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作为孔子教育思想集大成的著述,《论语》共记述了孔子言行465条,其中涉及道德教育的就有380多条。所谓“朝闻道,夕死可也”,就是要学生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真理”,追求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弘扬德性,无论是对个人、对社会,还是对国家,都是极为重要的。
首先,道德教育有利于个人修养的完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作为一个人,不讲仁德,还谈什么礼仪和音乐呢? 又说:“仁者安仁”“仁者寿”,即有仁德的人心情舒畅、有仁德的人长寿。他主张以德行为本、学问为次,要求学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把信仰政治理想、执守道德修养、遵循仁爱学说置于学习文化技艺之前。
其次,道德教育有利于社会进步。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一个人的生活环境要有仁德才好。如果挑选不行仁道的地方居住,那怎么会有进步呢? 又说:“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独,一定会有人与他为伴。
再次,道德教育有利于国家发展。孔子认为,道德教育直接为国家服务的表现就是实行德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说,用道德来教育引导人们,用礼教来约束他们,这样他们不但知廉耻,而且心甘情愿服务社会。
孔子的道德教育遗产相当丰富,历代教育家各取其重点,有的概括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有的概括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或着重“智、仁、勇”,或突出“忠恕”,或简约化为“仁、义、礼、智、信”。本节选取了一些从宏观上讲“德”的篇章,意在阐明道德修为的重要性。
(一)吾道一以贯之
【原文】4.15子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①。”子出。门人②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③而已矣!”(《里仁》)
【注释】①唯:诺也,表恭敬的应答词,有成语“唯唯诺诺”。②门人:孔子弟子。③忠恕:对人尽心尽力叫“忠”,对人宽容不苛求叫“恕”。
【译文】孔子说:“参啊,我的思想是由一个根本的东西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别的弟子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思想,就是忠和恕罢了。”
【点评】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忠恕之道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关于“恕”,孔子的解释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12.2;《卫灵公》15.24),即将心比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强加给别人。关于“忠”,可以看作“恕”的积极的一面:你想要的,也尽量给予别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6.30)。
(二)“恕”可终身行之
【原文】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译文】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呢?”孔子说:“那就是恕吧! 自己所不想要的,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点评】“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的发明。相比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更容易做到。简单说,“忠”是为别人做有益的事,“恕”是不对别人做有害的事。前者要讲能力和条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后者不要能力和条件,人人都可以终身奉行。
(三)德不孤,必有邻
【原文】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独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点评】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之人。因此有德的人必然不会孤独,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亲近。孔子身处乱世,诸侯以力相尚,社会唯利是从;孔子修身行道,因此有三千弟子向他学习,贤者有七十二位,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就说明了“德不孤,必有邻”。
(四)中庸之为德
【原文】6.29子曰:“中庸①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雍也》)
【注释】①中庸:中,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庸,平常,普通。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 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点评】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认为,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站在公正中立的位置,对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五)有德者必有言,仁者必有勇
【原文】14.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德之人一定勇敢,但勇敢之人不一定有仁德。”
【点评】这是孔子关于言论与道德、勇敢与仁德关系的论述。有德行的人总会有一些有益于世道人心的言论,但光说不做的也大有人在;同时,仁德之人必定具有道德勇气,而有些人虽然勇敢但未必是用勇敢做好事,也可能勇于做坏事。故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划等号,所以,要做一个有仁德的勇者。
(六)以德报怨
【原文】14.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
【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 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点评】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既不滥施感情,泛说博爱,也不否认人情,而是将理性渗入感情中,情感以理性为原则。这是儒学讲究理性的充分表现。
(七)巧言乱德
【原文】15.2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点评】“小不忍则乱大谋”是名言,可作为日常为人处世的策略和权术。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于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八)道听途说
【原文】17.14子曰:“道听①而涂说②,德之弃也。”(《阳货》)
【注释】①道听:对在路边听说的、没有经过查证的话信以为真。②涂说:涂通“途”,道路。在马路上传播没有经过证实的话。
【译文】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点评】道听途说是一种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自古以来就存在。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仅道听途说,而且四处打听别人的隐私,然后到处传说,以此作为生活的乐趣,这样的人实乃卑鄙之小人。眼见不一定为实,道听途说就更不用说了,人人应做实事求是之人。
(九)骄吝之病
【原文】8.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骄且吝②,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
【注释】①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曾辅佐成王治理天下,相传他制定了西周的礼乐制度。②使:假使,假如。吝:吝啬。
【译文】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好的德才,如果既骄傲又自私,那其他的德行也就不值一评了。”
【点评】这是孔子关于人的“骄且吝”毛病的观点。孔子对于人类的毛病列举颇多,如好胜、自吹、怨恨、贪欲等。孔子对单项出现的毛病,常持一种客观冷静甚至略有几分宽容的态度,他对于双项不协调的毛病,却有一种主观愤懑、不可抑制的否定态度,如“狂妄而不正直,幼稚而不老实,样子诚恳却又不守信用”等。这里说的“骄且吝”,表面狂妄自大,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实际上吝鄙悭啬,鸡眉小眼,抠斤掐两。对此,孔子认为就不值得评价了。
(十)表里不一
【原文】8.16子曰:“狂而不直,侗①而不愿②,悾悾③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
【注释】①侗(tóng):无知。②愿:老实,厚道。③悾悾(kōng):无能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有的人狂妄又不正直,无知又不厚道,无能又不讲信用,我不知道这种人怎么这样!”
【点评】这是孔子对表里不一、内外相违的指责。“狂而不直”,狂,即狂放,狂妄,狂傲。人若只有“狂”这一个缺点,终有可爱之处,如李白之狂诞,苏轼之狂放,关羽之狂傲等。然而狂傲而又诡谲,表面狂放,骨子里却鸡鸣狗盗,诡诈褊狭,固陋枉曲,嘤嘤嗡嗡,斤斤计较蝇头小利,实在是一类不足称道的人。“侗而不愿”,幼稚、纯真、淳朴、天真均有可爱之处,若加上“不老实”,这淳朴、天真、幼稚则起了变化,表面单纯,骨子里却狡诈,可爱则变得可恶。“悾悾而不信”,表面诚恳老实,骨子里却不知道恪守信誉。这三类人,均是表里不一,内外相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孔子对此十分反感。这一套也不符合中庸的基本原则,不符合儒家一贯倡导的“温、良、恭、俭、让”和“仁、义、礼、智、信”的要求。
(十一)乡原,德之贼
【原文】17.13子曰:“乡愿①,德之贼②也。”(《阳货》)(www.xing528.com)
【注释】①乡原:乡里看起来谨厚的人。原,通“愿”,谨厚的样子。②贼:伤害。
【译文】孔子说:“没有道德修养的伪君子,就是破坏道德的人。”
【点评】孔子所说的“乡愿”,貌似“好好先生”,其实是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这些人欺世盗名,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孔子反对“乡愿”这样的“好好先生”,主张为人要正派正直。
孟子也曾对这种“德之贼”大加挞伐,说其“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孟子·尽心下》)。鲁迅把这样的人称为“叭儿狗”:“它却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十二)好德者少
【原文】9.18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我没见爱好德行像爱好美色那样热切的人。”
【点评】食色,性也;德行,非性也。爱慕美色,是人的自然本性;爱慕德行,是社会对人的要求。孔子的本意是,人应该如好色一样好德。孔子从不掩饰自己对美好事物、人性欲念的欢喜之心,他是想用人该有的方式,指导他人如何好好的活在世上。对于好色与好德的关系,《论语·卫灵公》中亦有记载,子曰:“已矣乎!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十三)崇德辨惑
【原文】12.10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①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颜渊》)
【注释】①徙(xǐ):迁移,靠近,引申为遵从。
【译文】子张问如何提高品德、辨析迷惑。孔子说:“以忠诚守信为主,按照义去做,就可以提高品德。爱他就希望他永远活着,厌恶他就盼望他死掉。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诗经》说:‘(你这样对待我)即使真的不是因为嫌贫爱富,也是因为见异思迁’。”
【点评】这里孔子谈的主要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希望人们按照“忠信”“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
【原文】12.21 樊迟从游于舞雩①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②,辨惑。”子曰:“善哉问! 先事后得,非崇德与?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颜渊》)
【注释】①舞雩(yú):求雨的祭坛。②修:整治。慝(tè):邪恶的念头。
【大意】樊迟跟从孔子在舞雩台下游玩,说:“请问怎样提高自己的品德,怎样消除别人对自己隐藏起来的怨恨,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你问得好啊! 先付出劳动,再得到结果,不是提高了品德吗? 批判自己的坏处,不攻击别人的缺点,不就消除了隐藏的怨恨了吗? 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忘记自己,甚至连累自己的父母,这不就是迷惑吗?”
【点评】“德者,得也”,孔子认为,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然后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多地去指责别人;还要注意克服感情冲动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这就可以辨别迷惑。这样,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别迷惑了。
(十四)知德者鲜
【原文】15.4子曰:“由! 知德者鲜矣。”(《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仲由啊! 懂得仁德的人太少了。”
【点评】“德”作为人的内在品质,需要人自觉遵循。乱世之时,人人为生存而奔波,为物质而争斗,懂得修养内心的人太少了。面对世风的改变,孔子故有此感触。
(十五)骥有力其在德
【原文】14.33子曰:“骥①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
【注释】①骥(jì):古代称善跑的千里马。
【译文】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力气,而是它的品质。”
【点评】骥者,千里马是也。喻指人才。孔子衡量人才的标准,是“称其德”而“不称其力”。“称其德”,是对人才是否“用”的首要条件,所谓“不称其力”,不是不注重“才力”,而是不唯“才力”。孔子特别注重品德,有时为了强调品德的重要性难免轻视才能,当然,德才兼备更好。
(十六)民称其德
【原文】16.12齐景公有马千驷①,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
【注释】①千驷:指四千匹马。驷,四匹马的总称,古代一辆车套四匹马。
【译文】齐景公有四千匹马,死的那天,人们没什么可以称赞他的。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人们到今天还称赞他们。
【点评】历史上,有谁仅仅因为富有而被人们记诵称赞呢? 只有那些品行高尚、在某一方面有所贡献的贫寒之士才让人们永世铭记。
(十七)执德信道
【原文】19.2子张曰:“执德不弘①,信道不笃②,焉能为有? 焉能为亡③?”(《子张》)
【注释】①弘:弘扬,光大。②笃:坚定,执著。③亡:通“无”。
【译文】子张说:“实行仁德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义不能坚定执著,(这样的人)有他怎么能算多? 没有他怎么能算少?”
【点评】这是古人关于“执德”“信道”的论述。执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守道义而不知笃厚,难有所为,无足轻重。“不弘”,从广度而言;“不笃”,从深度而言。执德者信道者既不能推己及人,即“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使其有广度,又不能求己自坚,即“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使其有深度,只能算是徒有洁身自好之虚名。此等人有他不为多,无他不为少,无足轻重。
(十八)大德不逾闲
【原文】19.11子夏曰:“大德①不逾闲②,小德出入可也。”(《子张》)
【注释】①大德、小德:指大节小节。②闲:木栏,这里指界限。
【译文】子夏说:“人的德行,大处不可以逾越界限,小处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点评】关于大节小节的问题,儒家向来认为,作为有君子人格的人,他应当顾全大局,而不会在细微末节上斤斤计较。
1.阅读下面的《论语》的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子贡所说的“乡人皆好之”是指哪类人? 孔子对这种人持怎样的态度? 结合上述两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答要领】
1.“乡人皆好之”指的就是孔子所说的“乡原”,因为全乡的人有好人、有坏人,被全乡的人都喜欢,也就是说坏人也喜欢他,这说明他谁也不得罪,毫无原则,甚至同流合污。这种人多了,社会就会是非善恶不分,孔子对这种人很憎恨,所以孔子提出了“好人都喜欢他,坏人都讨厌他”的做人标准。
2.“择友”和“择处”,都是选择有益于仁德养成的外部环境。与修养高于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辅仁,见贤思齐,可以取友之长、补己之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