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最活跃的时期,人们大多数都愿意挣脱旧的礼教的约束,向更开明、更开放、更先进、更平等的文明过渡。所以那个时候,无论是大夫士人还是普通平民,很大一部分都愿意摈弃落后的奴隶制度,恢复黄帝尧舜时期自由的社会体制,因此他们大多都推崇老子的学说,即无为而治,使老百姓清静不受干扰,重新使天下回归正义。
孔子是肯定不赞成这些的,他致力于恢复商周以来的奴隶国家的礼教,用以教化万民,但是在当时,响应他的人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了孔子用礼的标准去对当时的士大夫们进行评价。往往遇到重重困难,因为适合他的标准的士大夫少之又少。难怪他很无奈地感叹说:“知德者鲜矣。”
孔子评价人物的核心标准是道德上的仁,但孔子并不是简单地以道德的形而上评判人物,也没有将人仅仅划分为君子与小人、贤与不肖之类。孔子是从不同的层次标准即一般的伦理道德和伦理道德的自律性两个层次去评价人物的。
(一)管仲器小
【原文】3.22子曰:“管仲①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②,官事不摄③,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④,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⑤,有反坫⑥,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⑦知礼,孰不知礼?”(《八佾》)
【注释】①管仲:春秋时齐国人,名夷吾,相齐桓公,使其称霸诸侯。②三归:有数种理解,如国君一娶三女,管仲也娶了三国之女;三处家庭;地名,管仲的采邑;藏泉币的府库;按常例缴纳给公家的市租。③摄:兼职。④树塞门:树,动词,立也。塞门,用以间隔内外视线的一种东西,形式和作用可以同今天的照壁相比。⑤好:友好。⑥反坫:“坫”音diàn,用以放置器物的设备,用土筑成的,形似土堆,筑于两楹之间。⑦而:假设连词,假如,假若。
【译文】孔子说:“管仲的器量狭小得很呀!”有人便问:“他是不是很节俭呢?”孔子道:“他收取了人民的大量的市租,他手下的人员,(一人一职)从不兼差,如何能说是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他懂得礼节吗?”孔子又道:“国君宫殿门前,立了一个塞门;管氏也立了个塞门;国君设宴招待外国的君主,在堂上有放置酒杯的设备,管氏也有这样的设备。假若说他懂得礼节,那谁不懂得礼节呢?”
【点评】在《论语》中,孔子对管仲曾有数处评价。这里,孔子指出管仲一不节俭,二不知礼,对他的所作所为进行批评,出发点也是儒家一贯倡导的“节俭”和“礼制”。
(二)管仲仁者
【原文】14.16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①。”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②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③。”(《宪问》)
【注释】①管仲不死:齐桓公和公子纠都是齐襄公的弟弟。齐襄公无道,两人都怕牵累,桓公便由鲍叔牙侍奉逃往莒国,公子纠也由管仲和召忽侍奉逃往鲁国。襄公被杀以后,桓公先入齐国,立为君,便兴兵伐鲁,逼迫鲁国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管仲却做了桓公的宰相。②九合:齐桓公纠合诸侯共计十一次。“九”为虚指,言其多。③如其仁:“如”,即“乃”。
【译文】子路道:“齐桓公杀了他哥哥公子纠,(公子纠的师傅)召忽因此自杀,(但是他的另一师傅)管仲却活着。”接着又道:“管仲该不是有仁德的罢?”孔子道:“齐桓公多次地主持诸侯间的盟会,停止了战争,都是管仲的力量。这就是管仲的仁德,这就是管仲的仁德。”
【点评】儒家主张“事君以忠”。公子纠被杀,召忽自杀殉主,而管仲却没有死,不仅如此,他还归服了其主的政敌,担任了宰相,这样的行为应该属于不忠。但孔子这里却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即“尊王攘夷”,不依靠武力,而是用和平的手段,取得霸主的地位,免去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之苦,这是在施行仁政,是大爱的表现。管仲虽然有缺点毛病,但是大节还是值得肯定和赞美的,故以“仁”相赞。这说明孔子看人是不拘泥于小节的,能“赦小过”,不求全而责备。
(三)管仲之功
【原文】14.17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 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①管仲,吾其被②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③于沟渎④而莫之知也?”(《宪问》)
【注释】①微:假若没有,只用于和既成事实相反的假设句之首。②被:同“披”。③自经:自缢。④沟渎:沟壑。
【译文】子贡道:“管仲不是仁人罢? 桓公杀掉了公子纠,他不但不以身殉难,还去辅相他。”孔子道:“管仲辅相桓公,称霸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人民到今天还受到他的好处。假若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沦为落后民族)了。他难道要像普通老百姓一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自杀,还没有人知道的吗?”
【点评】本段话表现了孔子反对愚忠的思想,更表现了孔子强调行仁政,主张和平,主张用会谈的方式解决争端矛盾,反对诉诸武力,更反对武力侵犯的思想。管仲虽然没有为公子纠尽忠,以身相殉,但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不用武力,改变了齐国一贯采取的好战政策,行仁政于天下,造福于百姓,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管仲忠于的是仁爱之德,是黎民百姓,这才是明智之忠,仁义之忠。
孔子没有用对一般普通人的小节小信来要求管仲。我们也不能对人求全责备,而应该看他的主流,看他的大节。事实上,齐桓公也正是因为不究细节,不计私仇,原谅了差点要了他的命的管仲而加以重用,才取得了“霸诸侯,一匡天下”的丰功伟绩。
(四)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原文】5.15子贡问曰:“孔文子①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注释】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姓孔,名圉,谥号文。
【译文】子贡请教孔子说:“孔文子凭什么被授以‘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不但聪敏,而且好学,不以向不如他的人请教为耻辱,所以被授以‘文’的谥号。”
【点评】好学不厌、不耻下问,是掌握知识的金钥匙;知识是通往成功的金桥。
(五)子产君子四道
【原文】5.16子谓子产①:“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
【注释】①子产:公孙侨,字子产,春秋时期郑国贤相。
【译文】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种行为合于君子之道:他自己的容颜态度庄严恭敬,他对待君上负责认真,他教养人民有恩惠,他役使人民合于道理。”
【点评】子产是著名的政治家,郑国的贤相。孔子通过对子产的评价,提出了作为政治家应该做到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严于律己;忠于君上;以恩惠教养人民;以道义役使百姓。恭、敬、惠、义,其思想核心是“仁”。这四个方面包含了对人对己、对上对下的原则,是一个对人较为全面的评价和要求。
(六)子产惠人,管仲人也
【原文】14.9或问子产。子曰:“惠①人也。”问子西②。曰:“彼哉! 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③骈邑④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宪问》)
【注释】①惠:宽厚,惠爱。②子西:楚国令尹大夫,名申,字子西。③伯氏:齐国大夫。④骈邑:地名,伯氏的采邑。
【译文】有人问孔子,子产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是宽厚惠爱于人的人。”又问子西。孔子说:“他呀! 他呀!”又问到管仲。孔子说:“这是个人才,他剥夺伯氏骈邑三百户的采地,使伯氏只能吃粗粮,伯氏到死也没有怨恨的话。”
【点评】孔子一直很敬重子产,据《左传》记载,孔子闻子产不毁乡校(允许国人批评朝政),赞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孔子学说甚至被称为“仁爱”学说,当孔子以子产为“仁”时,可以说孔子在政治上找到了理论的归宿,子产成为孔子的知音。子产病逝,孔子涕曰“古之遗爱者”。在孔子言论中,很少有对他人尤其是政治人物如此高的评价。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属于基本肯定,部分否定。本段话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也很高。孔子曾言“仁者,人也”。这个“人”字的深刻含义,应该是“堂堂正正,遵守人应有的道德”的意思。而人应有的道德里面,首先应该包括“爱人”的意思。所以,孔子说管仲“人也”,就是对管仲的高度赞美,赞美他是个德才兼备的仁人。管仲的德里面,首先应该是做事公正,公正就体现出爱人的内涵。所以,才能使伯氏至死无怨言。
(七)晏婴善与人交
【原文】5.17子曰:“晏平仲①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
【注释】①晏平仲:齐国贤大夫,姓晏,名婴,字平仲。
【译文】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别人交往,相处时间越长,别人就越尊敬他。”
【点评】晏婴是齐国的宰相,侍奉齐国之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君王。《史记》记载:“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可见晏婴为人之正直,清廉,忠信。孔子在这里称赞齐国大夫晏婴,认为他与人为善,能够获得别人对他的尊敬,这是很不容易的。孔子这里一方面是对晏婴的称赞,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他的学生向晏婴学习,做到“善与人交”,互敬互爱,成为有道德的人。
(八)臧文仲不仁不智
【原文】5.18子曰:“臧文仲①居蔡②,山节藻棁③,何如其知④也?”(《公冶长》)
【注释】①臧文仲:鲁国大夫,姓臧孙,名辰,谥号“文”。②居蔡:饲养大龟。居:造大龟生存的场所而饲养之。蔡:大龟。③山节藻棁(zhuō):就是雕梁画栋的意思。山节,即把斗拱雕成山形。节,是柱子头上的斗拱。藻棁,是把短柱上画上水草图案。棁,是房子大梁上的短柱。④知:同“智”,明智,明事理,尊礼节。
【译文】孔子说:“臧文仲为大乌龟盖了房子,有雕成山形的斗拱和画着水藻的梁上短柱,这个人怎么能说是明智呢?”
【点评】臧文仲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智者”,但他对礼则并不在意。他不顾周礼的规定,竟然修建了藏龟的大屋子,装饰成天子宗庙的式样,这在孔子看来就是“越礼”之举了。所以,孔子指责他“不仁”“不智”。
(九)臧文仲嫉贤妒能
【原文】15.14子曰:“臧文仲其窃位①者与②! 知柳下惠③之贤而不与立④也。”(《卫灵公》)
【注释】①窃位:占有官位却不称职。②与:同“欤”。③柳下惠: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字禽,谥号“惠”,采邑名柳下。以讲究礼节著称。
【译文】孔子说:“臧文仲这个人是个压制贤能以保己位的人吗? 他明知柳下惠的贤能,却不举荐他做官。”
【点评】在孔子看来,天下的官职是天下人的,唯能者居之。手握官位,不给称职的人,就是窃位。故孔子认为臧文仲就是个嫉贤妒能、窃取贤能之位的人。可参照《宪问》中孔子对公叔文子的称赞对比阅读。
(十)令尹子文“忠”,陈文子“清”
【原文】5.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①,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②之,无愠③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④弑齐君,陈文子⑤有马十乘,弃而违⑥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公冶长》)
【注释】①令尹子文:宰相子文。令尹:楚国称宰相为令尹。子文:楚国令尹,姓斗,名谷於菟。②已:停止,此指被罢免官职。③愠:怒。④崔子:齐国大夫崔杼(zhù),杀了齐君庄公。⑤陈文子:齐国大夫陈须无。⑥违:背离、舍弃。
【译文】子张问孔子:“令尹子文多次做令尹,没有高兴的神色;多次被罢免,没有生气的神色。每次被罢免时一定把自己旧日的一切政务工作告诉新任的令尹。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他很忠诚。”子张说:“他可以算仁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是仁呢?”“崔子杀了齐国国君,陈文子有四十匹马,舍弃不要,离开齐国,到了别的国家,说:‘这里的执政者与我们的崔子差不多。’便离开。到了另一国,又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们的崔子差不多。’再离开。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他很清白。”子张说:“可以算仁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能算仁呢?”
【点评】孔子对人是否为仁人的评价,十分谨慎严格。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升降不喜不怒,忠于职守,算是尽忠了;陈文子弃离争权夺利的弑君者,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仁者爱人,这个爱,不只是爱亲人,更应是大爱、博爱。能否做到,要由实践检验。当实践还不能检验出结果时,不能轻易下结论。仁者之仁爱,是要始终一贯的,所以往往要盖棺才能定论。
(十一)宁武子愚不可及
【原文】5.21 子曰:“宁武子①,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②。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长》)
【注释】①宁武子:卫国的大夫,姓宁,名俞。②愚:“佯愚似实”,可译为“装傻”。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太平时节,便聪明;在国家昏暗时节,便装傻。他那聪明,别人赶得上;那装傻,别人就赶不上了。”
【点评】政治清明时便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作贡献,这是人人都想做的,也是都应该这样做的;政治黑暗混乱时便压抑自己以求洁身自好,以免同流合污,以免遭忌妒遭迫害,这是不可取的明哲保身的行为。宁武子装傻装愚,善于韬光养晦,连孔子都佩服。所以圣人说宁武子的聪明是人们可以赶得上的,而他的那种“愚笨”却是没有人能够赶得上的。成语“愚不可及”出于此,今天意义有变化。
(十二)子桑伯子之简
【原文】6.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①。”仲弓曰:“居敬②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 居简而行简,无乃③大④简乎?”子曰:“雍之言然。”(《雍也》)
【注释】①简:简单,简朴。②居:平素做人,为人。③无乃:用于反问,岂不是。④大:表示程度大,同“太”意义相当。
【译文】仲弓请教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他做事简要,是不错的。”仲弓说:“若有心严肃认真,办事简约,这样来对待人民,不也是可以的吗? 若存心粗率简易,又办事简约,岂不是太简了吗?”孔子说:“你这话说得对。”
【点评】孔子主张办事简明扼要,不烦琐,不拖拉,果断利落。不过,任何事情都不可太过分。如果在办事时,一味追求简要,却马马虎虎,就有些不够妥当了。所以,孔子听完仲弓的话以后,认为仲弓说得很有道理。
(十三)孟之反功不独居
【原文】6.15子曰:“孟之反①不伐②,奔而殿③,将入门,策④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雍也》)
【注释】①孟之反:姓孟,名侧,字之反,《左传》作孟子侧,鲁国大夫。②伐:自夸。③殿:殿后,做后卫。④策:鞭打。
【译文】孔子说:“鲁国大夫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鲁与齐作战,鲁军打仗败退时,他走在最后面作掩护,即将进城门时,他用鞭打了一下骑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不肯快走的缘故啊。’”
【点评】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败退的鲁军。孟之反不夸耀自己的功德,但是他的功德连同其高尚品质,却流传千古。正如老子所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十四)祝鮀之佞,宋朝之美
【原文】6.16子曰:“不有祝鱼它①之佞②,而有宋朝③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雍也》)
【注释】①祝(tuó):字子鱼。卫国大夫,能言善辩,会奉承,受到器重。②佞:有口才,能言善辩。③宋朝:宋国的公子,貌美。《左传》记载,他因貌美而惹祸乱。
【译文】孔子说:“假设没有祝那样的能言善辩的才智,而仅有宋朝的美貌,在如今这乱世之中,恐怕难免祸患了。”
【点评】孔子这是强调才能的重要性,强调外表美不如内在美。
(十五)泰伯至德
【原文】8.1子曰:“泰伯①,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②,民无得而称焉。”(《泰伯》)
【注释】①泰伯:即太伯。是周祖先古公亶父的长子。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即长子泰伯,次子虞仲,三子季历。季历生子名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古公亶父看到姬昌贤明,而且有魄力,想把君位传给季历,继而传给姬昌。泰伯为实现父亲的愿望,便心甘情愿的让位给季历,自己同虞仲出走避让。
【译文】孔子说:“泰伯,他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屡次把天下让给季历,人民简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称赞他。(一说:泰伯让天下并泯灭功绩,人民找不到实绩来称赞他)”
【点评】历史上,为争夺天下,父子兄弟骨肉相残的事屡见不鲜,而诚心相让的寥寥无几。泰伯、伯夷、叔齐,可谓真正至德者矣。只有将天下让与贤者、圣者,国家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无比称赞的。
(十六)巍巍乎舜禹
【原文】8.18子曰:“巍巍乎①,舜禹②之有天下也而不与③焉!”(《泰伯》)
【注释】①巍巍乎:高大的样子。②舜、禹:远古的君主。相传他们都是因禅让而即帝位的。③与(yù):参与,关联,有“私有,享受”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舜和禹多么伟大啊! 舜和禹虽然拥有天下,但并不据为私有。”
【点评】孔子赞扬舜、禹公而忘私的品德。此话应有所指,因为,当时社会混乱,政局动荡,弑君、篡位者屡见不鲜。孔子借赞颂传说中的舜和禹的伟大,表明对古时禅让制的认同;借称颂舜和禹的无私,抨击现实中的弑君、篡位问题。
(十七)大哉尧君
【原文】8.19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①。荡荡乎②! 民无能名焉③。巍巍乎! 其有成功也。焕乎④! 其有文章⑤。”(《泰伯》)
【注释】①则:规则,意动用法,以……为规则。即效法,效仿。②荡荡乎:广大的样子。这里指尧的恩德广大。③名:形容,称赞。④焕:光明的样子。⑤文章:指礼乐制度。
【译文】孔子说:“伟大呀! 像尧这样的帝王。真高大壮伟! 只有天最高大了,只有尧能效法天。真广阔啊! 人民都不知怎样称赞他了。伟大呀! 他所成就的功业! 光明呀!他所制定的礼仪制度!”
【点评】这是孔子对尧君至德的赞扬。不长的一段话,连用五个感叹句,是《论语》一书感叹句用得最多的一则。一叹“大君”,二叹“大天”,三叹“大德”,四叹“大功”,五叹“大礼”,表达了孔子对古代先王的崇敬心情。
(十八)周德至德
【原文】8.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①。武王曰②:“予有乱臣十人③。”孔子曰:“才难④,不其然乎? 唐虞之际⑤,于斯为盛⑥。有妇人焉⑦,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⑧,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泰伯》)
【注释】①舜有臣五人:传说是禹、稷、契、皋陶、伯益五人。②武王:周武王,姓姬,名发,周的开国天子。③乱臣:治国之臣。乱,治理。④才难:人才难得。⑤唐虞:唐尧、虞舜(即尧舜时代)。⑥于斯:到周武时代。斯:这,指代周武王说话时。⑦有妇人焉:十人之中还有一位妇女。妇人,相传是指太姒,文王的后妃,武王的母亲,能以德化天下。⑧三分天下有其二:商代末年,周文王的势力已很大,据说,当时天下分九州,文王得六州。
【译文】舜有五位贤臣而天下大治。武王说:“我却有善于治国的大臣十人。”孔子说:“俗谓人才难得! 不正是如此吗? 从唐虞时起,到了这时最为兴盛,但其中有位女性,实际上不过九个人罢了。周人当时已拥有三分天下中的两分,却依然敬事殷商。周人的美德,可说是登峰造极了。”
【点评】孔子赞尧舜和武王伟大,在于说明“人道”的重要性。人道即“人才”,孔子用“舜有臣五人”,武王“有乱臣十人”以及“周之至德”的具体例证说明攻其不备尧舜和武王运用人道而治理天下的特点。孔子所说的“才难”,既是说人才难得,也是对圣人用人之道的赞扬。
尧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虞舜和武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大禹也是圣人,这些人都是圣人,但也有高下之别:尧是圣之仁者,虞舜和武王是圣之智者,禹是圣之勇者。仁者在于效天,智者在于用人,勇者在于无欲。
(十九)禹吾无间然
【原文】8.21子曰:“禹,吾无间①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②,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③。禹,吾无间然矣。”(《泰伯》)
【注释】①间(jiàn):原指空隙,这里指批评、非议。②黻冕(fúmiǎn):祭祀时穿的礼服、礼帽。③沟洫:就是沟渠,这里指农田水利。
【译文】孔子说:“禹,我对他没有批评了。他自己吃得很差,却把祭品办得极丰盛;穿得很差,却把祭服做得极华美;住得很差,却把力量完全用于沟渠水利。禹,我对他没有批评了。”
【点评】孔子对禹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禹的美德主要是俭:一是他的吃喝很简单,好吃好喝都用来孝敬鬼神;二是他的穿戴也很差,但在祭礼时衣帽却很华丽;三是他的房子很矮,但注重兴修水利。孔子认为,这样的作为,真是无可挑剔。墨子尊禹,也是爱其勤苦和节约。
(二十)子评卫公子荆
【原文】13.8子谓卫公子荆①:“善居室②。始有,曰:‘苟③合④矣。’少有,曰‘苟完⑤矣。’富有,曰:‘苟美⑥矣。’”(《子路》)
【注释】①卫公子荆:卫献公的儿子,名荆,字南楚。②善居室:善于管理家政财务,会过日子。③苟:随便,满足现状。④合:符合,可以。
【译文】孔子谈到卫公子荆,说:“他善于过日子。开始有一点财产时,就说:‘差不多够了。’等增加了一点,说:‘差不多完备了。’到财产富足时,他说:‘差不多富丽堂皇了。’”
【点评】公子荆作为卫国国君的儿子,能够这样不奢不贪,知足常乐,实在是难能可贵。《左传》记载:吴公子札适卫,评论公子荆等人说:“卫多君子,未有患也。”孔子对不奢不贪的君子品格很欣赏。
(二十一)评两霸主
【原文】14.15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①,齐桓公正而不谲②。”(《宪问》)
【注释】①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之一。谲(jué):欺诈,玩弄权术。晋文公称霸时,曾召见周天子,孔子认为这不符合周礼,故说他“谲而不正”。②齐桓公:姓姜,名小白。他任用管仲为相,成为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之一。齐桓公称霸,讨伐其他诸侯国时打着“尊王”的旗号,故孔子说他“正而不谲”。
【译文】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点评】这是孔子对晋文公、齐桓公两人的评价。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中叶相继称霸的两位霸主。孔子对春秋时代两位著名政治家的评价截然相反,体现了他评价人物的标准。孔子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对时人的违礼行为一概加以指责。晋文公称霸后召见周天子,这对孔子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他说晋文公诡诈。齐桓公打着“尊王”的旗号称霸,孔子认为他的做法符合于礼的规定。所以,他对晋文公、齐桓公作出上述不同的评价。
(二十二)卫灵公之不丧
【原文】14.19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①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②治宾客,祝鱼它③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宪问》)
【注释】①奚:为什么。②仲叔圉(yǔ):即孔文子。卫国大夫,世袭贵族。③祝(tuó):字子鱼,卫国大夫。
【译文】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无道,康子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败亡?”孔子说:“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办理外交,祝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用人得当,怎么能败亡呢?”
【点评】本段话章记载表明了孔子的“人才观”——人才重要。卫灵公无道,似成定论。但他有三位能臣:“仲叔圉负责外交礼仪,祝负责祭祀典礼,王孙贾统领军队。”因为他有三位能臣,所以卫灵公在位42年,无政务差错,国家尚属太平。
(二十三)史鱼与遽伯玉
【原文】15.7子曰:“直哉史鱼①! 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②!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
【注释】①史鱼:卫国的大夫史鳅,字子鱼。②蘧伯玉:卫国大夫,名瑷。
【译文】孔子说:“好一个刚直不屈的史鱼! 政治清明也像箭一样直,政治黑暗也像箭一样直。好一个君子蘧伯玉! 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政治黑暗就可以把自己的本领收藏起来。”(www.xing528.com)
【点评】史鱼和蘧伯玉都是卫国大夫。史鱼以耿直敢言、公正无私著称。据《韩诗外传》载,史鱼曾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贤良的蘧伯玉,并多次建议卫灵公罢免奸臣弥子瑕,但没有被卫灵公采纳。史鱼临死时叫儿子不要在正堂为自己办丧事,以此来劝谏卫灵公重用蘧伯玉,罢免弥子瑕。所以,史鱼又有“生以身谏,死以尸谏”之称,是刚直不阿的典型。蘧伯玉也以正直著称,但他的性格与做法都与史鱼不一样。用《韩诗外传》的说法,他是“直己”而“不直人”,内直而外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所以,政治清明就做官,政治黑暗就赋闲,能屈能伸,通权达变。
孔子既赞史鱼在国家政治黑暗无道时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又赞蘧伯玉在国家政治黑暗无道时的退隐精神。那么,孔子的思想是否是矛盾的呢? 孔子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人呢? 这正像孔子自己评论自己说的,是“无可无不可”的。“无可无不可”,就是不拘泥于固有成见,而灵活审时度势,怎么恰当就怎么做。所以说孔子的思想是不矛盾的,而是“时”者。
(二十四)一语双赞
【原文】14.25蘧伯玉①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 使乎!”(《宪问》)
【注释】①蘧(qú)伯玉:姓蘧,名瑗,字伯玉,卫国大夫。著名的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译文】蘧伯玉派一位使者访问孔子。孔子给他座位,而后问:“他老人家干些什么?”使者回答说:“他老人家想少犯些错误却还没能做到。”使者出去了。孔子说:“好一位使者! 好一位使者!”
【点评】本段记载孔子与蘧伯玉使者的谈话以及其对使者的评价。孔子赞扬使者说:“使乎! 使乎!”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说伯玉之贤。蘧伯玉严于律己,践履笃实,“欲寡其过”,不是“欲无过”,而是“欲寡其过”,少犯错误,并且是“未能也”,可见其谦和谨细,对自己要求之严,与“小人之过也必文”相比,其境界甚是高远。二是说使者之善言,伯玉任凭他多么贤能,使者不善言,伯玉的美德也彰显不出来。孔子“使乎! 使乎!”一语,表面上盛赞使者之善言,实际上也兼赞伯玉之贤。
(二十五)伯夷叔齐不念旧恶
【原文】5.23子曰:“伯夷、叔齐①不念旧恶②,怨是用③希。”(《公冶长》)
【注释】①伯夷、叔齐: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了,互相让位,而都逃到周文王那里。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他们拦住车马劝阻。周朝统一天下,他们以吃食周朝的粮食为可耻,饿死于首阳山。②恶:嫌隙,仇恨。③是用:是以,因此。
【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这两兄弟不记念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很少。”
【点评】据《史记》记载,伯夷、叔齐谏阻武王伐纣时,武王左右之人想杀他二人,姜太公说:“此义人也。”并扶起二人,放二人走。这就充分体现了周人“怨是用希”的被感化的过程和效果。孔子也被二人的仁义品行所感动,极力赞美二人奔义、让国、守仁的高尚品行。
“不念旧恶”是一种美德。心胸清明开阔,对人宽容,体现了儒家“恕道”精神,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
(二十六)品评逸民
【原文】18.8逸民①: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②。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③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④。”(《微子》)
【注释】①逸民:指躲隐起来,或不被发现和重用的闲散之人。②伯夷等人:皆是古代道德高尚的人物。③中:合于。下文三个“中”字,与此义同。④无可无不可:根据实际情况随遇而安,不一定要这样做,也不一定不这样做。
【译文】隐居或不被发现和重用的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玷辱自己的名誉的,是伯夷和叔齐吧?”孔子又说:“柳下惠和少连降低了自己的志向,辱没了自己的名誉。只是他们的言论合于伦理道德,行为经过思虑合乎社会礼法,他们只是做到如此罢了。”孔子又说:“虞仲和夷逸,隐居起来,放肆直言,他们自身行为保持清廉,废弃从政,权衡利弊。”孔子又说自己:“我却和他们都不一样,没有一定要怎么做和一定不怎么做的思维定式,而是因时而定,怎么适宜就怎么做。”
【点评】孔子评论了当时一些著名的隐士,也评论了自己。从“无可无不可”的话看,隐不隐,是孔子时常考虑的问题。孔子同那些隐士根本不同的是,孔子不降志不辱身,心始终在施仁政救世上。
(二十七)贤者避隐
【原文】14.37子曰:“贤者辟世①,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②。”(《宪问》)
【注释】①辟:同“避”,逃避,躲避。②七人:指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等七人。
【译文】孔子说:“(对于无道之世)贤明之人持隐居以避世的态度,其次则弃官易地而居,再其次是回避别人难看的脸色,第四等人是避开别人一些难听的话。”又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点评】本章谈贤者避隐的四种方式。有人认为这段话是指避隐之贤者的四个等级,如贤者、中贤者、次中贤者、贤之下者。也有认为是贤者避隐的四种方式,即避世、避地、避色、避言。
(二十八)评论微生
【原文】5.24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①? 或乞醯焉②,乞诸其邻而与之。”(《公冶长》)
【注释】①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国人。直:正直,直爽。 ②醯(xī):醋。
【译文】孔子说:“谁说微生高正直? 有人向他讨点醋,他却从邻居家转借来给他,而不直说自己没有。”
【点评】孔子批评微生高以曲为直。微生高,有人认为即尾生高。据传,他与女友相约桥下,水涨,因守信,抱梁而淹死,迂腐可笑。同时又以正直闻名。有人说他“直”,孔子不同意:“谁说微生高坦率正直? 有人找他要一点儿醋,他没有,却向邻居讨来给他。”这怎么叫直呢? 朱熹批评说:“曲意徇物,掠美市恩。”范氏批评说:“是曰是,非曰非,有谓有,无谓无,曰直,圣人观人,于其一介之取予,而千驷万钟从可知焉,故以微事断之,所以教人不可不谨也。”生活中这类例子颇多,“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着充实,穷困却装成富足,自己没有却拐弯抹角以市恩,打肿脸充胖子,仔细思索,这是圣人教我们接人待物的又一方法——实事求是,实话实说。
(二十九)唐棣之华
【原文】9.31“唐棣之华①,偏其反而②。岂不尔思③? 室是远而④。”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子罕》)
【注释】①唐棣:又作棠棣,一种树木。华:同“花”。②偏:通“翩”,随风摆动。③岂不尔思:难道是我不思念你吗? ④室是远而:家离得远。这四句诗是逸诗,不知出处。
【译文】(古诗中)说:“唐棣花开啊,翩翩地摇曳啊,难道就不思念你吗? 只是我们住得太远啊。”孔子说:“没思念就是了,如果真的思念,又有什么远的呢?”
【点评】这是孔子对貌似求贤而满口托辞者的批评。
《诗经》中的不少诗,我们大多可理解为求贤诗,以鲜花喻美女,以美女喻贤才,求美即求贤。《唐棣》篇中的美女,翩翩起舞,阿娜多姿,好逑之君子,岂有不心旌摇荡,“寤寐思服”之理。然而唐棣君子,空想大于实干。面对美女,一边说“岂不尔思”,一边又说“室是远而”,呈似求非求之状。口欲求贤,心则远之;口欲求仁,心实违之,心口相背,口是心非。所以孔子一针见血,直接撕破其假扮求贤之伪装:“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孔子又说:“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三十)可为管家,不可为大夫
【原文】14.11子曰:“孟公绰①为赵、魏老②则优,不可以为滕、薛③大夫。”(《宪问》)
【注释】①孟公绰:鲁国大夫。②老:古代大夫的家臣称老,也称“室老”。③:滕、薛:滕国和薛国。滕薛是当时比较弱小的国家。
【译文】孔子说:“孟公绰,若是叫他做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是非常胜任的;可是如果让他担任滕、薛这样小国的卿大夫,他却不能胜任。”
【点评】孔子认为,孟公绰的才能只适合于做管理家务的家臣总管(家虽大,但无须处理繁琐棘手的政治事务),不适合做执掌国家政务、独当一面的卿大夫(国虽小,但内外事务繁杂)。表现了孔子的睿智和知人善任。
(三十一)公叔文子不说不笑不取钱财
【原文】14.13子问公叔文子①于公明贾②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③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 岂其然乎?”(《宪问》)
【注释】①公叔文子:卫国大夫,姓公孙,名拔。②公明贾:公叔文子的使臣。③时:恰当时机,适时。
【译文】孔子向公明贾问公叔文子的情况说:“是真的吗? 他老人家不说话,不笑,不要任何东西吗?”公明贾回答说:“这是传话的人说的过分了。他老人家,到恰当时机才说话,别人便不讨厌他说的话;心里真的乐不可支时才笑,别人便不讨厌他的笑;合于道义的才拿取,别人不会厌烦他的取。”孔子说:“是这样吗? 难道真的是这样的吗?”
【点评】公叔文子在恰当时机才说话,为不失言;心里真正乐时才笑,为不虚伪做作;合乎道义才取,为不贪不义之财。做到了“言切情真义重”——识时务、真诚、清廉。这是不容易做到的,而公叔文子却做到了。所以孔子表示将信将疑、惊叹:“其然? 岂其然乎?”这将信将疑、惊叹,突出了公叔文子做到了人难以做到的高尚行为,充分表现了孔子对公叔文子的高度赞美。
(三十二)臧武仲以下犯上
【原文】14.14子曰:“臧武仲①以防②求为后③于鲁,虽曰不要④君,吾不信也。”(《宪问》)
【注释】①臧武仲:鲁国大夫。②防:臧武仲的封地。③为后:即让他的后裔袭受封地,并担任鲁国大夫。④要(yāo):要挟。
【译文】孔子说:“臧武仲凭借防城向鲁国请求立他的后代为大夫,虽然有人说他没有要挟君主,但我是不相信的。”
【点评】臧武仲因为在鲁国得罪了孟孙氏,逃到邻国。后回到防城,向鲁国国君请求为臧氏立后代,即让他的后裔袭受封地,并担任鲁国大夫。孔子认为他以自己的封地为据点,想要挟君主,犯上作乱,犯下了不忠的大罪。所以他说了上面这段话。
(三十三)公叔文子之贤
【原文】14.18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①,与文子同升诸公②。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宪问》)
【注释】①僎(zhuàn):人名,原来是公叔文子的家臣,在文子推荐下当了卫国大夫。②同升诸公:一同晋升大夫官职,在卫君的朝廷做事。诸:“之于”的合音。
【译文】公叔文子的家臣大夫僎,与文子一起做了国家的大臣。孔子听了这事说:“可以用‘文’作为谥号了。”
【点评】孔子高度赞美公叔文子举贤荐能的谦逊无私的高尚品德。
(三十四)殷有三仁
【原文】18.1微子①去②之,箕子③为之奴,比干④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微子》)
【注释】①微子:名启,是纣王的同母兄。纣王无道,微子多次劝谏不听,后微子隐居。②去:离开。③箕子:商纣王的叔父,曾多次劝谏纣王,纣王不听,箕子装疯,被纣王降为奴隶囚禁。④比干:商纣王的叔父,因极谏纣王而被纣王剖心致死。
【译文】纣王无道,微子离开了他,箕子被他囚禁降为奴隶,比干因为劝谏被杀。孔子说:“殷朝有三个仁人啊!”
【点评】孔子极少评价人为仁人。只有微子、箕子、比干、管仲这样当之无愧的仁人,孔子才下此定论。这三个人的行为,实际上是黑暗时代不同流合污的三种方式:当隐士远离黑暗政治;佯狂自污以求生;正道直行杀身成仁。虽方式不同,但坚决不同流合污是一样的,都属于仁德之人。
(三十五)鲁国之衰
【原文】18.9太师挚①适②齐,亚饭③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④入于河,播⑤鼗⑥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微子》)
【注释】①太师挚:名叫挚的乐师。②适:到,往。③亚饭:周朝制度,天子诸侯吃饭时要奏乐,亚饭是第二次吃饭时奏乐的乐师,三饭、四饭类推。干、缭、缺:都是乐师的名字。④鼓方叔:打鼓的乐师,名字叫方叔。⑤播:摇。⑥鼗(táo):长柄摇鼓,两边系小椎。
【译文】太师挚去了齐国,亚饭乐师干去了楚国,三饭乐师缭去了蔡国,四饭乐师缺去了秦国。鼓手方叔去了黄河地区,摇鼓手武去了汉水地区,副乐师阳、敲磬的襄去了海滨。
【点评】本段话记载鲁国人才流失的状况。孔子所记载的这些人原来都是鲁国的乐师,他们在的时候,可见鲁国国力之强和礼乐之盛。邦有道,人才聚,邦无道,人才散;人才聚则国兴,人才散则国亡,古今之通义。鲁国流失的虽然只是乐师,道理却是相通的。
(三十六)周有八士
【原文】18.11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微子》)
【译文】周代有八位名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
【点评】周之八士,即八位有教养的贤达,其事迹难以考证,《论语》记于此章,意在说明人才重要。周朝之所以兴盛,在于统治者善于用人,人才济济,同心协力,开八百年之基业。孔子是十分重视人才的,鲁国衰微,人才四散,他深为感慨。言周初人才之盛,目的是警戒鲁哀公,希望他礼贤下士,爱惜人才,振兴鲁国。
(三十七)善人之道
【原文】11.20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①,亦不入于室。”(《先进》)
【注释】①践:践踏,踩。
【译文】子张问做善人的方法。孔子说:“(如果)不踩着古人的脚印走,学问和道德修养难以到家。”
【点评】孔子以传承和创新诠释“善人之道”。孔子认为,“善人”的境界很高,仅次于圣人。所谓“践迹”,具体说就是“敏古以求之”,多识前言往事,发愤忘食,努力学习。其结果是入“善人之室”。
(三十八)鲁接近道
【原文】6.24子曰:“齐一变,至于鲁①;鲁一变,至于道。”(《雍也》)
【注释】①至:达到。
【译文】孔子说:“齐国一旦改革,就会成为鲁国这样;鲁国再一变化,就会归于仁道之世。”
【点评】本句话是孔子谈论齐、鲁两国的政教状况。齐国的开创者是姜太公,鲁国的开创者是周公,因此,齐、鲁的政教都有先王的遗风。但两国的情况又略有区别,齐国有山海之利,民众富裕,国力强盛,曾一度称霸;鲁国较多地继承了周朝的礼制,崇尚礼义。孔子从“复礼”的角度来看,鲁国更接近目标,齐国虽不尽如人意,终究还有太公的余教,所以孔子说了以上的一番话。
(三十九)鲁卫之政
【原文】13.7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子路》)
【译文】孔子说:“鲁国和卫国的政事,就像兄弟的事一样(相差不远)。”
【点评】本句话是感叹鲁国的政务衰颓,但措辞很巧妙。从表面上看,话说得很客观,因为鲁国的始封者周公与卫国的始封者康叔是兄弟;实际上,当时卫出公以儿子对抗父亲,鲁国的大权则为季氏等三家所攫取,两国内部矛盾纷争、斗争激烈,几乎同样不能令人满意。
(四十)三桓将微
【原文】16.3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①,政逮于大夫四世矣②。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③。”(《季氏》)
【注释】①禄:俸禄。这里指代国家政权。去:丧失、离开。公室:鲁国王室。②逮:及、到。③三桓:鲁国孟孙、叔孙、季孙氏三卿,他们都是鲁桓公之后,故称三桓。微:衰微。
【译文】孔子说:“鲁国君主失去权力已经五代了,政权落到季氏大夫手里已经四代了,所以鲁桓公的三房子孙也该衰微了。”
【点评】“公室五世”指鲁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大夫四世”指季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代。“三桓”,鲁桓公之后,仲孙、叔孙、季孙,后仲孙改称孟孙氏。此三家至鲁定公时均呈衰落之势,政权由家臣掌握,如孔子所说:“陪臣执国命。”
(四十一)柳下惠直道事君
【原文】18.2柳下惠为士师①,三黜②。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 枉道而事人③,何必去父母之邦④?”(《微子》)
【注释】①柳下惠:姓展,名获,又名禽。鲁国的贤大夫,柳下是他的封地,惠是他的谥号。士师:主管刑法的官。②三黜(chù):三次被罢官不用。③枉道:曲道。即不走正道。④父母之邦:父母居住的国家。也即自己的祖国。
【译文】柳下惠做了司法官,三次被免职。有人说:“你不能离开这里吗?”他说:“如果按照正直之道侍奉君主,到哪里去能够不被多次罢官呢? 如果按照邪枉之道侍奉君主,何必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呢?”
【点评】本段话记载柳下惠直道事君的行事。楚国子文三次提升为“令尹”,三次没有喜色,三次罢了他的官,无愠色,得之不以为喜,失之不以为忧,宠辱不惊,廓然大度,雍容雅量。鲁国柳下惠,三次提升为典狱官,三次贬黜,本章没有记载他的辞气颜色,从他宁可弃官而不愿改变操守的角度看,他的胸襟与雅量以及品行和令尹子文应是不相上下。孔子对令尹子文有一“忠矣”的评价。对柳下惠则仅仅是叙述其人其语,而未着一字进行评述。但我们从孔子的叙述中,亦可窥见孔子对柳下惠“伏清白以守直”的溢美赞扬。
(四十二)子贡评纣
【原文】19.20子贡曰:“纣之不善①,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②,天下之恶皆归焉。”(《子张》)
【注释】①纣:殷商的最后一位君主,名辛,纣是他的谥号。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昏君。②下流:即下游。这里指由于干了坏事处于众恶所归的地位。
【译文】子贡说:“殷纣王的无道,未必像传说的那么严重。所以君子最忌身有污行,(因为一沾上污行)天下的一切坏事恶名都会归在他的头上。”
【点评】子贡告诫人们多行善事少作恶,恶名一旦形成,众恶归之。警示君子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禹稷颜回同道
【原文】禹、稷当平世①,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②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③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孟子·离娄下》)
【注释】①平世:政治清明时代,与“乱世”相对。②由,通“犹”。③被,通“披”。缨冠,缨为帽带,情况紧急,不及系缨,就把缨帽一起戴在头上。
【译文】禹、稷处于政治清明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家门都不进去,孔子称赞他们。颜子处于政治昏乱的时代,住在狭窄的巷子里,一筐饭,一瓢水,别人都受不了那种苦生活,他却自得其乐,孔子也称赞他。孟子说:“禹、稷和颜子(处世的态度虽有所不同,)道理却一样。禹以为天下的人有遭淹没的,好像自己使他们淹没了一样;稷以为天下的人有挨饿的,好像自己使他们挨饿一样,所以他们拯救百姓才这样急迫。禹、稷和颜子如果互相交换地位,颜子也会三过家门不进去,禹、稷也会自得其乐。假定有同屋的人互相斗殴,我去救他,纵是披着头发顶着帽子,连帽带子也不结去救他都可以。(禹、稷的行为正好比这样。)如果本地方的邻人在斗殴,也披着头发不结好帽带子去救,那就是糊涂了,纵使把门关着都可以了。(颜子的行为正好比这样。)”
【评析】禹、稷、颜子,所处环境不同,故其表达内心之仁的方式亦不同,但其内心道德情怀却一致。孟子以劝架为喻:同室人斗殴(指平世天下有灾害),被发缨冠而往救之也是恰当的;若是乡人打架(指乱世诸侯相斗),也这样披发缨冠,则不合适。因事情发生在你鞭长莫及之处,等你赶到,事情早已结束。禹、稷处于同室位置,责任在肩,故当奋力以赴;颜子无责任在身,故当修身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讲的就是此道。
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论语·泰伯》)
根据选文分条概括孔子为什么对禹“无间然”。
2.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④,有反坫⑤,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 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1)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这个人物的?
(2)从孔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孔子“仁”的含义是怎样的?
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孔子曰:“求! 无乃尔是过与?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孔子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作用,但是他又叫他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这样做不是自相矛盾的吗? 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答要领】
1.孔子认为,禹的美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饮食简朴,但祭祀鬼神不打折扣;二是他不注重个人服饰,但行礼时讲究礼服精美;三是他的房子很矮,但注重兴修水利。孔子认为,这样的作为,真是无可挑剔。
2.(1)认为管仲不知礼,但肯定管仲有仁德。
(2)一方面,孔子认为,要治国平天下必须德才兼备;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能够“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使社会安定的人,就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可见孔子“仁”的标准是能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必拘于小信。当然,孔子肯定管仲仁德而否认管仲知礼,也表明了孔子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着矛盾,同时也表明了孔子的通权达变。
3.孔子为政的根本思想是以德治国,并且这种以德治国的思想有很多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说教育熏陶;但是道德的作用并不是无上的,有时在特殊的环境,面对特殊的人,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冉有的这些话让孔子觉得他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对冉有再也不用那种道德感化的方法,而应当去声讨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