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告诉我们,人的行为一定要有分寸,要有原则,要把握尺度。
(1)为人处世,信字当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用是待人处世的根本之道,就好像大车子上的车兒(ní),小车子上的车兀(yuè)一样,没有了车兒与车兀这两种驾驶工具,车子是不能走的。背信者难成大事。失信于人,必自取灭亡。所以孔子也强调要言出必行。
(2)律己宜严,待人宜宽。人生在世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多反省自己的短处,多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断地完善自己。
(3)中庸为德,爱憎分明。孔子在处世上提倡中庸之道。中庸的原则是礼和义,要求人们能根据时间、空间、条件等的变化,采取相应正确合理的行为,灵活处理事情。
当具备这种品格的人很少,中行者难求时,孔子只得求其次,交往狂者和狷者。因为狂者虽然“志大而言侉”,但毕竟不失为有志者,可以有所作为。如果得不到狂者,孔子就愿和狷者打交道,他们虽然无济世之志,亦无损于人。
孔子最痛恨的是蝇营狗苟,无所操守的乡愿人格。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孔子把中庸与乡愿作了严格的区分,中庸讲究原则、操守;而乡愿却无原则,无操守,貌似中道,而与中庸有本质的区别。乡愿圆滑处世,不肯承担责任,自然是“没有肋骨”的。他们都很听话,但是不要希求他们有任何的成绩,因为他们处世只求过得去,混世而已。这种人自己处世没有原则,人云亦云,做事不求进取开拓,还要对狂者狷者品头论足,嘲笑他们不合群。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有所恶,能恶人,并且要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当仁不让,绝对不能人云亦云,曲意逢迎,处世必须有原则。
(一)先义后利
【原文】4.12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里仁》)
【注释】①放:同“仿”,依据。
【译文】孔子说:“如果一切都依照个人利益而采取行动,会招来很多的怨恨。”
【点评】这句话是谈义与利的问题。儒家认为,义利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讲利、求利,而在于是否“唯利是求”。实践经验一再告诉人们,完全从“利”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各种社会关系,便一定会产生许多怨恨、怨言、怨气,最终会使社会矛盾激化。
(二)以德报怨
【原文】14.34或曰:“以德①报怨②,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以直③报怨,以德报德。”(《宪问》)
【注释】①德:指“恩惠”。②怨:仇怨。③直:正直、合理。
【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 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点评】这是孔子论酬德报怨之法。孔子主张仁爱、宽恕,但是也主张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德与怨要恰如其分,所以并不主张“以德报怨”,因为这样就无以报德了。孔子主张“以直报怨”,虽然都是“报怨”,但“以直报怨”和“以怨报怨”又不一样。“以怨报怨”是一种完全出于利害的考量,“以直报怨”则是站在道德的角度来思考,犯错的一方,一定要受到相当的惩处,才能够深切地反省,反省之后就不会再犯错,人因而更趋于和谐、善良。这才是“以直报怨”的真正意义。
(三)如何远离怨恨
【原文】15.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点评】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世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们应该多做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
(四)三思而后行
【原文】5.20 季文子①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②可矣。”(《公冶长》)
【注释】①季文子:季孙行父,鲁成公、鲁襄公时任正卿,“文”是谥号。②斯:就。
【译文】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点评】凡事三思,一般总是利多弊少,为什么孔子听说以后,并不同意季文子的这种做法呢? 有人说:“文子生平盖祸福利害之计太明,故其美恶两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过为谨慎;然其流弊将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官懋庸:《论语稽》)当时季文子做事过于谨慎,顾虑太多,所以就会发生各种弊病。从某个角度看,孔子的话也不无道理。
(五)中庸为德
【原文】6.29子曰:“中庸①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②久矣。”(《雍也》)
【注释】①中庸:中,公正,中和。庸,平常。中庸,即公正可常行之德。②鲜:音xiǎn,少。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吧! 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点评】孔子十分推崇“中庸”之德。所谓中庸,就是无过无不及之道。孔子认为,君子坚守中庸的道德标准,就是待人处世要把握合理的“度”,遵循礼的规范,无过无不及,做到恰如其分,反对极端的行为。
(六)狂狷有违中庸
【原文】13.21子曰:“不得中行①而与②之,必也狂狷③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
【注释】①中行:行为合乎中庸。②与:交往。③狷:音juàn,拘谨有所不为,引申为孤洁。
【译文】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点评】“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狂”是积极进取,敢作敢为;“狷”是洁身自好,有所不为。狂者的优点是有救世的热情,弱点是若无节制,易变得不择手段;狷者的优点是道德的纯洁,弱点是若无激励,易流于消极避世。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的思想。
(七)忠信明理
【原文】12.10子张问崇德①辨惑②。子曰:“主忠信,徙义③,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④”(《颜渊》)
【注释】①崇德: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②惑:迷惑,不分是非。③徙义:徙,迁移。向义靠拢。④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两句。此诗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
【译文】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经》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点评】在这里,孔子谈的主要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希望人们按照“忠信”、“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
(八)约束自己
【原文】4.23子曰:“以约①失②之者鲜矣。”(《里仁》)
【注释】①约:约束。②失:过失。
【译文】孔子说:“内心有所制约而经常有过失的人很少。”
【点评】一个人要经常对自己有“日三省乎己”的反躬自问,问问我今天有什么事做得好,做得不好,这就是制约。内心有所制约,过失就会大为减少。
(九)人要讲信用
【原文】2.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①,小车无②,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注释】①: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②: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和,车就不能走。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他怎么为人处世呢。就好像大车没有、小车没有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点评】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
(十)正直是立身之本
【原文】6.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①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注释】①罔:诬罔不直的人。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不过是他侥幸地逃避了灾祸罢了。”
【点评】直,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直,符合仁的品德。不正直的人虽然也可以欺世盗名,侥幸生存,甚至可能福禄双至;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而已。
(十一)见义不为非勇也
【原文】2.24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②也。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
【注释】①鬼:这里泛指鬼神。②谄:谄媚、阿谀。(www.xing528.com)
【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没有勇气。”
【点评】符合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十二)德与言、仁与勇
【原文】14.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点评】这段话解释的是言论与道德、勇敢与仁德之间的关系。这是孔子的道德哲学观,他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画等号,所以,人除了有勇以外,还要修养其他各种德行,才能成为有德之人。
(十三)所谓成人
【原文】14.12子路问成人①。子曰:“若臧武仲②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③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④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
【注释】①成人:人格完备的人。②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③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④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中。
【译文】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 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点评】这段话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不仅如此,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义。尤其是“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十四)胸襟宽广而明察
【原文】14.31子曰:“不逆①诈,不亿②不信,抑③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注释】①逆:迎。预先猜测。②亿:同“臆”,猜测。③抑:可是。
【译文】孔子说:“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也不猜测别人不诚实,然而能事先觉察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这就是贤人了。”
【点评】人在社会中,总要与他人交往。如何看待他人,处理好与他人的各种关系,是一门大学问。孔子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给出了诸多答案,其中一条就是“不逆诈”、“不亿不信”。他人有诈或不诈、信或不信两种可能,孔子教导弟子们不要预设立场。这正是仁者之心。然而,世间毕竟不乏小人之鬼祟,诈而不信,孔子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他又告诉弟子们要有“先觉”的能力和准备。对小人的不良和龌龊,加以警惕、预防,要能见微知著,进行揭露和批判。如此,两方面都做到了,方可“是贤乎”。
(十五)对待谗言诽谤
【原文】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①,肤受之愬②,不行焉,可谓明③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颜渊》)
【注释】①浸润之谮(zèn):是像水一样慢慢浸透的谗言。浸润:像水一样地渗透。谮:谗言。②肤受之愬(sù):指像皮肤受到蜇痛那样的诬告。也就是切身受到的诽谤。愬,诬告。③明:明智。
【译文】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贤明。孔子说:“暗中传播的谗言、直接受到的诽谤,在你那里都听不进,你就可以称得上贤明了。暗中传播的谗言、直接受到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你就可以说有远见了。”
【点评】这是孔子对谗言和诽谤的指责以及处理的方式。“浸润之谮”的浸润即浸渍滋润,谮即谮言,谗毁之言。朱熹说:“浸润,如水之浸灌,滋润渐渍而不骤。”点点滴滴,无声无息,无知无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犹如秋寒,沁入肌肤,深入骨髓而浑然不知;一旦发现,却是沉疴不起,病入膏肓。此类谗毁之言,误国而国君不知,误民而民众不晓,实乃阴险奸诈刻毒之言。“肤受之愬”,即切肤之痛的诬告,这类诬告与谗毁之言不同,它兵刃相向,短兵相接,如投枪,如匕首,直刺而来,让你感受到切肤之痛,切齿之恨。如果说前者是暗箭,那后者是明枪,用合乎道义的方式对待之,方能称得上贤明。
(十六)小不忍则乱大谋
【原文】15.2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点评】这里讲的是个人的修养。巧言可以说包括了吹牛、喜欢说大话、乱恭维、说空话等内容,看似好听,实则会搅乱正规的道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是指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会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是有开阔的胸襟,坚忍执着,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十七)人能弘道
【原文】15.2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
【点评】人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并非真的顿悟事理,领悟人生真谛,并非真心诚意地做仁者之事,那就是道貌岸然了。“以人弘道”与“以道弘人”两者的关系是不可以颠倒的。
浩然之气
【原文】(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①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②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③,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④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⑤矣! 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①浩然:盛大而流动的样子。②慊:快,痛快。③正:止。④闵:担心,忧愁。⑤病:疲倦,劳累。
【译文】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要像宋人一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 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干死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点评】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不是一般所谓“精气”、“血气”,而是充满正义,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不是属于医学的生理的范畴,而是属于人文的精神的范畴。它集义与道而生,从内而出,是人自有的,而非告子所谓义在外;在养习上要用正直去培养而不加以损害。在“养气”的过程中不能有不义的行为,若是行为上有任何一点亏心之处,这种气就缺乏力量了。同时,要做到持之以恒,时时保持,而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论语·为政》)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请结合以上选段,说说孔子的交友原则。
2.阅读下面经典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请结合以上选段,说说孔子认为“民鲜久矣”的原因。
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子)曰:“赐也亦有恶乎?”(子贡)曰:“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论语·阳货》)
(1)请用自己的话,解说孔子的“中庸之道”。(不超过40字)
(2)孔子、子贡的言论是否符合“中庸之道”? 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结合上面的选段,谈谈你对孔子关于“义”思想主张的理解。
【解答要领】
1.①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可能自取其辱,关系也不能持久。这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②不能以言举人,也不能以人废言。“不以言举人”,是不凭他人讲了几句正确的话,就全面肯定他,极力推举他;“不以人废言”,是不凭他人说了几句错误的话,就全盘否定他,从此不用他。③孔子看人,从大局和整体出发,全面详细地考察一个人,作出综合评价,因此,孔子能看到一个人的不足,同样也能看到一个人的长处,不把人一棍子打死。在孔子看来,只有这样对一个人的评价才可能是恰当的。
2.中庸之道,在于它的中正持平,聪明的人理解得过了头,愚蠢的人理解得达不到,而过头和达不到都是有损于中庸的。有才能的人做过了头,不好的人怎么做也达不到要求。所以能达到中庸的人就少之又少了。道之推行,难就难在要注意分寸,掌握一个“度”,不偏不倚。
3.(1)“中庸之道”是一种行事的道德标准,指为人处世要守正不偏,无过不及。(2)孔子、子贡的言论符合“中庸之道”。孔子:“恶”人违背仁德,偏离“中庸之道”。子贡:“恶”人混淆仁德,假托“中庸之道”。
4.孔子认为,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人应该见利思义,而不应见利忘义。有勇力者也应秉承义的原则,否则会成为祸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