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99年全国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编制成果

1999年全国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编制成果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编制1999 年中国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大致可分为四个工作阶段,各工作阶段又包括不同的工作步骤,分述如下。流动资金总额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制的1999 年全国资产负债表资料进行计算得到。

1999年全国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编制成果

编制1999 年中国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大致可分为四个工作阶段,各工作阶段又包括不同的工作步骤,分述如下。

1.第一阶段工作:编制1999 年全国(省)40 个部门投入产出表(延长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7 年40部门投入产出表,利用改进的RAS法等编制了1999 年40部门延长表。由于现有的各种核算制度不能直接提供编制投入产出延长表所需要的各种资料,需进行加工推算。编制延长表大致分为七个步骤:

第一步,按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和口径,调整各产品部门的总产出。

第二步,调整相应部门的增加值,把现行的工业统计在中间消耗中一些属于增加值的内容(如差旅费、会议费等支付给个人的部分)移至增加值项中,确定各部门增加值的数值。

第三步,确定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出口等最终使用项及进口项的构成。

第四步,按1999 年物价指数,对1997 年40 个部门投入产出表进行价格修正,并依此计算用1999 年价格表示的1997 年投入产出表的直接消耗系数。

第五步,确定各部门的重点中间投入流量或重点消耗系数的数值。例如电力对煤的消耗、生铁铁矿石的消耗、炼钢对电力的消耗、种植业化肥的消耗等。

第六步,在修订主要系数的基础上,利用修正的RAS法推算1999 年40 个部门表的中间投入矩阵

第七步,将中间投入矩阵与增加值构成矩阵、最终使用矩阵合并在一起,完成1999 年40个部门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

2.第二阶段工作:编制1999 年51 个部门全国(省)水利投入产出表

收集和分解12个水利部门的总量和投入结构资料,在1999 年延长表基础上编制1999 年51 个部门全国(省)水利投入产出表。(www.xing528.com)

新增与水利活动有关的12个部门(取消原40 部门表中的第26 部门即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分属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3 大类。公益性类包括3 个水利建筑业部门(即防洪除涝河道整治水利建筑业、水利生态环境建筑业、专用水源工程及水电特定水库建筑业),以及防洪除涝河道整治水利管理业、供水及综合利用水利管理业和水利生态环境建设(非建筑业)等6 个部门。准公益性类包括污水处理业和农业灌溉及农村供水业2个部门。经营性类包括城市及工业供水业、水力发电业、内河航运业和淡水养殖业4个部门。

根据各分类部门的信息资料,分别将12 个部门的投入构成和产出构成分别从相应40部门中分解出来,就可得到51 部门投入产出表。

3.第三阶段工作:收集和分解1999 年全国(省)及各部门的用水量,编制全国(省)1999 年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的水资源利用部分

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的主要部分是以实物量形式反映我国1999 年农业、各个工业部门、建筑业、商业等生产部门和居民消费领域使用水资源的情况,包括水资源在经济和生活中使用量(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水排放量等。

依据全国1999 年水资源公报和水利专业部门提供的数据,分解归类获得51 部门的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对应的用水量。在水资源公报中没有提供全国非电力工业分部门和建筑业、服务业分部门的用水量,采用了控制总量、依据各部门的用水系数和总产出资料再将用水量分配到各部门的方法来推算非电力工业分部门和建筑业、服务业分部门的用水量。

工业污水排放量及生活污水排放量的总量资料来自于1999 年全国水资源公报,分部门用水量的推算则利用了2000 中国统计年鉴中各工业部门污水排放量的数据。

4.第四阶段工作:收集各部门对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劳动力等的占用情况,编制全国(省)1999 年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的占用部分

全国固定资产总额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制的1999 全国资产负债表(内部资料),分部门的数据根据1999 年全国工业统计年报(内部)中各部门固定资产净值等数据和1999 年各部门固定资产折旧额等资料加以确定。

流动资产包括各部门的存货、其他非金融资产,以及现金、存款和国外金融资产等。流动资金总额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制的1999 年全国资产负债表资料进行计算得到。分部门的数据同样根据1999 年全国工业统计年报中各部门流动资金年平均数额等资料加以确定。

各部门占用的劳动力数量主要根据国家统计局发表的1999 年分行业年底从业人数、全国人口普查中的人口分行业数据、1999 年投入产出表中的各部门劳动报酬数据,并参考各行业工资总额及职工平均工资等数据来确定。

通过以上各项数据汇总,最终可分析得出全国或区域的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由此建立水利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相关数量经济关系,利用模型进行实际分析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