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利基建投资带来的就业增长

水利基建投资带来的就业增长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利建筑业的就业净效应同样高于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矿采选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其他基础产业。可见,水利基建投资的增加有助于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水利基建投资带来的就业增长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目前在我国农村和城市中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我国劳动力资源在最近时期以每年1000万以上的速度迅速增加。几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是我国的一个最严重也是最难解决的社会问题。水利基建投资对国民经济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解决就业问题。利用投入占用产出技术和局部闭模型方法计算水利基建投资对就业的影响,包括总效应和净效应。

表5.9 各年度单位水利基建投资对GDP和对总产值的后向总效应和后向净效应单位:元

图5.5 水利基建投资的后向总效应和后向净效应变动趋势

5.4.3.1 最终需求对就业的总效应和净效应

一般地,利用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计算完全就业效应时采用如下公式:

式中:Ae为劳动力系数对角阵;A*为局部闭直接消耗系数阵;ΔI 为投资增量向量。

利用所提出的后向总效应和后向净效应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得到各部门最终需求变化对于就业的后向总效应和后向净效应的计算方法如下:

考虑进口影响,就业效应计算公式应为:

式中:A*D为对本国产品的局部闭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可采用如下方法由A*得到A*D

式中:αi表示第i 部门中间产品中国内生产所占的比例,其经济假定是对各种进口产品的消耗具有部门间的一致性。(www.xing528.com)

进一步考虑剩余生产能力的问题,可以得到就业后向净效应的计算公式:

式中:βi为第i 部门依靠原有生产能力生产的新增产出占全部新增产出的比例。

利用公式(5.51)计算的结果即为水利基建投资的就业总效应。利用公式(5.52)计算的结果即为水利基建投资的就业净效应。

5.4.3.2 水利基建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就业总效应与就业净效应

基于1999 年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计算水利基建投资对就业的总效应和净效应。为了便于将水利建筑业的就业效应与其他经济部门进行比较,同时计算了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就业效应。计算结果如表5.10、表5.11 所示。

表5.10 1999年各部门的就业总效应 单位:万人/亿元

表5.11 1999年各部门的就业净效应 单位:万人/亿元

我国1999 年水利建筑业每亿元总产出对劳动力的直接占用量为2590人,而其间接就业效应则要大得多,就业总效应为12.12万人/亿元,在所有部门中排在第五位,远高于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矿采选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其他基础产业。

从表5.11 中可以看到:就业净效应最大的是农业,为13.9 万人/亿元;最小的是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为0.7万人/亿元。水利建筑业仍是第五位,为3.7万人/亿元,比就业总效应少了8.38万人/亿元,这是由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有很多部门的剩余生产能力不足,很大一部分需求是依靠增加新的投资从而增加生产能力来满足的。水利建筑业的就业净效应同样高于非金属矿采选业(2.6 万人/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5 万人/亿元)、金属矿采选业(1.6 万人/亿元)、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7万人/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7 万人/亿元)、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1.1 万人/亿元)、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5 万人/亿元)等其他基础产业。

可见,水利基建投资的增加有助于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水利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长期以来水利雇佣了大量的农村和城市中的剩余劳动力,极大地缓解了社会就业的压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