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会的“白日梦”能力(表象能力),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居然有着特殊的功效。著名的高尔夫球手Jack Nicklaus这样描述他在击出每一球前的心理准备活动:“首先,我头脑中浮现出球落在我预想中位置的情形,漂亮的白色小球趾高气扬地停在明亮的绿草坪上。然后,我想象小球正在天空划过,去往目的地,它的路线、轨迹及落地的方式都栩栩如生。最后,我想象自己正在摇摆身体,准备击球,要让刚才想象中的好球成为现实。这种在头脑中过电影的练习是我能够保持专注的关键,它会将我的每一击都导向正途。”这就是运动领域里的表象训练的一个实例。
(一)运动表象的种类
我们已经了解,表象编码是人们表征信息的一种方式。这意味着,我们的头脑中能产生与物理世界中的事物具有大致相似特点的形象和体验来。表象实际上就是一种模拟,它近似于真实的感官体验,但仅仅发生在意识中。最近几十年来,运动界逐渐开始尝试把这种认知操作运用到提高运动成绩上,运动员可以通过表象运动情境中可能出现的复杂状况,在头脑中预演各种应对方式,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比如,橄榄球运动中的四分卫是发起攻击的领袖,他们常常先观看某种自己可能面临的某种防守阵型的影片资料,再在想象中利用各种进攻组合和相应战术去攻破这种防线。这种心理训练让他们在真正临场时“胸有成竹”,充满自信。
表象中的体验往往被认为是“形象”,仿佛它仅仅是视觉的。但实际上,表象中的所有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动觉和平衡觉)都很重要。尤其是动觉和平衡觉,对运动员的表象训练有着特别的意义。以棒球运动为例,一个击球手在表象比赛场景时,就要能在心中“看”到球被对方投手丢出,向本垒飞来,体验到自己挥棒时利用身体重量蓄力的动感,“听”到球棒击球时的脆响,感觉到此时手上麻麻的触感,甚至“闻”到修剪过的草坪的清香。这些体验越生动,表象训练就越到位。在表象中体验各种情绪和思绪(焦虑、愤怒、高兴、痛苦、自信和专注等)的产生和自控也有助于在实际情境中对这些状态进行调控。表象除了可以根据上述不同感觉和情绪体验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外,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区分为内部表象和外部表象。内部表象是从自己的角度来体验表象中的各种经历,就像自己真的在参加这个活动。刚才我们所讲的Nicklaus和棒球击球手的表象方式都是内部表象。外部表象是指你在表象中以第三者的角度来看自己,就像在看一部自己参演的电影或戏剧。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自己的比赛,能够具有更广阔的视野,不仅看到自己的活动,还能看到其他所有人的活动。(www.xing528.com)
(二)表象训练的效用
表象真的能够影响运动成绩吗?这个问题一直是运动心理学家们关注的焦点。有很多证据显示,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是大量的优秀运动员把表象训练纳入他们的日常训练计划中,还有不少运动员声称表象训练帮助自己从伤病中恢复。运动心理学家通过设计精确的实验来验证表象训练的效果,发现表象训练在不同种类的运动项目(包括篮球、足球、皮划艇、田径项目、游泳、空手道、下坡滑雪和越野滑雪、排球、网球和高尔夫球等)中,以及不同水平的运动员身上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表象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不一定总是正面的,因为有时候消极的表象也会在不经意之间冒出来。积极表象一般会在训练中和比赛前实施,是可控的,但消极表象一般出现在比赛中。运动心理学家建议如果运动员的表象出现下列几种现象,就应该引起警惕,因为它们会带来厄运:①表象导致太多的焦虑;②表象导致注意力被转移到无关的因素上;③表象无法自控,而且全是消极表象,如总想到失败或失误的情形;④表象让运动员过度自信和兴奋。
对具有积极效用的表象,在不同情况下起作用的程度也不一样,因为有一些因素会影响表象的效果。比如说任务的性质,即这个运动项目要求完成的任务主要是身体上的,还是认知上的。如果运动项目的操作过程中具有较多的认知成分(如知觉和决策),那么表象预演的效果就更加凸显一些。举个例子,相对于长跑运动员和举重运动员而言,表象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中的控球后卫意义更大一些,因为后者更需要在头脑中预演战术和策略。运动员的水平也影响表象训练的效果,具体而言,运动员中的新手和老手均能从表象训练中得益,似乎老手得益更多,而中等水平的运动员受表象训练的影响较少。每个人的表象能力不同,也会影响表象的效用。也就是说,只有精通表象的人才能从表象训练中得到更大的好处。何谓精通表象?精通表象有两个关键条件:生动性和可控性。前者是指表象者的表象生动形象,感官丰富,体验真实;后者是指自己的表象自己可以控制,想什么就是什么。有的运动员无法控制自己的表象,老是在表象中重复一个失误的动作,这样显然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不同的人在表象能力上水平不一,但表象能力是可以通过练习来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