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全解读:孔子在当时并未被神化

《论语》全解读:孔子在当时并未被神化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当时的国君、大臣多认为孔子之道迂阔不实、不合时宜春秋末年的诸侯国与诸侯国、公家与私家、私家与私家在土地、人民、权力各个方面都在进行激烈的争夺。无论是开明的政治家还是贪婪的权臣,都不希望被周礼束缚手脚,因而也不会喜欢孔子。对于这种人,孔子自然是无法接受的。可见,孔子在当时并没有被神化,只是在儒士内部出现小范围的个人崇拜,在大多数人眼里,孔子是过时的、迂腐的、顽固的人物。

《论语》全解读:孔子在当时并未被神化

孔子在世就闻名天下,他爱憎分明,世人对他是见仁见智。

(一)孔子的弟子对他十分崇拜

弟子子贡曾说:“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子张》)。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评价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孔子的威望,来自他的学问渊博、精益求精,来自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来自他乐此不疲、不知老之将至的风范。所以,弟子在孔子面前都是毕恭毕敬的。

(二)当时的国君、大臣多认为孔子之道迂阔不实、不合时宜

春秋末年的诸侯国与诸侯国、公家与私家、私家与私家在土地、人民、权力各个方面都在进行激烈的争夺。孔子却并不注重军事和农事,主张“克己复礼”。在诸侯国中,周礼都或多或少遭到破坏,而孔子不愿意与违背周礼的国君、大臣共事。

孔子的理想是美好的。但是有的国君、大臣讨厌孔子的空谈。例如孔子初到齐国,得到齐景公的赏识。可是孔子前脚刚走,晏子就劝说景公:“(孔子)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众。”景公对孔子马上冷淡了下来。无论是开明政治家还是贪婪的权臣,都不希望被周礼束缚手脚,因而也不会喜欢孔子。还有的人虽然不行孔子之道,却想把他留在身边做顾问,做一个冠冕堂皇的点缀,例如鲁国的权臣季桓子。对于这种人,孔子自然是无法接受的。

(三)隐士多数以旁观者的姿态讥讽孔子

春秋末年,不少大夫和士人看不惯国君和权臣破坏周礼、粗暴贪婪的行为,所以辞去官职,隐居山林。他们对孔子这种卫道士多给予善意的讥讽。在楚国就有“凤歌笑孔丘”的狂人,他从孔子的车前经过,高声唱着:“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他用天下有道时才出现的凤凰比喻孔子,现在天下无道,孔子却不归隐,难道他的德行衰败了吗? 隐士虽然讥讽孔子,但是也承认孔子的仁德,劝其迷途知返,不要空忙一场。可见,孔子在当时并没有被神化,只是在儒士内部出现小范围的个人崇拜,在大多数人眼里,孔子是过时的、迂腐的、顽固的人物。

(一)温良恭俭让

【原文】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学而》)

【注释】①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②温、良、恭、俭、让: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③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子禽问子贡说:“先生到了一个国家,一定能听到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自己有心去打听的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靠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逊(使人乐意主动向他讲述的)而了解到情况的。先生这种取得别人信任而获知政事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方法不同吧?”

【点评】子贡的话,使我们如同见到了孔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温、良、恭、俭、让”,体现出非凡的道德修养,使人们一见就油然而生敬意。“温、良、恭、俭、让”是高尚的品德,正是因为这些高尚的品德,孔子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

(二)木铎之赞

【原文】3.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八佾》)

【注释】①仪:卫国地名。②封人:官职名,镇守边界的官员。③见:引见。④二三子:你们这些弟子们。⑤丧:指孔子失官,不被任用,去国离乡,周游列国。⑥木铎(duó):一种有木舌的铜铃,古代用来召集民众宣布政令等。这里比喻孔子能起到引导民众管理国家的作用。

【译文】孔子周游列国,来到仪这个地方。有一个仪的边防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正人君子来到仪这个地方,我还不曾有过不得见面的。”跟从孔子的弟子把他引见给孔子。他见过孔子以后出来时,对等候在外面的孔子的弟子们说:“你们这些弟子们,还有什么可忧虑孔子不被任用而去国离乡到处周游的呢? 天下无道很久了,上天是要把你们的老师做为木铎,委以传播正道唤醒世人的重任啊。”

【点评】“天下混乱已久,文化渐趋凋零,人心已经涣散,但所幸上天降生了孔子,你们这些弟子身负着用道德文化影响世人的重任,还愁没有事情可做吗?”从“仪封人”和孔子弟子们说的这番话看,他对孔子有至深的理解。这是一个慧眼识真人的真君子。孔子当年周游列国,起的就是“木铎”的作用。他以启导世人为己任,以另外一种形式参与政治,而这种参与是非常重要的治本之策。

(三)理性精神

【原文】5.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

【注释】①文章:学识、言论、整理教授的文献典籍等。②性与天道:性:人的本性。天道:天命,古代指自然和人类社会之间吉凶福祸的联系。

【译文】子贡说:“老师的学识、言论、整理教授的文献典籍等,是可以听闻知晓的;老师对人性和天道的言论,是不可以听闻知晓的。”

【点评】孔子慎言大题目,对于玄妙高深的东西,存而不论。他更强调从近处、从实际、从具体言行入手,讲各种具体的“仁”“礼”“道”等内容。

(四)求仁而得仁

【原文】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述而》)

【注释】①为卫君:为:赞成,辅助。卫君:卫灵公之孙,名辄。其父为蒯聩。卫灵公在世时,将蒯聩驱逐出国。蒯聩逃亡晋国。灵公去世后,其孙蒯辄被立为继位之君,即冉有所说的卫君。其父蒯聩借晋国之力回国夺君位。卫君蒯辄发兵拒之。父子刀兵相见争夺君位。②诺:应答声。

【译文】冉有说:“老师会赞成卫出公吗?”子贡说:“嗯,我去问问他。”子贡就进屋去说:“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是古代的贤人。”子贡说:“他们互相推让君位,实际上心里会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德,而最终得到了仁德,有什么怨恨呢?”子贡走出来说:“老师不会赞成卫君的。”

【点评】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子贡是想从孔子对伯夷叔齐的评价中,得出孔子的好恶取舍的态度来,从而判断孔子是否辅助卫君。“夫子不为也”的判断,子贡就是从孔子对伯夷、叔齐极尽赞美的态度中得出的。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五)子所雅言

【原文】7.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述而》)

【注释】①雅言:正规通行的书面、官方语言。②执:主持。

【译文】孔子使用正规通行的书面、官方语言的地方:讲《诗》,读《书》和主持礼仪的时候,都用雅言。

【点评】孔子平时说话可能使用地方语言,日常口语俗语。但读经讲经,或在正规场合,必用雅言,这是对文化的尊重,也是为人的庄重,也反应出中国书面语言对口头语言的支配、范导功能。

(六)乐闻人善

【原文】7.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述而》)

【注释】①善:动词,认为唱得好。②反:再唱一遍。③和:跟随着唱,唱和,应和。

【译文】孔子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认为别人唱得好,就一定让他再唱一遍,然后再应和他。

【点评】这段话不仅体现了孔子喜爱音乐,还表现出孔子不妒人之善,不掩人之善,而且扬人之善的品质

(七)大哉孔子

【原文】9.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 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 执御乎? 执射乎? 吾执御矣。”(《子罕》)

【注释】①达巷党人:达巷这地方的人。达巷:地名。党:即邻里乡党之意。②无所成名:不以某一种技能而树立名声。③执:从事,做。④御:驾驭车马,当车夫。

【译文】达巷那个地方的人说:“孔子真伟大呀! 学问广博,可惜没有足以成名的专长。”孔子听说后对学生们说:“我干哪一行呢? 赶车呢? 还是射箭? 我赶马车吧。”

【点评】第一种理解:达巷党人说“大哉孔子! 博学而无所成名”,是惋惜孔子博学而没有专长,不能以专长成名。孔子听到后说的话,是在风趣诙谐地调侃,大有达巷党人不了解自己的远大政治理想,“人不知而不愠”之意。

第二种理解:达巷党人说“大哉孔子! 博学而无所成名”,这是赞美孔子广泛地学习,掌握了各种文化知识和技能,却不以某种知识技能为自己树立名声,谋取私利;而不是为孔子没有一技专长的名声而惋惜。这是一个真正深知孔子的人——知道“君子不器”,君子不能从事于某一特定的技术工作,尤其是依赖某一职业谋生,因为这样可能妨碍他对大道的追求,妨碍自己的判断力,还会因为自己的利益和某一行业联系太紧而影响公正。

实际上,孔子不争眼前的名利,而是有自己的政治理想——规范人道,行仁政,济世救民,树立永恒不灭的名声。若孔子为眼前的名利专攻一技之长,那就不是“大哉孔子”,而是“小也孔子”了。

(八)多乎哉不多矣

【原文】9.6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 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 不多也。”(《子罕》)

【注释】①太宰:官名。②纵:让,使。

【译文】太宰问子贡说:“你们的老师是位圣人吧? 他为什么这么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是上天使他成为圣人,又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了,说:“太宰了解我吗? 我小时候卑贱,所以学会了许多粗俗的技艺。君子会的技艺多吗? 不多呀。”

【点评】太宰以多能者为圣,而子贡的回答显然把思想道德放在了圣者应具备的第一位上。孔子避开圣而不谈,只谈自己的技能是因为“少也贱”促成的。

(九)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原文】9.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子罕》)

【注释】①喟(kuì)然:叹气的样子。喟:叹气。②弥:越,更加。③钻:专研,探究。④循循然:一步一步有次序的样子。⑤卓尔:高大直立的样子。⑥由:途径。

【译文】颜渊感叹着说:“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看着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虽然这样高深和不容易捉摸,可是)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我的才力,好像有高大的东西立在前面,虽然想要追从,却没有途径。”

【点评】颜渊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十)孔子疾固

【原文】14.32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 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宪问》)

【注释】①微生亩:姓微生,名亩。传说是位年长的隐士。②栖栖:形容奔走忙碌,不安定。③佞(nìng):花言巧语,能言巧辩。

【译文】微生亩对孔子说:“孔丘,你为什么做一个这样四处奔波的人呢? 不是要做一个花言巧语的人吧?”孔子说:“我不敢花言巧语,而是讨厌那些固执的人。”

【点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孔子奔走忙碌,却舍弃了一己私利,为救世行道而奔忙。从口气看,微生亩大概是个顽固的前辈,不能理解孔子,孔子与他话不投机。

(十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原文】14.38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宪问》)

【注释】①石门:鲁城外门。②门:这里指守城门之人。③奚自:即“自奚”的倒装。

【译文】子路在石门住了一宿,(第二天清早进城)司门者道:“从哪儿来?”子路道:“从孔家来。”司门者道:“就是那位知道做不到却定要去做的人吗?”

【点评】“知其不可而为之”,能讲出这样的话,绝非一般的守门人,表明他对孔子了解很深入。这句话勾勒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形象,一个人明知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在有生之年不可能取得成功,但他还是一丝不苟地坚持做下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献身,这就非常之不易,如同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不断地把石头推上山坡。曾子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原文】14.39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 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 末之难矣。”(《宪问》)

【注释】①磬:古代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②荷蒉(hèkuì):背或扛着盛土的草包。荷:背或扛。蒉:盛土的草包。③硁硁(kēng):击磬的声音。此指由击磬声表现出来的坚定不移的思想感情。④深则厉,浅则揭:水深就厉禁徒步过河,水浅就脱了鞋挽起裤脚徒步过河。见《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以水深喻社会黑暗,只能任之;以水浅喻黑暗程度不深,自己可以不受沾染,撩起衣裳以防打湿。

【译文】孔子在卫国,有一天在居处击磬。有个背着草筐的人从孔子门口经过,说:“有心啊,就击磬吧!”过了一会儿又说:“鄙陋啊,这硁硁的声音! 没人知道自己,就罢休好了。水深,就穿着衣服游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孔子说:“这人真坚决啊! 我没办法说服他。”

【点评】“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引用“深则厉,浅则揭”,意在说明天下无道,就要退隐。这是在批评孔子水深也要徒步过河,是不知自己的道德学说已经行不通,是不知进退,不识时务,所以发出“鄙哉”的慨叹。而隐居,孔子何尝没有想过,只是不忍弃世,救世救民博爱圣心不泯而已。

孔子对荷蒉者的话的评价,极其诙谐,含义极为深刻,包含了对荷蒉者强烈的讽刺和批判。孔子“果哉! 末之难矣”的意思是说,像你这样天下有道就干,无道就隐,逃避现实,无所作为,那还有什么难的了! 不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才需要行正道,迎难而上的吗? 天下若是有道,还需要你行正道吗? 这正是“以天下为己任”“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儒家精神。

(十二)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原文】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 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微子》)

【注释】①接舆:楚国隐士。②凤兮:古代人认为,天下有道时凤凰才出现,天下无道时凤凰就隐去。③犹可追:赶得上,来得及。④殆:危险。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一面走过孔子的车子,一面唱着歌,道:“凤凰呀,凤凰呀! 为什么这么倒霉? 过去的不能再挽回,未来的还可不再着迷。算了吧,算了吧! 现在的执政诸公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法同他谈。

【点评】疯子被排斥在正常社会之外,佯狂也是一种避世之法。据说,接舆见世道昏暗,就佯狂装疯,不出仕做官。他知道孔子要去楚国求仕,就唱歌进行讽喻,不与孔子正面交流。然而,孔子在《八佾》篇中有“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的话,应该说与本段中“往者不可谏”精神相通。

(十三)天下有道,丘不与易(www.xing528.com)

【原文】18.6长沮、桀溺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微子》)

【注释】①长沮:隐士。②桀溺:隐士。③耦:两人并耕。④津:渡口。⑤辟人:躲避人。辟同“避”。此指孔子躲避鲁国君臣。⑥耰(yōu):古代一种农具。用来弄碎土块,平整田地,翻土盖种。⑦怃(wǔ)然:失望的样子。

【译文】长沮、桀溺两个人一同耕田,孔子从那里经过,叫子路去问渡口在什么地方。

长沮说:“那位驾车的是谁啊?”子路说:“是孔丘。”他又说:“是鲁国的那位孔丘吗?”子路说:“是的。”他就说:“他么,早知道渡口在哪里了。”

子路又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他说:“是鲁国孔丘的弟子仲由吗?”子路说:“是的。”他便说道:“世上纷乱如洪水滔滔弥漫,天下都是这样,你们和谁去改变这种状况呢? 你与其跟着孔丘那种逃避坏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逃避整个社会的人呢?”说完,仍不停下手里的活儿。

子路把这些告诉孔子。孔子怅惘地叹息说:“我们既然不可以与鸟兽为群,如果不和天下人为群,又和谁同群呢? 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参与变革现实的活动了。”

【点评】长沮说孔子自己知道渡口在哪里,这话充满了言外之意。这言外之意就是,孔子应该知道滔滔乱世的出路在哪里。长沮指的出路,就是避开这无道之世而归隐。孔子说的“山林里的鸟兽是不可以同它们为伍同群而居”的话,表达的也是言外之意。这言外之意是:我不能归隐。这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十四)君子之仕,行其义也

【原文】18.7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

【注释】①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②荷(diào):扛着除草的工具。荷:背或扛。:古代除草用的农具。③反:同“返”。

【译文】子路在跟随孔子行走的路上被落在后面,遇到一个老人,用木杖挑着除草的农具。子路问他:“您见到我的老师了吗?”

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知道哪个是你老师?”说完,就扶着拐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站着。老人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鸡做饭给他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

第二天,子路把这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隐士啊。”让子路返回去再看他。子路到了他家,他却出门了。

子路说:“不做官是不义的。长幼的礼节不可以废弃;君臣的道义又如何能废弃呢?想洁身自好,却乱了大的伦常。君子做官,是施行他的道义。他的道义行不通,是早就知道了的。”

【点评】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老丈人所说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问题。对此,我们不想多作评论。其实,本段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即认为隐居山林是不对的,老人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着,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

(十五)圣人无常师

【原文】19.22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 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

【注释】①公孙朝:卫国大夫,姓公孙,名朝。②焉学:学什么,学于谁。③文武之道:文王、武王,包括周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即文治武功、礼乐典章等,皆属于文武之道。

【译文】卫国大夫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还有人能知道。贤能的人了解、记住了大的方面,不那么贤能的人了解记住了小的方面,到处都有文武之道。我的老师哪里不能学? 而且他何尝有固定的老师呢?”

【点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孔子好学、善学、无常师的最好见证。子贡认为,孔子承袭了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固定的老师给他传授。这实际上是说,孔子肩负着上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并把它发扬光大的责任,这不需要什么人传授给孔子。表明了孔子“不耻下问”“学无常师”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精神。

(十六)仲尼不可毁也

【原文】19.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子张》)

【注释】①叔孙武叔:鲁国三桓大夫之一叔孙氏的后代,姓叔孙,名州仇,谥号武。②宫墙:房屋的围墙。宫:宫室,古代房屋的通称。③仞:古代高度的计量单位,七尺或八尺叫做一仞。④宜:适合,恰当。

【译文】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孔子强。”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宫墙来比方,我的墙到肩那么高,能看见屋里的美好;我老师的墙有几丈高,不找到门无法进入,见不到宗庙的雄伟和房屋的多种多样。能找到门进去的人太少了。那位先生这样说不也是自然的嘛!”

【点评】子贡用孔子的屋墙的高耸,里面宗庙雄伟、房屋众多,富丽堂皇,而却很少有人能找到孔子家门而入其内,看得见这些无限美好的东西,来比喻孔子思想道德的高尚、光辉、伟大,无与伦比。子贡义正词严,坚决捍卫了孔子的地位和尊严。

【原文】19.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 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多见其不知量也!”(《子张》)

【注释】①多:用作副词,只是的意思。

【译文】叔孙武叔诋毁孔子。子贡说:“这样做是没用的! 孔子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良像丘陵,还可以翻越;孔子的贤良像日月,无法越过。有人虽然想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有什么伤害呢? 只显出他自己的不知高低而已。”

【点评】从《子张》篇最后几章看,孔子死后,叔孙武叔带头,群非孔子,以为不如子贡贤,子贡捍卫了自己的老师。真正的圣人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普照天下,不受人间的影响。你赞美它也好,毁谤它也好,它还是照样没有偏私地照临你。

【原文】19.25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子张》)

【注释】①得邦家:得到国家社稷。邦:国。②斯:于是,就。③绥(suí):安抚。

【译文】陈子禽对子贡说:“您对仲尼故意表现恭敬的吧,仲尼怎么能比你贤良呢?”子贡说:“高贵的人只一句话就能表现他的明智,只一句话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明智,说话不可以不谨慎啊。我老师的不可企及,如同天不可以阶梯攀登而上一样。我们老师如果能得到治理国家的权位,就像所说的:教民立,民就立;导民行,民就行;经过他安抚,人民都来归附;经过他鼓动,人民和睦团结。他活着时大家很荣耀,他死了,大家都很悲伤。这样的人,我怎么能赶得上呢?”

【点评】此条语录,同以上两条语录一样,都是子贡回答别人贬低孔子而抬高他的问话。子贡对孔子十分敬重,对孔子进行了赞誉和捍卫。既总结了孔子的德参天地,道贯古今,无与伦比,永垂不朽,又体现了子贡已经登孔子之堂,入孔子之室,至深地了解了孔子,是孔子的知音知己。

舍我其谁

【原文】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

【注释】①豫:快乐,愉快。②不怨天,不尤人:见《论语·宪问》。尤,责怪,抱怨。③名世者:有名望而辅佐君王的人。

【译文】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道:“老师似乎有一些不快乐的样子。可是以前我曾听您讲过:‘君子不抱怨上天,不责怪别人。’”孟子说:“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从历史上来看,每五百年就会有一位圣贤君主兴起,其中必定还有名望很高的辅佐者。从周武王以来,到现在已经七百多年了。从年数来看,已经超过了五百年;从时势来考察,也正应该是时候了。大概老天不想使天下太平了吧,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能担当这个重任)呢? 我为什么不快乐呢?”

【点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这是孟子独特的历史观。他认为自己生活的时代,应该出现辅助圣王的“名世者”,以达天下大治。孟子周游列国,却没有发现这样的圣王,好不容易遇到齐宣王,看来还有些希望,可最终还是不能说服他实施“王天下”的治国策略。没有“王者”,“名世者”又怎么显现出来呢?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显示出孟子敢于担当的气势,其底蕴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予岂好辩,以承三圣

【原文】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 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①《诗》云:此处诗句引自《诗·鲁颂·闷宫》。②莫我敢承:朱熹训“承”为“当”,即抵御的意思。③诐(bì)行:偏邪不正当的行为。④三圣:即上文所提到的禹、周公、孔子。

【译文】公都子说:“别人都说夫子喜好辩论,请问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我难道喜好辩论吗? 我是不得已啊! ……过去禹制服了洪水使天下太平,周公兼并夷狄、驱赶猛兽使百姓安定,孔子编写《春秋》使犯上作乱的人害怕。《诗》说:‘痛击戎狄,遏止荆舒,无人敢于抗拒我。’不要父母、不要君王的人,是周公所要讨伐的。我也想去端正人心,破除邪说,抵制偏颇的行为,批驳错误的言论,来继承三位圣人。我难道喜好辩论吗? 我是不得已啊! 敢于抵制杨墨学说的人,就是圣人的门徒。”

【点评】孟子是否喜欢争辩呢? 当然不是。因为争辩是以求在言论和主张上胜过对方为动机和目的的,圣贤君子不以争胜为动机和目的,所以,孟子回答说:“予岂好辩哉?”为什么别人会认为孟子“好辩”呢? 因为在天下无道的时候要使天下有道,因为在圣贤君子之道面临中断危险的情况下需要传承此道,因为在是非颠倒的情况下需要阐明是非的标准,所以,孟子说:“予不得已也。”为什么别人可以“得已”,而孟子却“不得已”呢? 这就是圣贤君子的责任担当精神在起作用了。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孟子之言行,正是“仁以为己任”的体现。

孔子之谓集大成者

【原文】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孟子·万章下》)

【注释】①金:这里指青铜所铸的镈钟;镈钟是一种形状似钟的乐器,演奏时单独悬挂(有别于编钟)。玉:这里指玉制的磬,一种乐器,演奏时也单独悬挂(有别于编磬)。

【译文】孟子说:“伯夷是圣人里面清高的人;伊尹是圣人里面最负责任的人;柳下惠是圣人里面随和的人;孔子是圣人里面识时务的人。孔子可以称为集大成者。集大成的意思,就好比乐队演奏,以镈钟声开始起音,以玉磐声结束收尾。镈钟声起音是为了有条有理地开始,玉磐声收尾是为了有条有理地结束。有条有理地开始是智方面的事,有条有理地结束是圣德方面的事。智慧好比是技巧,圣德好比是力量。犹如在百步以外射箭,箭能射到那个地方,是靠你的力量;射中了,却是靠技巧而不是靠力量。”

【点评】孟子在这里并没有展开对孔子的全面论述,而只是抓住他应该怎样就怎样的这一特点,来说明他是“圣之时者”,即圣人中识时务的人。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孟子所强调的,是孔子通权达变,具有包容性的特点,所以才有“孔子之谓集大成”的说法。而且,由“集大成”的分析,又过渡到对于“智”与“圣”相结合的论述,而孔子正是这样一个“智”“圣”合一的典型,即“德才兼备”的最高典范。

孔子不为已甚

【原文】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仲尼不做过头的事。”

【评析】儒家主张,为人要坚持中道,把握事物恰如其分的度。孟子借孔子的行事原则,来说明无论什么事情与作为,都不能太过分,即行“中庸”之道。

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宪问》)

说说你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理解。

2.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耨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 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

(1)请分别概括晨门和桀溺对孔子的评价。

(2)子贡以日月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请简要分析之。

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

(1)荷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有何用意?(2)如何理解子路的“不仕无义”的一番言论?

【解答要领】

1.“知其不可而为之”非常精确地表现了孔子执着理想、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明知“不可”而仍然勇敢“为之”。从整部《论语》看,孔子碌碌奔波,并非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推行仁政,为百姓谋福利。从《微子》“荷丈人”一段话里,孔子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却仍要子路回去拜见老者,晓以“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之大义,展现了孔子慨然承担责任的豪迈气概和执着不屈的勇者精神。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有限,精力也有限,但对于应当要做的事就应该去做。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努力,不畏艰难,正是儒家精神的体现。“为”可能一无所获,但有所获并不是“为”的条件,人应该在“但求耕耘”的信念中追求价值与意义。《老人与海》中的桑迪亚哥,明知大海的凶险与鲨鱼的凶猛,却仍以衰老之躯与之对抗,知道自己可能被消灭,却坚持不会被打败,正是对“灵魂的尊严”的追求与维护。

2.(1)①晨门认为,孔子明知处境艰难,仍然不屈不挠,积极入世;②桀溺认为,孔子奔波游说各国,没有能力改变混乱的社会现状。(2)①日月比喻孔子,说明孔子崇高伟大,不可超越。②用人们无法遮盖、损害日月光辉的事实,说明了不自量力的人诋毁孔子,并无损于孔子崇高光明的形象。

3.(1)荷丈人开始对子路很气愤,很骄傲,见子路对他恭恭敬敬,又热情地接待他。这是有用意的,是向子路展示田园生活的宁静、安闲、团聚。实际上也向子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清静无为,隐居避安。(2)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所以,荷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不仕无义”。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废除呢? 荷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孔子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