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德行修养-论语全解读

孔子德行修养-论语全解读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是儒家创始人,在孔子的思想之中,德行修养最重,本节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展开。义的范围很广,属于仁爱范畴的称为“仁义”,属于礼仪范畴的称为“礼义”,属于孝悌范畴的称为“孝义”,属于君臣关系的称为“君臣之义”或“忠义”,属于朋友交往的称为“信义”,等等,符合一个时代道德规范的应该做的行为,都是义。义,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契约。

孔子德行修养-论语全解读

孔子儒家创始人,在孔子的思想之中,德行修养最重,本节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展开。

(一)忠恕之道

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说,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认可的思想品德的最高境界,要成为仁人,必须加强修养,培养各种优良的道德品质。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忠恕之道”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所谓“忠”,有为他人尽心致力、忠诚、忠厚诸义,是孔子学说中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重要的伦理原则,孔子把它落实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如有忠君之忠,有“孝慈之忠”(《为政》),有对事业、职守的“行之以忠”,对朋友的忠信之忠,所以,这个“忠”字,不能只理解为“忠君”的愚忠。在当今时代,我们要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我们共同的事业和各自的职责,也要忠诚和忠信于我们的朋友和爱人。“忠”的最高境界是尽心竭力为所忠的对象谋求幸福,尽量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做,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孔子又将“忠”与“恕”相配合,提出他“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所谓“恕”,本义为宽恕、原谅。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不念旧恶”(《公冶长》),就是对己严,对人宽,不计较过去的仇恨,对人以宽厚处之。从这个意义上讲,恕是一种胸怀大度、宽厚待人的品德。孔子的“忠恕”之道,自然包括这些内容;此外,他又赋予新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忠恕”之道的积极方面,是尽心致力于“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这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人际关系的原则,却是人人都可以“终身行之”的。这不但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现代西方哲学家也特别推崇孔子这一人际关系的伦理学说,能够遵守这一原则并做到者,就是道德高尚的人。

(二)孝悌之道

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情感、理念和实践,以亲爱自己的父母最为重要。《论语》明确提出孝悌为仁之本。“孝”是子女对父母的正确情感和态度;“悌”有时写作“弟”,是兄弟之间的正确情感和态度,多指弟弟对兄长的敬爱,相对而言,也包括兄长对弟弟的友爱。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整顿社会伦理秩序,建构和谐社会,要提倡“仁者爱人”(博爱),提倡“博施于民而济众”。如果对自己关系最亲密的生身父母都不爱,能够真心实意地去爱别人乃至博爱大众,这可能吗? 如果对自己的同胞兄弟不友爱、不关心、不帮助,能够真正无私的与同事、朋友友爱和团结互助吗? 所以,孝悌是最重要,也是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那么,怎样做才算是孝呢? 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做到对父母的敬爱与关怀。如孔子所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对待年迈的父母,只是给口饭吃,既无爱心,又不尊重,那父母的待遇还不如你养的宠物呢! 这里孔子着重提出的是个“敬”字,“敬”有尊敬、严肃、庄重的意思,对父母首先要尊敬。(www.xing528.com)

(三)信义之道

《论语》中没有“诚”字,“诚”字的意思包含在“信”字之中,即诚信。信,就是对人诚实,不弄虚作假,讲信用,说话算数,说到做到。能这样做,说的话才能被人相信,为人才能得到信任。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又说:“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人而无信,在社会就不能立身,诚信是做人的关键,所以对人必须以诚信为先。他还把诚信作为治国的一项根本原则。为官者对百姓要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他还讲治国要“敬事而信”(《学而》。对工作严肃认真,信实不欺)、“谨而信”(《学而》。言行谨慎而诚信无欺)、“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子路》。统治者爱好诚信,百姓就没有人不说心里的话)。

什么是“义”? 在《论语》里,指的是道义,即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所谓宜,就是适宜、当然之意,指人的行为应该符合道德的准则。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义是实现仁的感情和理性的行为规范,为人以义为本,行义就是为了到达仁的最高理想,也可统称为道义。义的范围很广,属于仁爱范畴的称为“仁义”,属于礼仪范畴的称为“礼义”,属于孝悌范畴的称为“孝义”,属于君臣关系的称为“君臣之义”或“忠义”,属于朋友交往的称为“信义”,等等,符合一个时代道德规范的应该做的行为,都是义。义,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契约。有道德的人去实行它,没有道德的人不会去实行,虽没有法律的强制性,但有“君子”“小人”的道德价值之分。孔子把对待义的态度作为君子和小人的分界,君子崇尚道义,把义看作做人的根本。义是人人应该做的,他教导学生从政要实行仁义。

按孔子的说法,小人不行仁义,甚至“多行不义”,其原因是为了“利”。在《论语》里,“利”有大利、小利之别。大利是指国家之利、人民之利,合乎仁义之利与长远之利;小利,指个人狭隘的利益,也就是私利。孔子并不排斥利,也不反对富贵与取得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更为强调“重义而轻利”,主张“见利思义”(《宪问》。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见得思义”(《季氏》。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不合仁义的富贵、财利坚决不取,这是孔子义利观的精髓。

(四)知耻与自省

孔子谈到君子应该具备的条件时,提到“行己有耻”,大意是说,君子在进行各种活动时,要为自己的行为不正而感到羞耻。

耻是耻辱,孔子提倡人要知耻。一个人能够知耻,知道怎样的行为可耻,就不会去做。反之,一个人没有羞耻之心,就可能会无耻,什么坏事、缺德事,乃至大奸大恶,都做得出来。知耻,便有自尊心、荣誉感,知道珍惜自己的名誉。中华民族从古代到现代,有不少大人物视名誉比生命还宝贵,这也是传统的美德。对什么是“耻”,孔子有这样两段话:“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之道,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知耻的人不一定不犯错误。知耻,正是为了避免错误,也为了知错就改。任何一个人,过失总是难免的。孔子在《论语》中曾两次说:“过则勿惮改。”有过错不怕,关键是知道错要去改正,这是对错误应持的态度。有了错误,并不可怕,改掉以后就没有错误了;可怕的是有错误而不承认错误,文过饰非,或者虽然知道错了,却坚持不改,这样还会继续犯错误。能够自我检查、勇于自省的人才能够不断取得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