据,每公顷涝灾综合损失约为1.9万元/hm2,则涝灾年均损失约为127亿元。

长江上游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境内,一般年份受灾面积约15 万hm2。根据1981 年洪水损失情况测算,当时单位面积损失约为2300 元/hm2,取单位面积年损失增长率为3%,推算到2000 年,单位面积损失约为4150 元/hm2,折算到2000年价格,单位面积损失约为13000元/hm2,以年均受淹面积15 万hm2计,年均损失约为20亿元。

考虑到长江流域一些支流的洪水灾害损失,估计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年均损失在200亿元左右,其中河道洪水(包括山洪)年均损失约70亿元,涝灾年均损失约130亿元。

2.海河水灾损失

据《中国江河防洪丛书·海河卷》载,1950~1987 年38 年间,河道洪水实际淹地624万hm2,平均每年淹地16.4万hm2;淹没损失共计154.8 亿元(1980 年价),平均每年损失4.07亿元。若在此期间未修防洪工程,则平均每年淹地53.3 万hm2,年均损失估计为19.4亿元。同一时期涝灾实际淹地4000万hm2,平均每年受涝面积105 万hm2,年均损失约6.95 亿元。若将河道及排涝工程和设施还原到1950 年时的状况,则估计每年淹地约158万hm2,年均损失10.53 亿元(1980年价)。

若换算到2000 年价格,1950~1987 年38 年间的洪、涝灾害年均损失分别约为13.4亿元和22.9 亿元。

1978年后,海河流域防洪工程格局基本定型,此后流域整体防洪能力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据最新资料统计(《海河流域防洪规划简要报告》,2004年4月),1978~2001 年24年间,洪涝平均成灾面积约240 万亩,取2000 年实际亩均综合损失值1500元/亩,2000年的期望损失约为36 亿元,与以1950~1987年资料作为基础,换算到2000年的期望损失基本一致。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海河流域经济在此期间也以8%左右的增长率发展,若防洪能力仍处于20 世纪70 年代以前水平,则洪涝灾害损失大致会以3%左右的速率增长,推算到2000 年,期望损失将为65 亿元。由此估计,20世纪70年代末形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约减少了2000 年当年的30 亿元期望损失。

3.全国洪灾损失推算

(1)方法一:以长江流域成果为基础外推,用海河流域成果校核。

在进行各流域洪灾损失计算中,限于基本资料和时间,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灾害损失计算。通过对长江流域和海河流域灾损的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的分析,对洪水灾害损失起主要影响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①多年期望成灾面积及其单位期望损失;②保护区面积及其地均GDP;③流域径流深;④防洪体系调控能力。因此,可以建立上述因素与洪水灾害损失之间的关系,利用长江流域和海河流域的详细分析成果确定南方和北方各流域洪水灾害相关损失系数,通过综合分析计算,结果如表7.5所示。

表7.5 各流域片年水灾损失估算

由于海河流域的成灾面积中20世纪50~60年代占主要部分,比现状情况明显偏大,以此为基础推算其他北方流域显然使估算值偏小。以1998 年松花江、2003 年淮河的实际单位面积综合损失值修正,用于北方流域的损失估算修正,得到表7.6 的评估结果。

表7.6 各流域片年水灾损失评估 单位:亿元

由表7.6 可得全国水灾年损失值约662 亿元,设水灾造成的间接损失为直接损失的30%,则全国的水灾年期望损失约为860亿元。

(2)方法二:以全国成灾面积估算。

根据全国防洪规划中的数据,七大江河流域平均年成灾面积为6634 万亩,其中山丘区洪水成灾面积占1/3 强,约2500万亩,其余为平原河道洪水和内涝成灾面积,按最近的洪涝灾害损失比例分摊,平原河道洪水年成灾面积约300万亩,则涝灾面积为3800万亩。根据近来水灾统计数据,按平原河道洪水、内涝和山丘区洪水2000年亩均综合损失分别为5000 元、1000 元和600 元计,则年均损失分别为150 亿元、380亿元和150亿元,总损失约为680亿元,如计入其他中小河流的损失,则年均损失约为800亿元,计入间接损失,则约为1000亿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