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活动中的心理因素及训练方法:人格理论与心理结构

体育活动中的心理因素及训练方法:人格理论与心理结构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卡特尔和同事经过长期的对不同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测试分析,最终确定了16种人格的根源特质。另外,个人的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双重影响,而特质理论对此并未做出论述,这也是特质理论受到质疑的原因之一。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动力系统,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结构组成。

体育活动中的心理因素及训练方法:人格理论与心理结构

每一种人格理论都是一个用来解释人格的概念、假设、观点和原则的系统。我们怎样才能把对人格的各种观察和认识组合在一起,人格是怎样发展的?产生人格障碍和情绪障碍的原因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格的理论,这些理论可以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特质理论,这类理论试图说明组成人格的特质,以及人格特质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关系;第二类是精神分析理论,这类理论强调人格的内部作用过程,尤其是内部的冲突和矛盾斗争;第三类是行为主义理论,这类理论强调外部环境,条件与学习的作用;第四类人本主义理论,这类理论更注重个体的感受和主观的体验,以及个人成长机制的作用。

(一)特质理论

特质是指一个人在大多数情境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品质。例如,如果你的一位同学总是乐观、保守和对人友善,那么,这些品质就是这位同学人格中的稳定特质。

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奥尔波特提出将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共同特质表现出一个特殊民族或文化中的相似性,同时也反映了这种文化中所注重的某些特质。个人特质是指个人身上所独有的特质。一个人独特的人格品质通常是由个人特质决定的。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归纳为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类。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一个人的各个方面的行为。另外,奥尔波特把5~10个最能说明个体人格的特质叫核心特质,也是人格的基本构成单位。次要特质是指人的一些表面的特点和不稳定的品质,如食物偏好、政治观点、态度和音乐品位,等等。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首要特质就像一棵大树的主干,核心特质就像一棵大树的几个主要分支,而次要特质就类似于大树的细小分支。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之间交往与否及交往的亲密程度取决于交往双方对对方首要特质的判断。而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程度较小。

2.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卡特尔继承和发展了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采用因素分析方法,通过对大量人格特质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若干“根源特质”。卡特尔认为,可以将人格特质分为根源特质和表面特质。根源特质是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人格结构的最重要部分,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表面特质是指表现于外,并相互关联的行为特质。如“诚实”是一种表面特质,它反映了个体一系列相关行为的特征。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来自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而一种根源特质也能影响多种表面特质。

卡特尔和同事经过长期的对不同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测试分析,最终确定了16种人格的根源特质。卡特尔认为,这16种人格特质是描述人格时必须使用的。根据人格特质的构成,卡特尔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卡特尔运用16PF研究过不同的群体,结果发现,艺术家作家飞行员等不同群体的人格特质表现出明显不同,人格剖面图也表现出明显差异。

3.大五人格理论

在卡特尔16种人格特质因素提出之后,人们对人格特质构成的探索仍在不断进行。一些不同的研究群体从许多不同的人格研究资料中不断地发现关于五个人格维度的证据。虽然在这些因素的命名和数量上还存在争议,但研究者还是不断地揭示出内容相似的各种因素。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名称,但使用的最广泛的是“神经质”“外向性”“求新性”“随和性”和“尽责性”。

神经质维度依据人们的情绪的稳定性和调节情况而将其置于一个连续统一体的某处。那些经常感到忧伤、情绪容易波动的人在神经质的测量上会得高分。在神经质维度上得分低的人多表现为平静、自我调适良好,不易于出现极端和不良的情绪反应。外向性是用于评估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外向的个体表现为好交际、精力充沛、乐观、友好和自信。内向的个体则表现为安静、被动、孤独、不合群。求新性是指对经验持开放、探究态度,而不仅仅是一种人际意义上的开放。在求新性维度上得分高的个体表现出富有想象力、创造性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标新立异的意识。在求新性维度上得分低的个体则表现为刻板、遵守习俗、缺乏好奇心和低创造性。随和性是指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在同情至敌对这一连续体上所处的位置。在随和性维度上得分高的个体是宽容的、好脾气的、乐于助人的、可信赖的和富有同情心的,而在随和性维度上得分低的个体则多持有敌意、为人多疑、刻薄、无情、易怒。尽责性是指个体如何控制自己、如何自律。在尽责性维度上得高分的个体认真、勤奋、守时,做事有计划、有条理性,而在尽责性维度上得分低的个体则表现出马虎、懒惰、不守时,做事缺乏条理性的特征。

不同学者对人格概念的内涵和构成的认知存在差异,因此在人格特质构成的数量和内容上也存在争议。另外,个人的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双重影响,而特质理论对此并未做出论述,这也是特质理论受到质疑的原因之一。

(二)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研究人格必须探索人格表面背后的本质。维也纳医生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病人的问题似乎不是由生理原因引起的,他由此产生了研究人格的兴趣。从1890年开始,弗洛伊德在人格研究领域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他去世为止。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动力系统,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结构组成。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大多数的行为中都包含有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共同活动。(www.xing528.com)

1.本我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本我是由先天的生物本能和欲望组成的系统,以追求非理性的、冲动性的和无意识的自我满足为目标进行活动。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即要求自由表达、寻求快乐的各种欲望。本我为整个个体的人格活动提供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力比多,来源于人的生存本能。力比多决定了人生存的愿望,即一种潜在的满足性欲的愿望,人追求快乐的一切形式都是这种愿望的表达方式;与生的本能同时存在的还有破坏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萨拉托斯,这种本能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行为和破坏欲望。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体会通过非破坏性的方式释放本我的能量,缓解由于性冲动或攻击冲动造成的内部压力

2.自我

自我是思考、计划、问题解决和决策的系统,是在人格的意识部分控制之下发生作用的。本我产生出能量,只能够决定一个期望行为的意向,但如何使用能量,将本我的愿望落实为外部行为则需要依靠自我来实现。本我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而自我则按照现实原则行事。因此,在本我的要求不符合实际或不合时宜的情况下,自我会对这种冲动进行控制,将行动拖延或压抑,直到认为它合适时再行动。

3.超我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弗洛伊德认为,一个缺乏控制力的超我可能使一个人成为不良少年、罪犯,或形成反社会人格,同样,一个过度严格的超我则可能使人产生压抑感或难以承受的内疚感。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种力量在个体身上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矛盾地存在着,三者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比如,本我要求快乐的愿望立即得到满足,而这经常会与超我的道德标准发生冲突,本能的冲动会受到自我和超我的控制。为了降低内部冲动的压力,自我可以采取各种可行的途径达到目的,如果本我的力量占优势,自我也可能决定采用引诱或强迫行为;如果超我占优势,自我则可能需要通过其他活动方式对性冲动进行掩饰或使其升华。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解决这些内部的冲突。当本我的愿望与社会道德发生冲突时,个体会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来缓解这种冲突对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自我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下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本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人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三)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认为人格就是各种行为模式的集合,人格的形成是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的,人格的形成取决于后天的环境。个体学习的两个基本机制是模仿和社会强化。模仿指的是通过观察而学习的现象。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行为为观察性学习作用的结果。社会强化是建立在受到奖励的行为有可能再次发生这一概念基础上的。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模仿,在强化和惩罚下辨别各种行为的合理性,建立和消除各种行为,或对已有行为进行修正。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学习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意义。甚至有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格中的一切都可以通过学习的作用给出解释,而一切天生的稳定人格特质都是不存在的。由此可见,行为主义理论所真正感兴趣的是行动的外部决定因素。然而,各种情境性决定因素都还不是决定行为的充分条件。特定的行为总是在具体的情境与一个人过去的经验相互作用中产生的。

(四)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马斯洛。与以往理论不同的是,人本主义理论主张人的本性是健康、积极的,我们的行为不是由内心深处、看不见的灵魂的力量所决定的,而是基于自由的选择,成长和改变的能力在个人自由的内心深处。罗杰斯和马斯洛认为,人类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发展、自我挖掘潜能和追求自我实现的内部动力或倾向。自我实现是一种过程,目的是在一个人的经历和他的自我认识之间寻求一致。

马斯洛在对社会各阶层优秀人物的人格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后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具有以下特征;①能够准确地知觉现实;②能悦纳自己、他人和环境;③能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思想;④能超越以自我为中心,而以问题为中心;⑤具有超然独立的性格;⑥对自然条件和文化环境具有自主性;⑦对平凡事不觉得厌烦;⑧具有高峰体验,爱人类,并具有帮助人的真诚愿望;⑨有知交,有亲密和温暖的家人;⑩具有民主性格;@伦理道德标准明确,能区分手段与目的;@富有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⑩具有旺盛的创造力;⑩对现有文化具有批判精神。

罗杰斯对人本主义理论发展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他的心理治疗理论。这一理论是非引导性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者并不试图将自己的看法强加给病人,而是帮助病人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此外,治疗者是能够接受的、移情的、诚实的,并且表现出对病人无条件积极的关注。马斯洛对人本主义理论的贡献在于:以人的需要层次为基础,发展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一切人类经历的最终目标就是自我实现,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人们就必须首先满足一些较低层次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