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择性注意:体育心理训练方法的关键

选择性注意:体育心理训练方法的关键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注意的概念本身就包含了选择性的意思。这种极高水平的注意使他成为一名非常成功的运动员。(二)相关理论人们可以有意识地让注意力集中在某个事物上,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性注意不需要意识的控制就能自动发生。在当前的认知心理学中,多倾向于将这两个模型合并,把两个名称联合起来,称之为过滤器一衰减模型,并且将它看作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选择性注意:体育心理训练方法的关键

(一)注意的选择性概述

现在从电视或者网络上看到的新闻或者广告,都会采用各种招数来吸引人们的眼球。逛超市的时候,在堆得满满的货架上,黄色或红色的降价标签会将人们的目光自然而然地吸引到相应的商品上去。媒体或商家的这些做法都是在利用事物的某些特征让这些事物从背景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呢?因为人们每天接触到的事物或者信息的数量实在是太庞大了,以至于人们的大脑无法对它们全部进行处理。为了应付环境中的海量信息,必须选择其中部分的内容,对之进行处理并做出反应,而其他的信息即使进入了大脑,也会被忽略掉。商家如果想要让自己的商品不被顾客忽略掉,就必须想办法让自己的商品有足够的吸引力

正如前面提到过的张春兴对注意的定义,注意是指个体对情境中的众多刺激,只选择其中一个或一部分去反应,并从而获得知觉经验的心理活动。所以注意的概念本身就包含了选择性的意思。一个人注意到一些事物,就必然会忽略掉其他一些事物。就像在舞台剧的表演中,常会把背景灯全部关掉,仅留一束光线照在台上某个角色的身上,将所有观众的目光全部吸引到这个角色上来,看他的表演。而舞台的其他部分则仿佛消失在黑暗中。这样做可以让观众将注意力完全放在这个角色身上,全身心地沉浸在这个角色的世界中。

集中注意其实是一种技能,它让人能够完全被任务吸引,而不会因为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分心。运动员尤其需要对环境中的刺激或自己头脑中的想法进行选择性的注意。有人发现,能帮助创造好成绩的不是运动员的注意能持续多久,而是运动员注意了什么。在赛场上,运动员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比赛,将注意完全集中在与表现有关的事物上,这样才会取得好成绩。例如,被公认为史上最成功的高尔夫球手之一的美国高尔夫球手泰格·伍兹,在比赛中当他准备击球时,他的眼睛只盯着他的球童,将周遭的一切其他事物完全遗忘。这种极高水平的注意使他成为一名非常成功的运动员。

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完全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于比赛来说是重要的或者有关的东西上面,不能有更多的杂念,当然也不能忽略那些该注意的东西。就好像舞蹈演员在表演时,灯光师需要将聚光灯调整到刚好映照出舞者的范围,既不能让光线范围里出现别的物体,又不能让舞者移出光线所覆盖的范围。

(二)相关理论

人们可以有意识地让注意力集中在某个事物上,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性注意不需要意识的控制就能自动发生。它是大脑面对大量信息时自动进行的一种反应。那么这个自动化的过程是如何发生的,人们又该如何利用这一过程来做出好的表现呢?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给出解答。这里主要介绍三种理论,分别是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和中枢能量模型。

1.过滤器模型

过滤器模型对后来的注意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外界信息数量庞大,远远超过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于是就产生了瓶颈。该模型认为,人的大脑具有一种类似于过滤装置的功能,能够对信息进行过滤和选择,这样就能有效避免系统超载。经过这个功能的选择,只有一部分信息能进入后续的处理阶段,并得到分析和处理,人也会对该信息做出反应,而其他的信息则因为得不到处理而迅速衰退,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过滤器模型认为,人脑对信息的过滤是一种“全或无”的过程。也就是说,由于过滤器的作用,有些信息会被选择而且全部通过,另一些信息由于“闸门”被关掉,就完全被忽略掉了。这个和人们的生活经验并不是完全符合的。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情形,很多人聚在一起聊天,环境很嘈杂,这时人们也还是可以听清楚和自己谈话的人所说的内容。因为大脑正在进行着这种过滤,将这些背景中杂乱的信息全部忽略掉。但是如果在这个嘈杂的背景中有人喊了自己的名字,人们往往是能够听到的。这就难以用过滤器模型来解释了。按照该模型全或无的观点来看,背景中的声音信息会全部被忽略掉,人们是不可能听到背景声音中的任何内容的。

2.衰减模型

衰减模型与过滤器模型的区别主要在于将过滤器的全或无的工作方式改为衰减,也就是说,那些背景的信息并不是完全地被忽略掉。这些信息也会进人人的大脑,只是它们的强度被削弱了。当这些信息本来就是人们比较关心的或者想听到的内容的时候,即使强度很弱,也还是有可能会被觉察到。例如,人对自己的名字会非常敏感,即使它的强度很弱,还是能够被大脑觉察到。

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的根本出发点是共同的,即都认为人的大脑进行信息处理的容量有限,因此必须有类似过滤器的装置进行调节。在当前的认知心理学中,多倾向于将这两个模型合并,把两个名称联合起来,称之为过滤器一衰减模型,并且将它看作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3.中枢能量理论

卡尼曼提出了中枢能量理论来解释人的注意过程。与前两个模型相同的是,中枢能量理论也认为,人的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它所关注的问题稍有不同。前两个模型主要想解决的问题是人是如何将注意集中在某些对象上的,而中枢能量理论想解决的问题是如果人同时完成两个任务,这时注意是如何在不同的任务之间进行分配的。

该理论认为,人脑中能用于执行任务的能量或者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在一段时间里只做一件事的时候可以得心应手,同时做两件事也可以勉强应付,但是如果同时要做三件事甚至更多的事情的时候,人们可能就手忙脚乱了。从中枢能量理论的角度来看,原因就在于人的注意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把它的一部分分配给了事物A,那么能够给事物B用的资源就少了。在给事物B也分配了一部分资源后,想再分出一些资源给事物C就相当困难了。

(1)注意的容量

人脑中可分配的注意资源的数量究竟有多少呢?心理学家对此也进行了研究。研究者给被试呈现3~12位随机排列数字表,要求被试在看的时候,不去复述他们所看到的内容,然后这些数字消失,让被试回忆刚才都看到了的数字。结果发现,人们能回忆出的数字个数大约是7个,最多能记住9个,少的时候也会记住5个,也就是7±2个。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它说明人的注意的容量是有限的,不管你有多聪明,在特定时间里,能在工作记忆中保持和处理的信息数量只是7±2个。换句话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大约能注意7个单位的来自环境或自己大脑和身体的信息,如7个数字、7个人名,更多的信息只能被排除出去,记不下来。这其实就是前一章中已提到过的短时记忆的容量。(www.xing528.com)

(2)双作业操作

人能够一心二用,即在同一时间里同时做两件事情,但是这两件事情做的情况如何则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候,人们对不同的两件事情能应付自如,例如,歌手们常能毫不费力地边弹吉他边唱歌,手工达人们可以一边迅速编织出复杂的图案,一边跟朋友聊天,但有的时候同时做两件事情会让人觉得很吃力。假如让一般人边注意电视新闻的内容,边编织复杂的毛线图案,最可能的结果是要么听新闻去了,把图案织错,要么慢慢织出图案,却无暇顾及电视里究竟在说什么。不过如果继续假设下去,如果人们愿意不断练习,就会逐渐熟悉编织的技巧,总有一天,人们也能够像手工达人们一般,在编织的同时能从容地做点别的事情。

这样的生活经验相信不少人都有过。人们起初同时完成两个任务时会感到十分困难,完成的结果也很不理想。但随着做的次数的增加,难度会逐渐降低,完成的结果也会越来越好,甚至可以达到非常好的程度。那么为什么人们在做不熟悉的事情的时候花费很多的精力也做不好,而熟练之后只需一点点精力就能完成得很好呢?

心理学家提出,人脑对事物的加工过程可以分为受控加工和自动加工两种。受控加工,顾名思义,是一种需要大脑进行有意识控制的加工,也就是它的加工过程是需要人去注意的。受控加工可以使人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注意到环境线索的变化及任务本身的要求,并对这些线索及时做出回应,因此它是一种比较灵活的加工方式。前面已提到注意的容量是有限的,那么受控加工所能处理的内容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使用受控加工时能同时完成的任务数量是有限的。

相反,自动加工是不需要人对其进行控制的加工,它是自动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不需要注意他所加工的内容,它就能自动完成。由于不需要使用注意资源,所以能同时处理的任务就可以比较多,这是它的优势。但这样的处理过程也有缺点,因为它就像是事先设计好的计算机程序,一切只按照既定的方式进行。当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一些意外或者突发事件,这样的处理过程是很难进行的。

从自动加工和受控加工的特点可以看出,这两种加工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任务。受控加工主要用在困难的或不熟悉的任务中。例如,很少做手工活的人去织毛衣就需要使用受控加工的方式来完成,这时就需要使用大量的注意资源,而且很难再分心去做其他的事情。自动加工主要用在容易的、熟悉的任务中。例如,手工达人来做编织,一切都驾轻就熟,不需要特别地倾注心力,因此,可以边干活边聊天。用这种对加工进行分类的方式能比较合理地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心二用的现象。而且根据这两种加工的特点,也能想到一些办法来尽量扩大自己的注意范围,那就是让那些需要完成的任务变得越来越熟练。当人们能越来越熟练地编织的时候,就能在编织的同时干点别的事。

同样,足球运动员要完成传球这个动作,刚开始训练时运动员必须要把注意放在球上才能很好地完成。然而,当运动员能够熟练地带球过人之后,就能将视线从球上移开,因此就能用更多的注意力来寻找能将球传出去的队友,或者寻找到射门的好时机。网球运动员在拥有较好的接发球技术之后,就能够尝试根据对手发球后的反应向对手打出难度更高的回球。其他的运动项目也类似。这样的心理学规律在赛场上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三)注意与心理不应期

1.心理不应期

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当同时面对多个任务时,它只能选择其中的一部分给予注意,并做出反应。心理不应期就是这种现象的一个例子。心理不应期是指当人同时面对两个刺激时,因处理第一个刺激而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明显延迟的那段时间。也就是说,注意资源是有限的,分配给了第一个刺激之后,再没有足够的资源分配给第二个刺激。所以第二个刺激只有先等待第一个刺激处理完毕才能有资源用来处理它。这就类似于人们平时在超市付款的情形。买东西的人很多,但是收银的柜台只有十多个,一个柜台每次只能为一位顾客服务,于是每个收银台前都有可能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付款。当资源有限,而需要使用资源的请求又较多时,只能让多出来的请求先等待一段时间。

人的注意资源有限,又不得不面对多个刺激的同时出现时,就会出现反应时的延长,这段时间就是心理不应期,即对一些刺激来不及做反应。心理不应期在日常生活中常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司机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如果司机打电话过于投入,可能很难注意到路况的变化。这时谈话内容可以看作第一个刺激,大脑正投入较多注意资源对其进行处理,而路况的变化则是第二个刺激。当前方有障碍物需要回避时,司机的注意资源还在被第一个刺激占用,他需要花时间将注意从第一个刺激转移到第二个刺激上,然后再对其进行处理并做出反应。在关键时刻,司机很有可能来不及做这种转换,于是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对于运动员来说,心理不应期也有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如赛场上的信息过多,一时无暇顾及的信息可能会导致运动员错过进攻良机。但是反过来说,如果运动员能够根据心理不应期效应的特点来灵活运用它,则有可能帮助自己击败对手。任何一种假装进攻、假动作都是运动员利用心理不应期来干扰对手的例子。假动作是第一个刺激,而真正的动作是第二个刺激。如果时间恰当的话,防守者将会在对真实动作做反应时出现显著的延迟现象。足球运动员罗纳尔多就是这类高手,他带球的时候假动作特别多,很容易让人产生误判。对手常会被他的假动作迷惑,等到反应过来时,他已经完成了带球过人,所以对方球员想要从他脚下把球断下来很困难。

而在体育运动中最具有视觉效果的心理不应期的例子可能是弧线球,例如,贝克汉姆的招牌式“香蕉球”,常会导致守门员的误判。守门员会跑向他所判断的球的落点,这是第一个刺激,而球处于旋转中,没有走直线,于是真实的落点便是第二个刺激。守门员往往有时间从对第一个刺激的反应中回过神来,但这时已来不及跑向球的真实落点。

2.运动中的假动作

什么样的假动作才最容易迷惑对手?假动作和真正的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有讲究的。研究者采取双任务范式的研究方法来模拟运动员面临假动作的情境。结果发现,当两种刺激的呈现时间间隔在50~60毫秒时,人对后面呈现的那个刺激的反应时会显著增加。也就是当假动作与真实动作的时间间隔在50~60毫秒时,对手最容易被迷惑住,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修正自己的反应。而如果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少于50毫秒的时候,人会把两个刺激当作一个刺激,就是会很自然地对第二个刺激做出反应,因此,这也就达不到迷惑对手的目的。相反,如果两个刺激间间隔时间太长,对方就可能得到足够的时间来修正自己的反应,即使被迷惑也不会对结果有太大的影响。

反过来说,运动员又该如何应对对手的假动作呢?在很多运动项目中,为了帮助运动员克服心理不应期的问题,教练员会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运动员学会将两个刺激当作一个来看待,即使这两者之间的间隔超过50毫秒的时候也是如此。如果运动员知道对手使用了假动作,那么他会把第一个刺激当作是一个提示,先不做反应,而是告诉自己第二个刺激将会出现,这样他就能在第二个刺激出现后迅速对其做出反应,这时的反应时间会比正常情况下短一些,于是就能够有效地避免被动。但这也不是万无一失的方法,有时候假动作显得有点防不胜防,因为对手可能会做出双重虚假动作。也就是对手的某个动作看上去像假动作,然而它就是真动作,那么这时运动员对这个动作反应时间就会比正常情况下要长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