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全解读:孔子观人原则及方法

《论语》全解读:孔子观人原则及方法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孔子提出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一是孔子绝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以众人的好恶为好恶,而要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经过自己理性地判断,然后再做出结论。孔子认为,可以通过观察错误,了解一个人的特点、爱好、倾向以至个性而分出类别。孔子告诉我们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由言及人的观察人的方法。

《论语》全解读:孔子观人原则及方法

用人必须去了解人,必须去观察人,古代哲学家庄子在《列御寇》一文中引用孔子的话:“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慎狷而达,有坚而缦(màn,软弱),有缓而悍。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cù,同“猝”)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即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比知天还要困难;天还有春夏秋冬早晚的一定时期,人却是容貌淳厚心事深沉。所以有外貌谨厚而行为骄溢,有貌似长者而其实不肖,有外貌圆顺而内心刚直,有看似坚实而内心怠慢,看似舒缓而内心急躁的现象。所以他趋义急如饥渴,弃义急如避热。所以君子要让他到远处来观察他的忠诚,让他在近旁来观察他的敬慎,给他繁难的事情来观察他的才能,向他突然提出问题来观察他的心智,给他急促的期限来观察他的信用,将钱财委托他来观察他的廉洁,告诉他危险的事来观察他的节操,让他酒醉来观察他的仪态,混杂相处来观察他的色态。通过九种考验,不肖的人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一)如何看透一个人

【原文】2.11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为政》)

【注释】①所以:……的原因。②所由:……的途径。③所安:……的心境。④廋(sōu):隐藏,藏匿。

【译文】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观察他言行的动机,察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一个人怎么能隐藏(他的真面目)呢? 怎么能隐藏得了呢?”

【点评】本章主要讲如何了解一个人的问题。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来了解他。

(二)群众的意见不一定正确

【原文】13.2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路》)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他是好人。”“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不能肯定他是好人。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点评】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其实并不容易。全乡的人都喜欢他,也就是说坏人也喜欢他,这说明此人谁也不得罪,毫无原则,甚至同流合污,这正是孔子批评的“乡愿”。所以孔子提出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依据。

(三)众恶必察,众好必察

【原文】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点评】这一段讲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孔子绝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以众人的好恶为好恶,而要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经过自己理性地判断,然后再做出结论。二是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心目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孔子必定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

(四)观过知人

【原文】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

【注释】①党:这里指意气相投的人。

【译文】孔子说:“人犯的过错,与各自那一类的人相同。观察他犯的过错,就能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

【点评】孔子认为,可以通过观察错误,了解一个人的特点、爱好、倾向以至个性而分出类别。什么样的人犯什么样的错误,什么样的错误也就反映出什么样的人。

(五)由言及人

【原文】11.21子曰:“论笃是与? 君子者乎? 色庄者乎?”(《先进》)

【注释】①论笃是与:赞许言论笃实的人。“论笃”是动词“与”的宾语,由于强调而前置。“是”是标志宾语前置的助词。笃:笃实,朴实。②色庄:外表庄重。这里指伪装出的庄重。

【译文】孔子说:“人们总是赞许言论笃实的人,但要分清是真正的君子呢? 还是神色装作庄重的人呢?”

【点评】孔子告诉我们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由言及人的观察人的方法。了解一个人需要从言论开始。但言论笃实谨厚,满脸诚恳,这一类人则需要更进一步谨慎小心,仔细观察。他们内心世界的诸多隐秘诡诈,掩藏殆尽,对表面笃厚之人,不仅要观言,还要察色;观察他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其颜色端庄,是否属于伪装。孔子告诉我们应辨伪存真,如此真伪难辨,则应进一步像孔子对待宰我一样“听其言而观其行”。

(六)患得患失

【原文】17.15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阳货》)

【注释】①鄙夫:鄙陋、庸俗,品德低下的人。也与哉:语气助词连用,重点在最后一个词,译为“吗”。②患得之:实为“患不得之”。“之”,代词,作“患得”的宾语,泛指利闻名禄以及地位。③无所不至:没有他做不到的事。即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译文】孔子说:“一个鄙俗的人,难道可以和他一起侍奉君主吗? 他在没有得到的时候,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它。一个人如果总担心失掉,就会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点评】这是孔子对鄙夫心理状态的分析。后人已将其略缩为成语“患得患失”。孔子把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结局的。

(七)民有三疾

【原文】17.16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阳货》)

【注释】①亡:同“无”。②矜(jīn):骄傲,自大。③廉:原指器物的棱角,这里引申为不可侵犯。

【译文】孔子说:“古代人有三种毛病,现在或许连这些毛病也不见了。古代的狂人肆意直言,今天的狂人却放荡不羁;古代矜持骄傲的人不可触犯,今天骄傲的人却乖戾忿怨、蛮横无理;古代愚笨的人不过简单直率,现在愚笨的人却是虚伪欺诈。”

【点评】孔子所处的时代,已经与上古时代有所区别,上古时期人们的“狂”、“矜”、“愚”虽然也是毛病,但并非不能让人接受,而今天人们的这三种毛病都变本加厉。从孔子时代到现在,又过去了两三千年,这三种毛病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有增无减,愈益加重,到了令人无法理喻的地步。这就需要用道德的力量加以惩治。也希望有这三种毛病的人警醒。

观人之眼(www.xing528.com)

【原文】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孟子·离娄上》)

【注释】①存:察。②眸子:目瞳子。③了:明。④眊(mào):蒙蒙目不明的样子。⑤廋:藏匿。

【译文】孟子说:“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了。因为眼睛不能遮盖一个人的丑恶。心正,眼睛就明亮;心不正,眼睛就昏暗。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注意观察他的眼睛,这人的善恶又能往哪里隐藏呢?”

【点评】这是谈听言而观眸的察人方法。观察人的方法很多,从察言角度讲,有两种。第一种: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察言行是否一致。言与行之间的关系,又有许多种,有的是言先行后,有的是行先言后,有的是言而不行,有的是行而不言,有的则是边言边行。总之是由言而观行,言行一致是根本。第二种:听其言而观其眸子。所谓察言观色,察言,是听其言;观色,主要点则应是观眼睛,进而察眼珠。《朱熹集注》说:“眸子,目瞳子也。”“目瞳”即“眼珠”。观察一个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观察眼眸。“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既不能掩善,也不能掩恶;“胸中正”,则磊落正气,坦荡襟怀,神清目明,清澈透亮,犹如一泓清水,直视无碍;“眸子了焉”,“了”,清晰晶莹。“胸中不正”,眼睛闪烁,眼珠游离,神光不定,蒙翳昏暗;“眸子眊焉”,“眊”,昏浊暗淡;“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怎么能掩藏自己胸中的善与恶呢? “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

如何识才

【原文】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逾:通“愈”。越发,更加。②戚:亲近。

【译文】(齐宣王)问:“怎样去识别那些缺乏才能的人而不用他呢?”(孟子)答道:“国君选拔贤人,如果迫不得已要用新进,就要把卑贱者提拔在尊贵者之上,把疏远的人提拔在亲近者之上,对这种事能不慎重吗? 因此,左右亲近之人都说某人好,然后去了解;发现他真的有才干,再任用他。左右亲近之人都说某人不好,不要听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不好,也不要听信;全国之人都说某人不好,然后去了解;发现他真不好,再罢免他。左右亲近之人都说某人可杀,不要听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可杀,也不要听信;全国之人都说某人可杀,然后去了解;发现他该杀,再杀他。所以说,这是全国人杀的。这样,才可以做百姓的父母。”

【点评】孟子谈了“亲贤臣而远小人”的方法。齐宣王在孟子面前自称“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寡人好货”、“寡人好色”。也就是说齐宣王是一个对声色犬马、艳女美色十分喜好,且不知避讳的国君。可以设想他身边应该有许多投其所好的奸佞伪善之小人,他感觉身边有小人,但细细思量,逐一考察,似乎觉得个个似小人,又不是小人,不是小人又似小人,许多人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模糊状态之中,于是他向孟子提出了“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的问题。齐宣王的提问表面上有两层含义:识不才和舍不才。这是从反面提问,若从正面提问,当是“识才而用才”,齐宣王的提问,准确地说,他应该从正面去提问,应该提的是如何“识才而进贤”的话题,只有“识才而进才”,识贤而进贤,才能识不才而舍不才,识不贤而退不肖,因齐宣王见识不高,没有想到才与不肖之间的进退关系,只能提出一个等而下之的问题。

孟子知道他提问的关键症结所在,既没有具体回答齐宣王如何“识不才”的问题,也没有回答如何“舍之”的问题,孟子却从“进贤而退不肖”的角度去讲。“进贤而退不肖”,孟子也不是从本质角度去讲何谓贤何谓不贤,而仅仅是告诉了他一种“进贤退不肖”的方法。具体方法分两层:第一层,进贤。不拘一格选人才,越级进贤,“卑逾尊,疏逾戚”,但是这种越级提拔是“不得已”,没有办法的时候。必须慎重,“可不慎与?”如何慎重:左右说贤,大夫说贤,国人说贤,均“未可”,即如孔子说:“众好之,必察焉”。如何“察焉”,考察一下说贤的人本身是否是贤者,如果众口一词称贤,可能是乡愿似的好好先生,结党营私之徒,考察的标准应该是“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也就是说,这个贤者当是能好之,能恶之,是非皎然明白之人。只有这类贤者,才是真正的贤者,否则,即是“德之贼”似的乡愿之徒。孟子说的“见贤焉,然后用之”,即如此,才是真贤。另外,孟子只是告诉他选贤的方法,并没有告诉他具体的实质性的识才的内容,对一个好勇、好货、好色的国君来说,你即便是告诉他一些带本质的东西他也无暇去运用,孟子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告诉他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这也是孟子因材施教罢了。

第二层,退不肖。退不肖又分两类:一类是不可用而“舍之”之人,另一类是罪大恶极可杀之人。退不肖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左右说“不可”,大夫说“不可”,国人说“不可”,皆“勿听”,亦如孔子所说“众恶之,必察焉”。为什么“众恶之,必察焉”,如何“察焉”,考察一下说“不可”的人本身是否是贤者,如果是贤者,其言可听,如果说“不可”的人,本身就是坏人,被说“不可”的人,可能是一个是非分明的君子,因耿介正直,秉公直言而说了许多得罪人的公道话,大家诽谤他,说他“不可”,那么则极易冤屈好人;摒退不贤之人也要仔细分辨,“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反其意而用之“乡人之善者恶之,其不善者好之”,而“善者恶之”的人,才是真正的“不可”用之人。罪大恶极“可杀”之人,左右说“可杀”,大夫说“可杀”,国人说“可杀”,均应“勿听”,详加推论,证据确凿,然后杀之。

恶乡愿

【原文】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愿,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孟子·尽心下》)

【注释】①原人:老实谨慎的人。②德之贼:贼害道德的人。③莠:狗尾草,一种田间常见的野草。④利口:能言善辩。⑤郑声:春秋战国郑国音乐。⑥邪慝:邪恶。

【译文】万章说:“全乡的人都说他是老好人,他也到处表现出是一个老好人,孔子竟看他为贼害道德的人,为什么呢?”答道:“这种人,要指摘他,却又举不出什么大错误来;要责骂他,却也无可责骂的,他只是同流合污,为人好像忠诚守信,行为好像方正纯洁,大家也都喜欢他,他自己也以为正确,但是与尧舜之道完全违背,所以说他是贼害道德的人。孔子说过,厌恶那种外貌相似内容全非的东西:厌恶狗尾草,因为怕它把禾苗搞乱了;厌恶不正当的才智,因为怕它把义搞乱了;厌恶夸夸其谈,因为怕它把信实搞乱了;厌恶郑国的乐曲,因为怕它把雅乐搞乱了;厌恶紫色,因为怕它把大红色搞乱了;厌恶好好先生,因为怕它把道德搞乱了。君子使一切事物回到经常正道便行了。经常正道不被歪曲,老百姓就会振兴主持正义;老百姓振兴主持正义,就没有邪恶了。”

【点评】孟子笔下的“原人”即孔子笔下的“乡愿”。“乡愿”,即不分是非的好好先生,不辨曲直,东边说东好,西边说西好,左右逢源,四面乖巧,八面玲珑,似是而非。找他的缺点,却找不着,“非之无举也”;挑他的刺,却又无刺可挑,“刺之无刺也”。圆滑世故,同流合污,“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大家都喜欢他,他亦自以为是,假象惑众,不入圣贤之道,所以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真正的仁德却又是另一番情景。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是则是,非则非,是非曲直恩怨皎然明白。

孟子剖析“乡愿”,讨厌“乡愿”似是而非,“恶似而非者”,除“乡愿”与“仁德”属“似是而非者”之外,孟子总结孔子似是而非者的人还有五类,如莠稗与禾苗、巧佞与道义、利口与诚信、郑声与雅乐、紫红与赤朱。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

1.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1)第一句话主要体现了孟子什么思想?

(2)结合上面选段,请概括两位先哲对人的优劣的评判标准的异同。

2.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孟子曰)“(乡愿)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孟子·尽心下》)

孔、孟对“乡愿”这种人持什么态度? 请简要分析。

【解答要领】

1.(1)突出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尊重人民的意愿)(意思对即可)

(2)同:众人的好恶(尊重人民的意志)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还应有自己的理性判断。(观察)异:孔子还认为理性判,应以善恶为标准。

2.孔、孟对“乡愿”持批判态度。“乡愿”表面看起来忠信廉洁,好人、恶人都说他们好,但实际上毫无原则,是非不分,是败坏道德的人。

【注释】

[1]本书序号参照: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前者表示篇,后者表示章节。(编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