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评价一个人往往能够做到一分为二。即使对他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孔子也能够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他。孔子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这就委婉地批评了颜渊缺乏质疑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孔子能够准确地评价一个人,并想选拔优秀的人才拯救现世,从孔门弟子子夏的“学而优则仕”的观点中,能明确看出他们胸怀改革社会的理想。孔子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在遭到冷嘲热讽,经历无数磨难之后还是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救世的思想鼓舞着有志之士,历经千年依然如斯。
(一)总评弟子
【原文】11.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先进》)
【译文】德行修养好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语言表达好的:宰我、子贡;政事能力强的:冉有、季路;熟悉古代文献的:子游、子夏。
【点评】孔子在弟子中选拔四方面十位优秀人才,后人称为“孔门十哲”。
(二)颜回不愚
【原文】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①,如愚。退而省其私②,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
【注释】①不违:没有疑问不懂的问题或不同的意见。违:不遵照,不依从。②省(xǐng):观察,考察。
【译文】孔子说:“我同颜回讲学一整天,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是很愚笨。课后我观察他私下的言行,发现他能充分发挥我讲的东西,可见,颜回并不愚笨。”
【点评】孔子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颜回虽只是虚心听着,没有问题,也没有不同的意见,但有举一反十的睿智,又被谦虚的品格处理为不显示不张扬,所以,就形成了终日只是默默听讲而不说话,给人以愚笨的错觉。这正是所谓的“大智若愚”。
(三)颜回闻一知十
【原文】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①?”对曰:“赐也何敢望②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③女弗如也。”(《公冶长》)
【注释】①愈:更好,胜过。②望:比。③与:动词,同意,赞同。有的地方看作连词,和。
【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谁更强一些?”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 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推知十个道理,我呢,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赶不上他,我同意你说的!”
【点评】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勤于学习,而且肯独立思考,能做到闻一知十,融汇贯通。孔子反对记问之学,强调学生要有悟性,“闻一知二”“闻一知十”都是有悟性的表现。如果将“与”理解成连词的话,孔子的话就要理解为“不仅是你不如他,就是我也和你一样不如他”,可见其对颜回的喜爱。孔子希望他的其他弟子都能像颜回那样,刻苦学习,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在学业上尽可能地事半功倍。
(四)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原文】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①,不贰过②。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③,未闻好学者也。”(《雍也》)
【注释】①迁怒:把怒气发到别人身上。②贰:再次,重复。③亡:同“无”。
【译文】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好学?”孔子答道:“有一个叫颜回的人好学,不拿别人出气;也不再犯同样的过失。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听过好学的人了。”
【点评】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对颜回的评价中,孔子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从中也可以看出,圣人门下,学习绝不仅仅是指书本知识、文化知识,而是包括“德育”的内容在内的,所谓“进德修业”,在儒学里,都是属于“学”的范畴。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五)颜回三月不违仁
【原文】6.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①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②而已矣。”(《雍也》)
【注释】①三月:不确指数字,指坚持的时间长久。②日月:一天一月,指短期,偶尔。
【译文】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心能长久保持不违背仁德,其余的人就只能坚持很短的时间不违背仁德罢了。”
【点评】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将“仁”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与言论当中,成为自觉的仁德品行。所以,孔子赞扬他“三月不违仁”,而别的学生“则日月至焉而已”。正如毛泽东所言:“一个人做点儿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颜渊就可以说是能做到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的人,值得我们学习。
(六)颜回不改其乐
【原文】6.11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注释】①箪:音dān,古代盛饭的竹器,圆形。
【译文】孔子说:“颜回多么有修养呀,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巷子的陋室中,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颜回多么有修养呀!”
【点评】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是指颜回全身心地投入到求道的学习中,无暇顾及致富。致富和学道不可兼得,他取学道而放弃致富,不以贫穷为忧,而以学道为乐,安贫乐道。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七)颜回语之不惰
【原文】9.20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
【译文】孔子说:“听我讲学而不懒惰懈怠的,大概只有颜回吧?”
【点评】颜回喜欢听孔子讲学,所以总是处于精神振奋的不惰状态,这是主要原因。可是,颜回也一定会有身体不舒服、睏倦、个人心情不快等时候。而在有这些困扰的时候,颜回都坚决克制自己,坚持听讲。这是颜回严于律己的一面。
(八)颜回勤奋好学
【原文】9.21子谓颜渊曰:“惜乎! 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
【译文】孔子谈到颜渊时说:“他死了真可惜啊! 我只看到他进步,没见过他停下。”
【点评】孔子的学生颜回是一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他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但他却不幸死了。对于他的死,孔子自然十分悲痛。孔子经常以颜回为榜样要求其他学生,希望其他学生向颜回学习。
(九)颜回之赞
【原文】11.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①。”(《先进》)
【注释】①说:高兴,喜悦。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能帮助我的人,他对于我说的话,无不心悦诚服。”
【点评】孔子希望颜回能对他的讲学多发表议论,以便受到启发,教学相长。这正体现了孔子“学而不厌,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可是颜回偏偏对孔子所说的都十分赞成,理解透彻,没有异议和疑问。这又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孔子的学说的正确性和颜回的无与伦比的聪明睿智。
(十)失颜回之痛
【原文】11.7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先进》)
【译文】季康子问:“你的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颜回最好学,不幸短命死了! 现在就没有这样的学生了。”
【点评】此条语录同《雍也》篇中鲁哀公问时回答的内容大致相同,说明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始终如一。
【原文】11.9颜渊死。子曰:“噫! 天丧予! 天丧予!”(《先进》)
【译文】颜渊死了。孔子悲痛欲绝的说:“噫! 这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呀! 这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呀!”
【点评】颜渊(回)之死对孔子的打击比孔鲤之死还要大。孔鲤之死对于孔子来说,只是丧子之痛;颜渊之死对于孔子来说,是丧失思想文化传人之痛,哀莫大焉!
【原文】11.10颜渊死,子哭之恸①。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先进》)
【注释】①恸(tòng):极度悲哀,大哭。
【译文】颜渊死了,孔子哭得很伤心。跟从的人说:“您太伤心了!”孔子说:“太伤心了吗? 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样的人伤心呢?”
【点评】
【原文】11.11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进》)
【译文】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厚葬他。孔子说:“不可以。”学生们还是厚葬了他。孔子说:“颜回啊,你像看待父亲一样看待我,我却不能够像看待儿子一样看待你。这不是我的主意啊,是你那班同学啊。”
【点评】孔子说:“予不得视犹子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像对待自己亲生的儿子那样,只能按照礼的规定,对他予以安葬。他的学生仍隆重地埋葬了颜渊,孔子说,这不是自己的过错,而是学生们做的。这表明孔子遵从礼的原则,即使是在厚葬颜渊的问题上,仍是如此。
(十一)公冶长之赞
【原文】5.1子谓公冶长①,“可妻②也。虽在缧绁③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④妻之。(《公冶长》)
【注释】①公冶长:孔子弟子、女婿,姓公冶,名长,字子长。齐国人。②妻(qì):动词,把女子嫁给某人。③缧绁(léixiè):捆绑犯人的绳索,借指监狱。④子:指女儿。
【译文】孔子评论公冶长说:“是女子值得嫁的好人。虽然他被监禁在监狱中,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
【点评】孔子对公冶长作了较高的评价,但并未说明究竟公冶长做了哪些突出的事情。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深知自己的弟子“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孔子大德大义待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在监的公冶长,这是对公冶长无私大爱的支持和爱护,充分体现了孔子的高尚品德。
(十二)南容之德
【原文】5.2子谓南容①,“邦有道,不废②;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公冶长》)
【注释】①南容:孔子弟子,姓南宫,名适(kuò),又名縚,字子容,谥敬叔,鲁国人。②不废:见用为官不被罢免。
【译文】孔子说到南容:“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他会被任用,不被废弃;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他能避免受刑罚。”孔子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点评】公冶长和南容,一个于乱世直如矢而入缧绁之中,一个明哲保身而免于刑戮,孔子对两种行为都赞成,这是他“圣之时者也”的体现。
(十三)南容慎言
【原文】11.6南容三复《白圭》①,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先进》)
【注释】①《白圭(guī)》:见《诗经·大雅》,意思是白圭的污点还可以磨掉,我们言语中的污点是没法去掉的。
【译文】南容每天多次反复念诵《白圭》的诗句,孔子便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
【点评】《诗经·大雅·抑》中的诗篇《白圭》中诗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白玉被玷污了,还可以把它磨去,而说错了的话,则无法挽回,所以要慎言。孔子极力提倡“慎言”,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说,希望人们言语要谨慎。南容时刻警惕自己要慎言。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表明他很欣赏南容的慎言。
(十四)君子南容
【原文】14.5南宫适①问孔子曰:“羿②善射,奡③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④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 尚德哉若人!”(《宪问》)
【注释】①南宫适:即南容。②弈(yì):传说是夏代有穷国君主,善射。以武力篡君位,其臣寒浞(zhuó)又杀之代之。③奡(ào):古代人名,传说为弈之篡臣寒浞之子,善于水战。在征战中被夏朝中兴之主少康所杀。④稷(jì):传说是帝喾的儿子,名弃,善于农耕。是周朝的祖先,被奉为谷神。
【译文】南宫适向孔子问道:“弈善于射箭,奡擅长水战,都没得好死。禹、稷亲自种庄稼而得到天下。怎么评价他们呢?”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了,孔子说:“这个人是个君子啊! 这个人尊崇道德啊!”
【点评】孔子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南宫适认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终。孔子就说他很有道德,是个君子。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则,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十五)君子子贱
【原文】5.3子谓子贱①:“君子哉若人! 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②?”(《公冶长》)
【注释】①子贱:孔子弟子,姓宓(mì),名不齐,字子贱,鲁国人,小孔子30岁。②斯焉取斯:子贱是从哪里学习获得的这样的君子品德的呢? 第一个“斯”,指代宓子贱。第二个“斯”,指代宓子贱的君子品德。
【译文】孔子评价子贱说:“这个人是个君子啊! 假如鲁国没有君子,他从哪里获得这样好的品德呢?”
【点评】孔子在这里称子贱为君子。这是第一个层次,但接下来说,鲁国如无君子,子贱也不可能学到君子的品德。这表明孔子认为人的美德是后天学习修养获得的,是环境影响教育的结果。孔子既赞扬了宓子贱,又肯定了鲁国古往今来都有君子存在,君子之德在鲁国盛行,正在影响教育着青少年一代。其实孔子正是超过君子而至圣人的人德之师。
(十六)瑚琏子贡
【原文】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①,器②也。”曰:“何器也?”曰:“瑚琏③也。”(《公冶长》)
【注释】①女:同“汝”。②器:器具,代指具有某方面的专长。③瑚琏(húlián):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的器具,有玉石装饰。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我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你好比是个有用的器具。”子贡说:“我是什么器具?”孔子说:“你是宗庙祭祀时用来盛粮食的瑚琏之器啊。”
【点评】孔子是当着弟子的面评价宓子贱为君子的。子贡当时一定也在场,所以便忍不住问孔子对自己是怎样评价的。孔子把子贡比作瑚琏,肯定子贡有一定的才能,因为瑚琏是古代祭器中贵重而华美的一种。李零说:“孔子是博通之人,博通是为了追求道,避免像现代人一样,陷于学术分工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器是用来载道的。君子追求的是道,不是器,就像人吃的是饭,不是饭碗。器,各有各的用途,知识分子的毛病是泥于小道,不知会通,因为追求器,自己也变成了器。所以孔子说‘君子不器’”。
孔子的评价,可能让子贡既怅然若失,又深感安慰。失的是,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不器”(《为政》)。意思是说,君子有完美的道德和全面的材用。君子是要做掌管全方位工作的长官的。而器则比喻只有一方面的专长,而无主政全面工作的德才。子贡确实是口才极其突出,又极其通达人情世故,善谋善辩,令人信服的,是无与伦比的外交家。而且,子贡还是经商的突出人才,总是能准确评估市场行情,头脑相当灵活。可能孔子据此便认定子贡不够君子,而为器也。
(十七)规劝子贡
【原文】5.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①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公冶长》)
【注释】①诸:“之于”的合音。
【译文】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强加给我什么,我也愿意不强加给别人什么。”孔子说:“赐呀,这不是你所能做到的。”
【点评】子贡说的话,正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为人处事,接人待物,守住一个“恕”字,颇不容易,何况子贡一向喜欢品评人物,臧否是非,扬善而不隐恶。因此,孔子说:“赐啊,非你的修炼所能达到的高度。”
【原文】14.29子贡方①人。子曰:“赐也贤乎哉? 夫我则不暇。”
【注释】①方:指责,说别人的坏处。一说,比较长短。
【译文】子贡指责别人。孔子说:“赐呀,你就那么好吗? 要换了我可没有闲功夫指责别人。”
【点评】本章记载孔子对子贡“方人”缺点的婉转批评。子贡为人聪明颖悟,心直口快,敢于臧否是非,品评人物。孔子“贤乎哉”之赞语,一是赞其敢于直言之美德,二是赞扬他善于品评之美行。“直言善品”乃“贤乎哉”,圣人用心良苦,一边赞其“直言善品”,一边又恐其“不得中行”而过之,故说:“夫我则不暇”,诫其“择中而行”、“允执厥中”。
(十八)雍也仁而不佞
【原文】5.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①。”子曰:“焉用佞? 御②人以口给③,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公冶长》)
【注释】①佞:有口才,能言善辩。②御:抵挡,抗拒。这里指辩驳,与人顶嘴。③口给(jǐ):言辞敏捷,有口才。
【译文】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却没有口才。”孔子道:“何必要口才呢? 强嘴利舌地同人家辩驳,常常被人讨厌。冉雍未必仁,但为什么要有口才呢?”
【点评】孔子曾赞祝之佞为他的国家赢得了不败之地,又赞子贡之口才专长为“瑚琏”之富贵华美,这里又说“焉用佞”,何解? 祝和子贡之佞,是用在国家外交方面,是为国家据理力争,捍卫国家利益,捍卫正义,是必须,是专长。而“焉用佞”之佞,则是用在平时人与人之间争高低上下,常常是以巧言诡辩,强词夺理,使人厌恶。
孔子早就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的话,又一再主张“敏于事而慎于言”。在孔子看来,人只要有仁德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辩,伶牙俐齿。善辩与仁德在孔子观念中是对立的,善说的人少有仁德,而有仁德者则不必有辩才。孔子提倡要以德服人,不以嘴服人。
(十九)漆雕开不仕
【原文】5.6 子使漆雕开①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②。”子说③。(《公冶长》)
【注释】①漆雕开:孔子弟子,姓漆雕名开,字子开,又字子若。②吾斯之未能信:是“吾未能信斯”的倒装句式。斯,指代做官。信,自信,有信心。是说自己还未能达到做官的标准。③说:同“悦”,高兴。
【译文】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他回答说:“我对做官还没有信心。”孔子听到这话很高兴。
【点评】孔子的教育方针是“学而优则仕”,他介绍漆雕开去做官,就是认为漆雕开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德才都基本可以胜任为官了。而漆雕开感到尚未达到“学而优”的程度,急于做官还没有把握,他想继续学礼,晚点去做官,所以孔子很高兴。这高兴的内涵是漆雕开的谦逊,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
(二十)子路好勇
【原文】5.7子曰:“道不行,乘桴①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②?”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③。”(《公冶长》)
【注释】①桴(fú):木筏。②与:同“欤”,疑问助词,相当于“乎”。③材:古代有时与“哉”通用,语气助词。一说,同“才”,才能,本领;另一说,同“裁”,裁度事理。
【译文】孔子说:“我主张的道得不到实行,就想坐木筏漂到海上去。能跟随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这个人好勇的精神大大超过了我,就是不能裁度事理。”
【点评】孔子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极力推行他的礼制、德政主张。但他也担心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打算适当的时候乘筏到海外去。他认为子路有勇,可以跟随他一同前去,但同时又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于仅有勇而已。
(二十一)子路不忮不求
【原文】9.27子曰:“衣敝缊袍①,与衣狐貉②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③?’”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子罕》)
【注释】①衣敝缊袍:穿着破旧的棉袍。衣:名词作动词用,穿。敝:破旧。缊(yùn):碎麻或新旧混合的棉絮。②貉(hé):类似狸的动物,皮毛珍贵。③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zāng):语出《诗经·邶风·雄雉》的诗句。意思是不嫉妒,不贪求,这怎么不值得赞美呢? 忮:嫉妒。臧:善、好。
【译文】孔子说:“穿着破旧的棉袍,同穿着狐皮貉皮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自己耻辱的人,那大概就只有仲由吧? 《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的人,怎么不值得赞美呢?’”子路(即仲由)听了从此常背诵这句诗。孔子说:“这样做固然是德行所在,但怎么够得上好呢?”
【点评】这里记述了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既夸奖又批评的两段话。他希望子路不要满足于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因为仅是不贪求、不嫉妒是不够的,还要有更高的更远的志向,成就一番大事业。
(二十二)子路登堂未入室
【原文】11.15子曰:“由之瑟①,奚为于丘之门②?”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③矣,未入于室④也。”(《先进》)
【注释】①瑟:古代弦乐器,像琴。②奚为于丘之门:怎么还敢在我这里弹呢? 奚:为什么。为:弹,指弹瑟。门:代指孔子的家里,孔子身边。③升堂:进门入厅堂,比喻已入门。④未入于室:还没有进入内室,比喻还没有通晓。
【译文】孔子说:“仲由的瑟弹成这样,怎么还敢上我这里来弹呢?”孔子的弟子们听了,都不尊敬子路,瞧不起他。孔子又说:“子路弹瑟已经入门了,只是还没有精通而已。”
【点评】孔子先是以戏谑的语气,评论子路的瑟弹得不好。他似有半开玩笑半指责督促的意思,可是没料到,引起了其他弟子们对子路的轻视。孔子连忙补救,肯定子路的瑟弹得已经入门,只是还没精通而已,这样来为子路树立威信。可见孔子对子路的关怀爱护。
(二十三)子路无宿诺
【原文】12.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①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②。(《颜渊》)
【注释】①折狱:断案。②宿诺:过夜才办的承诺。
【译文】孔子说:“简单问几句就可以断案的人,大概就是仲由吧?”子路承诺给别人办的事,就马上去办,从来没有等过一夜再去办的。
【点评】这条语录,意在说明子路的草率断案,是他的“无宿诺”的性情决定的。“无宿诺”,这是诚信的好品质,但如果“片言折狱”那就是草率的坏毛病了。子路是好品质导致坏毛病,这是典型的动机和效果不统一的问题。
(二十四)子路好勇无谋
【原文】11.13闵子侍侧,訚訚①如也;子路,行行②如也;冉有、子贡,侃侃③如也。子乐。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先进》)
【注释】①訚訚(yínyín):争辩时态度和悦的样子。②行行(hànghàng):性格威武强悍勇猛。③侃侃:说话有条有理,从容不迫。
【译文】闵子骞侍奉在孔子身边,言谈谦和恭敬的样子;子路,一副威风凛凛,强悍勇猛的样子;冉有和子贡,侃侃而谈,有条有理,从容不迫的样子。孔子很高兴。他曾说:“像仲由这个争强好胜的样子,我真担心你有勇无谋冒险蛮干,会有不得善终的结果啊。”
【点评】子路这个人有勇无谋,尽管他非常刚强。孔子一方面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特长而高兴;另一方面又担心子路,唯恐他不会有好的结果。师之爱生,人之常情。孔子的这种担心,就说明了这一点。
【原文】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①。
【注释】①有:通“又”。
【译文】子路一旦获得新知,在还未能实践它之前,唯恐再获得新知。
【点评】这句话记载孔子对子路闻风而动,勇于实践精神的赞扬。子路闻道而行,勇于实践,率真直爽而又急躁的性格特征,也说明了子路对真理追求的态度。孔子曾把“敏于行”作为衡量君子的条件之一,但他并不是无条件地主张“敏于行”。譬如在《先进》篇中子路问“闻斯行诸”,即听到道后马上就行动吗? 孔子却回答他:“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建议他多思多问而后行。季文子又问“三思而后行”,孔子却回答说:“再,斯可也。”重复考虑一次就行了,不要反复思索,疑事无功,又叫季文子赶快行动。因季文子、冉有性格缓慢,于是叫他们闻道而速行;子路性格刚勇急躁,孔子要他闻道而多问。同一个问题,不同回答,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强调执两用中,讲究中和之道的思想主张。
(二十五)评论三弟子
【原文】5.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①之国,可使治其赋②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③,百乘之家④,可使为之宰⑤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⑥,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长》)
【注释】①千乘:拥有一千辆兵车,指大国。②赋:古代的兵役制度。这里指管理军事政治。③千室之邑(yì):指有一千户人家的城邑。邑,古代居民的聚居地,周围有田地,相当于城镇。④家:古代国家分封给卿大夫的土地,叫采邑、采地,家就是指这种采邑。卿、大夫可以设家臣,自行管理收取地租。⑤宰:古代邑的行政长官叫宰,宰也作为官吏的通称。⑥朝(cháo):朝堂。
【译文】孟武伯问孔子说:“子路是个有仁德的人吗?”孔子说:“不知道啊。”孟武伯又追问。孔子说:“仲由这个人,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兵役军政。至于他能不能做到仁德我不知道。”孟武伯问:“冉求怎么样?”孔子说:“冉求啊,一个有一千户人家的城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城邑,可以让他担任总管。但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德。”孟武伯问:“公西赤怎么样?”孔子说:“公西赤啊,可以让他穿上礼服,系上腰带站在朝廷大堂中做外交官司、接待宾客,但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德。”
【点评】在这段文字中,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就是“仁”。他说,他们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办理外交,但是否能做到仁德,还不能肯定。因为,在孔子看来,他们虽然各有自己的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实际上,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www.xing528.com)
(二十六)宰予昼寝
【原文】5.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①也,于予与何诛②?”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③。”(《公冶长》)
【注释】①杇(wū):同“圬”,瓦工抹灰用的抹子。此指粉刷墙壁。②诛:批评指责。③是:如此、这样。指由“听其言而信其行”改为“听其言而观其行”。
【译文】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没法雕刻什么,粪土做的墙壁没法粉刷,对于宰予何必去谴责他呢?”孔子又说:“开始,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这人使我有了这一改变。”
【点评】孔子的学生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对他大加非难。“朽木不可雕也”,是老师对学生比较重的批评。如果只是白天睡大觉(不是课堂上,那时还没有课堂),夫子不会这么大动肝火。李零认为:“孔子骂宰予,主要原因还不是他白天睡觉,而是他言行不一,说话不算话。……宰予能说会道,我猜,他在孔子面前发过誓,一定昼夜不懈,勤勉于事,孔子高兴,信以为真,没想到,让他逮个正着,大白天睡觉,所以气不打一处来。战国秦汉,有段话很流行,据说出自孔子,‘以容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很多古书都提到。孔子的意思是,子羽虽然长得丑,但人很规矩,以貌取人,是错误;宰予会说话,但并不守信,以言取人,也是错误。后面两句,估计就是指这件事。”此外,孔子在这里还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
(二十七)申枨欲望多
【原文】5.11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①。”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公冶长》)
【注释】①申枨(chéng):孔子弟子,姓申名枨,又名党,字周,鲁国人。
【译文】孔子说:“我没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是刚毅的人。”孔子说:“申枨欲望太多,哪里能做到刚毅不屈呢?”
【点评】无欲则刚,无私则无畏。孔子认为,一个人的欲望过多,他就会违背周礼。从本章的叙述来看,人的欲望过多不仅做不到“义”,甚至也做不到“刚”。孔子不普遍地反对人们的欲望,但又认为,如果想成为有崇高理想的君子,那就要舍弃各种欲望,一心向道。
(二十八)吾党小子狂简
【原文】5.22子在陈,曰:“归与①? 归与? 吾党②之小子狂简,斐然③成章,不知所以裁④之!”(《公冶长》)
【注释】①与:同“欤”,表示疑问。②吾党:我的家乡鲁国。古代500家为一党。③斐(fěi)然:本义指无色错杂,形容有文采。④裁:剪裁,这里有节制、约束的意思。
【译文】孔子在陈国,曾感慨地说:“回去吧! 回去吧! 我们留在家乡的弟子们,志向远大却行为粗率,文采又斐然可观,就是不知该怎样节制和约束!”
【点评】孔子说这段话时,正当鲁国季康子执政,欲召冉求回去,协助办理政务。所以,孔子说“回去吧”,去为官从政,实现他们的抱负。但同时又指出他在鲁国的学生尚存在的问题:行为粗率简单,还不知道怎样节制自己。而这些还有待于提高他们的修养与他的教养,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二十九)雍也可为官
【原文】6.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①。”(《雍也》)
【注释】①南面:面南背北,古时以此为天子、公侯、卿大夫等的尊位,此为做官的代名词。
【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任用他做大官。”
【点评】“可使南面”意味着冉雍可以从政做官治理国家。在《先进》篇里,孔子将冉雍列在他的第一等学科“德行”之内,认为冉雍已经具备为官的基本条件。这是孔子实行他的“学而优则仕”这一教育方针的典型事例。
(三十)仲弓不会被舍弃
【原文】6.6子谓仲弓①曰:“犁牛之子骍②且角③,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雍也》)
【注释】①仲弓:即冉雍。②骍(xīng):红色。③角:犄角。此指犄角健美。
【译文】孔子谈到仲弓说:“耕牛的儿子长着红色的毛,周正的角,虽然人们不想用它作祭品,山川之神怎么会舍弃它呢?”
【点评】周代崇尚红色,祭祀用的牛要求是红毛并且牛角周正,不能用普通耕牛。孔子的意思是:耕牛之子如果够得上作祭祀牺牲的条件,山川之神定会接受这一祭享的。孔子用“犁牛之子”比喻冉雍出身低贱,因他的父亲是失去了贵族身份的低贱者,品行也不好;用“骍且角”比喻冉雍自身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用“山川其舍诸”比喻冉雍有如此德才,总会被人发现,不肯舍弃,而任用为官的。由此可见,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于自己应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
(三十一)评价三子
【原文】6.8季康子①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②,于从政乎何有③?”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雍也》)
【注释】①季康子:曾任鲁国正卿,孔子的学生冉求曾帮助他推行革新。②果:果敢,果断。③何有:有什么困难,有什么不胜任的呢?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治理政事吗?”孔子说:“仲由果敢决断,让他从政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说:“端木赐可以让他治理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情达理,让他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问:“冉求可以让他治理政事吗?”孔子说:“冉求多才多艺,让他治理政事有何困难呢?”
【点评】仲由、端木赐和冉求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在从事国务活动和行政事务方面,都各有其特长。孔子对弟子各自的专长了如指掌。不但因材施教,也因才荐用。
(三十二)子哀伯牛
【原文】6.10伯牛①有疾。子问之,自牖②执其手,曰:“亡之! 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①伯牛:孔子的学生,姓冉,名耕,字伯牛。伯牛是个有德行的人,传说患了当时无法治愈的麻风病。②牖(yǒu):窗户。
【译文】伯牛生了病。孔子去探望他,从窗外握着他的手,说:“活不了了,这是命运啊! 这样好的人竟得了这样的病! 这样好的人竟得了这样的病!”
【点评】本则记载孔子对病中伯牛的探望。冉伯牛是孔门德行科的高才生,宽和仁恕,语多而躁。孔子告诉他“仁者其言也”,即仁者说话应平缓有序,谨言慎行。但从本章中可以看出,孔子对这位学生也是非常器重的。“命矣夫!”是孔子对命运的呼号,在人事和天命如此不协调,令人迷茫不可知的情况下,孔子发出了呼告,追问命运之神为何降祸良善之人! “命矣夫”既是呼告,同时又是孔子对冉伯牛的安慰。“斯人”,像这样品德高尚的人;“斯疾”,却得了这样的病! 重章叠句,反复哀叹,无限痛惜悲切之情溢于言表。
(三十三)冉有中道而废
【原文】6.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①!”(《雍也》)
【注释】①画:停止。
【译文】冉求道:“不是我不喜欢您的学说,是我力量不够。”孔子道:“如果真是力量不够,走到半道会再走不动了。现在你却没有开步走。”
【点评】走不走得到是能力问题,走不走却是态度问题。画地为牢,裹足不前,这是知难而退,自甘堕落。所以孔子深恶痛绝,当面驳斥冉求的说法,并鼓励他开步向前走,哪怕“中道而废”,也比停步不前好。凡事太功利主义,还没有开步就问终点何在,利益何在,期望值太高,太迫切,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结果便很容易画地为牢,自己把自己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甚至裹足不前,打退堂鼓了事。
(三十四)谈澹台灭明
【原文】6.14子游为武城①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②,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雍也》)
【注释】①武城:鲁国的城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南。②澹台灭明:澹台,复姓,“澹”音tán,字子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把他列入弟子。但从这里子游的答话语气来看,说这话时还没有向孔子受业。
【译文】子游做武城长官。孔子道:“你在这儿得到什么人才没有?”他道:“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走路不插小道,不是公事,从不到我屋里来。”
【点评】“行不由径”即走大道,不走捷径,引申出来的意思,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不走后门。“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因为不走后门,所以也用不着拉关系,用不着到长官的家里去搞“勾兑”,联络感情。这是行为端正,廉洁奉公的人才,而不是我们今天很走红的“公关”人才,也不是在官场中兜得很转的那些特殊人才。这种人才在政治清明,风气很正的时代是可以一展宏图、飞黄腾达的。但在政治不怎么清明,风气不正的年代里就有一点不合时宜了,很难把官做大,做长久。
(三十五)弟子不及门
【原文】11.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①门也。”(《先进》)
【注释】①及:在。
【译文】孔子说:“跟着我在陈国、蔡国的弟子们,现在都不在我的门下了。”
【点评】公元前489年,孔子和他的学生从陈国到蔡国的途中,被陈国的人们所包围,绝粮7天,许多学生饿得不能行走。当时跟随他的学生有子路、子贡、颜渊等人。公元前484年,孔子回鲁国以后,子路、子贡等先后离开了他,颜回也死了。所以,孔子时常想念他们。这句话,就反映了孔子的这种心情。
(三十六)闵子骞辞官
【原文】6.9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①。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②。”(《雍也》)
【注释】①闵子骞(qīan):姓闵,名损,字子骞。孔子的学生,小孔子15岁,春秋鲁国人。费:季氏的采邑在今天的山东费县西北。②汶(wèn)上:在今山东大汶河之北,这里暗指齐国。季氏不忠于鲁国国君,所以闵子骞坚决不去他家做官。
【译文】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出任费城长官。闵子骞说:“请千万替我谢绝。如果还要来找我,那我必定会逃到汶水北岸去的。”
【点评】本则记载闵子骞辞官的故事。季康子是鲁国权贵,闵子骞是孔门德行科的高才生,其性格沉静寡言,为人恭谨端正,是纯德至孝之人。当时鲁国执政季氏素闻孔门弟子仁义贤德,因而托人请子骞当费城的长官。子骞初时也想为国家做点事情,就勉强答应下来。后来听说费邑只是季氏私人领地,于是决意辞去费宰的职务。季氏派人再三游说,子骞决意不肯,季氏只好作罢。
当时的鲁国大政已被季氏等大夫把持,鲁君只是一傀儡。这在子骞等看来是大逆不道的,因而坚持辞去费宰的职务以求洁身自好。其师孔子亦称赞他“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西汉司马迁也对他这种高洁的情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子骞的做法,也符合孔子一贯的教育思想,如“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邦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亦如孟子所说:“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
(三十七)孝哉闵子骞
【原文】11.5子曰:“孝哉闵子骞! 人不间①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先进》)
【注释】①间:挑剔,异议。
【译文】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啊! 人们听了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孝顺的话也没有什么非议。”
【点评】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常受后母虐待,却怀“忠恕”之心,守口如瓶,坚决不讲。“二十四孝”故事之一《鞭打芦花》即讲述闵子骞大孝的故事。
(三十八)闵子骞言必有中
【原文】11.14 鲁人①为长府②。闵子骞曰:“仍旧贯③,如之何? 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先进》)
【注释】①鲁人:指鲁国的当权者季氏。②长府:鲁国国库名。③贯:同“惯”。
【译文】鲁国改建国库。闵子骞说:“还仍然用原来那用惯了的旧国库,怎么样? 为什么要重新改建呢?”孔子说:“这个人平时不多说话,一说话就说在理上。”
【点评】闵子骞是主张国家要节约财用,反对铺张浪费的。孔子十分赞成闵子骞的观点。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无论是小家还是国家,都要厉行节约的原则,古时如此,今日亦然。
(三十九)过犹不及
【原文】11.16子贡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①?”子曰:“过犹不及。”(《先进》)
【注释】①愈:胜过。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颛孙师(子张)和卜商(子夏)两个人谁更好些呢?”孔子说:“子张处事常常气盛争强过分,子夏处事往往气馁退缩不及。”子贡说:“这就是说颛孙师胜过子夏吗?”孔子说:“过和不及一样,都没有达到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
【点评】“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孔子评论子张和子夏的参照物是“中庸之道”,即为人处事要恰到好处。
(四十)鸣鼓而攻之
【原文】11.17季氏①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②。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③,可也。”(《先进》)
【注释】①周公:周天子左右的公卿,如周公黑肩、周公阅。一说,指周公旦。②“而求也”句:季氏要用田赋制度增加赋税,让冉求征求孔子意见,孔子表示反对,可冉求依季氏实行了田赋制度。③鸣鼓而攻之:声其罪而讨之。
【译文】季氏比周公还富有,冉求却还在为他聚敛,增加他的财富。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你们学生可以敲着鼓去攻击他。”
【点评】鲁国季、孟、叔三家,世代为卿,权重势大,尤其是季氏,好几代都操纵着政权,国君实际上已在他们的控制之下。孔子反对季氏敛财,一是因为季氏的富有超过了周公,这是违背礼的;二是敛财必然会搜刮百姓。而冉求为孔门十哲之一,却没有把孔子“仁”的思想核心学到手,反而帮助季氏敛财。所以,孔子对冉求的行为很生气,表示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打着鼓去声讨冉求。
(四十一)个性不同
【原文】11.18柴①也愚,参②也鲁,师③也辟④,由也喭⑤。(《先进》)
【注释】①柴:孔子弟子,姓高,名柴,字子羔。②参:曾参。③师:孙师。④辟:透彻,引申为偏激过分。⑤喭(yàn):鲁莽,莽撞。
【译文】孔子评论几个弟子说:“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点评】孔子十分注意考察弟子们的思想行为,他认为高柴头脑迟钝,不灵活;曾参说话做事欠考虑,轻率;颛孙师思想行为偏激,过分;仲由粗野鲁莽,做事轻率,有勇无谋。孔子认为,这些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对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应加以纠正。
(四十二)颜回与子贡
【原文】11.19子曰:“回也其庶①乎? 屡空②。赐不受命,而货殖③焉,亿④则屡中。”(《先进》)
【注释】①庶:庶几,差不多,用在称赞的场合。②空:指贫乏,穷困。③货殖:古代指经营商业,以本生息获利。④亿:同“臆”,推测商机行情。
【译文】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学问差不多了! 只是经常很穷困。端木赐不安守本分去经商,对市场行情竟经常猜中。”
【点评】孔子对颜回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却在生活上常常贫困深感遗憾,同时,他对子贡不听命运的安排去经商致富反而感到不满。这在孔子看来,都是极其不公正的。
(四十三)先学习再做官
【原文】11.25子路使子羔为费①宰。子曰:“贼②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③者。”(《先进》)
【注释】①费:地名。②贼:伤害。③佞:此为无理狡辩。
【译文】子路推荐子羔去担任季氏采邑费地的长官。孔子说:“这是害了人家的儿子!”子路说:“那里有百姓,有土地和五谷,何必一定要读书才叫作做学问呢?”孔子说:“所以我讨厌强嘴利舌的人。”
【点评】子路认为,不用先学习做官的道理,在实践中就可以学习了。孔子表示反对,他以仁人和仁政为做人做官的标准。孔子的教学目的,也是紧紧围绕着培养有道的做官人才的。做官的人,必须先学习怎样做人,学好为人的正道;然后还要学习怎样为官,学好为官的正道。这样才有希望做一个有道的好官。
(四十四)小人哉,樊须也
【原文】13.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①。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上②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③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子路》)
【注释】①圃(pǔ):菜园,这里指菜农。②上:这里指在百姓之上位的官员。③襁(qiǎng):背婴儿的布兜、背带。这里指背着小孩。
【译文】樊迟请求学习种庄稼。孔子说:“这个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求学习种菜。孔子说:“这个我不如老菜农。”樊迟出去了。孔子说:“真是个在野小人啊,樊迟! 统治者讲究礼义,百姓就不敢不尊敬;统治者喜好仁义,百姓就不敢不服从;统治者诚实守信,百姓就不敢不说出实情。如果做到这样,那么四方的百姓就会背着幼小的子女来投奔,为什么要自己种庄稼呢?”
【点评】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
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四十五)孔子评志
【原文】11.26 子路、曾皙①、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②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③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④,由也为之,比及⑤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⑥也。”夫子哂⑦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⑧,端章甫⑨,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⑩,铿尔,舍瑟而作⑪,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⑫。”子曰:“何伤⑬ 乎? 亦各言其志也。”曰:“莫⑭ 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⑮,咏⑯ 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⑰ 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先进》)
【注释】①曾皙(xī):姓曾,名点,曾参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②长:年长。③摄:夹在中间受到逼迫。④饥馑(jǐn):灾荒年。《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⑤比及:等到,到了。⑥知方:懂得道理,遵守礼仪。⑦哂(shěn):微笑,讥笑。⑧会同:诸侯会盟。两诸侯相见叫会,许多诸侯相见叫同。⑨端章甫:端,也写作“褍”,周代礼服也叫玄端。章甫,指一种礼貌。此处指穿着礼服。⑩希:同“稀”,稀疏,指速度放慢。⑪ 作:站起来。⑫撰(zhuàn):说的话。⑬ 伤:妨碍,妨害。⑭ 莫:同“暮”,晚的意思。⑮ 风:动词,吹风。舞雩(yú):古代求雨的祭坛。⑯咏:唱歌。⑰与:同“欤”。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都大,但你们不要在意这个。你们平常总说:‘没人了解我啊。’要是有人了解你要任用你,你将怎么做?”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外面有军队侵犯,国内又有饥荒,让我来治理它,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民勇敢,并且懂得道义。”孔子微微笑了笑。
又问:“冉求,你怎样呢?”冉求回答说:“国土纵横各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可以使人人富足快乐。至于修明德制礼乐,只有等君子了。”
又问:“公西赤,你怎样呢?”公西赤回答说:“不是说我已经很有本领了,我愿意这样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上或者与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上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又问:“曾晳,你怎样呢?”他正弹瑟,声音稀疏,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说:“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位同学所讲的不同。”孔子说:“那有什么妨碍呢? 正是要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呢。”曾皙说:“暮春三月,都穿上了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人,去沂河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来。”孔子叹息说:“我赞同曾晳的想法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出来了,曾皙后走。曾皙问道:“那三位同学的话怎样?”孔子说:“也不过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又说:“您为何对仲由微笑呢?”孔子说:“治理国家应讲究礼让,他说话却不谦让,所以笑笑他。”曾皙又问:“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之事了吗?”孔子说:“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土地就不是国家了呢?”曾皙又问:“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孔子说:“有宗庙、有国家间的会盟,不是国家是什么? 如果公西赤只能做个小相,谁能做大相呢?”
【点评】孔子认为,前三个人的治国方法,都没有谈到根本上。他之所以只赞赏曾晳的主张,是因为曾晳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这就谈到了根本点上。这一章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自述其政治上的抱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理想。
(四十六)弟子评子张
【原文】19.15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子张》)
【译文】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是难能可贵的人,然而也没有达到仁。”
【点评】这是子游对子张的评价。子张才高意广,为人偏激,是孔门中年龄较小的弟子,小孔子48岁,是个难得的人才,但离“仁”的标准颇有一段距离。朱熹注:“子张行过高,而少诚实恻怛之意。”
【原文】19.16曾子曰:“堂堂乎张也①,难与并为仁矣。”(《子张》)
【注释】①堂堂:仪表壮伟。一说,高不可攀。据说子张注重外表,为人重在“言语形貌”,不重在“正心诚意”。
【译文】曾子说:“子张看起来是堂堂的君子,但很难与他一起追求仁道。”
【点评】这是曾子对子张的评价。曾子小孔子46岁,子张小孔子48岁,曾子性格内向,讲究内敛内省之功,子张性格外向偏激,注重语言外貌,快言快语,仪表堂堂。二人志趣不同,所以在曾子看来难以与他共同追求仁道。换句话说,曾子批评子张同学关系处理不太融洽。
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孔子“乐亦在其中”,颜回“不改其乐”,被后人称为“孔颜乐处”。结合《论语》选段,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论语·子罕》)
(1)当孔子去探望生病的伯牛时,孔子的话语中充满着怎样的情感?
(2)孔子通过平时的言行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崇敬。请结合上面三段谈谈孔子为何赢得学生的爱戴?
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1)请解释文中三个“如”字的含义。
(2)说说“子乐”的原因。
(3)“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孔子的这句话中可能蕴涵着哪些含义?
【解答要领】
1.对于孔子、颜回这样品德高尚的人来说,快乐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精神情操的追求。“孔颜乐处”,体现了儒家知识分子安贫乐道、达观自信的处世态度与人生境界。
2.(1)面对重病的学生,孔子充满了痛苦和无奈。
(2)第一,孔子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性格上的理解和引导赢得了学生的尊敬。第二,孔子不仅希望自己的学生“博学于文”,还希望学生“约之以礼”,更难得的是对学生采取了“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同时也善于讲究教育方法。
3.(1)如:形容词词尾,释为:……的样子。
(2)高徒济济一堂,而且具有各自不同的丰富的情感或性格特征,身为老师的孔子自然内心充满喜悦。
(3)①可能是老师高兴时的一句玩笑话。②孔子对自己的学生了如指掌,他深知子路的性格刚强易折,所以语言里充满着对弟子的深深的忧虑与牵挂。③孔子知人论事,具有先见之明,因为儒家主张温柔敦厚利于养身修行,这里可能是孔子由性格推断子路的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