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不可低估的重要保障作用。水利建设的效益常常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而且三方面的效益是相互融合、渗透的,有些经济效益还具有间接性和不确定性。社会效益分析是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研究水利工程建设对国家和地方各项社会发展目标的贡献与影响。
对建设项目的社会评价和效益分析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目前尚没有成熟的统一的分析方法,更没有水利工程社会效益分析的国家规范和标准。1999 年由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编制的《水利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指南》可作为水利建设项目进行社会评价的指导性文件。本书的社会效益分析是参考了《水利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指南》和国内外工程的有关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4.3.2.1 减免洪水灾害方面的贡献
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70%的固定资产、44%的人口、30%的耕地、数百座城市,以及大量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的工矿企业都位于受洪水威胁的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我国大江大河的重要堤防一旦溃决,将使大量人口丧失生命(荆江大堤如在上段溃决,死亡人口将以百万计),更会有大量人口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灾区经济破坏,甚至影响经济全局,社会难以安定更遑论社会进步。洪灾除了造成大量直接经济损失之外,还有更多的损失是无法用货币衡量的。因此,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防洪减灾工作,50 多年来,修建了大量水库和堤防,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七大江河的防洪体系,在减免洪水灾害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长江流域降水丰沛,但时空分布不均,汛期暴雨集中,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洪灾。长江中游平原的地面高程多低于洪水位5~6m,有的甚至超过10m,特别是荆江地区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长江的治理一直坚持“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治水方针,对中下游3600km 干堤和3 万km的支堤进行了加高加固;兴建了荆江分洪、汉江杜家台分洪、洪湖隔堤等40 余处分蓄洪区,总分蓄洪容量达500 多亿m3;建设了大中小水库4 万余座,总库容达1300亿m3。上述水利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如1998 年长江发生的洪水与1931 年、1954年一样都是全流域型的大洪水,但洪水造成的损失比前两次要小得多。1931 年干堤决口3000多处,中下游地区几乎全部受淹,死亡人口14.5 万人。1954年干堤决口60 多处,洪水淹没面积317 万km2,京广铁路中断100多天,死亡人口3.3 万人。1998年洪水只有九江大堤一处决口,几天内就堵口成功,沿线城市和交通线均未受淹,虽然洞庭湖、鄱阳湖出现溃垸,但总淹没面积只有3200km2,其中耕地19.7万hm2,涉及人口229 万人,死亡1562 人。
黄河是世界著名的多泥沙河流,下游因泥沙淤积而成为“地上悬河”。黄河下游地区受洪水威胁严重,一直是国家心腹之患,历史上黄河下游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甚至有“黄河百害”之称,影响范围北抵天津,南达江淮,在冀、鲁、皖、苏25 万km2的土地上均有黄河洪水肆虐的痕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人民治黄”取得巨大成就,在中、下游修建了三门峡、陆浑、故县等干支流水库;全面加高和培厚1400km 大堤;建设北金堤、东平湖等分滞洪区;整治河道和险工段,建设护滩控导工程320余处,坝岸9000多道,已初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体系,取得了保持黄河50年安澜局面的伟大胜利。
4.3.2.2 为建立稳固的国民经济基础作出贡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立起稳固的农业基础,首先要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发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重点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优先发展农田灌溉是必然的选择。
我国的自然条件是幅员辽阔,水土资源分布组合不平衡。全国按农作物需水情况可划为常年灌溉带、不稳定灌溉带和补充灌溉带。在400mm 等雨线以西和以北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43%,干旱少雨,农业对灌溉的依赖程度很高,大片地区无灌溉就没有农业,称为常年灌溉带;降雨量400~1000mm 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21%,因降水变化幅度大,农业灌溉需水量也变化较大,称为不稳定灌溉带;降雨量1000mm以上的地区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36%,这一地区虽然降水量较多,但种植水稻仍需要补水才能获得高产,故称为补充灌溉带。我国大力发展灌溉农业是上述自然条件所决定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在1949 年初期,农业经济在国计民生中居重要地位,20 世纪60 年代提出“以粮为纲”的口号,此后农业一直处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1949~1987 年全国用于农田灌溉的资金投入高达1113 亿元,占同期全国水利投入资金总额的51.4%。同期,灌溉面积由1949 年的2.4 亿亩增至1987 年的7.2 亿亩;到1987 年人均占有粮食已超过350kg。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利建设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工业和城市化发展使城市供水的需求增长,洪水威胁及洪灾可能造成的损失增大,使防洪建设的地位上升。由于农田水利建设已有了良好的基础,扩大灌溉面积已不是主要目标,农田水利建设在水利建设中的比重相对下降。但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继续做出努力,如对灌区骨干工程进行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中低产田改造;干旱缺水地区兴建了一批水柜、水窖等小、微型水利工程等;发展林地、果园、牧草地灌溉面积。
从图4.4可以看出:我国历年粮食产量与灌溉面积基本上是同步增长,这说明灌溉事业的发展与粮食增产的关系,灌溉是粮食增长的重要因素(防洪减灾也起了重要作用),用农民的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从全国人均占有粮食数量曲线看,50多年来全国人口增加了7 亿,耕地面积减少了近1 亿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下降了一半多,而人均每年占有粮食量却从1949 年的210kg增长至1998年的411kg,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目前基本稳定在360~370kg,增长80%以上。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
总之,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50 多年的农田水利建设,为我国农业长期稳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才顺利实现了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5 亿t大关,人均占有粮食达到400kg的目标。农田水利建设不仅有经济效益,更具有重大社会效益,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作出巨大贡献,更加巩固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从而保证了国民经济能够长期持续地高速、稳定、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图4.4 全国人口、耕地、灌溉面积、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情况(www.xing528.com)
4.3.2.3 城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已稳步进入小康阶段。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为343.4元,到2000 年已增至6280 元,2005 年超过1 万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978 年为134 元,到2000 年增至2253 元,2005 年达到3255 元。但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由1978 年的2.6 倍,拉大到2000 年的2.8倍,2005 年更达到3.2倍。我国人均收入增长变化见图4.5。
图4.5 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演变趋势
我国经济取得上述伟大成就是党和政府领导以及国家发展战略正确,以及全民奋发努力的结果。但是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都离不开水,水利建设为城乡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条件。50年来,全国用水量有大幅度的增长,从1949 年的1031 亿m3,增至2005 年的5633 亿m3。其中,工业用水量由24亿m3增至1285 亿m3;城镇生活用水量由6 亿m3增至474亿m3。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全国城市日供水能力2005 年达2.5 亿m3,是1949 年的109 倍。
4.3.2.4 提供清洁、 廉价、 安全能源方面的贡献
50年来,伴随我国水利建设的长足发展也为水力发电的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1949年全国水电发电量只有7亿kW·h,到2000年达2212 亿kW·h。1949~2000年全国水力发电已向社会提供了37121 亿kW·h的清洁电能,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小水电资源丰富,分布很广,到2005 年底全国已建成近5万座小水电站,总装机达4309 万kW,年发电量1500多亿kW·h。小水电建设主要面向广大农村,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除了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外,更大的作用和意义是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小水电建设解决了山区缺电问题,为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发展农村加工工业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加速了乡镇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老、少、边、穷”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进程,增强了民族团结,有利于边疆建设和稳定。
4.3.2.5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水利建设的宗旨是兴利除害,水利工程的兴建能促进有关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如我国古代兴建的世界著名的都江堰工程,它使岷江造福于成都平原地区,为2000年来四川经济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都江堰工程造就了一个“天府之国”。
再如,大型水利枢纽,大多数工程的建设地点都选在高山峡谷、人烟稀少地区。工程建设前这些地区多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的地区。水利枢纽的建设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程,甚至出现跨越式的发展。20 世纪50~60年代在黄河干流上建设三门峡工程,使库区周围的居民生产生活出现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当地老百姓增加了收入,并且从点煤油灯、住窑洞、交通工具主要是毛驴加推车的水平,在短短几年内就变成了住上瓦房,用上了电灯、电话,能乘上汽车和火车,快速地享受到了现代文明。伴随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三门峡市也从无到有,已发展成为地区的经济中心。
丹江口水库的建设促进了鄂西北、豫西南地区的经济繁荣。由于丹江口水库提供了充足电力使地区的工业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上得到较大的改善。水库形成的宽广水面,风景秀丽,景色迷人,促进了库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由于水库的建设带动了周边地区城镇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丹江口市等一批新兴的城镇。
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只有185mm,蒸发量高达3271.8mm,干旱的黄土塬地“十年九不收”,甚至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人民生活贫困,年年靠政府救济。景泰提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为当地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基本摆脱了干旱、风沙暴、干热风等自然灾害的威胁,确保了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稳产增收。灌溉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乡镇企业的大发展,景泰县现有的乡镇企业80%以上分布在灌区内。灌区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绝大部分农民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小康生活。
另外,由于进行了乡镇供水和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农村有了清洁的饮用水,减少了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生,提高了农村人民的健康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