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中,有关于孔子日常生活中行为举止的详细叙述。他时时处处以正人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尽量符合礼的规定。他认为,一投足、一举手,都必须遵守礼的原则。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语言、举止、神态,显得彬彬有礼,分寸感极强,尽显大家风范。
作为士大夫,在公务外事活动中,始终能使自己的行为中规中矩,做到不卑不亢,强国面前不示弱,弱国面前不使强;该庄重的时候庄重,该随和的时候随和,既不失礼更不失节,始终做到彬彬有礼。孔子在与同僚相处时,对上级正直恭敬而不随声附和,坚持正确的反对错误的;对下级温和和快乐,使下级在其面前不压抑,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家乡父老面前,显得非常温和和恭让,而不是指手画脚、狂妄自大,有着平和亲近的一面。
《论语》中关于孔子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记载,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亲切感人的文化巨人的形象。
(一)孔子的音乐修养
【原文】7.14 子在齐闻《韶》①,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
【注释】①《韶》:歌颂舜的音乐。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陶醉得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说:“想不到欣赏音乐竟然能达到这么迷人的境界。”
【点评】本章描绘了孔子对韶乐的痴迷。一个人是否真懂艺术,要看他是否被艺术感动陶醉;而孔子的陶醉,源于对舜的圣贤品德的欣赏、崇敬。
【原文】3.23子语鲁大师乐①,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②;从之③,纯如也④,皦如也⑤,绎如也⑥,以成。”(《八佾》)
【注释】①语(yù):谈论,告诉。大(tài)师:主管音乐的官员。②翕(xī):收合。如:形容词词尾。③从(zòng):放纵,展开。④纯:和谐。⑤皦(jiǎo):分明,清晰。⑥绎(yì):连续不断。
【译文】孔子同鲁国乐官谈论奏乐之道,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始奏之时,表现为收合紧缩;展开之时,音律和谐悦耳,节奏明晰,连绵不断,最后告成。”
【点评】从开始演奏音乐,到中间的过程,直至结束,孔子均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朱熹注引谢氏说:“五音六律不具,不足以为乐。翕如,言其合也。五音合矣,清浊高下,如五味之相济而后和,故曰纯如,合而和矣,欲其无相夺伦,故曰皦如,然岂宫自宫而商自商乎?不相反而相连,如贯珠可也,故曰绎如也,以成。”这既是对音乐“翕如”“纯如”“皦如”“绎如”全过程的描绘,又可以说是孔子“和”与“中”的哲学思想的形象体现。音声未发,各种情感积于内,叫做“中”;发而皆合节拍音律,叫做“和”。“和”与“中”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礼之用,和为贵”,引申而模仿之,可以说“乐之用,和为贵”,这一段话正是孔子“中”“和”哲学思想的形象体现。
【原文】8.15子曰:“师挚之始①,《关雎》之乱②,洋洋乎盈耳哉!”(《泰伯》)
【注释】①师挚之始:从太师挚开始演奏。师挚,鲁国的乐师,名叫挚。古代奏乐,开始叫“升歌”,一般由太师演奏。②《关雎》:《诗经·国风》的第一篇。乱:乐曲结尾的一段。乱一般是合乐,像现在的合唱、合奏。此是指《关雎》与《葛之覃》《卷耳》《雀巢》《采蘩》《采萍》的合乐。
【译文】孔子说:“从太师挚开始演奏,到《关雎》以下的合乐,多美妙的音乐在耳畔回荡呀!”
【点评】这是孔子对挚合礼之乐的赞扬。《关雎》是《诗》的起始第一首,也是《国风》的开篇。当时,“郑声”对雅乐的冲击很大,孔子认为是有乖礼法的。因此,他赞赏师挚的做法,《诗》三百篇都能吟唱。据说,孔子在整理《诗》时,曾把它们配乐演奏过,“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史记·孔子世家》)
(二)孔子之志
【原文】5.26颜渊、季路侍①。子曰:“盍②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③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④,无施劳⑤。”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注释】①季路:即子路,因为事奉季氏,又称季路。侍:陪侍,陪在尊长身边站着。《论语》中,单用“侍”,指孔子坐着,弟子站着;“侍坐”,指孔子和弟子都坐着;“侍侧”,或坐或立。②盍(hé):“何不”的合音字。③裘(qiú):皮衣。④伐:夸耀。⑤施:表白。一说,施加给别人。
【译文】颜渊、季路站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有车马和衣服来和朋友共享,就是用坏了也不会不满。”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对孔子说道:“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在于使老人都得到奉养,朋友们相互信任,年少的能得到关爱。”
【点评】在这一段话里,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孔子重视培养“仁”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从本段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三)独处怡然
【原文】7.4子之燕居①,申申②如③也,夭夭④如也。(《述而》)
【注释】①燕居:闲暇的处境。燕:闲暇。②申申:仪态轻松舒展。申:同“伸”,伸展,舒展。③如: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可译成“……的样子”。④夭夭:愉快。
【译文】孔子闲居在家时,心情舒适、和畅,神色愉快。
【点评】孔子闲居时,仪表轻松祥和,兴致仍在诗书礼乐。即使是闲暇娱乐,也不离道义。和孔子批评弟子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就是孔子圣人的仪表心地。即使是独处,亦如此也。
(四)圣人气质
【原文】7.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
【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肃;威严而不凶猛;恭敬而安详。
【点评】此则论说的是孔子的气质。温和而无严肃、原则性,则为不及;严肃、有原则性而不温和,为过;温而厉为持中。无威为不及,猛为过,威而不猛为持中。不恭为不及,谄媚为过,恭而安为持中。孔子的道德修养溢于仪表,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正值“中庸”,达到了至圣至善的程度。
(五)杜绝四种缺点
【原文】9.4子绝四:毋意①,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注释】①毋意:毋:不要。意:凭空臆断。
【译文】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瞎猜,不独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点评】“绝四”体现了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杜绝了四种缺点后即是“通达”:知识融会贯通,处事不粘不滞,为人宽容仁慈。
(六)圣人之仁
【原文】7.9子食于有丧者①之侧,未尝饱也。(《述而》)
【注释】①有丧者:有丧事在身的人。
【译文】孔子在有丧事在身的人旁边吃饭,从来就没吃饱过。
【点评】此段话谈丧事的礼仪,也表现出孔子对丧者的恻隐之心。参加或主持别人家的丧事,心情同别人同样悲戚,哪里吃得下饭? 丧事不饱,说明孔子内有恻隐仁爱,外有礼仪规矩,礼形于外,仁存于内。
【原文】7.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述而》)
【译文】孔子在那一天吊丧哭过后,就不再唱歌了。
【点评】此则紧承上则,讲哀与乐。实际上,所有的礼节,其内在根据,都是对他人的尊重,对他人处境的理解,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原文】7.13子之所慎:齐①、战、疾。(《述而》)
【注释】①齐:同斋,斋戒祭祀。
【译文】孔子慎重对待的事有:斋戒祭祀,战争,疾病。
【点评】孔子慎重对待的三件事,都是当时至关重要的大事,体现出孔子的仁爱思想。祭祀必要恭敬,身心肮脏不洁,怎能说得上恭敬呢? 所以要严格地斋戒。慎重对待斋戒祭祀,体现出忠孝思想。战争关系到国家兴亡、人民死伤,慎重对待战争,体现仁爱民众和兵士的思想。疾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慎重对待疾病,爱惜自己的身体健康,并由己及人,关心他人的疾苦,这就是仁了。
【原文】7.27子钓而不纲①,弋②不射宿③。(《述而》)
【注释】①纲:渔网提网的总绳。此代指用网捕鱼。②弋(yì):带绳的箭,专用射鸟。③宿:栖息在巢中的鸟。
【译文】孔子钓鱼,但不用网捕鱼;射鸟,但是不射栖息在巢中的鸟。
【点评】此则表现了孔子的仁爱之心,仁及其他动物,正所谓“恩及于禽兽”(孟子语)。
【原文】10.17厩①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
【注释】①厩(jiù):马棚,也泛指牲口房。
【译文】孔子的马厩着火了。孔子从朝廷回来,说:“伤人了吗?”并不问马。
【点评】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家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原文】10.22朋友死,无所归①,曰:“于我殡②。”(《乡党》)
【注释】①所归:所字结构,名词性质,即没有归宿地。这里指没有亲人收殓。②殡:停放棺柩,等待埋葬叫“殡”。这里指办理一切丧葬事务。
【译文】朋友死了,没有亲人收殓,孔子说:“由我来负责丧事。”
【点评】孔子是“善终”的典范。与朋友交往,一个好的开始是没有问题的,但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却很少,尤其是朋友死后无所归葬的时候,更能体现一个人对朋友的忠诚、交往的信誉。孔子到底不同众生,义无返顾,“于我殡”,即“由我来安葬吧!”朋友去世了,参加一下追悼会是可以的,但要操持安葬工作,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养生送死乃人生大事,其操持难度可以想见。孔子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善始”,而且“善终”。
(七)圣人循礼
【原文】9.10子见齐衰①者、冕衣裳者②与瞽者③,见之,虽少④,必作⑤;过之⑥,必趋⑦。(《子罕》)
【注释】①衰(cuī):同“縗”,旧时的丧服,用粗麻布制成。此借指居丧。②冕衣裳者:穿戴着官帽官服的人。冕: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③瞽者:盲人。④少:年少。⑤作:起身。⑥过之:经过他们面前。⑦趋:快走。
【译文】孔子见到穿丧服的人、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他们虽然年少,孔子一定站起来表示敬意;走过的时候,一定小步快走。
【点评】此则表现了孔子仁爱谦恭的品德。对斋戒居丧的人,表示哀其所哀之恭敬;对官员,表示上下尊卑之恭敬;对盲人,表示同情怜悯之恭敬。孔子之所以这样做,说明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
(八)君臣之礼
【原文】9.3子曰:“麻冕①,礼也;今也纯②,俭,吾从众。拜下③,礼也;今乎拜上,泰④也,虽违众,吾从下。”(《子罕》)
【注释】①麻冕:用麻布做的礼帽。②纯:黑色的丝绸。③拜下:臣面君,来到堂下,还没有见到君时,先叩拜一次的叩拜之礼(升于堂上面见君,再叩拜一次)。④泰:倨傲。
【译文】孔子说:“用麻布做的礼帽符合礼节,现在用丝绸,更节省,我赞同大家的做法。臣见君,需先在堂下磕头,这是合乎礼法的,现在不在堂下磕头了,只是在堂上磕头,这是倨傲。即使我的主张和大家不同,我还是依从在堂下磕头的礼节。”
【点评】孔子赞同用比较俭省的黑绸帽代替用麻织的帽子这样一种作法,但反对在面君时只在堂上跪拜的作法,表明孔子不是顽固地坚持一切都要合乎于周礼的规定,而是在他认为的原则问题上坚持己见,不愿作出让步,因跪拜问题涉及“君主之防”的大问题,与戴帽子有根本的区别。孔子是在极力维护君的尊严,而让臣牢记自己的身份。
(九)丧葬循礼
【原文】9.12子疾病①,子路使门人为臣②。病间③,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④! 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⑤? 欺天乎? 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 且予纵不得大葬⑥,予死于道路乎?”(《子罕》)
【注释】①疾:病。病:病情严重。②臣:家臣。大夫家才有家臣,孔子虽做过大夫,但已退位,不应有家臣。子路准备给孔子举行大夫的葬礼,所以让弟子充当家臣。③病间(jiàn):病渐渐好了。间:间隙,指病情减轻。④由:仲由,即子路。诈:欺骗。⑤吾谁欺:即“吾欺谁?”宾语前置句。 ⑥大葬:指大夫的隆重葬礼。
【译文】孔子病重,子路让弟子做家臣,准备料理丧事。孔子病情好些,说:“子路干这种欺骗行为已经很久了啊! 我本来没有家臣却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 骗上天吗? 而且我与其死在家臣手里,还不如死在你们学生手里! 况且,纵使我不用大夫之礼来埋葬,难道会死在路边没人葬吗?”
【点评】本则记载子路诸弟子装扮家臣而受到孔子批评的事。儒家对于葬礼十分重视,尤其重视葬礼的等级规定。对于死去的人,要严格地按照周礼的有关规定进行安葬。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安葬仪式,违反了这种规定,就是大逆不道。孔子反对学生们按大夫之礼为他办理丧事,是为了恪守周礼的规定。
(十)乡党宗庙,表现不同
【原文】10.1孔子于乡党①,恂恂②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③,唯谨尔④。(《乡党》)
【注释】①乡党:乡亲邻里。②恂恂:诚恳恭敬。③便:能言善辩。
【译文】孔子在乡里间表现得温和恭顺,好像不善于说话。他在宗庙朝廷时就很善于言谈,只是说得很谨慎。
【点评】孔子在乡党面前,为什么不多说话,好像不善言谈的样子? 这是因为孔子和乡亲邻里想的事情不一样,所从事的事业不一样,思想情操层次不一样。唠家长里短油盐酱醋种地养殖,孔子没兴趣;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乡党没兴趣。所以,只有少说话,唯有表示诚恳恭敬而已。而在宗庙朝廷,则必须能言善辩,又要言语谨慎。这表现了孔子说话看对象,有既不失人又不失言的君子品格。
(十一)上朝之礼
【原文】10.2朝①,与下大夫言,侃侃如②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③也。君在,踧踖如④也,与与如⑤也。(《乡党》)
【注释】①朝:上朝,或在朝堂上。②侃侃如:说话直率,从容不迫的样子。③訚訚(yínyín)如:能言善辩又态度和气的样子。④踧踖(cùjī)如:恭敬而不安的样子。⑤与与(yùyù)如:诚挚参与国事并且认真关心了解国情事务的样子。与:参与。
【译文】上朝时,君主还没有来,孔子与下大夫说话快乐从容;与上大夫谈话和颜悦色,中正有诤。君主到来,恭敬而又不安,谨慎地徐徐而行。
【点评】孔子的这一态度表现出人之常情。人在和比自己职位低的人交谈时,一定是从容不迫的样子。若是和自己平级的人谈论时,就一定是尽量争辩,同时又要注意和气。而若是见到比自己地位高出很多的人,那就一定是显出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十二)接见之礼
【原文】10.3君召使摈①,色勃如②也,足躩如③也。揖所与立④,左右手⑤,衣前后⑥,襜如也⑦。趋进,翼如⑧也。宾退,必复命⑨曰:“宾不顾⑩矣。”(《乡党》)
【注释】①摈:同“傧”,古代称接引宾客的人。②色勃如也:精神振奋庄重的样子。勃:旺盛。③足躩(jué)如:脚步轻快的样子。④揖所与立:向所有站立的宾客作揖。⑤左右手:向站在左右两边的外宾分别作揖。左右手,同“左右首”,即左边和右边。⑥衣前后:衣服前后摆动。⑦襜(chān):襜褕,古代一种短的便服。⑧翼如:像鸟儿展翅的样子。形容脚步轻捷,衣带、袖带飘飘,如鸟展翅飞翔一样飘逸潇洒。⑨复命:执行完使命后回报使命执行的情况。⑩不顾:客人已经走远了。顾:回头。不顾:不再回头,指走远了。
【译文】国君召见孔子,命他做傧相接待宾客。孔子的精神立刻振奋庄重起来,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接见宾客的时候,向所有站立着等待接见的宾客作揖,向站在左右两边的宾客分别作揖,衣服前后摆动,却像穿短便衣那样整齐不乱。快步走时,脚步轻捷,衣带、袖带飘飘,就像鸟展翅飞翔那样飘逸潇洒。宾客告退,送走宾客以后,一定要向国君回报说:“接见完了,客人已经走远了。”
【点评】从此条语录可以看出,孔子特别爱岗敬业,乐在从政之中。而且,从其举止看,孔子是个出色的外交家。礼节周全,既谦恭庄重,又潇洒自如,风度翩翩。
(十三)出入循礼
【原文】10.4 入公门①,鞠躬如②也,如不容③。立不中门④,行不履阈⑤。过位⑥,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⑦者。摄齐⑧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⑨,逞颜色⑩,怡怡如⑪ 也。没阶⑫,趋进,翼如也。复其位⑬,踧踖如也。(《乡党》)
【注释】①公门:朝廷之门。②鞠躬如:躬身而行,像鞠躬似的。③如不容:好像公门容不下他的身子一样。④中门:门中间。⑤履阈(yù):踩门槛。履:踩。阈:门槛。⑥位:国君的座位。⑦不足:气力不足。⑧摄齐:提起衣服。⑨降一等:下一级台阶。⑩逞颜色:神色放松。⑪怡怡如:轻松愉快的样子。⑫ 没阶:下完台阶。⑬ 复其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译文】孔子进入朝廷之门,躬身而行,像鞠躬似的,好像公门容不下他的身体一样,恭敬谨慎。站立,绝不站在门的中间;行走,绝不踩门槛。经过国君的座位时,精神振奋庄重,脚步轻快,说话小声细语,好像气力不足似的。提起衣服上台阶走入朝堂,照样是躬身而行,像鞠躬似的,抑制着呼吸,好像不呼吸似的。走出朝堂时,下一级台阶,神色便放松,显出轻松愉快的样子。下完台阶,便加快脚步,衣带袖带飘飘,像鸟儿展翅飞翔一样飘逸潇洒。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又表现出恭敬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点评】在孔子心里,似乎等级尊卑过分森严,对君主谦恭过分,尽礼过分。难怪“人以为谄也”。当然孔子不是谄媚,而是尽礼。
(十四)执圭依礼
【原文】10.5执圭①,鞠躬如也,如不胜②。上如揖,下如授③。勃如战色④,足蹜蹜如有循⑤。享礼⑥,有容色⑦。私觌⑧,愉愉如也。(《乡党》)
【注释】①执圭:拿圭。执:拿着。圭:古代帝王、诸侯君臣间举行礼仪时,手里都要拿的一种玉器,上尖下方。出使外国,可为君命信物。②不胜:不能够承担承受。胜:能够承担承受。③上如揖,下如授:拿高时,好像作揖的姿势;拿低时,好像交给别人东西的姿势。授:交付、给予。④勃如战色:精神振作庄重,好像战栗恐惧的神色。⑤足蹜蹜(sūsū)如有循:脚下小步快走,小心翼翼,好像循着什么轨迹行走,不敢有丝毫偏差失误一样。蹜蹜:小步快走。⑥享礼:接受使者的献礼。享:享受。⑦有容色:显露轻松愉悦的神色。⑧私觌(dí):以私人身份会见。觌:见,相见。
【译文】(会见来使)孔子手里拿着圭,郑重其事,躬身而行,就像鞠躬似的,持圭如承重,好像承受不了那重量一样。将圭拿高时,好像作揖的姿势;将圭拿低时,好像要交给别人东西的姿势。精神振作庄重,好像战栗恐惧。脚下小步快走,小心翼翼,好像循着什么轨迹行走,不敢有丝毫偏差失误一样。在接受使者献礼的仪式上,神色显得轻松愉悦。以私人身份会见来使时,神态显得喜悦愉快。
【点评】这是孔子在本国被国君安排为接见外国来使的傧相时的情景。彬彬有礼,不同场合不同姿态,依礼对待,处处都恰到好处。
(十五)衣着依礼
【原文】10.6君子不以绀①饰,红紫不以为亵服②。当暑,袗绤③,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④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乡党》)
【注释】①绀(gànzōu):指两种近于黑色的颜色。绀:深青透红的颜色,古时斋戒服装的颜色。:黑中透红的颜色,古时丧服的颜色。②亵(xiè)服:在家穿的便服。③袗绤(zhěnchīxì):袗,单衣,此处作动词,穿单衣。:细葛布。绤:粗葛布。④杀(shà):减少,裁去。
【译文】君子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作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家居的便服。在夏天,穿细葛布或粗葛布做的单衣,外出时一定要加套外衣。黑衣配黑色羊羔皮袍;白色衣服配白鹿皮袍;黄色衣服配狐狸皮袍。家居的皮袍,要做得长些,把右边袖子做短一点。睡觉一定要有被子,要一身半长。冬天把狐貉的皮做坐垫。服丧期满脱去丧服就可以佩戴各种装饰品。除了礼服用整幅的布,别的衣服都是剪开裁制的。不要穿黑色羊羔皮的袍子戴黑色礼帽去吊丧。每月的初一,一定要穿着朝服去朝见君主。(www.xing528.com)
【点评】这是关于孔子衣着服饰的记载,可谓变化繁复,但孔子服饰呈三大特点:
第一,品类繁多。有礼服、便装;夏有麻衣、冬有皮袍;外有罩衣、内有衬衣;丧有丧服、寝有睡衣、行有便衣、坐有皮垫、入朝有礼服,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第二,色彩协调。“缁衣,羔裘”,黑色罩衣配紫色羔羊皮袍;“素衣,麑裘”,白色罩衣配小鹿皮袍;“黄衣,狐裘”,黄色罩衣配狐貉皮袍。更有趣的是天青色和铁红色不能做衣服的装饰品,红色、紫色布料不能做便装。服饰色彩雅静而又协调,变化多姿而又符合礼制。
第三,规定严格。孔子服饰变化之繁,也因礼制规则之多,一是色彩上的规定。“君子不以绀饰,红紫不以为亵服”,“缁衣,羔裘”类,皆属色彩上的规定。二是时间上的规定。冬、夏、春、秋四季变化。夏天“袗绤”,冬天“羔裘,狐貉”。三是行动上的规定。坐“狐貉之厚以居”,用狐貉的厚皮做坐垫。寝,“必有寝衣”;行,“必朝服而朝”。四是尺寸上的规定。“亵裘长,短右袂。”家居皮袍比较长,便于干活,右边的袖子要短;“寝衣”则“长一身有半”,睡衣要比身体长二分之一。五是丧前丧后的规定。“去丧,无所有配。”丧必哀,丧前必须除去一切装饰品,丧后可配各类装饰。
(十六)衣食依礼
【原文】10.7齐①,必有明衣②,布。
齐必变食③,居必迁坐④。(《乡党》)
【注释】①齐:同“斋”。②明衣:斋前沐浴后穿的衣服。③变食:改变平常的饮食习惯。指不饮酒,不吃葱、蒜等有刺激味的东西。④居必迁坐:指从内室迁到外室居住,不和妻妾同房。
【译文】斋戒沐浴的时候,一定有浴衣,用布做的。
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和妻妾同房)。
【原文】10.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而①,鱼馁而肉败②,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③,不食。割不正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⑤。
唯酒无量,不及乱⑥。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乡党》)
【注释】①(yì)而(ài):饮食经久而腐臭。②馁,败:馁,音něi,鱼腐烂叫“馁”,肉腐烂叫“败”。③不时:一说过早的食物,冬天在温室种菜蔬。一说不是该当吃食的时候。④割不正:“割”和“切”不同。“割”指宰杀猪牛羊时肢体的分解。古人有一定的分解方法,不按那方法分解的,便叫“割不正”。⑤食(sì)气:“气”同“饩”(xì)。饭料。⑥乱:酒醉。
【译文】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霉烂发臭,鱼和肉腐烂,都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该当吃食时候,不吃。不是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不吃。没有一定调味的酱醋,不吃。
席上肉虽然多,吃它不超过主食。
只有酒不限量,却不至醉。
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
吃完了,姜不撤除,但吃得不多。
【原文】10.9 祭于公,不宿肉①。祭肉②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乡党》)
【注释】①不宿肉:不使肉过夜。古代的大夫、士都有助君祭祀之礼。天子诸侯的祭礼,当天清早宰杀牲畜,然后举行祭典。第二天又祭,叫做“绎祭”。绎祭之后才令各人拿自己带来助祭的肉回去,或者又依贵贱等级分别颁赐祭肉。这样,祭于公的肉,在未颁下来以前,至少是放了一两宵了,因之不能再存放一夜。②祭肉:祭祀用的肉。
【译文】参与国家祭祀典礼,不把祭肉留到第二天。别的祭肉留存不超过三天。若是存放过了三天,便不吃了。
【原文】10.23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乡党》)
【译文】朋友送的礼物,哪怕是车马那样贵重的东西,如果不是祭肉,就不用躬身下拜。
【点评】以上几段话讲孔子的衣着和饮食习惯。这不仅仅是孔子的养生之道,而且是衣食有礼的根本依据。孔子对“礼”的遵循,不仅表现在与国君和大夫们见面时的言谈举止和仪式上,而且表现在衣着和饮食等日常生活方面。比如孔子把祭肉看得比车马还重要,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祭肉关系到“孝”的问题。用肉祭祀祖先之后,这块肉就不仅仅是一块可以食用的东西了,而是对祖先尽孝的一个载体。
(十七)言行依礼
【原文】10.10食不语,寝不言。(《乡党》)
【译文】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
【原文】10.11虽疏食菜羹,瓜祭①,必齐如也。(《乡党》)
【注释】①瓜祭:有些本子作“必祭”。这是食前将席上各种食品拿出少许,放在食器之间,祭最初发明饮食的人。
【译文】虽然是糙米饭小菜汤,也一定得先祭一祭,而且祭的时候还一定恭恭敬敬,好像斋戒了的一样。
【原文】10.12席①不正,不坐。(《乡党》)
【注释】①席:古代没有椅和凳,都是在地面上铺席子,坐在席子上。
【译文】坐席摆的方向不合礼制,不坐。
【原文】10.13乡人饮酒①,杖者出,斯出矣。(《乡党》)
【注释】①乡人饮酒:即行乡饮酒礼。
【译文】行乡饮酒礼后,要等老年人都出去了,自己这才出去。
【原文】10.14乡人傩①,朝服而立于阼阶②。(《乡党》)
【注释】①滩(nuó):古代的一种风俗,迎神以驱逐疫鬼。②阼阶:阼,音zuò,东面的台阶,主人所立之地。
【译文】本地方人迎神驱鬼,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原文】10.15问①人于他邦,再拜②而送之。(《乡党》)
【注释】①问:问讯,问好。古代问好,也送礼物以表示情意。②拜:拱手并弯腰。
【译文】托人给在外国的朋友问好送礼,便向受托者拜两次送行。
【原文】10.16康子①馈②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乡党》)
【注释】①康子:季康子。②馈(kuì):馈赠,赠送。
【译文】季康子赠送药给孔子,他拜谢后接受了,说:“我对这药的药性不怎么了解,不敢尝。”
【原文】10.18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①,必熟而荐②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乡党》)
【注释】①腥:生肉。②荐:供奉,进献。
【译文】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坐席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进供。国君赐给活的牲畜,一定养着它。和国君一起吃饭,当他进行饭前祭祀的时候,自己先吃饭,不吃菜。
【点评】古时候君主吃饭前,要有人先尝一尝,然后君主才吃。孔子对国君十分尊重。他在与国君吃饭时,都主动尝一下,表明他对礼的遵从。
【原文】10.19疾,君视之,东首①,加朝服,拖绅②。(《乡党》)
【注释】①东首:头向东。②绅:朝服束在腰间的宽带子。孔子生病卧床不能穿朝服,所以把朝服盖在身上,把腰带放在朝服上,并拖下带子去表示尊敬迎接。
【译文】孔子生病了,国君来看望他,孔子头朝东躺在床上,把朝服盖在身上,还拖着束带。
【点评】孔子患了病,躺在床上,国君来探视他,他无法起身穿朝服,这在他看来是对国君的不尊重,有违于礼,于是他就把朝服盖在身上。这反映出孔子即使在病榻上,也不会失礼于国君的。
【原文】10.20君命召,不俟驾①行矣。(《乡党》)
【注释】①不俟驾:不等套好马车。
【译文】国君召见孔子,孔子不等仆人把马车套好,就急着步行先走了。
【原文】10.21入太庙,每事问。(《乡党》)
【译文】孔子进入周公庙,每件事情都要向有关人士详细询问。
【原文】10.24寝不尸①,居不容②。(《乡党》)
【注释】①尸:如死人一般仰面规矩而卧。②容:修饰容貌仪表。
【译文】孔子睡觉时,不直挺挺的像死人一般仰面规矩而卧;孔子在家闲居时,不像上朝、祭祀、做客、待客等时那样讲究修饰容貌仪表。
【原文】10.26升车,必正立,执绥①。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乡党》)
【注释】①绥(suí),上车时扶手用的索带。
【译文】孔子上车,一定先端正地站好,拉着扶手带(登车)。在车中,不向内回顾,不很快地说话,不用手指指画画。
【点评】以上各段话记载了孔子举止言谈的某些规矩或者习惯。他时时处处以正人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尽量符合礼的规定。他认为,“礼”是至高无上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一投足、一举手都必须依照礼的原则。这一方面是孔子个人修养的具体反映,另一方面也是他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和仁德时所身体力行的示范。
(十八)圣人处世
【原文】17.1阳货欲见孔子①,孔子不见,归孔子豚②。孔子时其亡也③,而往拜之。遇诸涂④。谓孔子曰:“来! 予与尔言。”曰⑤:“怀其宝而迷其邦⑥,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⑦,可谓知乎⑧?”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⑨。”孔子曰:“诺;吾将仕矣。”(《阳货》)
【注释】①阳货:名虎。见孔子:想让孔子谒见他。使动用法。见,谒见,拜见。后句的“见”用法同。②归:通“馈”,赠送。豚(tún):小猪,这里指蒸熟的小猪。③时其亡:打听到他不在家时。时,通“伺”,窥伺,暗中窥探。孔子不愿见阳货,趁他不在家时去回拜。④涂:通“途”,道路。⑤曰:这里的“曰”,和下文的两个“曰不可”都是阳货自问自答。⑥怀其宝:比喻自己怀藏着才能。迷:乱,使乱,使动用法。⑦好(hào)从事:指喜好从事政治活动。亟(qì):屡次。⑧知:同“智”。⑨岁不我与:岁月不等待我们。否定句宾语前置。与,在一起。这里当“等待”讲。
【译文】阳货想叫孔子去拜见他,孔子却不去,阳货便派人送给孔子一头蒸熟了的乳猪。孔子打听到他不在家,才去回拜。不巧,两人在路途上相遇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同你说。”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了起来,却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不回答)阳货自己说:“不可以。”阳货又说:“喜好参与政事,却屡次错过机会,这叫做聪明吗?”(孔子仍不回答)阳货又自己接口说:“不可以。”阳货说:“时光一天天消逝了,岁月是不等人的呀。”孔子说:“好吧,我打算出去做官了。”
【点评】本章记载阳货“空访”,孔子“空拜”,表现孔子通权达变的灵活性。
阳货,又叫阳虎,是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春秋末年,权势逐渐下移,天子下移至大夫,大夫下移至家臣。阳货不但一度掌握了季氏的大权,而且掌握了鲁国的大权,权倾鲁国。在公元前502年,阳货想要孔子帮助他治理鲁国,召见孔子,“孔子不见”阳货以礼访孔子,以仁问孔子,以智难孔子,以时劝孔子。从事实角度看,逼人还礼,非礼也;逼人就范,非仁也;揭人疮疤,非智也;非其人而曰时,非时也。而孔子面对一个权势人物喋喋不休,不依不饶,咄咄逼人的态势,无可奈何,只好说:“诺,吾将仕也。”诺而不信,称之为空诺,从阳货空访,到孔子空拜,又到孔子空诺,空对空,假对假,是圣人通权达变的典型范例。
(十九)孔子不遇
【原文】18.3 齐景公待孔子曰①:“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②。”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微子》)
【注释】①齐景公:名杵(chǔ)臼,齐国国君。②以:用,介词。季、孟之间:指介于季氏和孟氏之间的礼遇。
【译文】齐景公讲到对待孔子的打算时说:“要像(鲁君对待)季氏那样(对待他),那我做不到;我将用比季氏低一些,而又比孟氏高一些的礼遇对待他。”(不久,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他了。”孔子便离开了齐国。
【点评】本段话记载孔子在齐国不被任用的事。齐景公有察人之术,无用人之能,知道孔子有定国之才,因大臣晏婴反对,欲用又不敢用,故进退逡巡。在待遇上,以鲁国上卿季氏和下卿孟孙氏之间的礼节对待孔子。景公能以如此大礼对待孔子,礼数不能算不厚。孔子以弘仁为己任,以求用于天下为目的,不以个人居处舒适安乐为目的。孔子观其终不能用,于是离齐而又返鲁。
【原文】18.4齐人归女乐①,季桓子受之②,三日不朝③,孔子行。(《微子》)
【注释】①归:通“馈”,赠送。女乐:女子歌舞队。②季桓子:即季孙斯,鲁国的上卿。是季孙肥(即季康子,谥号“康”)的父亲。③三日:多日。
【译文】齐国送来了许多歌姬舞女,季桓子接受了,好多天都不上朝,孔子见此情形便离开了鲁国。
【点评】本段话记载齐对鲁的离间计。鲁国任用孔子,“行摄相事”,孔子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鲁国大治。齐国担心鲁国在孔子的辅佐下称霸中原,若称霸中原,误以为鲁国首先要兼并的就是齐国,于是齐国采用了美人计,该计策屡用不爽,百发百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无可奈何的心境下离开父母之邦,临走之时,以凄婉悲凉的语调吟唱:“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渴,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饣壹而饣曷,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论语·乡党》)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在饮食方面十分讲究,他觉得吃的粮食必须要精,而且越精越好;吃的肉必须切得细,而且越细越好。
B.“不时,不食”,可理解为吃饭要定时,也可理解为不吃不当令的蔬菜,还可理解为不吃不到成熟期的东西。
C.孔子讲究饮食卫生,他强调在特定的境况下不吃,实际上要阐明的是,吃的环境及吃的意义要大于吃的本身。
D.孔子寓教于生活,从孔子的日常饮食习惯中,弟子们可感受并学习他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2)“割不正”与饮食卫生无关,孔子为什么也将它列入“不食”行列? 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______;_____。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解答要领】
1.(1)A(“不厌”是不排斥的意思,不是说吃的必须要精细。如果没有条件也就算了,有条件就越精细越好。)
(2)庖者在宰杀猪、羊时,割肉不合常度,这是失礼的行为,所以孔子不吃这样割出来的肉。“割不正,不食”,这是孔子对庖子失礼行为的不言之教,同时也给弟子们树立了榜样。孔子一定要正席才坐的行为,也表明他对“礼”的严格遵循。
2.(1)贵人贱马;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意义不同。按照前一种句读,孔子只关心人的伤亡,对马的伤亡则不闻不问。而唐人的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孔子教育学生爱亲人和“泛爱众”,是对“仁”的思想的理论要求,但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